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11:55:27

度第一学期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检测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古人云“橘在淮南生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p><p>A.阳光         B.土壤           C.空气              D.温度</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 生活的其他所生物.非生物因素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橘在南方生长得得很好,在北方生长不好。主要是南方、北方温度不同造成的,橘是亚热带水果适 宜生长在高温的南方,北方温度低,不适宜橘子的生长,故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结不出甜美多汁的果实,主要是气候条件中的温度不同造成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仙人掌适于生活在沙漠里,而不适宜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活,对此起制约作用的生态因素是</p><p>A.温度         B.水分         C.阳光         D.土壤</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沙漠中的仙人掌,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因此仙人掌可以适应沙漠干旱缺水的环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松山湖湖区是我市良好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p><p>A.湿地的生产者是水里的小动物        B.小虾→小鱼→大鱼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p><p>C.湿地中的所有鱼是同一物种          D.湿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湿地的绿色植物是生产者,水里的小动物是消费者;A错误;书写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最高级消费者终止并且箭头指向捕食者。该食物链“小虾→小鱼→大鱼”没有生产者,B错误;种群是指同种生物 所有鱼类中包含多种不同鱼类。因此,湿地中的所有鱼是同一物种的说法是不正确的,C错误; 湿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说明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示意简图,以下食物链表达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b42ef983/SYS201712302328303519925573_ST/SYS201712302328303519925573_ST.001.png" width="139" height="1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植物→虫子→吃虫鸟→微生物      B.虫子→吃虫鸟→微生物</p><p>C.阳光→植物→虫子→吃虫鸟        D.植物→虫子→吃虫鸟</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微生物属于分解者而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A不正确;虫子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B不正确;阳光是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C不正确;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河被有毒物质污染后,其中的“藻类→水蚤→小鱼→大鱼”这一食物链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p><p>A.藻类     B.水蚤     C.小鱼     D.大鱼</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 动的。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食物链:“藻类→水蚤→小鱼→大鱼”,该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大鱼,因为大鱼的营养级最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美国西部有一片森林用来养鹿,其中也发现该片森林中有许多鹿的天敌如狼、豹等,假如只将这片森林中的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p><p>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b42ef983/SYS201712302328298381734181_ST/SYS201712302328298381734181_ST.001.png" width="90" height="7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b42ef983/SYS201712302328298381734181_ST/SYS201712302328298381734181_ST.002.png" width="97" height="7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C.<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b42ef983/SYS201712302328298381734181_ST/SYS201712302328298381734181_ST.003.png" width="96" height="7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b42ef983/SYS201712302328298381734181_ST/SYS201712302328298381734181_ST.004.png" width="98" height="7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xa0;</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题意所示的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链“植物→鹿→狼”,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 节能力。 但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其自我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是把鹿的天敌狼杀绝,鹿会因天敌减少、食物充足而先增多,植物(鹿的食物)随着鹿的 增多而减少,以鹿为食的其它动物也会随着鹿的增多而增多,后来鹿的数量随着植物(鹿的食物)的减少或以鹿为食动物的增多而减少。即鹿群的变化:先迅速上 升,后急剧下降,最后趋于平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探究活动,可采用调查法进行的是</p><p>A.森林资源清查                       B.海底珊瑚礁成分的测定</p><p>C.优良作物品种的培育                 D.光照对植物生活的影响<br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它的目 的可以是全面把握当前的状况,也可以是为了揭示存在的问题,弄清前因后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或决策提供观点和论据.实验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充分地控制 实验的环境,创设一定的实验条件,科学地选择研究对象,以确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 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测量法通过仪器来获得某些参数的方法。森林资源清查属于调查法;海底珊瑚礁成分的测定属于测量法;优良作物品种的培育、光照对植物生活的影响属于实验法。</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b42ef983/SYS201712302328307383696858_ST/SYS201712302328307383696858_ST.001.png" width="208" height="16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        。</p><p>(2)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      和能量流动.</p><p>(3)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有一定自我      能力.如果由于人类大量围捕狐狸,野兔和老鼠的数量会      ,最后会导致      的破坏.</p><p>(4)图中所有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其中,兔与草、鹰与鼠之间的关系属于      关系.</p><p>养结构简单。</p><p>&#xa0;</p></div></div>
<div><p>【答案】(1)5;草→鼠→蛇→鹰;</p><p>(2)草;鹰;物质循环</p><p>(3)调节;增加;生态系统</p><p>(4)消费者; 捕食</p><p>【解析】</p><p>试题分析:(1)图中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因此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营养级越多,食物链越长,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草→鼠→蛇→鹰。</p><p>(2)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图中草的营养级最低、鹰的营养级最高,因此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草,数量最少的生物是鹰。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p><p>(3)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p><p>(4)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随着摄食,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也进入动物体内,因此动物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其中,兔与草、鹰与鼠之间的关系属于捕食关系。</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态农业是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型现代化农业,右图是生态农业模式图之一,据图完成下列各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b42ef983/SYS201712302328296586539818_ST/SYS201712302328296586539818_ST.001.jpeg" width="287" height="17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作为人工生态系统,在此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p><p>(2)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          ,图中的食用菌属于           。</p><p>(3)从食物关系看,在此生态系统中具有        条食物链。</p><p>(4)能量在沿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逐级          。根据这一特点,图中获得总能量最少的生物是            ,该生态系统能量最终来源是          。</p><p>(5)该生态系统的自我    能力较小,原因是该生态系统中生物     较少,营养结构简单。</p><p>&#xa0;</p></div></div>
<div><p>【答案】(1)人</p><p>(2)农作物    分解者</p><p>(3)3</p><p>(4)减少   人    太阳能</p><p>(5)调节     种类</p><p>【解析】</p><p>试题分析:(1)在生态农业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类,生物以农作物、家禽、家畜为主,如果没有了人类的照料,农作物的优势就会被杂草取代,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被破坏。</p><p>(2)农作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生产者;食用菌属于真菌,能分解农作物的遗物(下脚料)和动物粪便、废弃物等,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p><p>(3)食物链是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每条食物链都必须从生产者开始,不包括分解者.此生态系统中具有:农作物→鸡→人;农作物→人;农作物→猪→人,共3条食物链。</p><p>(4)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 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生物体内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能量在沿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逐级递减。根据这一特点,图中总能量最少的一种生物是人。</p><p>(5) 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越复杂,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而该生态系统该生物种类较少,营养结构简单,因此自动调节能力较小。</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根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b42ef983/SYS201712302328301488878468_ST/SYS201712302328301488878468_ST.001.png" width="312" height="2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是               .</p><p>(2)该生态系统中,草属于      ,兔、狐等属于     ,还有肉眼看不到的细菌、真菌等属于     .</p><p>(3)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数量最少的是    .</p><p>(4)如果大量捕猎狐,那么鹰的数量在一定时期内会     ,其理由是它的食物将    ,营养物质储存丰富,繁殖力会     .</p><p>(5)如果这个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了,最后体内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    .</p><p>&#xa0;</p></div></div>
<div><p>【答案】(1)5;草→鼠→蛇→鹰</p><p>(2)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p><p>(3)草;鹰</p><p>(4)增加;增多;增强</p><p>(5)鹰</p><p>【解析】</p><p>试题分析:(1)该食物网中的食物链有:①草→兔→鹰;②草→兔→狐;③草→鼠→狐;④草→鼠→鹰;⑤草→鼠→蛇→鹰,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⑤草→鼠→蛇→鹰。</p><p>(2)在生态系统中应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其中草是绿色植物,应属于生产者,兔、狐等动物属于消费者,还有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它们是分解者。</p><p>(3)在该食物网中,草是生产者,许多生物是以植物为食的,所以数量最多;鹰是终极消费者,所以数量最少。</p><p>(4)如果大量捕杀狐,兔和鼠少了一种天敌,其数量会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从而为鹰提供了充足的食物,鹰的数量就会增加。</p><p>(5)生物富集现象指的是一些有毒物质的浓度会沿着食物链逐级增强,鹰是终极消费者,最后体内有毒物质最多的是鹰。</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度第一学期七级生物第一单元检测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