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第十七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流入和流出肾小球的血液分别是</p><p>A.动脉血和静脉血 B.静脉血和动脉血</p><p>C.动脉血和动脉血 D.静脉血和静脉血</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肾动脉属于体循环,里面流的是含氧多的动脉血,通过入球小动脉进入到肾小球,因为没有发生气体交换,故仍然是动脉血,在流经肾小球时,由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其他小分子的如: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被过滤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而剩下的物质通过出球小动脉流出,由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程,并没有发生气体交换,故红细胞运输的氧并没有减少,故血液仍然是动脉血。因此,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中的血液均是动脉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脉血是指( )的血液</p><p>A.含氧丰富,颜色暗红</p><p>B.含氧少,颜色暗红</p><p>C.含二氧化碳多,颜色鲜红</p><p>D.含氧丰富,颜色鲜红</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主要是含氧量的高低以及颜色是鲜红还是暗红。</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医学研究表明,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从青少年起应该避免</p><p>A. 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 B. 积极锻炼身体</p><p>C. 偏食、厌食,生活无规律 D. 营养均衡,不吸烟不喝酒</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心血管疾病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体育锻炼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心血管健康,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长期酗酒和吸烟,都会损伤心脏和血管导致心血管疾病。不吸烟、不喝酒就会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偏食、不厌食、不暴饮暴食,即做到合理膳食,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为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青少年健康发育需要合理摄入多种营养,不宜偏食、厌食,生活无规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 150L,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却只有 1.5L 左右,这是于</p><p>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肾小管的重吸收的作用</p><p>C.汗腺的排泄作用 D.膀胱的贮尿作用</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这些被重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尿液,因此,一个人一天可以形成150L原尿,可排出的尿却只有1.5L左右。其主要原因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以下活动需要能量最少的是</p><p>A.打篮球 B.散步 C.慢跑 D.坐</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细胞的线粒体里利用氧,将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活动越激烈,需要的能量越多,线粒体内呼吸作用越旺盛,提供的能量就越多。打篮球是无氧运动,慢跑属于有氧运动,需要的能量较打篮球多。散步属于缓慢运动,需要的能量少一些,坐着不动,需要的能量最少。</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肺活量是反映在一次呼吸中肺</p><p>A.最大通气能力 B.容纳气体的最大量</p><p>C.通气能力 D.能更换肺内全部气体</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平静呼吸吸气时,胸扩容积扩大是由于</p><p>A.肋间内肌收缩,膈肌舒张 B.肋间内肌收缩,膈肌收缩</p><p>C.肋间外肌舒张,膈肌舒张 D.肋间外肌收缩,膈肌收缩</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相反呼气与之过程大致相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引起烟瘾的主要物质是</p><p>A.大麻 B.氰化氢 C.尼古丁 D.一氧化碳</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所谓吸烟上瘾,在医学上,烟瘾的学名是尼古丁上瘾症或尼古丁依赖症,是指长期吸烟的人对烟草中所含主要物质尼古丁产生上瘾的症状,所以戒烟也叫戒除尼古丁依赖症或戒除尼古丁上瘾症。在医学上,烟瘾(尼古丁上瘾症)当成是一种慢性病来对待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对心血管的影响是</p><p>A.心肌发达,收缩有力 B.减缓血液循环</p><p>C.输送血液的功能减弱 D.导致运动过度,损伤心脏的功能</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搏动有力,每搏输出的血量比一般人的要大,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比一般人的慢。体育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强对心肌的血液供应,使肌细胞获得更多的营养,使肌细胞逐渐变粗,体积增大,收缩力增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提倡 18-55 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一次献血多少不会影响身体健康</p><p>A.800-1000 毫升 B.500-800 毫</p><p>C.200-300 毫升 D.300-500 毫升</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食品安全应考虑的问题包括:①食物本身是否有毒 ②食 品的保质期 ③无机盐含 量 ④是否被农药等有毒物质污染 ⑤维生素种类 ⑥食物含能量高低 ⑦食物的营 养价值 ⑧是无是否发霉变质</p><p>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③⑤⑥⑦ D.①②④⑧</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食品安全是指:防止食品污染;预防食物中毒。包括防止食品在生产过程中被农药等污染,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不吃有毒的食物(发芽的马铃薯、毒蘑菇);防止食品被细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热煮熟;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有关是否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p><p>所以“①食物本身是否有毒、②食品的保质期、④是否被农药等有毒物质污染、⑧食物是否变质发霉”是食品安全应考虑的问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有一家共五口人,其中三人的皮肤很粗糙,并且一到夜晚就看不清物体.他们的食物中可能缺少</p><p>A.维生素 A B.维生素 B C.维生素 C D.维生素 D</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e3e0cccd/SYS201712302348557340705752_DA/SYS201712302348557340705752_DA.001.png" width="394"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可见,皮肤很粗糙,并且一到夜晚就看不清物体(夜盲症),是因为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图为小江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 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请根据图填写内容: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e3e0cccd/SYS201712302348558221802933_ST/SYS201712302348558221802933_ST.001.png" width="187" height="13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他在视野中发现了这样一些血管</p><p>A 段是 ,C 段是 。</p><p>(2)辨别三种血管的理由是动脉内血液由较 的血管流向较 的血管(选填“细”或“粗”),静脉正好相反。</p><p> </p></div></div>
<div><p>【答案】(1)静脉;毛细血管;(2)粗;细;</p><p>【解析】</p><p>试题分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图中血管C是血液由较粗的血管流入较细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图中血管A是血液由较细的血管汇入较粗的血管是静脉;B血管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起到连接作用。所以C为动脉,A为静脉,B为毛细血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人测定肺活量时,三次的数据分别是 3500 ml,4000 ml,4800 ml,则此人的肺活量是</p><p>A.4800 ml B.4000 ml C.3500 ml D.4100 ml</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是衡量肺的功能的重要标志。为了减少误差,测肺活量时一般测三次,取最大值,因为肺活量是肺的最大通气量。因此某同学测量肺活量时,测量了三次,数值分别是: 3500 ml,4000 ml,4800 ml,该同学的肺活量应为4800毫升。</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衡量心脏工作能力高低的标志是</p><p>A.心率的快慢 B.血压的高低</p><p>C.脉搏的快慢 D.心输出量的多少</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心输出量指的是每分钟左心室或右心室射入主动脉或肺动脉的血量。左、右心室的输出量基本相等。心室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人体静息时约为70毫升(60~80毫升),如果心率每分钟平均为75次,则每分钟输出的血量约为5000毫升(4500~6000毫升),即每分心输出量。通常所称心输出量,一般都是指每分心输出量。心输出量是评价循环系统效率高低的重要指标。心输出量在很大程度上是和全身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率相适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血液能不停的在血管和心脏组成的封闭管道内循环流动,其动力来自</p><p>A.动脉的收缩和舒张 B.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p><p>C.静脉瓣的阻挡作用 D.心脏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血液就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管道系统里循环流动,心脏能不停的收缩和舒张,产生血液循环的动力。所以,血液在血管和心脏内循环的动力来自心脏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般地说,鼻涕和痰的主要成分是</p><p>A.唾液腺和气管的分泌物</p><p>B.唾液腺和鼻腔粘膜的分泌物</p><p>C.肺泡的代谢废物和气管的分泌物</p><p>D.呼吸道粘膜的分泌物和它粘住的灰尘及细菌</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鼻涕和痰液不是一回事,鼻涕是人的正常的生理现象.痰是人身体有炎症的反应.身体健康的人没有痰。 但是鼻涕和痰液的主要成分是呼吸道粘膜的分泌物和它粘住的灰尘细菌。可见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体内二氧化碳产生的部位是</p><p>A.肺泡 B.血液 C.组织细胞 D.组织液</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细胞周围毛血管的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再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肺泡,通过肺的通气,经呼吸道将气体呼出体外,故人体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是细胞。</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当我们细细地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有甜味,这是为什么呢?陈艺文同学猜测,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下,是口腔中的唾液使馒头变甜的。她尝试做了如下实验:</p><p>Ⅰ:取适量新鲜馒头,切成碎屑、做成浆糊并振荡,分成 2 等份。将口漱净,取 4 毫升唾液放入小烧杯中。</p><p>Ⅱ:取 2 只洁净试管,分别编号为①、②,做如下处理:(如下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e3e0cccd/SYS201712302348531655297463_ST/SYS201712302348531655297463_ST.001.png" width="354" height="13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同学将馒头切成碎屑、做成浆糊并振荡,这是为了摸拟 和舌的搅拌。</p><p>(2)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 对 的消化作用。</p><p>(3)实验过程 D 中,号试管中颜色 ,原因是 。号试管浆糊颜色 ,原因是 。</p><p>Ⅲ:分析与讨论</p><p>(4)该实验过程中,设置两只试管的作用是设置 。</p><p>(5)如果将 C 过程烧杯中的水换为 5℃,再重复 D 过程,这两个试管中浆糊的颜色 。</p><p>(6)如果将 C 过程与 D 过程对调一下顺序,实验现象可能是 。</p><p> </p></div></div>
<div><p>【答案】(1)牙齿的咀嚼</p><p>(2)唾液;淀粉</p><p>(3)变蓝色;淀粉没有变化;不变蓝;淀粉被分解</p><p>(4)形成对照</p><p>(5)都变蓝</p><p>(6)先都变蓝色,之后2号试管的蓝色消失</p><p>【解析】</p><p>试题分析:(1)食物的消化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物理性消化能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促进了化学性消化的进行;口腔中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就属于物理性消化,实验中将馒头切成碎屑、做成浆糊并振荡就是模拟口腔中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p><p>(2)该实验以唾液为变量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目的就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p><p>(3)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该组实验中,1号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无消化作用,淀粉没有被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2号试管里加入的是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加入碘液后不变蓝。</p><p>(4)该实验以唾液为变量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互为对照。</p><p>(5)低温抑制了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因此将实验装置放在5℃的环境中,淀粉不会被分解,滴加碘液后会都变蓝色。</p><p>(6)没有经过水浴就加入碘液,淀粉遇碘都会变蓝色,但经过水浴后,B试管中的淀粉被分解了,蓝色会随着淀粉的分解逐渐退去。</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的生活离不开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还要排出体 内产生的谢废物。下图表示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 的物质交换模式图,“数字”代表人体的某些结构, “字母”代表人体内某些物质,“→”代表物质交换的 方向。请分析作答: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e3e0cccd/SYS201712302348529511827433_ST/SYS201712302348529511827433_ST.001.png" width="198" height="31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杨光同学为患有高血压的奶奶设计了含有“馒头、小米稀饭、酱牛肉、咸鱼”的午餐食谱,从合理膳食的角度分析,你认为该食谱不合理之处为 (写出一点即可)。“馒头”中的淀粉被彻底消化成 的场所是 。</p><p>(2)进入中的通过 作用,进入血液;在血管内,与红细胞中的 结合,由红细胞运输。</p><p>(3)和在组织细胞内进行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同时产生,当肋间肌和膈肌 时(选填“收缩”或“舒张”),胸廓 (选填“扩大”或“缩小”)由排出体外,完成 动作(选填“吸气”或“呼气”)。</p><p>(4)在循环路线中,血液流动的方向是一定的,原因是心房与心室之间有 ,心室与动脉之间有 。</p><p>(5)E 处是人体将 排出体外的过程,它是经过肾小球的 作用和肾小管的</p><p>作用下形成的。</p><p>(6)若中出现了物质,此人经血液检验血糖并不高,则说明肾单位中的 出 现病变。</p><p> </p></div></div>
<div><p>【答案】(1)缺少蔬菜等;葡萄糖;小肠;</p><p>(2)扩散(气体的扩散);血红蛋白;</p><p>(3)舒张;缩小;呼气;</p><p>(4)房室瓣、动脉瓣;</p><p>(5)尿液;肾小球;重吸收</p><p>(6)肾小管。</p><p>【解析】</p><p>试题分析:(1)孙悟同学为患有高血压的奶奶设计了含有“馒头、小米稀饭、酱牛肉、咸鱼”的午餐食谱,从合理膳食的角度分析,你认为该食谱不合理之处为 缺少蔬菜(写出一点即可).“馒头”中的淀粉在口腔内被初步消化为麦芽糖,然后进入小肠被彻底消化成葡萄糖.</p><p>(2)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肺泡中氧气浓度高,肺泡中的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在血管内,氧气是由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来运输.</p><p>(3)有机物在组织细胞内进行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二氧化碳由肺排出体外.</p><p>(4)在循环系统中,血管中血液流动的方向是一定的,心脏、静脉中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有房室瓣、静脉瓣.</p><p>(5)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这些被重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尿液.</p><p>(6)若某人尿液中也含有葡萄糖,此人经血液检验血糖并不高,则说明肾单位中的肾小管出 现病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图是呼吸全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e3e0cccd/SYS201712302348527838955994_ST/SYS201712302348527838955994_ST.001.jpeg" width="512" height="1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B C D</p><p>(1)过程 A 是指 ,是通过 实现的。</p><p>(2)过程 B 是指 ,血液成分在此处发生变化,变为 (选填 “动脉血”或“静脉血”),此处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肺泡壁和毛细血管 壁都仅由 层上皮细胞构成。</p><p>(3)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内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是 。</p><p>(4)通过呼吸的全过程,我们认识到“呼吸”是指 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选 填“人体”或“肺”)。呼吸的实质是氧化分解 ,释放 。</p><p>(5)溺水死亡是由于呼吸过程的 环节出现障碍引起的;煤气中毒是由于红细胞与 一旦结合以后很难分离,使呼吸过程中的 环节出现问题造成(选填呼吸过程的四环节,用“字母”表示)。</p><p> </p></div></div>
<div><p>【答案】(1)肺的通气;呼吸运动</p><p>(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动脉血;</p><p>(3)细胞;</p><p>(4)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血红蛋白;C</p><p>【解析】</p><p>试题分析:(1)呼吸运动是指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它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完成主要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有关。呼吸运动的意义是完成了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的交换。其中A过程指的是肺的通气,它是通过呼吸运动而实现的。</p><p>(2)B过程指的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它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p><p>(3)D在组织处的气体交换,在这里,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经过体循环,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p><p>(4)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包括四个环节即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所以呼吸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的实质是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p><p>(5)当人溺水时,水进入呼吸道阻碍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导致人体缺氧而死亡.因此人溺水而死的根本原因是肺通气障碍,导致全身缺氧而危及生命。煤气中毒是由于大量的一氧化碳取代氧气,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组织细胞缺氧死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贫血做血液常规化验时,医生根据下列哪项的数值低于正常值而作出的</p><p>A.血浆 B.白细胞 C.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D.血小板</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如图是一张血常规化验单</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e3e0cccd/SYS201712302348566178238612_DA/SYS201712302348566178238612_DA.001.png" width="543" height="17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贫血指的是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因此如果患贫血,应该是RBC(红细胞)和HGB(血红蛋白)的值偏低,HGB也可表示为H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p><p>A.胃液 B.胆汁 C.胰液 D.肠液</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A错误;不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把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B正确;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C错误;肠腺分泌的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气体交换的原理是</p><p>A.渗透作用 B.扩散作用 C.主动运输 D.离子交换</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气体扩散是指某种气体分子通过扩散运动而进入到其它气体里;因为气体分子的不规则运动比较激烈,所以扩散比较明显。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完成的,一种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渗透作用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隔以半透膜(允许溶剂分子通过,不允许溶质分子通过的膜),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从低浓度的溶液通过半透膜进入高浓度溶液中的现象.消化作用是对营养物质进行消化变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作用,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呼吸作用是指组织细胞利用氧气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氧气的过程。因此呼吸时进行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气体扩散。</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p><p>A.呼吸排出二氧化碳 B.皮肤排汗</p><p>C.排尿 D.排遗</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排泄是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如水、无机盐和尿素、二氧化碳等.排泄的途径有三条:皮肤排出汗液;泌尿系统排出尿液;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水。体内的粪便是食物吸收完营养物质后剩下的食物残渣,体内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不属于排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尿液排出体外正确途径顺序是</p><p>A.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体外</p><p>B.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p><p>C.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p><p>D.输尿管→尿道→膀胱→体外</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液排出体外的顺序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人体静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p><p>A.将血液从全身各部位送回到心脏的血管</p><p>B.与心房相连的血管</p><p>C.管壁薄、管腔大,内有瓣膜的血管</p><p>D.流动着静脉血的血管</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静脉的功能是全身各处的血液运送会心脏,故A说法正确;心脏的四个腔中,心房和静脉相连,心室和动脉相连,故B说法正确;静脉的管壁薄,管腔大,四肢的静脉内有静脉瓣,故C说法正确;在体循环中,动脉内流动脉血,静脉内流静脉血;在肺循环中,动脉内流静脉血,静脉内流动脉血,故D说法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世界卫生组织号召普遍使用铁制的饮具,是因为</p><p>A.铁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 B.铁是血红蛋白的成分</p><p>C.铁是维生素 C 的重要组成部分 D.铁有利于白细胞的形成</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铁制炊具能为人体提供含铁的无机盐,有利于体内合成血红蛋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e3e0cccd/SYS201712302348578617844165_ST/SYS201712302348578617844165_ST.001.png" width="184" height="1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③是胃,能将蛋白质初步分解成氨基酸</p><p>B. ①是肝脏,它分泌的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p><p>C. ②是小肠,内有胰液、肠液和胆汁三种消化液,利于消化</p><p>D. ⑤是大肠,只有消化功能,没有吸收功能</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6是胃,胃中的胃腺能够分泌胃液,胃液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A错误;1是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B错误;8是小肠,内有胰液,肠液和胆汁三种消化液,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C正确;9大肠只有吸收功能,没有消化功能,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体排尿的意义在于</p><p>A.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含量</p><p>B.排除废物</p><p>C.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p><p>D.包括以上三项</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排尿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还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外界环境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的场所是</p><p>A.气管和支气管 B.呼吸道 C.鼻腔 D.肺泡</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数目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各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结构特点,都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各类营养物质在人体消化道内开始被化学消化的顺序是</p><p>①蛋白质 ②淀粉 ③脂类 ④无机盐 ⑤纤维素.</p><p>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③②① D.②①③</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淀粉、蛋白质、脂肪是大分子物质,需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而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是小分子的物质,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和吸收。</p><p>淀粉最先在口腔内就被消化.在口腔中,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p><p>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胃.在胃中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初步消化成多肽;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氨基酸。</p><p>脂肪只能在小肠内被消化.在小肠中,首先在胆汁的作用下,脂肪被乳化成脂肪微粒,加大了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