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现代实验学校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判断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植物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不产生代谢废物( )</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体内会不断产生多种废物,并且能将废物排出体外.动物和人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句话体现了( )</p><p>A.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p><p>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蒸腾作用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这是因为水的气化热高,在蒸腾过程中可以散失掉大量的辐射热,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使当地的空气保持湿润,使气温降低,大树蒸腾作用旺盛,使气温降低,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作用,可见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当你使用的物镜为20×,目镜为10×,你所看到的物像被放大了( )</p><p>A.100倍 B.30倍 C.200倍 D.20倍</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的是物像的长度或宽度,目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物镜的放大倍数是20倍,因此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20=200(倍)。</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图是显微镜结构图,根据此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c38a50d8/SYS201712302357502885601733_ST/SYS201712302357502885601733_ST.001.png" width="155" height="1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使用显微镜对光的正确程序是: 。</p><p>①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p><p>②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对准通光孔</p><p>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p><p>④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白亮的视野。</p><p>(2)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需要调节焦距,找到物象;此时必须转动图中标号为 的部件。</p><p>(3)观察时应先选用 物镜。(填“高倍”或“低倍”) </p><p>(4)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 )</p><p>A.目镜内 B.物镜 C.载物台 D.通光孔</p><p> </p></div></div>
<div><p>【答案】(1)②①④③;</p><p>(2)9;</p><p>(3)低倍;</p><p>(4)B</p><p>【解析】</p><p>试题分析:据图可知:1镜座;2镜柱;3镜臂;4镜筒;5目镜;6转换器;7物镜;8粗准焦螺旋;9细准焦螺旋;10载物台;11压片夹;12遮光器;13光圈;14反光镜,</p><p>(1)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前要对光,对光时,首先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把一个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然后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视野,此时说明对好光了,故正确顺序是②①④③;</p><p>(2)在显微镜的结构中,粗准焦螺旋的作用可以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找出物像,图中标号8为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的作用可以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调出更清晰的物像,转动细准焦螺旋时,镜筒在极小的范围内升降,所以找到物像后,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p><p>(3)观察时应先选用低倍镜观察,便于寻找物象;</p><p>(4)当镜筒下降的时候,如果只注视目镜,我们看不到物镜的位置,就容易让物镜压碎了玻片标本,所以在镜筒下降时我们要注视物镜防止其压碎玻片标本.而观察寻找物像时,是在镜筒上升的过程中进行的,眼要看着目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对一只生活在草原的野兔而言,环境就是</p><p>A. 草原上的植物和狼、鹰等动物 B. 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土壤</p><p>C. 草原上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D. A、B、C和草原上的其他野兔</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的环境不仅是指生活的地点,还包括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因此影响野兔生存的环境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以及除这只野兔处的其他野兔、其他生物等。</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生存的环境多种多样,理论上讲,地球上各种不同的环境中都存在着千姿百态的生命( )</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生活在生物圈中,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其他地方很少有生物生存,如大气圈的上部,空气稀薄,甚至是无氧、温度低,不适合生物的生存,水圈的底部,无光,不适合生物生存,岩石圈的内部,如地心处,到处都是岩浆、高温,不适合生物的生存,故此题说法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收显微镜时,对物镜位置的要求是( )</p><p>A.调到最高,使它远离载物台 B.调到最低,使它与载物台接近</p><p>C.调到最低,插入通光孔中 D.偏到两旁,并将镜筒下降到最低处</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取镜和安放,2、对光,3、观察,收显微镜时,将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下降到最低处,将反光镜竖立,然后放回镜箱中,最后整理实验台。</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用显微镜观察材料时,如果发现镜头上有污物,可以用餐巾纸擦拭镜头,出去污物( )</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目镜、物镜是高精密的光学部分,若需擦拭要用专门的擦镜纸,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防止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而餐巾纸纤维粗糙容易划伤镜头,且容易掉落一些毛、屑影响观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与字母“p”在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最近似的是( )</p><p>A.p B.b C.d D.q</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p”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正确顺序是( )</p><p>①滴水 ②净片 ③展平 ④染色 ⑤盖片 ⑥取材</p><p>A.②①③④⑤⑥ B.②①⑥③④⑤ C.②①⑥③⑤④ D.⑥②①③④⑤</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制作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是:擦片→滴液→撕取材料→展平表皮→盖片→染色,即用纱布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镊子撕一块洋葱表皮、用解剖针展平、用镊子夹住盖玻片的一端让另一端接触液滴慢慢放下盖玻片以防产生气泡、用滴管吸碘液一滴在盖玻片一端染色用吸水纸在另一端用吸水纸在另一端吸,是染色均匀。</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