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马坡镇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面列出的各种生物生活在水域环境中的是( )</p><p>①珊瑚虫②鼠妇③蚯蚓④海豚⑤大象⑥蜻蜓⑦杨树⑧水杉⑨海带⑩鲤鱼</p><p>A.①④⑨⑩ B.①②③④ C.①④⑧⑨⑩ D.⑤⑥⑨⑩</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水中生活的动物至关重要的是能在水中游泳和呼吸,如①珊瑚虫、④海豚、⑨海带、⑩鲤鱼都生活在水中,属于水中生活的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生物之间的什么样的关系( )</p><p>A.捕食 B.合作 C.竞争 D.寄生</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极地狐与大耳狐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导致它们耳朵差别的环境因素主要是</p><p>A.阳光 B.水 C.温度 D.空气</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北极狐耳朵要小,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保持体温,适应寒冷的北极环境。而非洲沙漠的狐,耳朵较大可以增加热量的散失,降低体温.适应高温的环境。因此北极的极地狐和非洲沙漠的大耳狐,耳朵大小的不同主要非生物因素温度有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探究试验中,对数据进行处理时常要计算平均值,这是为了( )</p><p>A.使每位同学都参与 B.避免偶然因素,减少误差</p><p>C.探究是否有不同 D.采用对照实验能力</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探究实验一般不能只选取一个实验对象,否则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而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材料,常要计算平均值这是为了避免偶然因素、减少误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把刻有"b"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视野中所看到的应当是( )</p><p>A.d B.q C.p D.B</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一张小纸上写好一个“b”后,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q”。所以,“把刻有‘b’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视野中所看到的应当是“q”。</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下列显微镜的结构中,对物体起放大作用的一组是( )</p><p>A.反光镜,目镜 B.物镜,目镜</p><p>C.遮光镜.镜筒 D.转换器,光圈</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显微镜的镜头有目镜和物镜两种,物镜是安装在转换器上的,因此物镜有螺丝纹。目镜是直接放在镜筒里的,因此目镜无螺纹。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物品都是生物提供给我们的是( )</p><p>A.面粉,蔬菜 B.氧气,水 C.鲜花,阳光 D.电流,木材</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面粉来自小麦,小麦和蔬菜都属于生物,A正确;氧气、水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B错误;鲜花属于生物,阳光不属于生物,C错误;电流、木材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D错误。</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图为显微镜观察到的两个视野,其中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当由视野①变为视野②时,操作方法是 ,A图和B图相比较,那个更加清晰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c38a50d8/SYS201712302357013791842559_ST/SYS201712302357013791842559_ST.001.jpeg" width="331" height="203" alt="../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3D7E.tmp.jpg"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p><p> </p></div></div>
<div><p>【答案】装片应该向左平行移动;B</p><p>【解析】</p><p>试题分析:因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是相反的。图甲物像偏左,应向右移动,因此装片应该向左平行移动。A、B两位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的效果图:B同学的观察效果好,A同学效果欠佳,因为装片中有气泡,为避免产生图中现象,盖盖玻片时的操作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将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明使用显微镜时,看不到白亮视野。分析其原因不正确的是</p><p>A. 使用了低倍物镜 B. 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p><p>C. 反光镜没有对准光源 D. 光圈没有对准通光孔</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物镜对准通光孔,就能让光线通过,与使用了低倍镜或低倍镜无关,A错误;当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光线就不会通过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进入视野,就不会看到白亮的视野。这时需要转动转换器调节使物镜对准通光孔就可,B正确;反光镜对准光源,光线会通过光圈、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进入视野,就会看到白亮的视野,C正确;光圈对准通光孔,光线就会通过光圈、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进入视野,就会看到白亮的视野.与光圈的大小无关,D正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中①②是 镜,安装在 上,③④是 镜 ,③④放大倍数较小的是 要想使物体放大倍数较大应选择 和 ⑤⑥两图比较,哪个是能体现放大倍数较大的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c38a50d8/SYS201712302357016334811179_ST/SYS201712302357016334811179_ST.001.jpeg" width="264" height="164" alt="../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3D7D.tmp.jpg"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p><p> </p></div></div>
<div><p>【答案】物;转换器;目;④;②③;5;</p><p>【解析】</p><p>试题分析:显微镜的结构中有放大作用的是目镜和物镜,显微镜的镜头有目镜和物镜两种,物镜是安装在转换器上的,因此物镜有螺丝纹。目镜是直接放在镜筒里的,因此目镜无螺纹。所以图中的③④是目镜,①②是物镜。目镜越长的倍数越小,越短的倍数越大。物镜越长的倍数越大,越短的倍数越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因此,放大倍数最大的一组是②③;</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显微镜的物镜是40×,要观察640×的物像,应该选用的目镜是( )</p><p>A.8× B.10× C.12× D.16×</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题干中的物镜是40×,要想放大640倍,目镜需要16×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的部位是( )</p><p>A.目镜 B.物镜 C.粗准焦螺旋 D.不作要求</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当镜筒下降的时候,如果只注视目镜,我们看不到物镜的位置,就容易让物镜压碎了玻片标本,所以在镜筒下降时我们要注视物镜防止其压碎玻片标本。而观察寻找物像时,是在镜筒上升的过程中进行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p><p>A. 有细胞结构 B. 能生长和繁殖</p><p>C. 体小且绿色 D. 能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身体小且为绿色不是生物的特征。故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描述中,不涉及生物因素的是( )</p><p>A."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B.如鱼得水</p><p>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海枯石烂</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雄蛙有鸣囊,能鸣叫,这里的蛙声是雄蛙为了吸引雌蛙,属于繁殖行为,是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故A不符合题意;好像鱼得到水一样.里面涉及到生物因素鱼,故B不符合题意;“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意思是螳螂在前面捕食蝉,黄雀在后面捕食螳螂.揭示的是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即吃与被吃的关系,里面涉及到生物因素螳螂、蝉、黄雀。故C不符合题意;海枯石烂是指海水干涸;石头朽烂,海水、石头都不是生物,所以里面没有涉及到生物因素。故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情景中涉及到两种生物的是( )</p><p>A.小鸟在树上唱歌 B.机器人玩具在地板上走来走去</p><p>C.青蛙在池塘里鸣叫 D.蚯蚓在土壤里钻洞</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小鸟在树上唱歌中的小鸟和树都具有生物的特征,都是生物,A符合题意;机器人、地板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都不是生物,B不符合题意;青蛙具有生物的特征,是生物、池塘不具有生物的特征,都不是生物,C不符合题意;蚯蚓具有生物的特征,是生物,土壤不具有生物的特征,都不是生物,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对光结束时,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 )</p><p>A.黑暗的 B.彩色的 C.暗灰的 D.白亮的</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显微镜成像的原理是凸透镜成像,只有白亮的视野下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因此对光正的标志是看到白亮的视野。</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科学探究往往经历5个步骤:①作出假设;②制定计划;③提出问题;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这五个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p><p>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②④⑤</p><p>C.②④③①⑤ D.②③④①⑤</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探究是否成功,取决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是否科学合理。可见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显微镜的视野中,如果发现物象偏向右下方.要使物象达到视野中央,移动玻片标本的方向是( )</p><p>A.向左下方移动 B.向左上方移动</p><p>C.向右下方移动 D.向右上方移动</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的,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上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下方移动。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就能移到视野的中央。</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