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12:02:13

-广东潮州饶平海山中学七年级第一科单元测试1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p><p>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三者都是</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人和动物,分解者---腐生细 菌、真菌.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 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叫做消费者。细菌和真菌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 用,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我们人类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从沿海到内陆,植被分布呈现出森林、草原到荒漠的变化,决定植被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p><p>A.水    B.阳光    C.空气    D.温度</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水是影响我国从沿海到内陆,植被分布呈现出森林、草原到荒漠的变化的主要生态因素,离海洋越近,水分越充足,越有利于植物生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是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p><p>A.青蛙捕食蜘蛛    B.蛇捕食老鼠</p><p>C.兔子吃草        D.松鼠吃蘑菇</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食物链的概念,食物链是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AB都是消费者;D蘑菇是真菌(分解者);逐一排除只有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p><p>A.小鸡    B.病毒    C.细菌    D.鲸</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整个身体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    )</p><p>A.森林    B.草原   C.湿地      D.农田</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食物网的特征是:(    )</p><p>A.每一种生物均可被两种生物捕食</p><p>B.有很多条彼此交错连接的食物链</p><p>C.每种动物可以吃多种植物</p><p>D.每种生物都只位于一条食物链上</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是指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了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个体数量越庞大,其中的 食物就越多,彼此间的联系也就越复杂。因为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草食动物的食物,而一种草食动物既可以吃多种植物,又可能成为多种肉食动物的捕食对象, 从而使各条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食物网。因此,有很多相互关联的食物链构成食物网。</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不是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p><p>A.光    B.竞争    C.水    D.空气</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p><p>A.一棵树            B.一块农田</p><p>C.草丛中的一条蛇    D.一个湖泊中的所有鱼类</p><p>&#xa0;</p></div></div>
<div><p>【答案】 B </p><p>【解析】</p><p>试题分析:一棵树,只是生物部分的植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不符合题意;一块农田,既包括了农田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B符合题意;草丛中的一条蛇,只是生物部分的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不符合题意;一个湖泊中的所有鱼,只是生物部分的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做“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时,每小组用10只鼠妇做实验,并计算出全班同学平均值的目的是:(    )</p><p>A.有利于观察      B.减少误差</p><p>C.容易确定变量    D.使鼠妇能自由运动</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做“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时,用10只鼠妇做实验,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实验出现误差。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 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而且最后要统计,取全部的平均值,所以为了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实验中应尽可能多选几只鼠妇, 而且最后要统计,取全部的平均值,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个生态系统受人类的影响最大?(    )</p><p>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p><p>C.淡水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的类型很多,有的是自然生态系统,如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等,都是自然生态系 统;而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 的结构单一,食物链单一且不完善。人们必须不断地从事播种、施肥、灌溉、除草和治虫等活动,才能够使农田生态系统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因此,可以说农 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程度上受人工控制的生态系统。一旦人的作用消失,农田生态系统就会很快退化;占优势地位的作物就会被杂草和其他植物所取代。</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项不是生物维持生命所必需的:(    )</p><p>A.水     B.阳光    C.空气    D.土壤</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圈中大多数的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土壤只是陆生生物(如绿色植物)的立足点,因此不是生物生存必须的基本条件。</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物特征的是:(    )</p><p>A.生长    B.呼吸    C.具有柔韧性    D.繁殖</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因此,选项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能表示出食物链的是:(    )</p><p>A.草→昆虫→青蛙→蛇→鹰    B.阳光→草→兔→狼</p><p>C.狐狸→狼→兔→草          D.蛇→鹰→蛙→昆虫</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动植物之间就是通过食物链相互联系起来的,动植物之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可表示为: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等等。可见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物对环境影响的是:(    )</p><p>A.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狐和白熊,毛是白色的</p><p>B.大片森林能增加空气的湿度</p><p>C.蚯蚓可使土壤疏松,提高土壤的通气和吸水能力</p><p>D.柳杉等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等气体,从而呼出氧气</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森林净化空气;蚯蚓可使土壤疏松,提高土壤的通气和吸水能力;柳杉等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等气体,从而呼出氧气;都是生物树木对环境的影响;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狐和白熊,毛色都是白色的,这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看图后讨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66b6338f/SYS201712302259340866968988_ST/SYS201712302259340866968988_ST.001.png" width="251" height="2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各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p><p>①          ②          ③          ④          </p><p>(2)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已表示出的成分外还应有             部分,如            。</p><p>&#xa0;</p></div></div>
<div><p>【答案】(1)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p><p>(2)分解者;腐生细菌和真菌</p><p>【解析】</p><p>试题分析:(1)图中的①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图中的②、③都是动物,它们是生态 系统中的消费者,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图中的④表示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p><p>(2)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已表示出的成分外还应有分解者,如腐生细菌和真菌等。</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为        、        两类;其中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属于      因素中的       关系。</p><p>&#xa0;</p></div></div>
<div><p>【答案】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生物;竞争</p><p>【解析】</p><p>试题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影响某种生物如水稻生活的其他生物。其中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属于生物因素中的竞争关系。</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原因是生态系统自身有一定的      能力;但这种能力具有一定的      ,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               。</p><p>&#xa0;</p></div></div>
<div><p>【答案】自动调节能力;限度;崩溃</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平衡,不是生物数量的恒定不变,如 动物有迁入、有迁出,有死亡、有出生,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变化的,又是相对稳定的,总会因系统中某一部分先发生改变,引起不平衡,然后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 节能力使其又进入新的平衡状态。正是这种从平衡到不平衡到又建立新的平衡的反复过程,推动了生态系统整体和各组成部分的发展与进化。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 力是有限的,如在食物链草→鼠→蛇→鹰中,大量杀鼠后会使蛇缺少食物而饿死,引起狐鹰的数量发生巨大变化。当这种变化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打破平衡,破坏 生态平衡的稳定性.使生态系统崩溃。</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      与      之间通过          的关系建立起来的;而生态系统中的          和         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这条渠道流动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生产者;消费者;吃与被吃;物质;能量;</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结构,称为食物链。食物链相互交错,这样多条食物链相连就形成了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       和        三大部分。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       、         、        、         、        和一定的生存空间。</p><p>&#xa0;</p></div></div>
<div><p>【答案】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营养物质;水;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 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基本条件是: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 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下图代表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回答相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66b6338f/SYS201712302259316327187698_ST/SYS201712302259316327187698_ST.001.png" width="258" height="18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p><p>(2)如施用杀虫剂DDT,则生物体中DDT浓度最高的是         生物。</p><p>(3)此食物网共由        条食物链组成。其中最长的一条是:      。</p><p>&#xa0;</p></div></div>
<div><p>【答案】(1)草    鹰</p><p>(2)鹰</p><p>(3)5;草→鼠→蛇→鹰</p><p>【解析】</p><p>试题分析:(1)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因此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数量最多,且随着营养级的升高数量逐渐减少,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草,数量最少的生物是鹰。</p><p>(2)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重金属等)在食物链中随着营养级别的增高有富集现象,营养级别越低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低。在该生态系统中草的营养级别最低所以所积累的重金属污染物最少。</p><p>(3)此食物网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草→鼠→蛇→鹰、草→鼠→鹰、草→鼠→狐、草→兔→狐、草→兔→鹰,其中最长的一条是草→鼠→蛇→鹰。</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资料的形式包括           、        、数据以及音像资料等。</p><p>&#xa0;</p></div></div>
<div><p>【答案】文字;图片</p><p>【解析】</p><p>试题分析:收集和分析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收集资料的途径有多种。去图书管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收索,其中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以及音像资料等,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答案和探究线索。</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学是研究            和            的科学。</p><p>&#xa0;</p></div></div>
<div><p>【答案】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即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能连,将下列生物现象与相应的生命特征连接起来。</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66b6338f/SYS201712302259320106429166_ST/SYS201712302259320106429166_ST.001.png" width="299" height="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xa0;</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1)动物的取食是摄取营养;</p><p>(2)向日葵向着太阳属于应激性;</p><p>(3)人体的排汗是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p><p>(4)蘑菇由小长大属于生物的生长现象。</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可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即根据形态结构,把生物划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水生还是陆生,可以将生物划分为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按照生物在生活生产中的用途,可以分为作物、家畜、家禽和宠物等。</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按照用途,生物可分为作物、家畜、家禽、宠物等。(    )</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即根据形态结构,把生物划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水生还是陆生,可以将生物划分为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按照生物在生活生产中的用途,可以分为作物、家畜、家禽和宠物等。</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物质和能量。(    )</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圈中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生物圈为它们提供了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其中光是能量的最终来源。</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现存在每种生物一般都是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    )</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都有明显的适应性特征,例如:蒲公英、柳等,果实或种子上生有毛绒绒的白色纤维,借助风来传播果实或种子的植物,这样可以随风飞扬。动物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方面也有许多适应性特征。例如,鱼的身体呈流线型,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这些都是与水生环境相适应的,又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等,说明生物影响环境</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能够沿食物链积累。(    )</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生态系统中,如食物链:草→兔→鹰,兔吃草,草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进入了兔的体内,鹰吃兔,兔体内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到了鹰的体内。因此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并逐渐富集积累会增加,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之间往往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如从地域关系来说,各类生态系统也是相互关联的。如黄河作为河流生态系统,源自西部源头的森林生态系统、草 原生态系统。河水奔流东区,滋润着沿途的农田生态系统,养育着亿万人口和其他生物。它们沿途还形成湖泊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最终携带者陆地上的土壤和 其他物质,融入海洋生态系统。因此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光。(    )</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完成了两个转化,一个转化是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建植物体自身,一部分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同时放出氧气供生物呼吸利 用。另一个转化是能量转化,在这一过程中,绿色植物把太阳投射到地球表面上的一部分辐射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通过光合作用所贮存的能量几乎 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初源泉。现阶段,人们所需要动力的大约90%,是依靠煤、石油、天然气、泥炭和薪柴来取得,而所有上述这些动力资源,都是 从古代或现今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积累下来的。由此可见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光能。</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一般不会威胁到人类自身。(    )</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 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食物链(网)的最高级消费者。人类位于食物链的最高层,体内的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受到的危害最大。</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切生物都能够繁殖后代。(    )</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能生长和繁殖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所以一切生物都能够繁殖后代的说法是正确的。</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东潮州饶平海山中学七级第一科单元测试1生物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