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11:55:24

秋济南版七年级生物第一学期月考测试卷三(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有关动植物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动物以植物为食,制约着植物界的发展</p><p>B.吃与被吃的关系</p><p>C.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互惠互利</p><p>D.共同发展,共同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所以A错误;动植物之间就是通过食物链相互联系起来的,动植物之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各种食物链相互交织形成食物网,所以B正确;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所以C正确;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所以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以下描述与适应陆地生活环境无关的一项是(  )。</p><p>A.蝗虫体表有外骨骼      B.水螅有口无肛门</p><p>C.家兔有四肢            D.蜥蜴用肺呼吸</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蝗虫的体表有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蒸发,适于陆地生活,A正确;水螅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B错误;家兔有四肢,适应陆地生活,C正确;蜥蜴用肺呼吸,适于陆地生活,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无脊椎动物中,昆虫分布最广泛,活动范围最大,其主要原因是(   )。</p><p>A.体表有外骨骼     B.身体分部</p><p>C.具有翅           D.适于陆地生活</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昆虫的背部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一般具有三对足、两对翅,能爬行或飞行,运动能力比较强,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这样可以扩大昆虫的活动和分布范围,这对昆虫寻找食物、求得配偶、逃避敌害等都有利,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种类繁多的无脊椎动物中,身体有口无肛门的动物类群有哪些(  )。</p><p>①腔肠动物  ②扁形动物  ③线形动物  ④环节动物</p><p>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①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②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③线形动物和④环节动物有口有肛门,可见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验证植物体某项生理活动时所使用的实验装置图,必须放置在有光环境下进行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b42ef983/SYS201712302328564874203515_ST/SYS201712302328564874203515_ST.001.png" width="463" height="1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甲、丙           B.乙、丁</p><p>C.甲、乙、丙         D.乙、丙、丁</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植物的三大生理活动包括: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只有光合作用需要光,所以必须放置在有光环境下进行的是甲验证光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丙验证光合作用,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现象属于社会性行为的是(   )。</p><p>A.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觅食</p><p>B.平时单独行动或雌雄相伴的狼,到了冬季就集合成群,形成有首领有分工的、并能利用各种通讯手段保持联系的集体</p><p>C.岩洞里居住着数百只蝙蝠,它们悬挂在洞顶岩壁上,有着各自固定的位置</p><p>D.固着在海底的珊瑚群,繁殖季节在潮汐到达高潮时,统一行动,同时产卵</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平时单独行动或雌雄相伴的狼,到了冬季就集合成群,形成有首领有分工的、并能利用各种通讯手段保持联系的集体属于社会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家兔的消化系统结构与人体的相比,具有与其食草生活相适应的显著的结构特点是(  )。</p><p>A.体腔内有膈                   B.消化道较长,小肠发达</p><p>C.消化道较短,盲肠特别发达       D.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家兔是草食性动物,与其食性相适应,家兔的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无犬齿,门齿长在上下颌的中央部分,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家兔的消化管很长,并且有特别发达的盲肠,消化食物的面积很大,适于消化植物纤维,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p><p>A.猴子能够表演节目              B.鹦鹉能模仿人类说话</p><p>C.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喂金鱼      D.成年黑猩猩堆叠木箱取高处的香蕉</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猴子能够表演节目、鹦鹉能模仿人类说话、成年黑猩猩堆叠木箱取高处的香蕉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喂金鱼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取一片经日光照射了几小时的银边天竺葵的叶子,脱去叶绿素后用碘液染色,结果边缘未变蓝色,其他部位变成蓝色,该实验证明了(   )。</p><p>A.光合作用需要光         B.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p><p>C.光合作用释放了氧       D.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这个实验方案的目的是研究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叶绿体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实验变量是叶绿体,取一片经日光照射了几小时的银边天竺葵的叶子,脱去叶绿素后用碘液染色后,观察结果,边缘(银边部分不含叶绿体)未变蓝色,绿叶部分遇碘变蓝,绿叶中有叶绿体的部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证明了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种现象,不是动物“语言”的是(  )。</p><p>A.老虎通过啸声赶走入侵者</p><p>B.警犬通过嗅觉找到罪犯</p><p>C.蚂蚁根据同伴分泌的化学物质找到食物</p><p>D.蜜蜂通过舞蹈告知同伴蜜源方位</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动物语言是同种动物之间信息交流而产生的,同种类的动物的语言是相通的,不同种类的动物语言是不相通的,因此警犬通过嗅觉找到罪犯不是通过动物的“语言”发挥作用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社会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下列各项中不是社会行为特点的是(   )。</p><p>A.群体内往往有明显的组织     B.群体内往往有明确的分工</p><p>C.群体内往往有明显的等级   D.群体内不需要信息交流</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营社群行为动物的群体内需要信息交流,D错误。</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图为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b42ef983/SYS201712302328565840300696_ST/SYS201712302328565840300696_ST.001.png" width="171" height="14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气体A.c是通过叶表皮的      进出的。</p><p>(2)若此图表示的是光合作用,则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 d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b物质在植物体内向上移动的动力主要来自____________作用。</p><p>(3)若此图表示的是呼吸作用,则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此过程是在细胞内的</p><p>          中进行的。</p><p>(4) 若该植物的果实表现为自然生长现象,则其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p><p>(填“>”、“<”或“=”)呼吸作用强度。</p><p>(5)以上三种生理活动,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的有________种,夜晚进行的有________种。</p><p>&#xa0;</p></div></div>
<div><p>【答案】(1)气孔</p><p>(2)二氧化碳  有机物  蒸腾作用</p><p>(3)氧气  线粒体</p><p>(4)></p><p>(5)3    2</p><p>【解析】</p><p>试题分析:(1)气体A.c是通过叶表皮的气孔进出的;</p><p>(2)若此图表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有二氧化碳和水,在图例中叶片从外界得到A.c,a属于气体又从大气中获得,所以a应该是二氧化碳;c从叶柄运输而来,应该是根吸收的水分,c水分在叶片大部分以气体的形式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蒸腾作用形成的蒸腾拉力是c水分,在植物体内上升的动力,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有机物和氧,故b代表氧,d是从叶片运出的物质,应该是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叶柄运输到植物的其他器官需要;</p><p>(3)若此图表示呼吸作用,因为呼吸作用原料是有机物和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可以推知:a代表氧气;</p><p>(4)植物出现生长的原因是细胞数量增大体积变大,这些都需要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进行积累,如果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大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有机物就能得到积累;如果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有机物逐渐减少,植物会呈现衰老、病、亡等现象;</p><p>(5)光合作用只能在光下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所以,在白天植物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而夜晚能进行的有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图是人的屈肘和伸肘动作示意图,请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b42ef983/SYS201712302328552009899369_ST/SYS201712302328552009899369_ST.001.png" width="259" height="12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一块骨骼肌由___        _和 _          _两部分组成。</p><p>(2)A图中[    ]____   __处于收缩状态,B图中[     ]__    ____ 处于收缩状态,以上事例说明任何一个动作都反映出各种肌群之间的协调配合关系,并且必须在    __系统的支配下和其它系统的辅助下才能完成。</p><p>(3)当两臂自然下垂时,①②处于_____     ___状态。</p><p>&#xa0;</p></div></div>
<div><p>【答案】(1) 肌腱   肌腹</p><p>(2)1   肱二头肌  2 肱三头肌 神经</p><p>(3)舒张</p><p>【解析】</p><p>试题分析:由图可知:①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p><p>(1)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p><p>(2)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协调配合来完成的,每完成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发生收缩或舒张,牵拉所附着的骨骼,使之围绕关节活动,而产生运动.当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p><p>(3)当两臂自然下垂时,①②处于舒张状态。</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将以下生物的隶属关系的字母代号填入题后相应的横线上。</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b42ef983/SYS201712302328553233272218_ST/SYS201712302328553233272218_ST.001.png" width="435" height="19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xa0;</p><p>&#xa0;</p></div></div>
<div><p>【答案】(1)I(2)A(3)G(4)E(5)D(6)H(7)C(8)F(9)C</p><p>【解析】</p><p>试题分析:A腔肠动物的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水螅属于腔肠动物;B环节动物的特征是: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有体腔,水蛭属于环节动物;C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身体分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沼虾属于节肢动物;D青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属于鱼类;E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水陆两栖,大鲵属于两栖动物;F线形动物的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蛔虫属于线形动物;G鸟类的前肢变成翼,用气囊辅助肺呼吸,企鹅属于鸟类;H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鳄鱼属于爬行动物;I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海豚属于哺乳动物。</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秋济南版七级生物第一学期月考测试卷三(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