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11:51:40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p><p>A.每条染色体上都有多个基因</p><p>B.同种生物的受精卵与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p><p>C.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精子或卵细胞中</p><p>D.同种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比体细胞中少一半</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p><p>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每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正常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23对,即46条.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成单.</p><p>解:A、每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每个DNA分子上许多个基因.如人的第3号染色体有1100多个基因,A正确.</p><p>B、同种生物的受精卵与体细胞的染色数目相同.保证了后代和亲代的遗传物质的稳定性,B正确.</p><p>C、性染色体在精子、卵细胞、体细胞在都有,C错误;</p><p>D、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和成对的基因,都有分开,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因此,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成单.故同种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比体细胞中少一半,D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细菌、真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酿酒、制酱等制造业离不开酵母菌和曲霉,青霉等应用于生产抗生素</p><p>B.甲烷菌应用于污水处理,是生产沼气不可缺少的一类细菌</p><p>C.一些真菌寄生在人的体表或体内,引起人患手癣、足癣</p><p>D.细菌都是分裂生殖,真菌都是孢子生殖</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p><p>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利用青霉发酵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p><p>解:A、酿酒需要酵母菌,造醋等酿造业离不开曲霉,青霉等可应用于生产抗生素.A正确.</p><p>B、甲烷菌应用于污水处理,是生产沼气不可缺少的一类细菌.B正确.</p><p>C、一些真菌寄生在人的体表或体内,引起人患手癣、足癣.C正确.</p><p>D、从生殖方式上看,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而真菌并不都是用孢子生殖,如酵母菌可以在营养充足、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出芽生殖,在条件不良时又可以进行孢子生殖.D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来叙述错误的是(  )</p><p>A.田鼠打洞和夜间活动的行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p><p>B.狼和鹿能迅速奔跑是两者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p><p>C.蛇的四肢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因而获得匍匐的习性</p><p>D.恐龙的灭绝是因为不能适应生存环境骤变的结果</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p><p>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p><p>解:A、田鼠打洞和夜间活动的行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不符合题意.</p><p>B、鹿和狼各自的特征是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形成的,鹿跑的不快、转弯不灵活便容易被狼吃掉,狼跑的不快就不易捕获食物(鹿),在长期的生存斗争和相互选择中,鹿和狼发展了自己的特征,符合达尔文的进化论,故不符合题意;</p><p>C、环境变化是物种变化的原因,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故蛇的四肢由于不用而退化,因而获得匍匐前进的习性,故符合题意.</p><p>D、恐龙由于缺乏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导致恐龙的灭绝.因此恐龙的灭绝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不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与生物生殖发育有关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3f44a755/SYS201712302233350495412059_ST/SYS201712302233350495412059_ST.001.png" width="601" height="18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甲图中,若接穗为开红花的碧桃,砧木为开白花的碧桃,嫁接枝条上花朵的颜色应是       色,保证接穗成活的关键是       .</p><p>(2)乙、丙两图反映了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其中图乙属于 不完全变态 发育;图丙生物的发育经历了四个阶段,比图乙多了一个[     ]     ([]内填图中代码,横线上填结构名称,以下相同)的发育阶段.</p><p>(3)丁、戊两图所示结构反映了两种生殖方式,分别是       ;丁图中新生命与母体是通过       (填写图中代号)进行物质交换的;在戊图结构中,鸡卵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是[     ]     .</p><p>(4)上述图示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填图形代号)</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1)红;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p><p>(2)不完全变态;c;蛹;</p><p>(3)胎生、卵生; 1;3;胚盘;</p><p>(4)乙丙丁戊.</p><p>【解析】</p><p>试题分析:</p><p>(1)生殖过程中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有性生殖是指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图甲是嫁接.</p><p>(2)昆虫的变态发育分为完全不同发育和不完全不同发育;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为:卵→幼虫→蛹→成虫(例如:家蚕、蜜蜂、菜粉蝶、蚊、蝇);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为:卵→幼虫→成虫,完全变态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菜粉蝶等.菜粉蝶是害虫,它在幼虫期取食植物的叶,由于它在2幼虫时期没有翅膀不会飞,活动范围小,适于消灭.图乙属于蝗虫的发育,A受精卵,B幼虫,C成虫,图丙属于家蚕的发育,a受精卵,b幼虫,c蛹,d成虫.</p><p>(2)图丁:1是胎盘、2是脐带、3是胎儿.</p><p>(3)图戊鸟卵结构中的1是气室,2是卵黄,3是胚盘,4是卵白,5是系带.</p><p>解:(1)无性生殖是不经过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从本质上讲,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就是无性生殖.主要种类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嫁接、压条、扦插等)、组织培养和克隆等. 然而用种子繁殖是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因此,图中甲表示的是无性生殖方式.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由题意可知,开红花的碧桃是接穗,因此嫁接后的枝条结出的果实表现出来的特征是红花的碧桃特征,即开红花.</p><p>(2)图乙属于蝗虫的发育,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是不完全变态发育;图丙属于家蚕的发育,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是完全变态发育,比图甲多了一个蛹期.完全变态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菜粉蝶等.菜粉蝶是害虫,它在幼虫期取食植物的叶,由于它在2幼虫时期没有翅膀不会飞,活动范围小,适于消灭.</p><p>(3)丁图显示,胎儿(新生命)生活在母体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1胎盘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戊是鸟卵结构,生殖方式为卵生,3胚盘内有遗传物质,是胚胎发育的部位.</p><p>(4)上述图示中,甲图属于无性生殖,乙丙丁戊属于有性生殖.</p><p>故答案为:(1)红;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p><p>(2)不完全变态;c;蛹;</p><p>(3)胎生、卵生; 1;3;胚盘;</p><p>(4)乙丙丁戊.</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4年非洲爆发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埃博拉疫情,该疫情由埃博拉病毒引起,埃博拉病毒可使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如猩猩、猴子等)患上埃博拉病毒出血热,因此我国一些动物园暂停引进来自疫区的猴子,今年五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利比亚、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已成功控制住了埃博拉疫情的传播.</p><p>2015年3月26日,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医生”大型公益活动正式揭晓了“最美医生”名单,中国援非抗击埃博拉队伍获得“最美医生”团队称号,团队执行援外任务时,医生曹广遭遇首例埃博拉病人,被隔离21天,期间他用微博向全世界直播埃博拉疫情,被网友称为“真正的勇士”.</p><p>(1)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埃博拉病毒是引起埃博拉病毒出血热这一传染病的       .埃博拉病毒的营养方式为       ,在结构上它是由       组成的.</p><p>(2)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我国动物园暂停引进来自疫区的猴子以及曹广医生被隔离21天,这些措施都属于       .</p><p>(3)预防埃博拉病毒疫情有许多措施,如医务人员必须使用防护服、手套、面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等个人防护装备,这一措施属于     .</p><p>(4)经过科研人员的艰苦努力,埃博拉疫情疫苗已研制成功,并进入试验阶段,疫苗接种到人体内,能使人体产生抵抗埃博拉病毒的抗体,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p><p>(5)现有的抗生素对此病的医治无效,原因是       .</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1)病原体;   寄生;   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p><p>(2)控制传染源</p><p>(3)切断传播途径</p><p>(4)特异性免疫</p><p>(5)抗生素是真菌产生的能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对病毒不起作用</p><p>【解析】</p><p>试题分析:</p><p>所有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传染病和免疫专题.</p><p>(1)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只能是人或者动物.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p><p>(2)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这种免疫叫做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的免疫,叫非特异性免疫</p><p>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抗体具有特异性,一种抗体只能消灭一种病原体</p><p>解:(1)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埃博拉病毒是引起埃博拉病毒出血热这一传染病的病原体.埃博拉病毒的营养方式为 寄生,在结构上它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的.</p><p>(2)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我国动物园暂停引进来自疫区的猴子以及曹广医生被隔离21天,这些措施都属于 控制传染源.</p><p>(3)预防埃博拉病毒疫情有许多措施,如医务人员必须使用防护服、手套、面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等个人防护装备,这一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p><p>(4)经过科研人员的艰苦努力,埃博拉疫情疫苗已研制成功,并进入试验阶段,疫苗接种到人体内,能使人体产生抵抗埃博拉病毒的抗体,这种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p><p>(5)现有的抗生素对此病的医治无效,原因是抗生素是真菌产生的能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对病毒不起作用.</p><p>故答案为:(1)病原体;   寄生;   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p><p>(2)控制传染源</p><p>(3)切断传播途径</p><p>(4)特异性免疫</p><p>(5)抗生素是真菌产生的能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对病毒不起作用</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自古就有“酒文化”之说,酿酒原理家喻户晓.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制作米酒,酿造过程有如下工序:(所有容器、蒸布、毛巾等均经过消毒)</p><p>①将酒曲粉末,撒在糯米饭上,并迅速将酒曲与微热的糯米饭均匀地搅拌在一起</p><p>②将糯米饭压实,在间挖个凹坑,淋上一些凉开水</p><p>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的30℃</p><p>④用水将糯米浸泡一昼夜,把米淘洗干净</p><p>⑤将糯米饭放入容器中加盖密封,用毛巾包裹起来置入温暖的地方</p><p>⑥在蒸锅的笼屉上放上蒸布,将糯米倒入,铺平,盖好锅盖.置于旺火上蒸熟</p><p>请对照制作工序,回答下列问题:</p><p>(1)请写出制作工序的先后顺序:      (用序号和箭头表示).</p><p>(2)加入酒曲的目的是接种霉菌和       .</p><p>(3)加入酒曲前,先将蒸熟的糯米饭冷却到30℃的目的是       .</p><p>(4)酿好的米酒表面会有一层泡沫,这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       气体.发酵过程中除了产生气体,还产生     .</p><p>(5)在米饭中间挖一个凹坑的主要目的是保证霉菌等在开始生长时有     ,能在短暂的时间内迅速繁殖.</p><p>(6)有一名同学按工序制作甜酒,几天后,发现甜酒没制出来,糯米饭反而发霉了,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写出一条即可).</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1)④→⑥→③→①→②→⑤</p><p>(2)酵母菌</p><p>(3)30℃是酵母菌生活的适宜温度,并防止温度过高,将酵母菌烫死</p><p>(4)二氧化碳    酒精</p><p>(5)充足的氧气</p><p>(6)①经常打开容器,杂菌感染;②器皿消毒不严;③器皿没盖严;④酒曲含杂菌等</p><p>【解析】</p><p>试题分析:</p><p>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作用,如制作甜酒时要用到酵母菌,据酒精发酵分析答题.</p><p>解:(1)在制作酒时,首先要把容器清洗干净,除去杂菌;然后用水将糯米浸泡一昼夜,淘洗干净将糯米倒入蒸锅煮熟;蒸熟之后,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30℃是酵母菌生活的适宜温度;接着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使之充分混合,将糯米饭压实后挖个小坑,淋上一些凉开水,最后将糯米饭放入容器中盖好,置入25℃左右的环境中即可.故正确的制作顺序是:④→⑥→③→①→②→⑤.</p><p>(2)加入酒曲的目的是加入霉菌和酵母菌,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当然事先由霉菌要将糯米中的淀粉分解成葡萄糖.</p><p>(3)冷却到30℃,30℃是酵母菌生活的适宜温度,并防止温度过高,将酵母菌烫死.</p><p>(4)由于酵母菌进行发酵,是在无氧的环境中,分解葡萄糖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因此米酒表面有气泡出现.</p><p>(5)酵母菌发酵是不需要氧气的,但是其生长繁殖是需要氧气的,因此要在米饭中间挖一个凹坑的主要目的是保证霉菌等在开始生长时有氧气,能在短暂的时间内迅速繁殖.</p><p>(6)制酒的过程中要保证无其它杂菌的进入,否则制出的酒有酸味或甜酒没制出来,糯米饭反而发霉了,因此制酒时要注意密封,不能随便打开容器,所有的器皿要消毒干净,用的酒曲要纯正等,以避免其它杂菌的污染.</p><p>故答案为:(1)④→⑥→③→①→②→⑤</p><p>(2)酵母菌</p><p>(3)30℃是酵母菌生活的适宜温度,并防止温度过高,将酵母菌烫死</p><p>(4)二氧化碳    酒精</p><p>(5)充足的氧气</p><p>(6)①经常打开容器,杂菌感染;②器皿消毒不严;③器皿没盖严;④酒曲含杂菌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p><p>材料一:地处平邑、蒙阴、费县三县交界处的蒙山,又称山东蒙山国家森林公园,主峰海拔1156米,总面积112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8%.景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      .1999年3月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测定:有“空气维生素”之称的负氧离子含量为220万个单位/立方厘米,居全国之首,享誉“天然绿肺”、“天然氧吧”、“森林浴场”、“超洁净地区”之美称.</p><p>材料二: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蒙山拍到了如图甲所示的生物图片,并按图乙中的分类方法进行了生物分类.</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3f44a755/SYS201712302233349151139211_ST/SYS201712302233349151139211_ST.001.png" width="405"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乙中的D所代表的图甲中最高等生物所属类群的主要特征是     .</p><p>(2)B所代表的图甲中最高等生物的呼吸特点是      ;C所代表的图甲中最高等生物所属类群的主要特征      ;蜜蜂蜂和青蛙的发育方式都属于     .</p><p>(3)资料中的划线部分体现了     的多样性.</p><p>(4)在生物分类学上,向日葵与肾蕨同界不同门,向日葵与银杏同门不同纲,那么向日葵和     的共同特征多,你的理由是       .</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1)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p><p>(2)双重呼吸;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变态发育</p><p>(3)生物种类</p><p>(4)银杏; 在分类单位上,界比门等级高,分类等级越高,共同特征就越少(或门的分类等级比界低,分类等级越低,共同特征就越多)</p><p>【解析】</p><p>试题分析:</p><p>(1)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p><p>(2)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p><p>(3)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p>(4)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p><p>乙图中,A是原生动物,B是脊椎动物,C是无脊椎动物,D是孢子植物,E是被子植物,F是裸子植物.</p><p>解:(1)植物的进化历程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肾蕨属于孢子植物是图甲中最高等的孢子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p><p>(2)B所代表的是脊椎动物,甲图中最高等的脊椎动物是大山雀(鸟类),大山雀用肺呼吸,有发达的气囊辅助肺进行双重呼吸;C所代表的是无脊椎动物,图甲中最高等的无脊椎动物中是蜜蜂(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蜜蜂和青蛙的发育过程都有变态现象,都属于变态发育.</p><p>(3)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题干中的“植物101科540余种;兽类 10科15种;鸟类28科76种;各类中草药植物41科111属189种,是全国最大的金银花产地,天麻、冬虫夏草、连翘、何首乌、木灵芝、沂蒙全蝎等都是蒙山的重要特产”,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p><p>(4)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向日葵与肾蕨同界不同门,向日葵与银杏同门不同纲,那么向日葵和银杏所属的等级较小,亲缘关系较近,共同特征较多.</p><p>故答案为:(1)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p><p>(2)双重呼吸;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变态发育</p><p>(3)生物种类</p><p>(4)银杏; 在分类单位上,界比门等级高,分类等级越高,共同特征就越少(或门的分类等级比界低,分类等级越低,共同特征就越多)</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八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