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11:45:58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城关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组动物中,都用鳃呼吸的是(  )</p><p>A.珍珠蚌  鲫鱼 鳖    B.河蚌 鲨鱼 海马</p><p>C.鲸 蛇 乌龟         D.青蛙 青鱼 蝌蚪</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的生活环境不同,呼吸方式也不尽相同.</p><p>解:A、珍珠蚌属于软体动物,鲫鱼属于鱼类,都用鳃呼吸;鳖属于爬行动物,用肺呼吸;</p><p>B、河蚌属于软体动物,鲨鱼、海马属于鱼类,它们都生活在水中,都用鳃呼吸;</p><p>C、鲸鱼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蛇和乌龟属于爬行动物,用肺呼吸;</p><p>D、青鱼和蝌蚪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青蛙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p><p>故选:B.</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蚯蚓的运动要靠肌肉与      的配合来完成,它的呼吸器官是      .</p><p>&#xa0;</p></div></div>
<div><p>【答案】刚毛;体壁.</p><p>【解析】</p><p>试题分析:蚯蚓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靠刚毛运动,体壁进行呼吸.</p><p>解:蚯蚓的身体有许多体节组成,靠近身体的前端有环带;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钉人土内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收缩舒张交替进行,从而使蚯蚓向前蠕动.因此蚯蚓的运动要靠身体的肌肉收缩、舒张和刚毛的相互配合来完成.</p><p>蚯蚓的呼吸: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土壤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p><p>故答案为:刚毛;体壁.</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 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7e8ee91a/SYS201712302243289472887842_ST/SYS201712302243289472887842_ST.001.png" width="433" height="1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实验是一组      实验,设计这个实验的科学家是      .</p><p>(2)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      瓶.</p><p>(3)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p><p>A.瓶子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p><p>C.肉汤的多少      D.瓶子口的不同.</p><p>&#xa0;</p></div></div>
<div><p>【答案】(1)对照;巴斯德;</p><p>(2)A;</p><p>(3)B.</p><p>【解析】</p><p>试题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p><p>(2)巴斯德将瓶中新鲜的肉汤煮沸,使液体中的微生物全被杀死,他将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空气可无阻地进入瓶中,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弯曲的颈阻挡而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瓶中,结果瓶肉汤不腐败,表明没有出现微生物.此时如将曲颈管打断,使外界空气不经“沉淀处理”而直接进入肉汤中,不久肉汤就腐败了,表明肉汤中出现微生物了.</p><p>解:(1)图中的A瓶虽然与空气相通但细菌只落在鹅颈瓶的弯曲处,肉汤仍然保鲜;B将其瓶颈打断后,空气中的细菌进入了肉汤,并大量繁殖,使肉汤变质.该实验是一组对照实验,设计这个实验的科学家是巴斯德,被称作“微生物学之父”.</p><p>(2)甲图中的A瓶煮沸即高温灭菌,因此A瓶内无菌,而B不作处理(没有高温灭菌),因此B瓶内有细菌,A瓶虽然与空气相通但细菌只落在鹅颈瓶的弯曲处,所以肉汤仍保鲜的是A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空气中的细菌进入了肉汤,并大量繁殖,使肉汤变质,因此.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空气中细菌进入瓶内.</p><p>(3)甲图中A瓶与B瓶对照,A瓶煮沸即高温灭菌,因此A瓶内无菌,而B瓶不作处理,没有高温灭菌,因此B瓶内有细菌,实验变量是细菌的有无.甲图中的A瓶虽然与空气相通但细菌只落在鹅颈瓶的弯曲处;将瓶颈打断,因为空气中的细菌可以进入肉汤,因此乙图的实验变量也是细菌的有无.</p><p>故答案为:(1)对照;巴斯德;</p><p>(2)A;</p><p>(3)B.</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真菌、细菌及动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7e8ee91a/SYS201712302243290397985024_ST/SYS201712302243290397985024_ST.001.png" width="226" height="18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的①过程代表      ②过程代表      .</p><p>(2)③过程是由      完成的,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      ,其主要作用是      .</p><p>(3)动物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具有的作用是      .</p><p>&#xa0;</p></div></div>
<div><p>【答案】(1)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p><p>(2)细菌、真菌;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p><p>(3)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解析】</p><p>试题分析:此题一是考查识图作答能力;二是考查真菌、细菌及动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p><p>解:(1)植物动物通过①过程释放二氧化碳,因此①表示植物、动物的呼吸作用.植物通过②过程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因此②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p><p>(2)③过程是由细菌真菌完成的,它们能将残枝、败叶、尸体、粪便等分解成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因此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分解者.其主要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p><p>(3)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故答案为:(1)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p><p>(2)细菌、真菌;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p><p>(3)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城关中学八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