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p><p>A.燕子筑巢</p><p>B.狗绕道取食</p><p>C.老马识途</p><p>D.小狗跳火圈</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可根据两者的概念来答题.</p><p>解: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如:燕子筑巢、飞蛾扑火、蜜蜂采蜜、蜘蛛结网等都是一出生就有的行为,都属于先天性行为;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狗绕道取食、老马识途、小狗跳火圈都是在后天的学习中建立起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p><p>A.草→蝗虫→青蛙→蛇→鹰</p><p>B.草←蝗虫←青蛙←蛇←鹰</p><p>C.草→兔→羊→狼</p><p>D.阳光→草→兔→狐狸</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有二点,一个是明确食物链的概念: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另一个是知道食物链的正确写法.</p><p>解: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p><p>A、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草与消费者蝗虫、青蛙、蛇、鹰它们五者的关系,故符合题意;</p><p>B、食物链的箭头指向消费者,该选项把箭头的方向弄反了,故不符合题意;</p><p>C、羊是食草动物是初级消费者好,羊和兔是竞争关系不是捕食关系,这四者不能形成一条食物链,可以形成食物网,<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94b36d8b/SYS201712302239267202731641_DA/SYS201712302239267202731641_DA.001.png" width="143" height="4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故不符合题意;</p><p>D、阳光是非生物部分,既不属于生产者也不属于消费者,食物链的组成未包括非生物部分,故不符合题意.</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 )</p><p>A.原始大气</p><p>B.原始海洋</p><p>C.现代海洋</p><p>D.原始高山</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p><p>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变形虫的运动依靠( )</p><p>A.纤毛</p><p>B.鞭毛</p><p>C.伪足</p><p>D.伸缩泡</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根据变形虫的运动原理进行分析回答.</p><p>解:原生动物变形虫在固体表面移动时,向前伸出一个或多个伪足,将体内部分原生质移入伪足内,后面的原生质也随着收缩前进,不断地补充向前流动的原生质,整个细胞就逐渐移向前方.变形虫就是这样依靠细胞内原生质流动才向前运动和捕捉食物的.故变形虫的运动依靠伪足.</p><p>故答案为:C</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将下列现象与相应的动物行为联系起来(把后面的字母填到前面对应的括号中).</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94b36d8b/SYS201712302239258649474448_ST/SYS201712302239258649474448_ST.001.png" width="307" height="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p><p> </p></div></div>
<div><p>【答案】</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94b36d8b/SYS201712302239258649474448_DA/SYS201712302239258649474448_DA.001.png" width="313" height="8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p><p>试题分析:从动物的行为所具有的适应性意义上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等.</p><p>解:生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p><p>觅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p><p>迁徙行为:鸟类每年春季和秋季,有规律的、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时地在繁殖地区和越冬地区之间进行的长距离的往返移居的行为现象.</p><p>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p><p>蜜蜂采蜜是动物的取食行为,乌贼喷墨是防御行为,家燕南飞是动物的迁徙行为,蜻蜓点水是动物的繁殖行为.</p><p>故答案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94b36d8b/SYS201712302239258649474448_DA/SYS201712302239258649474448_DA.001.png" width="313" height="8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能利用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合成有机物. (判断对错)</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由两部分组成: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由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p><p>解: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绿色植物能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质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些有机物不仅为生产者自身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而且也为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因此题干正确.</p><p>故答案为:√</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光能通过食物链会全部流入到消费者体内. .(判断对错)</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认识.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各营养级的能量有三个去向:①该生物自身呼吸作用散失,②流入下一营养级,③流入分解者.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的、不循环的并且是逐级递减的.</p><p>解: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各营养级的能量有三个去向:①该生物自身呼吸作用散失,②流入下一营养级,③流入分解者.能量流动的特点:①单向、不循环(只能由上一营养级流入下一营养级),②逐级递减(上一营养级的能量,只有10%﹣20%能流入下一营养级).因此命题的说法是错误的.</p><p>故答案:×.</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所有的病毒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都是有害的. .(判断对错)</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根据病毒与人类的关系进行分析回答.</p><p>解:病毒侵入生物体后,往往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但病毒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不都是有害的,如绿脓杆菌噬菌体能有效的控制住烧伤病人绿脓菌的感染;利用专门寄生在昆虫细胞里的动物病毒能够杀灭松毛虫、棉铃虫等农业害虫;利用病毒特性制成的许多疫苗,可以有效的预防病毒性疾病,如天花病毒.</p><p>故答案为:×</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因没有真正的根,所以只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思考判断.</p><p>解:苔藓植物的生殖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不能长得很高大.</p><p>蕨类植物的受精也离不开水,也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并且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长的高大.</p><p>由以上可知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p><p>故答案为:×</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后天性行为大大提高了动物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因此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可有可无. .(判断对错)</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动物行为可分为两种: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据此答题.</p><p>解: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所以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p><p>故答案为:×</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鸟类在所有的季节里都有迁徙行为. .(判断对错)</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节律行为是指动物随着日月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有季节节律、潮汐节律等.季节节律是指有些动物的活动随季节的改变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如鸟的迁徙、冬眠;潮汐节律是指海洋动物的活动与潮水涨退的变化相适应.这是生物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是动物长期对自然生活环境的适应.</p><p>解:鸟类迁徙是鸟类随着季节变化进行的,方向确定的,有规律的和长距离的迁居活动,迁徙是其生命本能的一部分,受到其内在生理因素的调节.因此鸟类的迁徙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并不是所有的季节都进行迁徙,如候鸟,它们每年春秋两季沿着固定的路线往返于繁殖地和避寒地之间.</p><p>故答案为:×</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块骨骼肌是附着在两块或两块以上相邻的骨上的. .(判断对错)</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骨骼肌的结构特点及功能,据此答题.</p><p>解: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一块骨骼肌分别附着在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骨上才能牵引所附着的骨,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完成运动.</p><p>故答案为:√</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提高了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判断对错)</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动物运动的意义.</p><p>解:由于自然环境的复杂多变,动物在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运动方式.动物能通过运动主动地、有目的地迅速地改变其空间位置.动物运动的方式也十分复杂多样,主要有:游泳、飞行、爬行、行走等.运动还是动物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动物利用运动来筑巢、迁徙、寻找配偶等.</p><p>故答案为:√</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判断对错)</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原因及生物多样性知识.可结合生物多样性与环境相适应进行理解.</p><p>解:地球上已经知道的生物大约有200万种,而且陆续有新的物种被发现.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而是共同进化的,共同进化包含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经过漫长的共同进化,生物种类变得丰富多彩,多种多样,也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的多样性主要包括三层次的内容,即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p><p>(1)化石研究证明,早期的爬行动物逐步进化为现代的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动物</p><p>①从分析可知,早期的爬行动物在进化中形成种类繁多的陆生脊椎动物</p><p>②早期的爬行动物进化形成的杯龙类在进化中形成了包括哺乳类、鸟类在内的多种脊椎动物</p><p>(2)研究表明,大约2亿年前,一类早期的爬行动物逐渐演化为现代的哺乳动物.</p><p>可见,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p><p>故答案为:√</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病毒、细菌和真菌都是没有成形细胞核的微生物. .</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菌、真菌、病毒的结构.解答时可以从它们结构的不同点方面来切入.</p><p>解: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因此,题干的说法不正确.</p><p>故答案为:×.</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下列对应的内容联系起来(把后面的字母填到前面对应的括号中).</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94b36d8b/SYS201712302239257835700191_ST/SYS201712302239257835700191_ST.001.png" width="347" height="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p><p> </p></div></div>
<div><p>【答案】</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94b36d8b/SYS201712302239257835700191_DA/SYS201712302239257835700191_DA.001.png" width="352" height="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p><p>试题分析: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白蚁具有社会行为,包括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p><p>解:工蚁一般为群体中最小的个体,但数量最多,为没有生殖能力的雌性蚂蚁,工蚁的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巢穴、采集食物、伺喂幼蚁及蚁后等;兵蚁主要是保卫蚁穴;雌蚁的职能是产卵,雄蚁负责和雌蚁交配.</p><p>故答案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94b36d8b/SYS201712302239257835700191_DA/SYS201712302239257835700191_DA.001.png" width="352" height="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