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12:02:54

-安徽省淮北实验高中初中部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p><p>A.蛙→蛇→猫头鹰            B.太阳→青草→麻雀→鹰</p><p>C.青草→昆虫→蛙→蛇→真菌    D.青草→昆虫→蛙→蛇</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吃与被吃这种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能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p><p>A、食物链的起点是蛙属于消费者,不是生产者,食物链的终点是消费者,故不符合题意;</p><p>B、阳光是非生物部分,既不属于生产者也不属于消费者,食物链的概念未包括非生物部分,故不符合题意;</p><p>C、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与细菌、真菌等分解者无关,故不符合题意;</p><p>D、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草与消费者昆虫、蛙、蛇它们之间的关系,故符合题意.</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显微镜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下降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目镜</p><p>B.对光时应该先将高倍镜正对通光孔</p><p>C.对光时用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p><p>D.要使视野变亮,可以调节细准焦螺旋</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A、镜筒下降,使物镜慢慢接近载玻片,此时两眼要注视物镜,防止物镜压坏玻片,而不是注视目镜,故A错误;</p><p>B、低倍镜观察到的范围较大,可以粗略的找到待观测物的位置,因此对光时,用低倍镜正对光孔,而不是高倍镜,故B错误;</p><p>C、对光时有四转:一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二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三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四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C正确;</p><p>D、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和反光镜可以调节光线进入的多少.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在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所以,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视野较暗,要想看到明亮的视野,此时应选用的是大光圈和凹面镜.故D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p>A.蚯蚓能增加土壤肥力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p>B.大树底下好乘凉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p><p>C.南橘北枳是生物影响环境</p><p>D.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且还能影响环境</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同时生物也会影响环境.</p><p>A、蚯蚓的活动使得土壤变得肥沃和疏松,是对环境的影响.故不符合题意.</p><p>B、大树底下好乘凉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不符合题意.</p><p>C、南橘北枳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环境,故不符合题意.</p><p>D、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且还能影响环境,故符合题意.</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p>A.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p><p>B.小羊多莉的诞生证实了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p><p>C.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其形态不同</p><p>D.细胞分裂后所得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原细胞不同</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A、染色体的化学成分包括DNA和蛋白质,A正确;</p><p>B、通过无性生殖产生的“多莉”在性状上和供核的母羊几乎一模一样,由此推断,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B正确;</p><p>C、如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b23f0674/SYS201712302257411089767277_DA/SYS201712302257411089767277_DA.001.png" width="366" height="10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C正确;</p><p>D、细胞分裂实现了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也就是实现了遗传物质DNA的复制和均分.因此,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D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关显微镜使用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更亮,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多,细胞体积更大</p><p>B.若将物像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应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p><p>C.用较大的光圈可以看到更大的视野</p><p>D.当室内光线较弱时,为了便于观察应该选用平面镜、大光圈</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A、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更暗,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少,细胞体积更大,A错误.</p><p>B、由于在视野中观察到的是实物的倒像,所以欲将物象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向右下方,B正确;</p><p>C、光圈控制通过光线的多少,因此调节光圈可以调节控制光线进入镜筒,与视野的大小无关,C错误;</p><p>D、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使用大光圈,当外界光线较亮时使用小光圈;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使用凹面镜.所以在显微镜对光时,如果所看到的视野较暗,应选择大光圈和凹面镜,D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中,A-E示意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b23f0674/SYS201712302257385136183322_ST/SYS201712302257385136183322_ST.001.png" width="443" height="1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整个人体都是由A细胞发育而成的,A细胞是_________。</p><p>(2)A细胞通过_________形成B,在此过程中_________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p><p>(3)B通过_________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产生了不同的________。</p><p>(4)在上图的结构层次中,人体有而植物没有的是[&#xa0; ]____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  受精卵  细胞分裂  染色体  细胞分化  组织  E 系统</p><p>【解析】试题分析:(1)如图可知,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是有一个受精卵发育来的,A受精卵分裂形成很多细胞B,使细胞数目增多.</p><p>(2)A受精卵分裂形成很多细胞B,使细胞数目增多,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首先染色体要完成复制加倍,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使新形成的细胞内的染色体和原来细胞内的染色体保持不变.</p><p>(3)B中的细胞一部分具有分裂能力继续分裂,而另一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停止分裂,开始分化,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形成了不同的C组织.</p><p>(4)分析A﹣﹣E表示的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可知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A细胞→C组织→D器官→E系统→人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可见人体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E系统.</p><p>故答案为:(1)受精卵</p><p>(2)分裂;染色体</p><p>(3)分化</p><p>(4)E;系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为细胞结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b23f0674/SYS201712302257410028817353_ST/SYS201712302257410028817353_ST.001.png" width="326" height="18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属于植物细胞的是      ,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p><p>(2)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镜下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象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      .</p><p>(3)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      ,能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的是[      ]      .</p><p>(4)控制着细胞生命活动的结构是[      ]      ,其内含有遗传物质      ,该物质与蛋白质组成      .</p><p>&#xa0;</p></div></div>
<div><p>【答案】(1)甲;细胞壁、液泡、叶绿体;</p><p>(2)细准焦螺旋;</p><p>(3)细胞膜;叶绿体;</p><p>(4)细胞核;DNA;染色体</p><p>【解析】</p><p>试题分析:(1)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是:植物细胞具有①细胞壁、⑤液泡和③叶绿体,这些结构是动物细胞所没有的,所以乙图为植物细胞结构图,甲图为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p><p>(2)在显微镜的结构中,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可以调出更清晰地物像,所以在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镜下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p><p>(3)②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③叶绿体能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p><p>(4)④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其内含有遗传物质DNA,该物质与蛋白质组成染色体.</p><p>故答案为:(1)甲;细胞壁、液泡、叶绿体;</p><p>(2)细准焦螺旋;</p><p>(3)细胞膜;叶绿体;</p><p>(4)细胞核;DNA;染色体</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二是某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b23f0674/SYS201712302257397069290285_ST/SYS201712302257397069290285_ST.001.png" width="473" height="1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      .</p><p>(2)图一的食物网由      条食物链组成.其中能量损耗最多的食物链是      .</p><p>(3)若图二中甲、乙、丙分别表示草→鼠→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有机物总量,则甲对应的生物是      ,若甲的数量减少,则乙的数量如何变化      .</p><p>(4)图一的土壤中含有某些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p><p>(5)图一中蛇是      营养级,蛇体内的能量最终来自于      ,从该食物网中可以得知蛇与猫头鹰的关系是      .</p><p>&#xa0;</p></div></div>
<div><p>【答案】(1)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p><p>(2)3;草→鼠→蛇→猫头鹰</p><p>(3)鼠;减少</p><p>(4)猫头鹰</p><p>(5)3;太阳能;捕食和竞争</p><p>【解析】</p><p>试题分析:(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一中的草属于生产者,各种动物属于消费者,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p><p>(2)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图中有3条食物链:草→兔→猫头鹰;草→鼠→猫头鹰;草→鼠→蛇→猫头鹰.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并逐级递减,食物链越长能量损耗越多,因此其中能量损耗最多的食物链是即为最长的食物链:草→鼠→蛇→猫头鹰.</p><p>(3)若图二中甲、乙、丙分别表示草→鼠→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有机物总量,根据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特点,草的数量最多,鼠是的数量较少,猫头鹰最少,所以甲对应的生物是鼠.若甲的数量减少,则乙以甲为食,甲的数量因缺少食物随之减少.</p><p>(4)当土壤中的有毒物质被草吸收后,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猫头鹰位于3条食物链的最顶端,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p><p>(5)图一中蛇是第3营养级.生产者能够利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供自身和其它生物需要,所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鼠是猫头鹰和蛇共同的食物,两者是竞争关系,而猫头鹰又以蛇为食,两者是捕食关系,因此从该食物网中可以得知蛇与猫头鹰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p><p>故答案为:(1)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p><p>(2)3;草→鼠→蛇→猫头鹰</p><p>(3)鼠;减少</p><p>(4)猫头鹰</p><p>(5)3;太阳能;捕食和竞争</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徽省淮北实验高中初中部七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