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人类所特有的反射活动是( )</p><p>①主人唤狗,狗跑向主人 ②看到酸梅二字,分泌唾液 ③鹦鹉学舌 ④谈虎变色 ⑤马戏团的小狗做算数 ⑥看到酸梅分泌唾液.</p><p>A.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④ D.②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反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如吃炸鸡腿流口水,看到炸鸡腿流口水,听说炸鸡腿流口水.狗吃炸鸡腿也会流口水,狗看到炸鸡腿也会流口水,表明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刺激建立反射(简单反射和具体刺激复杂反射),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那么人类通过语言中枢建立条件反射,动物是不可能建立的如听说炸鸡腿流口水,狗不会听说炸鸡腿流口水,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文字、符号、特征建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①主人唤狗,狗跑向主人、③鹦鹉学舌、⑤马戏团的小狗做算数、⑥看到酸梅分泌唾液.都是由具体刺激引起的条件反射,人与动物共有;②看到酸梅二字,分泌唾液、④谈虎变色,都是在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的参与下,形成的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p><p>B.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p><p>C.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脑发出的神经组成</p><p>D.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C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p><p>A.常吃素的人却没有患夜盲症是因为某些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维生素A</p><p>B.淀粉制成的药物胶囊可以减少对胃的刺激</p><p>C.牙龈出血的人应多吃水果和蔬菜</p><p>D.胆囊炎患者应少吃油脂类食品</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缺乏维生素A,会患有夜盲症、皮肤粗糙,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鱼肝油等食物中,植物性食物中不含维生素A,但是在胡萝卜、黄色玉米等植物性食物里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能够转变成维生素A,因此,常吃素的人不一定会患夜盲症,A错误淀粉首先在口腔中被初步消化,在胃里不消化淀粉,最终在小肠中被完全消化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因此,淀粉制成的药物胶囊可以减少对胃的刺激,B正确;牙龈出血,这是坏血病的表现,是体内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因此,牙龈出血的人应多吃水果和蔬菜C正确;胆囊中存储了胆汁,胆汁能对脂肪进行物理性消化,因此,胆囊炎患者影响胆汁的存储和排出,影响脂肪的消化,因此,要少吃油脂类食品,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一次手术中,医生从某病人的消化道中取出一些流质的内容物,经检验得知,内含葡萄糖,麦芽糖、淀粉、氨基酸、脂肪、维生素等物质,你认为这些内容物最可能来自如图中的(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47180045/SYS201712302337066262262845_ST/SYS201712302337066262262845_ST.001.jpeg" width="121" height="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haracter; -aw-rel-vpos:lin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甲 B.乙 C.丙 D.丁</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图中甲是肝脏,乙是小肠,丙是胃,丁是胰腺,三大有机营养指的是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其中淀粉最早在消化道内被消化,它的消化开始于口腔,在口腔中被分解成麦芽糖,再在小肠中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其次是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在胃中被初步消化,再在小肠中倍彻底分解成氨基酸;最后被消化的是脂肪,脂肪的消化在小肠内进行,先是胆汁茎脂肪颗粒乳化成脂肪微粒,再被彻底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提取的液体内有氨基酸,说明一定不是在口腔和胃内,因为口腔内不会消化蛋白质,胃内虽然能消化蛋白质,但也是对其进行初步消化,不会将其彻底分解成氨基酸,只要有氨基酸出现就说明已经在小肠中了.所以含有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分,葡萄糖等物质的这种液体最可能是从病人的小肠中取出的,B正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H7N9禽流感是禽﹣人传播的传染病,2013年3月我国报道了全球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到2014年4月22日我国共确诊421例,病死率最高时达50%以上.</p><p>(1)传染病的特点包括 .</p><p>(2)H7N9禽流感的病原体是 .</p><p>(3)在政府采取强制关闭活禽市场的措施后,病人很快就减少,这说明 是预防H7N9禽流感的重要措施.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流通,并及时进行必要的消毒工作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的 .</p><p>(4)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疫苗的安全问题,而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则属于预防措施的 ;接种的疫苗相当于 ,将它接种于人体后,可以使人体产生相应的 ,并获得免疫能力,这种免疫属于 .</p><p> </p></div></div>
<div><p>【答案】(1)传染性、流行性;</p><p>(2)H7N9禽流感病毒;</p><p>(3)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p><p>(4)保护易感人群;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p><p>【解析】</p><p>试题分析:(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p><p>(2)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H7N9禽流感的病原体是H7N9禽流感病毒;</p><p>(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在政府采取强制关闭活禽市场的措施后,病人很快就减少,这说明控制传染源是预防H7N9禽流感的重要措施,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流通,并及时进行必要的消毒工作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的切断传播途径;</p><p>(4)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则属于预防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将它接种于人体后,可以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并获得免疫能力,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所谓“十指连心”是因为( )</p><p>A.指尖皮肤薄</p><p>B.指尖真皮层中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p><p>C.指尖血管丰富</p><p>D.指尖表皮中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表皮包括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细菌不宜侵入,并且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过度散失,具有保护作用,生发层细胞可以分裂产生新细胞;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可以感受外界各种刺激,由于身体各部分的触觉感受器的分布不同,因而触觉的敏感性不同,指尖处的感觉神经末梢最多,因而对外界的敏感性最强,所以,也就有了“十指连心”之说。</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如图为人体消化、吸收、循环、泌尿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47180045/SYS201712302337070486679979_ST/SYS201712302337070486679979_ST.001.jpeg" width="342" height="11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haracter; -aw-rel-vpos:lin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食物中的淀粉,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成 ,该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A叫做 ,完成该过程的主要器官是 .</p><p>(2)外界气体进出肺泡是通过 实现的,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是通过 实现的.</p><p>(3)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后,[ ] 的含量会减少,这是因为它要参与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p><p>(4)血液流经肾脏时,首先通过过程B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 形成原尿,再经过 形成尿液.</p><p> </p></div></div>
<div><p>【答案】(1)葡萄糖 吸收 小肠;</p><p>(2)呼吸运动 气体扩散作用;</p><p>(3)b 氧气;</p><p>(4)滤过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p><p>【解析】</p><p>试题分析:(1)食物中的淀粉首先在口腔内被唾液淀粉酶部分分解为麦芽糖,胃对糖类没有消化能力,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这使小肠的内表面积大大增加,小肠内含有消化糖类、淀粉和脂肪的酶,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淀粉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葡萄糖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p><p>(2)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叫做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p><p>(3)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在细胞的线粒体内通过呼吸作用产生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p><p>(4)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俄国生理学家巴普洛夫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如图所示).请分析图片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47180045/SYS201712302337075756147037_ST/SYS201712302337075756147037_ST.001.jpeg" width="225" height="17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haracter; -aw-rel-vpos:lin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其结构基础 .</p><p>(2)图一中A表示狗吃到食物后出现分泌唾液的活动,这属于 反射.</p><p>(3)反复经过B后,图一中的C表示狗对铃声已经建立起唾液分泌的反射,这一发射类型属于 ,该反射的完成必须有 的参与.</p><p>(4)该实验说明,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它是在 的基础上形成的.</p><p> </p></div></div>
<div><p>【答案】(1)反射;反射弧;</p><p>(2)非条件;</p><p>(3)条件反射;大脑皮层;</p><p>(4)非条件反射</p><p>【解析】</p><p>试题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其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p><p>(2)图中A表示狗吃到食物后出现分泌唾液的活动,这是生来就有的反射,因此这属于非条件反射;</p><p>(3)“反复经过B后,图中的C表示狗对铃声已经建立起唾液分泌的反射”,这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反射,因此这一发射类型属于条件反射,该反射的完成必须有大脑皮层的参与;</p><p>(4)“该实验说明,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它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聋哑人之间用手语交谈,必须依赖的神经中枢是( )</p><p>A.语言中枢、躯体感觉中枢</p><p>B.视觉中枢、躯体感觉中枢</p><p>C.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p><p>D.视觉中枢、语言中枢、躯体运动中枢</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条件反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大脑,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聋哑人之间用手语交谈,必须有躯体运动中枢协调指挥躯体运动完成手势动作;要利用视觉中枢看见手势形成视觉;要有语言中枢理解手语的含义,才能实现聋哑人之间用手语交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腺体不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p><p>A.垂体 B.肝脏 C.胰岛 D.甲状腺</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体内有许多腺体,其中有些腺体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做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睾丸和卵巢)等.有些腺体如汗腺、唾液腺、肝脏等,它们的分泌物可以通过导管排出去,这类腺体叫做外分泌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听觉及用耳卫生说法错误的是( )</p><p>A.听觉是在耳蜗内形成的</p><p>B.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产生振动的是鼓膜</p><p>C.遇到巨大声响时,可闭嘴,堵耳保护鼓膜</p><p>D.不及时治疗鼻咽喉炎可能会引起中耳炎</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听觉是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的,A错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B正确;遇到巨大声响时,可闭嘴、堵耳保护鼓膜,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C正确;若鼻咽部有炎症,容易造成中耳炎,咽部与中耳通过咽鼓管相连,咽部有炎症,细菌可以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所若鼻咽部有炎症,要及时治疗,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学习生物学知识时,如果用流程图将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联系起来,便于我们梳理和掌握,以下流程图正确的是( )</p><p>A.声波→鼓膜→耳蜗→听小骨→听神经→听觉中枢</p><p>B.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p><p>C.光线→瞳孔→角膜→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p><p>D.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位听神经→听觉中枢,A错误;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尿的形成过程是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B错误;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视觉中枢,C错误;血液循环分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p><p>A.抗体是人体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p><p>B.感染SARS康复后的患者体内可能存在SARS病毒的抗体</p><p>C.一种抗体可以针对多种抗原发挥特异性免疫作用</p><p>D.抗体是在抗原的刺激下产生的</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一般抗体指抵抗一种抗原,一种抗原刺激淋巴细胞只产生一种相应的抗体;抗体随抗原的出现而出现,抗原消失了,抗体仍然存留,抗体能将抗原(或病原体)消灭,等人的病好后,抗体还留在人的身体里,人就不会再患这种病了,不同的抗体在人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不同,因此,感染SARS康复后的患者体内可能存在SARS病毒的抗体;一种抗体只能和特定的抗原结合产生免疫反应,而不是可以针对多种抗原发挥特异性免疫作用,C错误。</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