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起源于( )</p><p>A.岩石层 B.火山周围</p><p>C.原始大气 D.原始海洋</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命的起源.解答时可以从原始生命的起源过程方面来切入.</p><p>解: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因此原始地球上没有生命.后来在高温、雷电、紫外线的作用下,在原始大气中产生了简单的有机物;有机物随着雨水一起汇入原始海洋.原始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有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的10亿年左右,才形成了具有生命现象的复杂的有机物.即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p><p>A.一群角马结伴渡河</p><p>B.一群蚂蚁搬运一只大青虫</p><p>C.一群羊在草地上吃草</p><p>D.蜜蜂分工合作共同为群体劳作</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p><p>解:ABD、“一群角马结伴渡河”、“一群蚂蚁搬运一只大青虫”、“蜜蜂分工合作共同为群体劳作”,它们群体内都有明确的分工,因此,都具有社会行为;</p><p>C、“一群羊在草地上吃草”群体内都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严格的等级,因此不具有社会行为.</p><p>所以,不属于社会行为的是“一群羊在草地上吃草”.</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种植药材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 )</p><p>A.潜在价值 B.间接价值</p><p>C.直接价值 D.食用价值</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等,逐一分析解答.</p><p>解: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p><p>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潜在价值是今天还未被利用的哪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可见种植药材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中的直接价值.</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根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a5e6d10e/SYS201712302234437889755449_ST/SYS201712302234437889755449_ST.001.png" width="125" height="12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生态系统中有 条食物链.请写出猫头鹰在该生态系统中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p><p>(2)该生态系统若被DDT污染,则体内DDT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p><p>(3)在该生态系统中,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内的途径是绿色植物的 .</p><p>(4)一般情况下该池塘生态系统中某种消费者减少并不影响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p><p>(5)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 方向的.(选填“单”或“双”.)</p><p> </p></div></div>
<div><p>【答案】(1)4、草→鼠→猫头鹰</p><p>(2)猫头鹰</p><p>(3)光合作用</p><p>(4)自动调节</p><p>(5)单</p><p>【解析】</p><p>试题分析:解答该题一是要明确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二是要知道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是沿食物链逐渐富集;三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流动的特点.</p><p>解:(1)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该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草→鼠→鹰;草→虫→蛙→蛇→猫头鹰;草→虫→鸟→猫头鹰;草→鼠→鹰.</p><p>根据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食物链越长,能量流失越多,食物链越短,能量流失的越小,因此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最短的,即“草→鼠→猫头鹰”.</p><p>(2)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的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做生物富集.生物链越长,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在这种生物的体内积累的就越多.在该生态系统中猫头鹰所处的营养级别最高,因此其体内DDT的含量会最高.</p><p>(3)生产者指的是绿色植物.它们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并释放出氧气.因此在该生态系统中,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内的途径是草的光合作用(答出光合作用即给分).</p><p>(4)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因此一般情况下该池塘生态系统中某种消费者减少并不影响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p><p>(5)在生态系统中,对生物的个体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这就决定了:大多数食物链一般只有3﹣4个营养级.一般地说:输入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流入下一营养级,由此可以得出:能量的流动是沿食物链逐级递减的,单向的、不循环.</p><p>故答案为:(1)4、草→鼠→猫头鹰</p><p>(2)猫头鹰</p><p>(3)光合作用</p><p>(4)自动调节</p><p>(5)单</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最显著变化是( )</p><p>A.后肢发达 B.奔跑飞快</p><p>C.脑容量增加 D.群居生活</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类进化的历程是: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p><p>解:南方古猿的脑容量为450﹣﹣530毫升之间;能人的脑容量平均为680毫升;能人的脑容量可达1000毫升以上;能人的脑容量平均为1360毫升.说明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脑的发育,使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越来越强,并且产生了语言,使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可见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脑容量的增加.</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枯叶蝶似枯叶,不易被天敌发现。这种适应性的形成是( )</p><p>A. 自然选择的结果 B. 长期生存斗争的结果</p><p>C. 其祖先努力适应的结果 D. 万能的上帝创造的结果</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枯叶蝶的体色存在着变异.有的与环境相似,有的与环境差别较大.敌害来临时,体色与环境差别较大的枯叶蝶容易被发现而吃掉,这叫不适者被淘汰;体色与环境相似的枯叶蝶,不容易被发现而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枯叶蝶繁殖的后代,有的体色与环境一致似枯叶,有的与环境还有差别.敌害在来时,又把体色与环境还有差别的枯叶蝶吃掉,而体色似枯叶的枯叶蝶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枯叶蝶似枯叶,不易被天敌发现.因此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节肢动物是( )</p><p>A.螃蟹和虾 B.蝴蝶和苍蝇</p><p>C.蜈蚣和蝗虫 D.蚂蝗和乌贼</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p><p>节肢动物可分为甲壳纲(如虾、蟹),蛛形纲(如蜘蛛、蝎、蜱、螨),多足纲(如马陆、蜈蚣),昆虫纲(如蝗、蝶、蚊、蝇).另外还有三叶虫纲(如三叶虫)、肢口纲(如鲎)等.</p><p>解:A、螃蟹和虾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属于节肢动物的甲壳纲,故A正确;</p><p>B、蝴蝶和苍蝇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属于节肢动物的昆虫纲,故B正确;</p><p>C、蜈蚣身体分为躯干部和头部,有很多步足,属于节肢动物的多足纲;蝗虫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属于节肢动物的昆虫纲.故C正确;</p><p>D、蚂蟥身体有许多环节组成,属于环节动物;乌贼身体柔软,属于软体动物,故D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表是某水域生态系统流经各营养级的能量数值表,表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其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td style="width:98.9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vertical-align:top"><p>营养级</p></td><td style="width:98.9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vertical-align:top"><p>甲</p></td><td style="width:98.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vertical-align:top"><p>乙</p></td><td style="width:98.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vertical-align:top"><p>丙</p></td><td style="width:98.9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vertical-align:top"><p>丁</p></td></tr><tr><td style="width:98.9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vertical-align:top"><p>能量(KJ/m2)</p></td><td style="width:98.9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vertical-align:top"><p>141.10×102</p></td><td style="width:98.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vertical-align:top"><p>15.91×102</p></td><td style="width:98.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vertical-align:top"><p>0.88×102</p></td><td style="width:98.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vertical-align:top"><p>871.27×102</p></td></tr></table><p>A.甲 B.乙 C.丙 D.丁</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能量流动的特点.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的.</p><p>解: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的,根据能量从多到少依次是丁、甲、乙、丙,因此食物链是丁→甲→乙→丙.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构成链条.它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其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因此表中能量最多的丁871.27×102KJ/m2是生产者.</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p><p>A.农田生态系统 B.池塘生态系统</p><p>C.草原生态系统 D.热带雨林</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以及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热带雨林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十分丰富,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最强.</p><p>解:A、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差,因此,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该选项不符合题意.</p><p>B、淡水生态系统包括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和湖泊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等,由淡水体与其中的生物组成.淡水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提供饮用、灌溉及工业用水的水源,在调节气候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p><p>C、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很.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依然是非常丰富的.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p><p>D、热带雨林雨量充沛,全年高温多雨,土壤肥沃,丰富的热量和充足的水分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因此热带雨林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十分丰富,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最强.该选项符合题意.</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乌贼释放墨汁、黄鼬释放臭气、野兔发现老鹰时奔向洞穴等,这些行为都属于( )</p><p>A.觅食行为 B.社会行为</p><p>C.生殖行为 D.防御行为</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从行为所具有的适应性意义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等.</p><p>解:防御行为是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如乌贼释放墨汁、乌鸦聚众鸣叫、黄鼬释放臭气、野兔发现老鹰时奔向洞穴等,这些行为都是为了防御敌害的,都属于防御行为.</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海洋生态系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p><p>A.由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p><p>B.海洋中的动植物种类繁多,绝大多数是微小的浮游生物</p><p>C.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能力</p><p>D.该系统的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盐分</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他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p><p>2、海洋生态系统的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盐分,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动,辽阔的海平面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海洋中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p><p>解:A、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非生物成分)和海洋生物(生物成分)组成,A正确;</p><p>B、海洋中的植物绝大多数是微小的浮游植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特点,B正确;</p><p>C、湿地生态系统有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能力的作用,C错误;</p><p>D、海洋生态系统的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盐分,D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p><p>A.海豚顶球 B.蜘蛛织网</p><p>C.老马识途 D.小狗识数</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解答时可以从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的特点方面来切入.</p><p>解: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p><p>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海豚顶球、老马识途、小狗识数,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蜘蛛织网,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科学家研究了某地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结果如下表:</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td style="width:98.9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vertical-align:top"><p>原因</p></td><td style="width:98.9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vertical-align:top"><p>偷猎</p></td><td style="width:98.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vertical-align:top"><p>栖息地丧失</p></td><td style="width:98.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vertical-align:top"><p>外来物种的影响</p></td><td style="width:98.9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vertical-align:top"><p>其他原因</p></td></tr><tr><td style="width:98.9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vertical-align:top"><p>比例</p></td><td style="width:98.9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vertical-align:top"><p>20%</p></td><td style="width:98.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vertical-align:top"><p>60%</p></td><td style="width:98.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vertical-align:top"><p>12%</p></td><td style="width:98.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vertical-align:top"><p>8%</p></td></tr></table><p>由上述结果看出,保护鸟类最有效的措施为( )</p><p>A.大力开展爱鸟周活动,加强爱鸟宣传</p><p>B.禁止偷猎</p><p>C.控制外来物种的引入</p><p>D.建立自然保护区</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据此解答.</p><p>解: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通过以上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偷猎、栖息地丧失、外来物种的影响等,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p><p>故选:D</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根据所给材料,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如图1是“桑基鱼塘”生态农业示意图.人们将蚕沙(蚕的粪便)、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投入沼气池内发酵,制成沼气作燃料,然后再用沼气渣或直接用蚕沙喂鱼,用塘泥施肥.</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a5e6d10e/SYS201712302234432080789801_ST/SYS201712302234432080789801_ST.001.png" width="394" height="28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起点主要是 能量.这种能量流动是伴随 而进行的.</p><p>(2)在利用蚕桑等物质生产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在该生态系统的阻成中它们属于 .</p><p>(3)桑树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 .</p><p>(4)这一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自我调节能力较 .</p><p> </p></div></div>
<div><p>【答案】(1)桑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物质循环</p><p>(2)分解者</p><p>(3)太阳能</p><p>(4)弱</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最重要联系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成一个整体,所以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p><p>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p><p>解:(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从第一营养级开始,逐级沿食物链向后传递.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又伴随着物质循环.</p><p>(2)生产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它们能够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p><p>(3)生命活动离不开能量的供给,而能量最初来自于太阳,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p><p>(4)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桑基鱼塘”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p><p>故答案为:(1)桑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物质循环</p><p>(2)分解者</p><p>(3)太阳能</p><p>(4)弱</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根据图中的图A和图B,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a5e6d10e/SYS201712302234433565338315_ST/SYS201712302234433565338315_ST.001.png" width="314" height="14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A表示 动作,图B表示 动作.</p><p>(2)人在屈肘时,图A、中的两种肌肉分别处于什么状态?1的状态 2的状态 .</p><p>(3)由上述运动过程可知,人和动物的运动都是在 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p><p>(4)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 、 和 三部分组成.</p><p> </p></div></div>
<div><p>【答案】(1)屈肘;伸肘;</p><p>(2)收缩;舒张;</p><p>(3)神经;</p><p>(4)骨;骨连结;骨骼肌</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图中1肱二头肌,2肱三头肌,4肌腹,3肌腱.</p><p>解:(1)图中的A图表示屈肘动作,B图表示伸肘动作.</p><p>(2)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屈肘时,1肱二头肌收缩,2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2肱三头肌收缩,1肱二头肌舒张.</p><p>(3)人和动物的运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p><p>(4)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骨连结包括能活动的、不活动的、半活动的连结,能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p><p>故答案为:(1)屈肘;伸肘;</p><p>(2)收缩;舒张;</p><p>(3)神经;</p><p>(4)骨;骨连结;骨骼肌</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a5e6d10e/SYS201712302234457436445349_ST/SYS201712302234457436445349_ST.001.png" width="224" height="19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这个食物网中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 . </p><p>(2)此草原上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共同构成 . </p><p>(3)该生态系统中含有能量最多,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p><p>(4)草原生态系统的各成分中,在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成分有 和 .</p><p>(5)如果当地有人开办工厂,导致该生态系统发生了重金属污染,则猫头鹰受害最严重即体内的重金属含量最多,这种现象叫 .</p><p> </p></div></div>
<div><p>【答案】(1)吃虫的鸟、猫头鹰、蛇; </p><p>(2)生态系统 </p><p>(3)绿色植物</p><p>(4)非生物部分;分解者</p><p>(5)生物富集.</p><p>【解析】</p><p>试题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p><p>(2)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p><p>解:(1)食物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营养级.生产者植物是第一个营养级;直接吃生产者的草食性动物是第二个营养级,是初级消费者;吃初级消费者的肉食性动物是第三个营养级,是次级消费者.杂食性动物吃植物是初级消费者,杂食性动物还吃动物是次级消费者或三级消费者.因此在食物链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一定是吃虫的鸟、猫头鹰、蛇.</p><p>(2)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此草原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p><p>(3)绿色植物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为生物圈输入能量.在食物链中绿色植物的数量最多,食肉动物数量最少,植食动物的数量大于食肉动物数量,而小于绿色植物的数量.</p><p>(4)图中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各种动物是消费者,因此图中只表示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组成成分,没有表示出来的成分有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p><p>(5)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营养级最高的消费者.该生态系统猫头鹰体内的重金属含量最高.</p><p>故答案为:(1)吃虫的鸟、猫头鹰、蛇; </p><p>(2)生态系统 </p><p>(3)绿色植物</p><p>(4)非生物部分;分解者</p><p>(5)生物富集.</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a5e6d10e/SYS201712302234446467112643_ST/SYS201712302234446467112643_ST.001.png" width="223" height="1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①代表的生物成分是: .</p><p>(2)图中③④⑤⑥表示某生理过程,其中③表示 作用,⑤表示 作用.</p><p>(3)由图可看出:在物质循环中不可缺少的两个过程分别是 (填图中标号).</p><p> </p></div></div>
<div><p>【答案】(1)绿色植物;</p><p>(2)光合;呼吸;</p><p>(3)⑤、⑥.</p><p>【解析】</p><p>试题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p><p>(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p><p>(3)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p><p>(4)图中①表示生产者、②表示消费者、③表示光合作用、④表示呼吸作用、⑤表示呼吸作用、⑥表示分解(呼吸)作用.</p><p>解:(1)只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才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图中③表示①吸收二氧化碳而后水,因此图中①代表的生物成分绿色植物.</p><p>(2)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图中③过程能吸收二氧化碳,因此其中③表示光合作用作用.图中⑤过程释放二氧化碳,因此⑤表示呼吸作用.</p><p>(3)由图可看出:在物质循环中不可缺少的两个过程分别是③光合作用、⑥分解作用.</p><p>故答案为:(1)绿色植物;</p><p>(2)光合;呼吸;</p><p>(3)⑤、⑥.</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