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12:00:16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4.7.1习题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当“赤潮”发生时,水质会严重恶化,鱼、虾等水生生物会大量死亡,给渔业和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以下哪项不是发生“赤潮”的原因(    )</p><p>A.城市将大量生活污水排入大海</p><p>B.农田里的化肥大量流失</p><p>C.工业有机废水等大量流入大海</p><p>D.适量养殖海带</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赤潮的形成是因为人类大量污水的排放使得海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突然增加,造成海水“富营养化,浮游藻类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由于这些藻类多呈 红褐色,所以称为“赤潮”。藻类植物的数量十分庞大,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大量的氧气,是生物圈中氧气的重要来源,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赤潮形成后,赤潮藻类会产生一些剧毒的毒素,有的毒素毒性与河豚毒素的毒性相当.海洋动物摄食这些藻类后,其毒素会积聚在动物体内,同时大量的藻类植物要进行呼吸消耗氧气,而使得水中缺氧,进而引起鱼虾、贝类等海洋生物大量死亡.。赤潮的形成是因为人类大量污水的排放使得海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突然增加,造成海水“富营养化”,氮、磷等营养物质主要是因为工业生产的有机物的排放、含磷洗涤剂的广泛使用和排放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当堂交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只要引进善于吃虫子的鸟,对本地环境肯定有好处</p><p>B.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p><p>C.治理太湖水污染应该停止太湖周边一切生产活动</p><p>D.生态系统总是可以自行消化各种污染物,人类不应该干预</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盲目引入外来物种,有可能破坏生态平衡,因此引进善于吃虫子的鸟,对本地环境不一定有好处,A错误;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B正确;治理太湖水污染,仅停止太湖周边一切产生污染的生产活动,不能治理彻底,C错误;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巧题妙解题)渡渡鸟是一种栖息在印度洋毛里求斯岛上类似火鸟的一种不会飞的鸟类。当欧洲水手们抵达该地后,开始捕食渡渡鸟,最后一只渡渡鸟死于1680年左右。现仅存的遗体是保存在哥本哈根的一只头和保存在伦敦的一只脚。你认为造成渡渡鸟灭绝的四个原因中最主要的是(    )</p><p>A.干旱少雨,饮水缺乏        B.食物不足</p><p>C.不能飞行,不能逃避天敌    D.人类的大量捕杀</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渡渡鸟, 是仅产于印度洋毛里求斯岛上一种不会飞的鸟.这种鸟在被人类发现后仅仅200年的时间里,由于人类的捕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彻底绝灭。因此造成渡渡鸟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对渡渡鸟滥捕滥捕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类的下列活动对生物圈产生有利影响的是(    )</p><p>A.“三北”防护林工程       B.乱占林地</p><p>C.滥伐树林                 D.过度放牧</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三北防护林工程在防沙治沙、减少土地沙漠化和沙尘暴的发生、保护农田、保持水土、维持碳-氧平衡、调节气候、发展生态经济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为人类提供足够的木材不是三北防护林的目的,A符合题意;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人们干预生态系统,如围湖造田,开垦草原,会破坏生态环境,B不符合题意;</p><p>乱砍滥伐,致使森林生态系统衰退,使生物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破坏生态环境,C不符合题意;过度放牧,从而使草原上牧草受到危害,草原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破坏,面积会减少,部分沙漠化,可见生态系统的稳定受人为因素影响,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1998年我国长江中下游发生特大洪灾,其中的人为因素有(    )</p><p>A.大量砍伐树木,森林锐减,水土流失严重</p><p>B.江河湖泊萎缩减少,降低了蓄洪泄洪能力</p><p>C.过度城市化的发展导致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进一步加大</p><p>D.以上各项都是</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森林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森林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可谓“根深叶茂”,“树大根深”,森林的根系可以 牢牢的抓住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森林能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气候,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增加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降低温度。在林木茂盛的地区,地表径流只占 总雨量的10%以下;平时一次降雨,树冠可截留15-40%的降雨量;枯枝落叶持水量可达自身干重2-4倍;每公顷森林土壤能蓄水640-680吨;5万 亩森林相当于100万立方米贮量的水库。科学家们观测发现森林覆盖率30%的林地,水土流失比无林地减少60%; 在风害区营造防护林带,在防护范围内风速可降低30%左右;起到防风固沙作用。因此长江中下游发生特大洪水,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其主要原因是 长江上游森林植被遭到破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闹市区空气里的细菌,比种植了橙、圆柏、法国梧桐等植物的绿化区里的多7倍以上。这说明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一个作用是(    )</p><p>A.过滤尘埃        B.消除噪声</p><p>C.杀死细菌        D.调节气候</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经研究,森林中的植物,如杉、松、桉、杨、圆柏、法国梧桐等能分泌出一种带有芳香味的单萜烯、倍半萜烯和双萜类气体“杀菌素”,能杀死空气中的白喉、伤 寒、结核、痢疾、霍乱等病菌.据调查,在干燥无林处,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400万个病菌,而在林荫道处只含60万个,在森林中则只有几十个了;闹市区植 被少,因此,闹市区空气中的细菌比绿化地区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当你发现有人滥杀青蛙,偷猎鸟类,或者知道有人盗伐木材时,你觉得最好是(  )</p><p>A.去和他们辩论,不让他们继续这么做</p><p>B.事不关己,高高挂起</p><p>C.将这些人抓住,扭送公安局惩处</p><p>D.告诉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及时制止和惩处他们</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滥杀青蛙、偷猎鸟类、或者盗伐林木,这些行为都能够破坏生态环境,所以我们都应该制止这些行为。但我们是青少年,力量还有限,为了自身安全,所以遇上这样的事情,我们不要跟他们辩论,最好是告诉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及时制止和惩处他们。</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有人把水葫芦引入一个热带国家,结果它在短期内大量繁殖,成为优势种,不仅堵塞了航道,而且影响了本地物种的生存。其原因可能是( )</p><p>A.没有天敌           B.繁殖率高</p><p>C.气候适宜           D.以上都对</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水葫芦原产于南美,在原产地巴西由于受生物天敌的控 制,仅以一种观赏性植物零散分布于水体,1844年在美国的博览会上曾被喻为“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1901年作为花卉引入中国,30年代作为畜禽饲 料引入中国内地各省,并作为观赏和净化水质的植物推广种植。然而水葫芦繁殖速度极快,生长时会消耗大量溶解氧,大量的水葫芦覆盖河面,容易造成水质恶化, 影响水底生物的生长;由于繁殖迅速,又没有天敌控制,加上缺少消费者,水葫芦适应当地环境因此大量繁殖疯长,挤占了当地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灾害。</p><p>因此,题干中有人把水葫芦引入了一个热带国家,现已阻塞了航道,成了在河流和湖泊中行船的主要障碍。一株水葫芦可以在50天产生1000个后代,其原因可 能是由于当地气候适宜,加之繁殖速度快,又没有天敌控制,加上缺少消费者,水葫芦适应当地环境因此大量繁殖疯长,挤占了当地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灾害。故 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沙尘暴形成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    )</p><p>A.对土地的滥垦造成大片土地荒芜</p><p>B.盲目增加放牧的牛羊导致牧群啃食牧草过度</p><p>C.大量砍伐树木、破坏森林,使土地退化</p><p>D.以上三种因素都有</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沙尘暴的形成,除了大风、干旱等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也不能忽视。例如人类大力砍伐树木,减少了对土壤的固定,沙尘比较多。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人们把采 掘药材作为收入的主要途径,过度采挖麻黄、甘草、发菜等,或者采挖多种灌木作为燃料,从而大范围地破坏了植被,长期对草场资源掠夺性利用,盲目增加牲畜的 数量,造成草原退化、沙化严重,在农牧交错地带,人口密度增加,土地负荷加重,植物资源遭到破坏,导致大量土地沙化。</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圈是人和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园,但是近年来,人类对生物圈的破坏却触目惊心。请你总结一下人类对生物圈的破坏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1)无规律地把自然生态系统转变为人工生态系统,严重干扰和损害了生物圈的正常运转,无度的农业开发和城市化是这种影响的典型代表。</p><p>(2)过度取用生物圈中的各种资源,包括生物的和非生物的,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森林过度砍伐、水资源过度利用是典型的例子。</p><p>(3)向生物圈中超量输入人类活动产生的废物,严重污染和毒害了生物圈的物理环境和生物成分,其中也包括人类自己,例如: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的过量使用,工业“三废”和城市“三废”的未达标排放。</p><p>(4)外来生物入侵。由于某些外来物种在入侵地没有天敌的制约而疯狂地繁殖,造成入侵地部分生物的灭绝,对全球生物多样性构成了威胁。</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类对生物圈的破坏性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p>(1)无规律地把自然生态系统转变为人工生态系统,严重干扰和损害了生物圈的正常运转,无度的农业开发和城市化是这种影响的典型代表。</p><p>(2)过度取用生物圈中的各种资源,包括生物的和非生物的,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森林过度砍伐、水资源过度利用是典型的例子。</p><p>(3)向生物圈中超量输入人类活动产生的废物,严重污染和毒害了生物圈的物理环境和生物成分,其中也包括人类自己,例如: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的过量使用,工业“三废”和城市“三废”的未达标排放。</p><p>(4)外来生物入侵。由于某些外来物种在入侵地没有天敌的制约而疯狂地繁殖,造成入侵地部分生物的灭绝,对全球生物多样性构成了威胁。</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科学家曾经提出一个“人口增长、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的世界模型”,如下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ffc44797/SYS201712302309301855134518_ST/SYS201712302309301855134518_ST.001.png" width="260" height="14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请你分析图中四条曲线之间的相互关系,回答问题:</p><p>(1)人口剧增会导致土地过度利用,其结果是粮食会________。</p><p>(2)人口膨胀会使自然资源_________。</p><p>(3)人口剧增、环境污染加剧会导致粮食________,造成饥饿,并使人口死亡率________。</p><p>(4)图中显示,进入21世纪世界人口会逐渐下降,试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导致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1)减产。</p><p>(2)加剧枯竭。   </p><p>(3)拥挤;紧张;加重。</p><p>(4)环境污染严重</p><p>【解析】</p><p>试题分析:</p><p>(1)人口剧增必将导致:土地过度利用,其结果,粮食必然减产。</p><p>(2)人口膨胀必然使自然资源加剧枯竭。</p><p>(3)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人口的急剧增长使得资源消费增加,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加重。</p><p>(4)环境污染严重,进一步加速了作物的减产,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有人说:“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应该制造效力更大的杀虫剂和农药”,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p><p>&#xa0;</p></div></div>
<div><p>【答案】不对。杀虫剂和农药进入到自然界,最终会通过食物链影响到其他生物和人类,使环境破坏更为严重。</p><p>【解析】</p><p>试题分析:“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应该制造效力更大的杀虫剂和农药”,这种说法不对。原因是杀虫剂农药进入到自然界,最终会通过食物链影响到其他生物和人类,使环境破坏更为严重。</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珠江三角洲某产粮区,近年来由于某些人追求眼前利益而大量捕捉青蛙,致使该地区的水稻产量大幅度下降。造成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p><p>&#xa0;</p></div></div>
<div><p>【答案】由于大量捕捉青蛙,使农业害虫大量增加,水稻被害虫破坏而影响生长,造成水稻减产。</p><p>【解析】</p><p>试题分析:珠江三角洲某产粮区,近年来由于某些人追求眼前利益而大量捕捉青蛙,致使该地区的水稻产量大幅度下降。原因是由于大量捕捉青蛙,使农业害虫大量增加,水稻被害虫破坏而影响生长,造成水稻减产。</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2007年5月31日,据央视“东方时空”栏目报道,由于太湖中的藻类大量繁殖而使水中出现腥味泡沫状漂浮物,导致以太湖水为水源的江苏省无锡市出现了暂时的生活供水紧张现象。上述在太湖水中出现的现象叫做_________。为防止此类现象的发生,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水华;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p><p>【解析】</p><p>试题分析: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为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 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在自然条件下,湖泊也会从贫营养状态过渡到富营养状态,不过这种自然过程非常缓慢。而人为排放含营养物质 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则可以在短时间内出现。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浮游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p><p>对策: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农业生产中农业生产尽可能多施农家肥,少施氮肥、磷肥等。</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观察下列漫画,请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ffc44797/SYS201712302309305591953061_ST/SYS201712302309305591953061_ST.001.png" width="316" height="1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谈谈你的看法。</p><p>(2)为了世世代代的生存,我们该如何做?</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1)这幅漫画展示了祖孙五代的产业,提醒大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p><p>(2)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从家庭用,电开始,节约每一度电,杜绝家家电污染;</p><p>二、全家动员,全面加强环保节能的思想认识;</p><p>三、节约生活中的每一滴水,努力减少水污染;</p><p>四、节约每一张纸,使用再生纸和节约用纸,保护森林资源;</p><p>五、节约每一升油,减少空气污染源;</p><p>六、每个家庭都应节约每一粒粮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p><p>七、少用一次性制品,保护地球环境和生态平衡;</p><p>八、自备购物袋,减少白色污染;</p><p>九、注意日常生活小细节。</p><p>【解析】</p><p>试题分析:</p><p>(1)这幅漫画展示了祖孙五代的产业,人类在向自然界索取、创造富裕生活的同时,不能以牺牲人类自身生存环境作为代价。为了人类自身,为了子孙后代的生 存,通过许许多多的曲折和磨难,人类终于从环境与发展相对立的观念中醒悟过来,认识到两者协调统一的可能性、终于认识到“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必须爱护地 球,共同关心和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并开创了一条人类通向未来的新的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之路。</p><p>(2)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从一点 一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从家庭用,电开始,节约每一度电,杜绝家家电污染;</p><p>二、全家动员,全面加强环保节能的思想认识;</p><p>三、节约生活中的每一滴水,努力减少水污染;</p><p>四、节约每一张纸,使用再生纸和节约用纸,保护森林资源;</p><p>五、节约每一升油,减少空气污染源;</p><p>六、每个家庭都应节约每一粒粮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p><p>七、少用一次性制品,保护地球环境和生态平衡;</p><p>八、自备购物袋,减少白色污染;</p><p>九、注意日常生活小细节。</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面左边所列的说法中,哪些有益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哪些会破坏环境?请你判断,并用线段分别与右边的项目相连。</p><p>①若想吃得好,就吃蛙蛇鸟</p><p>②要致富,大砍树</p><p>③绿化荒山,鸟语花香                   A.能改善生态环境</p><p>④围湖造田,围海造田</p><p>⑤毁林开荒种粮食</p><p>⑥用电网捕鱼,能把大鱼小鱼都捕到       B.会破坏生态环境</p><p>⑦挖尽甘草和黄连,用做中药好治病</p><p>⑧建立自然保护区</p><p>&#xa0;</p></div></div>
<div><p>【答案】A(③、⑧);B(①、②、④、⑤、⑥、⑦)</p><p>【解析】</p><p>试题分析:</p><p>①蛙蛇鸟是野生动物,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我们应该保护这些动物,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而不能吃它们; </p><p>②树木能够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大量砍伐树木,只能破坏环境。</p><p>③绿化荒山,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有益于改善生态环境,建造一个鸟语花香的生态家园;</p><p>④围湖造田、围海造田是指将湖泊或海洋的浅水草滩由人工围垦成为农田的一种活动。尽管增加了农田的面积,但是围湖造田加快了湖泊沼泽化的进程,使湖泊和海洋面积不断缩小,对江河水量的调蓄能力减弱,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其优点远远小于其带来的危害。</p><p>⑤毁林开荒种粮食,当植物十分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变成单一的农田后,生物种类会迅速减少,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 时,一些生物不在适应环境,迁走或死亡,如鸟类和哺乳类大量减少。鸟类减少,各种农林害虫失去天敌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来,给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了严重的危 害。因此会加速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使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减少,因此降低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破坏了生态平衡。⑥用电网捕鱼,见到毒蛇就打死,鱼和蛇等属于野生动物,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我们应该保护这些动物,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而不是捕杀它们。</p><p>⑦挖尽甘草和黄连,用做中药好治病会破坏生态环境。</p><p>⑧建立自然保护区,实施大型生态工程,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有益于生态环境的改善。</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教版七级下学期4.7.1习题二生物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