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11:46:32

福建上杭茶地中学八年级3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类群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是(   )</p><p>A. 两栖动物    B. 爬行动物    C. 环节动物    D. 节肢动物</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所以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节肢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植物体由小长大是由于(  )</p><p>A、细胞分裂,细胞分化                        B、细胞分裂,细胞生长</p><p>C、细胞生长,细胞分化                        D、细胞分裂</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了,因此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所以,植物体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分裂、细胞生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泡菜是一种特色小吃,酸奶是有益的酸性乳品,这是利用何种微生物的发酵作用(  )</p><p>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甲烷细菌  D、乳酸菌</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发酵后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份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尤其对胃肠功能紊乱的中老年人以及乳糖不耐受者,更是适宜的营养品,它能维护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肠道环境,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提高人体免疫力;制作泡菜时也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具有特殊的风味,乳酸菌是厌氧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是 (    )</p><p>A.所有的生产者                   B.阳光、空气、水分</p><p>C.食物链和食物网                 D.草食动物与肉食动物</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各成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有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进一步构成食物网,由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各种组成成分之间的营养联系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来实现的,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称为营养级,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越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p><p>A. 一座山上的所有生物    B. 黄河中的鲤鱼</p><p>C. 一个池塘    D. 一块农田里的所有非生物</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一座山上的所有生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不符合题意;黄河中的鲤鱼,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不符合题意;一个池塘,既包括了池塘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C符合题意;一块农田里的所有非生物,只有非生物部分,没有生物部分,不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不是一个生态系统,D不符合题意。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古生物学的研究中,发现进化中间过度类型的动物化石是      (   )</p><p>A.三叶虫        B.恐龙         C.始祖鸟       D.始祖马</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1860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观察衣藻、水绵、海带、紫菜等藻类植物时,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是(  )</p><p>A、都有根                B、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p><p>C、都能固着在海底生活    D、与人类关系密切,都能供人食用</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自然界中藻类植物的数量极为庞大,分布也十分广泛,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有叶绿体,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自然界中百分之九十的氧气都是藻类植物产生的,因此藻类植物是空气中氧的重要来源.藻类植物的种类繁多,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有单细胞的,如衣藻,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无根状体和叶状体;有多细胞的,如海带、紫菜等,有根状体和叶状体;有的生活在淡水中,有的生活在海水中,可见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  )</p><p>①用镊子缓缓盖上盖玻片</p><p>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p><p>③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轻轻刮取少量细胞</p><p>④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p><p>⑤将所取材料均匀涂抹在生理盐水滴中 ⑥染色观察</p><p>A.④②③⑥⑤①</p><p>B.④②③⑥①⑤</p><p>C.④③②⑤⑥①</p><p>D.④②③⑤①⑥</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④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③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刮取口腔上皮细胞→⑤将所取材料均匀涂抹在生理盐水滴中→①用镊子缓缓盖上盖玻片→⑥染色观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观点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p><p>A.在有毒农药的长期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p><p>B.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p><p>C.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白色变异</p><p>D.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农田害虫本身存在着有强有弱抗药性的变异,在有毒农药长期的自然选择作用下,农田害虫抗药性得到积累加强,故不符合题意;野兔的保护色越逼真,越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这是适者生存,经过若干代的自然选择保护色得到积累加强;鹰有锐利的目光容易发现食物野兔,能获得食物而生存,否则就会不适者被淘汰.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故符合题意;北极熊的体色存在着白色和非白色的变异,在自然选择的长期作用下,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北极熊白色性状适于环境而得到积累加强,故不符合题意;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可以使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这种变异是环境改变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不能遗传.因此长颈鹿的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五类动物,它们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有些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请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常识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8a915e96/SYS201712302242542636557657_ST/SYS201712302242542636557657_ST.001.png" width="456" height="1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A类生物终生生活在            ,用            呼吸。</p><p>(2)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开始于            类。(填字母)</p><p>(3)生殖过程发生在水中的是                        。</p><p>(4)E与D都能飞行,但E与D           (填“是”或“不是”)同一类群的生物。E属于      动物。</p><p>(5)这五类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统称为             动物。</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1)水中 ;</p><p>(2)C ;</p><p>(3)A和B ;</p><p>(4)不是;哺乳;它的体表有体毛,胎生哺乳,具备哺乳类的特征;(5)身体背部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脊椎</p><p>【解析】</p><p>试题分析:图中A是鲫鱼属于鱼类,B是大鲵属于两栖动物,C是保护属于爬行动物,D是啄木鸟属于鸟类,E是蝙蝠属于哺乳动物,(1)A类生物是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鹰鳃呼吸用鳍游泳;(2)爬行动物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因此爬动物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限制.所以爬行动物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因此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开始于C爬行类动物;(3)鱼类、两栖类都是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而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都是体内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内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生殖过程发生在水中的是A鱼类和B两栖类;(4)家鸽的前肢变成翼,被覆羽毛,有发达的胸肌,有气囊,因此属于鸟类,而蝙蝠体表被毛,胎生哺乳,因此蝙蝠属于哺乳动物,所以E与D都能飞行,但E与D 不是同一类群的生物,E属于哺乳动物,理由是它的体表有体毛,胎生哺乳,具备哺乳类的特征;(5)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因此这五类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背部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统称为脊椎动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8a915e96/SYS201712302242551001169001_ST/SYS201712302242551001169001_ST.001.png" width="248" height="13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p><p>(2)在该生态系统中,各种动物属于          ;没有画出的细菌和真菌属于          ,真菌和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p><p>(3)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通过生物之间的          关系建立起来的。</p><p>(4)有些昆虫的体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与周围环境基本保持一致,这说明生物能够        环境。</p><p>(5)如果人们在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草原就很难恢复原样了。</p><p>(6)此草原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共同构成         。</p><p>(7)能量消耗最多的食物链是                          。</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1)太阳能;</p><p>(2)消费者;分解者;有无成形的细胞核;</p><p>(3)捕食;</p><p>(4)适应;</p><p>(5)自我调节;</p><p>(6)生态系统;</p><p>(7)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猫头鹰</p><p>【解析】</p><p>试题分析:(1)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图中的青草属于生产者;兔、鼠、鹰等动物都属于消费者,而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在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中,细菌、真菌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真菌和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明显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3)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通过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建立起来的;(4)有些昆虫的体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与周围环境基本保持一致,这说明生物能够适应环境;(5)如果人们在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原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草原就很难恢复原样了;(6)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故此草原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7)在一个食物链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此生态系统中能量消耗最多的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猫头鹰。</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建上杭茶地中学八级3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