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益阳国基实验学校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想象中不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p><p>A.惊弓之鸟 B.望梅止渴</p><p>C.杯弓蛇影 D.蜻蜓点水</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应激性能够使生物“趋利避害”,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一种表现形式。如选项A、B、C均属于应激性。蜻蜓点水属于生物繁殖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全部都是生物的一项是( )</p><p>A.太阳、岩石、空气 B.煤炭、石油、天然气</p><p>C.金鱼藻、鲤鱼、河蚌 D.紫菜、牡蛎、鹅卵石</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具有区别非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由细胞构成(除病毒以外)、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等等。太阳、岩石、空气、煤炭、石油、天然气、鹅卵石,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不属于生物;金鱼藻、鲤鱼、河蚌、紫菜、牡蛎,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属于生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不是科学考察的基本要求 ( )</p><p>A.只认真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p><p>B.耐心地、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p><p>C.全面细致地观察、做好记录。</p><p>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还要讨论交流。</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相结合,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在观察方位上,一般是先采取先整体后局部、先宏观后微观,从外到内,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观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是( )</p><p>A.岩石圈 B.生物圈 C.水圈 D.土壤</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也是人类的“立足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山顶上通常长有松、柏之类的针叶植物,却很少有高大的杨树、梧桐等阔叶植物。其决定因素是( )</p><p>A.阳光的强弱 B.空气的流动</p><p>C.温度的高低 D.水分的多少</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度左右,因此高山从山脚到山顶温度差别极大,所以高山上通常有松、柏之类的针叶植物,却很少有高大的杨树、梧桐等高大的阔叶植物。其决定因素是温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个词句能够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p><p>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p><p>C.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D.多多葵花向太阳</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间的捕食关系,表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体现了生物能够繁殖后代;朵朵葵花向太阳,是生物对环境光的刺激做出的一种反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p><p>A.蝗虫→青蛙→蛇</p><p>B.草→蝗虫→青蛙→蛇</p><p>C.草←蝗虫←青蛙←蛇</p><p>D.阳光→草→蝗虫→青蛙→蛇→细菌</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所以草→蝗虫→青蛙→蛇能正确表示食物链。</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对生物的生存来说,不是它生长的基本条件的是( )</p><p>A.一定的生存空间 B.适宜的温度 C.营养物质 D.时间</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圈中大多数的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时间不是生物生存必须的基本条件。</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所有因素被称为( )</p><p>A.生态因素 B.非生物因素</p><p>C.生物因素 D.自然因素</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因此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所有因素被称为生态因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明的下列活动中,哪个项目用到了调查法( )</p><p>A.向同学征集邮票用于收藏</p><p>B.到公园看雄狮与雌狮外貌上的区别</p><p>C.设计了一个生物学实验方案</p><p>D.到图书馆了解东北虎的分布</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调查法:一般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访问、座谈、问卷、测验和查阅书面材料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对象的材料。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所以到图书馆了解东北虎的分布用到了调查法。</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植物和动物共有的特征是:( )</p><p>A.光合作用 B.排出体内的废物</p><p>C.捕食 D.向光性</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动物和植物的本质区别在于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作有机物,而动物不能,A错误;排出体内的废物属于所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因此也是植物和动物共有的特征,B正确;动物能自由运动,具有捕食行为,而植物一般不能自由运动,不具有捕食行为,C错误;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作有机物,具有向光性,而动物不具有向光性,D错误。</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们在沙漠上栽种植物(如胡杨)来防风固沙,根据题意回答。</p><p>(1)影响胡杨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 。</p><p>(2)胡杨之间是 关系。</p><p>(3)胡杨能够在沙漠上生长,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p><p>(4)大面积胡杨生长在沙漠上能够防风固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p><p>(5)说出植物适应干旱环境的一种形态结构或生活习性特征: 。</p><p> </p></div></div>
<div><p>【答案】(1)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p><p>(2)竞争</p><p>(3)生物适应环境</p><p>(4)生物对环境的影响</p><p>(5)具有发达的根系</p><p>【解析】</p><p>试题分析:(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所以影响胡杨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p><p>(2)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胡杨与胡杨,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p><p>(3)胡杨能在沙漠环境中生存,说明胡杨适应干旱环境能力很强,是生物适应环境。</p><p>(4)大面积胡杨生长在沙漠上能够防风固沙,植物能够对于多风沙的地区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p><p>(5)干旱环境中水分缺乏,具有发达的根系可以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可以储存大量的水分,叶为针刺状减少水分的蒸发;具有厚的角质层可以减少水分的蒸腾提高了植物的保水能力,与干旱的环境相适应。</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根据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4702adab/SYS201712302324379553978502_ST/SYS201712302324379553978502_ST.001.png" width="276" height="19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作为一个生态系统,除图中已有的成分外,还应该包括 。</p><p>(2)草原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p><p>(3)此图中的各种动物可以统称为 。</p><p>(4)此图中含有 条食物链。此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以表示为 。</p><p>(5)此生态系统中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p><p>(6)物质和能量是沿着 和 流动的。</p><p> </p></div></div>
<div><p>【答案】(1)非生物部分</p><p>(2)草</p><p>(3)消费者</p><p>(4)5;草→鼠→蛇→鹰</p><p>(5)太阳能</p><p>(6)食物链;食物网</p><p>【解析】</p><p>试题分析:(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由图可知:生物部分有,生产者--植物(树),消费者--动物(虫、鸟、蛇),分解者-腐生细菌;加上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和水等等,就构成了生态系统。</p><p>(2)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一营养级,其数量最多。</p><p>(3)消费者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需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动物,因此此图中的各种动物可以统称为消费者。</p><p>(4)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图中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一共5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p><p>(5)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所以此生态系统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为太阳能。</p><p>(6)在生态系统中,如食物链:草→兔→鹰,兔吃草,草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进入了兔的体内,鹰吃兔,兔体内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到了鹰的体内。因此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小D同学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p><p>(1)实验装置的底板应是 的,玻璃应是透明无色为佳,最好不选择有色玻璃。</p><p>(2)鼠妇的数量以10只左右,不宜太少,这是为了 。</p><p>(3)统计次数应多于两次,最后取 值。</p><p>(4)试验中选择的相同条件是 ,对照条件是 ;</p><p>没有进行对照的条件是 。</p><p>(5)实验变量是 。</p><p>(6)实验做完后,应将鼠妇 。</p><p> </p></div></div>
<div><p>【答案】(1)潮湿的土壤;</p><p>(2)避免偶然性;</p><p>(3)平均值;</p><p>(4)潮湿的土壤;光照和阴暗;潮湿和干燥;</p><p>(5)光照</p><p>(6)放回适合鼠妇生活的大自然。</p><p>【解析】</p><p>试题分析:(1)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土壤内,所以实验装置的底板应是一层潮湿的土壤。因为要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所以要一组有光,另一组无光。</p><p>(2)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为了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实验中多选用鼠妇的数量,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p><p>(3)取全部的平均值,所以为了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实验中应尽可能多选几只鼠妇,而且最后要统计,取全部的平均值,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p><p>(4)对科学探究过程中,进行实验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有:除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即对照实验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实验变量是有无光照,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形成以光照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说明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p><p>(5)因为要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所以要一组有光,另一组无光。所以实验变量是光照。</p><p>(6)要养成关爱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要把鼠妇放回到适宜它生活的自然环境中。</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把下列生命现象与生物的共性特征连接起来。</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4702adab/SYS201712302324381547125608_ST/SYS201712302324381547125608_ST.001.png" width="492" height="10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p><p> </p></div></div>
<div><p>【答案】①→B;②→A;③→E;④→C;⑤→D;</p><p>【解析】</p><p>试题分析:①鸟类动物的卵生过程中,都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属于有性生殖,体现了B、生物都能够生殖和发育;</p><p>②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体现了A、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p><p>③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沙漠中生长的仙人掌叶子变成叶刺,说明了E.生物都能够适应环境;</p><p>④民以食为天,意思是指人类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说明了食物的重要,体现了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p><p>⑤望梅止渴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因此望梅止渴体现了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