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11:44:23

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要为环保部门提供有关西山森林公园环境污染的报告,他们应采取下列哪种方法来了解此处的环境情况 (    )</p><p>A.调查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模拟法</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要为环保部门提供有关西山森林公园环境污染的报告,他们应采取调查法来了解此处的环境情况,A正确; 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B错误;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C错误;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叫模拟实验,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自然界的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它们依赖于环境,对环境又有一定的影响,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采集田七、人参等要到森林深处是因为它们的生长受阳光的影响</p><p>B.蛇等变温动物到了冬天要进行冬眠,这是为了适应环境,更好的生存</p><p>C.“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p><p>D.“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悲”从生态学角度看,诗词说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田七、人参等植物是弱光性植物,密林下阳光较少,光照强度较弱,因此田七、人参等在密林下才能生长好主要是受阳光因素影响形成的,A正确;蛇等变温动物由于体温不恒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到了冬天要进行冬眠,是为了适应环境,更好生存,B正确;森林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进而影响降雨量.“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是大树的存在使环境温度降低了,体现的是生物影响环境,C错误;“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悲.”,体现了雀吃粮食属于捕食关系,兔吃草,没有草,兔子会饿死,狐也会因食物缺乏而死亡,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捕食关系,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大有小,调节能力相对较大的生态系统,其结构特点是(     )</p><p>A.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            B.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简单</p><p>C.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复杂            D.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这种能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可见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红在观察油菜花叶片临时装片用如图所示光学显微镜的四个镜头.若要在视野内看到叶肉细胞体积较大,则宜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986128ed/SYS201712302355543477220448_ST/SYS201712302355543477220448_ST.001.png" width="374" height="8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甲和丁         B.乙和丁         C.甲和丙         D.乙和丙[</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甲乙一端无螺纹为目镜,丙丁有螺纹为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倍数越高,镜头越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的体积越大.若要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最大,应选用放大倍数大的目镜和物镜,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短目镜乙和长物镜丙,A、甲和丁:10×10=100;B、乙和丁:16×10=160;C、甲和丙:10×15=150;D、乙和丙:16×15=24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两个视野,关于该图分析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986128ed/SYS201712302355542633446190_ST/SYS201712302355542633446190_ST.001.png" width="136" height="8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视野变亮</p><p>B.乙视野所用镜头的放大倍数比甲视野所用镜头的放大倍数大</p><p>C.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只需转动粗准焦螺旋</p><p>D.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需要先把装片向右移动</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由低倍镜换高倍镜后,视野变窄,透光量少,视野就会变暗,A错误;图乙中的图象比图甲中的图象大,是因为乙视野所用镜头的放大倍数比甲视野所用镜头的放大倍数大,B正确;粗准焦螺旋的作用是升降镜筒,不能使物象放大,C错误;显微镜中观察到的物象的倒像,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从甲图转为乙图,需要先把装片向左移动,D错误。</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986128ed/SYS201712302355541443173343_ST/SYS201712302355541443173343_ST.001.png" width="148" height="1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生态系统中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食物链为:                 。</p><p>(2)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                        。</p><p>(3)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草,数量最少的生物是鹰。如果生态系统受到DDT的污染,那么体内积存DDT 最多的生物是 ____         。</p><p>(4)图中所有动物可统称为消费者.其中鹰以蛇为食物,鹰与蛇存在捕食关系;鹰和蛇二者还存在            关系。</p><p>(5)在此生态系统中,若人类大量的捕食蛇和鹰,则兔子和老鼠的数量在短时间内将 _       ___,最后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p><p>&#xa0;</p></div></div>
<div><p>【答案】(1)5;草→鼠→蛇→鹰;(2)非生物;分解;(3)鹰;(3)竞争;(4)迅速上升</p><p>【解析】</p><p>试题分析:(1)食物链:每条食物链都应从生产者(绿色植物)开始,一直到该生态系统中没有其他消费者吃它为止,从左到右:①草→兔→鹰;②草→兔→狐;③草→鼠→狐;④草→鼠→鹰;⑤草→鼠→蛇→鹰共有5条,食物链的长短主要看营养级的多少,该食物网中①到④有2个营养级,⑤有3个营养级所以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2)食物网中含有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要构成生态系统,还要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3)某些重金属及有毒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所以,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是该生态系统中的最高营养级即鹰体内含有毒物质最高;(4)在生态系统中,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一般称为消费者,在此生态系统中,鹰以蛇为食,同时,鹰和蛇都以鼠为食,所以,鹰与蛇之间既存在捕食又存在竞争关系;(5)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由图可知,在该生态系统中,若人类大量的捕食蛇和鹰,则兔子和老鼠的数量因失去了天敌的控制,而大量的繁殖,草的数量随着鼠的数量的增加而减少,从而造成植被减少,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调查校园生物时,下列几位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p><p>A.小军发现几株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p><p>B.小梅拨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p><p>C.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蜈蚣,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p><p>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感到太恶心了,于是不作记录</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特别是要保护珍稀物种,A错误;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边调查边记录,注意记录不同的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的名称、数量以及生活环境的特点,B正确;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边调查边记录,调查过程中要如实做好记录,不能仅凭个人好恶取舍,C错误;调查是一项科学工作.对你所看到的生物,不管你是否喜欢它,都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不能仅凭个人好恶取舍,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项不符合科学观察的要求(  )</p><p>A.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p><p>B.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p><p>C.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并及时做记录</p><p>D.观察时要有自己的观点,不能同别人交流</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观察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观察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计划的进行,而观察时要有自己的观点,不能同别人交流的观察是不科学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命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环境的变化会对生物产生各种影响。下列现象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p><p>A. 枯叶蝶静止时像一片枯叶</p><p>B. 马里亚纳海沟没有绿色植物</p><p>C. 雷鸟的羽毛冬季为白色,夏季为灰色</p><p>D. 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能加速岩石的风化</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枯叶蝶静止时像一片枯叶都是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属于防御行为,属于生物适应环境,A不符合题意;</p><p>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有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深处几乎没有光线,马里亚纳海沟没有绿色植物,属于环境影响生物,B符合题意;</p><p>雷鸟的体色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是一种保护色,是对环境的适应,C不符合题意;</p><p>地衣加速岩石的风化,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p><p>A.黄山上的松树    B.巢湖及湖里的全部生物</p><p>C.长江中的中华鲟  D.淮河内的全部生物</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巢湖及湖里的全部生物属于生态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如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986128ed/SYS201712302355535917383360_ST/SYS201712302355535917383360_ST.001.jpeg" width="113" height="1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该生态系统中共有5条食物链</p><p>B. 该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自植物草</p><p>C. 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还缺少分解者</p><p>D. 鹰和蛇的生物学关系是捕食和竞争关系</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在该生态系统中共有6条食物链;各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自植物草;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鹰捕食蛇,获取营养,鹰和蛇又都捕食鼠,所以鹰和蛇的生物学关系是捕食和竞争关系。故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观察材料应该薄而透明</p><p>B.视野中光线较暗时,可以换用大光圈</p><p>C.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p><p>D.要使物像更清晰,应该调节细准焦螺旋</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显微镜是借助反光镜反射来的光线观察物体的,所以所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这样光线可到达眼睛以便观察,A正确;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B正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范围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细胞体积就越大;反之,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到的范围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多,细胞体积就越小,C错误;细准焦螺旋能小范围地升降镜筒的是细准焦螺旋,并且使物像更清晰些,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面是一位同学选取的几种生物,他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了分类,将1、2、3、5、8归为一类,而将4、6、7三种生物归为另一类。请问:它们是按照什么方法归类的(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986128ed/SYS201712302355529482496196_ST/SYS201712302355529482496196_ST.001.jpeg" width="190" height="1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B.按照这些生物的用途</p><p>C.按照生物的数量              D.按照这些生物的生活环境</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有很多,我们要灵活的对其进行分类,按照生活环境,生物可以分为陆生生物、水生生物等,如题中的①②③⑤⑧都生活在陆地上,归为一类;④⑥⑦都生活在水中,归为一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食用“野味”,人们大肆捕杀猫头鹰和蛇,致使该农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这一事实说明了(  )</p><p>A.只有绝对禁捕野生动物,生态系统才有调节能力</p><p>B.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p><p>C.生态系统无调节能力</p><p>D.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无限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生态平衡,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人们大肆捕杀猫头鹰和蛇,致使该农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这一事实说明了而这种能力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所限制,即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p><p>A.组织          B.细胞          C.器官          D.系统</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组织、器官、系统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的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内有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中学七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