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计划中,不属于计划免疫的是</p><p>A.接种卡介苗 B.注射乙肝疫苗</p><p>C.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 D.静脉注射葡萄糖</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免疫的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简称计划免疫,静脉注射葡萄糖不属于计划免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关于该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p><p>①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 ②非特异性免疫 ③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 ④特异性免疫</p><p>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应属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其产生的抗体只对流感病毒起作用,对其它病原体无效,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保护功能。下列各项不属于免疫的是</p><p>A.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p><p>B.血液中吞噬细胞吞噬消化人体的衰老细胞</p><p>C.过敏反应</p><p>D.注射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消化属于第二道防线,这些免疫都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故AB正确;过敏反应是一种特殊的体液免疫反应,故C正确;青霉素不是动物体自身产生的抗菌物质,用青霉素杀死病菌是利用青霉素的特性,不属于免疫,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防御病原体时,下列哪项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p><p>A.免疫器官 B.免疫细胞</p><p>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D.皮肤和黏膜</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体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是皮肤、粘膜、纤毛.功能是阻挡、杀菌和清扫异物;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体;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抗原是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抗体是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抵抗抗原的特殊蛋白质,因此,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粘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长颈鹿的颈很长,按照达尔文的观点,其原因是</p><p>A.环境变化导致长颈鹿产生了长颈的变异</p><p>B.繁衍后代的需要</p><p>C.在缺乏青草时,长颈鹿经常伸长脖子吃高处的树叶进化成的</p><p>D.在缺乏青草时,颈短的个体被淘汰,颈长的个体被保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达尔文认为: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四肢长和四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四肢和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四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就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四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这样,长颈鹿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因此长颈鹿的颈很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的是</p><p>A.手术后形成的双眼皮 B.转基因棉花获得的抗虫性</p><p>C.晒黑的皮肤 D.水肥充花生足长出的大</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A手术后形成的双眼皮、C晒黑的皮肤、D水肥充足长出的大花生都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是不可遗传的变异;B转基因大豆获得的抗虫性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是可遗传的变异。</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对夫妇,均为双眼皮,生了一个基因组成为dd的单眼皮的孩子,该夫妇的基因组成分别为</p><p>A.Aa﹑AA B.Aa﹑Aa C.Dd﹑DD D.Dd﹑Dd</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因此一对夫妇,均为双眼皮,生了一个基因组成为dd的单眼皮的孩子,所以该夫妇的基因组成分别为Dd﹑D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水暖天鹅纷欲下,鹰房奏猎催车驾”,诗句中天鹅和鹰的正确叙述是</p><p>A.二者都是卵生生物</p><p>B.二者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由卵白提供</p><p>C.只要二者的鸟卵结构完整就能孵出后代</p><p>D.二者鸟卵中只有卵壳起保护作用</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鹅和鹰都是卵生生物,A正确;鹅和鹰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由卵黄提供,B错误;鹅和鹰的卵孵出后代的条件是:鸟卵结构完整和适宜的温度,C错误;鹅和鹰的卵中起保护作用的结构:卵壳,卵白和卵黄膜,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正得雨声多”,诗句中蟋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A.蟋蟀通过有性生殖繁殖后代</p><p>B.蟋蟀的发育过程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p><p>C.蝴蝶的发育过程与蟋蟀相同,也属不完全变态</p><p>D.美丽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变的,“毛毛虫”处于发育的幼虫阶段</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蟋蟀的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所以是有性生殖繁殖后代,A正确;蟋蟀的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B正确;蝴蝶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发育,与蟋蟀不同,C错误;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毛毛虫”处于发育的幼虫和成虫阶段,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日常用药的做法,合理的是</p><p>A.用药前要明确诊断</p><p>B.可凭经验服用“OTC”标志的药物,无需看标志和说明</p><p>C.痛就用药,不痛就不用药</p><p>D.为了快速缓解病痛而大剂量用药</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因此,用药前要明确诊断合理。</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不随地吐痰,并保持住房及公共场所空气流通,有利于预防下列哪种传染病( )</p><p>A.流感 B.蛔虫病 C.艾滋病D .病毒性肝炎</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痰中含有病菌是通过飞沫、空气传播,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的疾病是呼吸的传染病,A流感属于呼吸道传染病;肝炎和蛔虫病属于消化道传染病;艾滋病属于性传播和血液传播。</p><p>考点种:传染病的种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传染病的是</p><p>A.佝偻病 B.白化病 C.近视 D.肺结核</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佝偻病是缺乏维生素D或缺乏钙引起的疾病,不具有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A不正确;白化病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遗传病,B不正确;近视眼是晶状体的凸度增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引起的疾病不具备传染病的特点,不属于传染病,C不正确;肺结核是由病原体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黄宏、宋丹丹的经典小品《超生游击队》有一句台词:“生男生女老爷们是关键”。对于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p><p>A.发育成男孩还是女孩关键是由精子中的性染色体决定的</p><p>B.从所含性染色体组成分析,只有一种类型的卵细胞而精子则有两种</p><p>C.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卵细胞结合发育成男孩</p><p>D.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和含X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发育成女孩</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男生女主要决定于母亲的卵细胞和哪种类型的精子结合,即发育成男孩还是女孩是由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决定的,A正确;从所含性染色体来说,卵细胞只有一种X而精子则有两种X或Y,B正确;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和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发育成男孩XY,不是含有Y染色体的卵细胞,C错误;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和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发育成女孩XX,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禁止近亲结婚的叙述,正确的是</p><p>A.近亲结婚其后代必定患遗传病 B.可减少所有遗传病发生的机会</p><p>C.能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D.可减少隐性遗传病发生的机会</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某人的染色体组成图。相关判断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6cf59dcb/SYS201712302253333367130104_ST/SYS201712302253333367130104_ST.001.png" width="148" height="11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图中共有23条染色体</p><p>B.每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p><p>C.右图为女性的染色体组成图</p><p>D.形成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不会发生改变</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分析图示可知:图中共有23对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大小相同,为XX染色体,故此图表示女性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的组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据考证,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是商纣王的哥哥微子的第十九代世孙。因孔府家谱上没有记载,一些史学家对此提出异议。利用你学到的生物学知识,依据对孔子和微子的哪项进行分析,就可得到肯定答案</p><p>A.X染色体 B.Y染色体 C.常染色体 D.显性基因</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生殖过程中,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有X染色体的和含Y染色体的,女性只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是含有X染色体的;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由此可见,父亲的Y染色体以及Y染色体上的基因只能传给儿子而不能传给女儿,即父亲Y染色体上的某一基因传给儿子的几率是10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p><p>A.人的体细胞中有46个基因</p><p>B.一般情况下,染色体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精子和卵细胞中也一定成对存在</p><p>C.人的精子中的染色体有一半来自父方</p><p>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因此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一个DNA分子,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DNA分子很长,每条DNA上具有数万个基因,因此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就包含46个DNA分子,含有数万对基因,决定着人体可遗传的性状,A错误;体细胞中染色体、基因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基因都要减少一半,因此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基因是成单不成对,B错误;在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这个受精卵是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但经过有丝分裂,向两级移动的染色体是随机的,这样所形成的新的细胞就不一定是对半分的了,平分的可能性很小,C错误;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人的体细胞中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6cf59dcb/SYS201712302253336519127132_ST/SYS201712302253336519127132_ST.001.png" width="74" height="6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染色体上的B表示显性基因,基因b控制隐性性状</p><p>B.如果B来自父方,则b来自母方</p><p>C.基因组成为Bb的个体表现基因B所控制的性状</p><p>D.带有隐性基因的个体一定表现出隐性性状</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显性基因,小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因此染色体上的B表示显性基因,基因b控制隐性性状,A正确;子代的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母方,一半来自父方,因此如果B来自父方,则b来自母方,B正确;基因组成为Bb的个体表现为基因B所控制的性状,C正确;带有隐性基因的个体如Bb表现为显性性状,只有bb表现为隐性性状,因此不一定表现出隐性性状,D不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神舟”号飞船每次太空之旅都会搭载一些农作物或蔬菜的种子,以期获得优良的新品种。从根本原因分析,是因为这种育种方法能( )</p><p>A.改变这些植物的某些性状 B.改变这些植物的营养成分</p><p>C.淘汰这些植物的不良性状 D.诱导植物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与子代之间在性状的差异,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植物种子上天后,在太空环境下,由于失重和宇宙射线影响,种子发生了基因突变,改变了种子的遗传物质,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生物的传种接代过程中,亲代传给子代的是</p><p>A.性状 B.控制性状的基因 C.细胞质 D.亲代的特征</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诗句“甘露凝成一颗冰,露浓冰厚更芳馨”是对荔枝细腻的描述。我国岭南种植的荔枝有妃子笑、黑叶、淮枝、桂味等多个品种,如图是用桂味荔枝的枝条①嫁接到妃子笑的砧木②上,那么枝条①上长出的荔枝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6cf59dcb/SYS201712302253323360324397_ST/SYS201712302253323360324397_ST.001.png" width="110" height="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桂味荔枝 B.妃子笑荔枝 C.杂交品种 D.新的其他品种</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由题意可知桂味荔枝的枝条是接穗,则嫁接后的枝条所开的花和接穗的一样,即长出的荔枝是桂味荔枝,可见A符合题意。</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据报道,四川一大学毕业生从北方引进小耳白毛狐,并将其与本地大耳灰毛狐杂交(狐的毛色和耳的大小均受遗传基因控制),经多代选育,终于培育出适于南方养殖的优良品种--大耳白毛狐。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p><p>(1)新品种大耳白毛狐与两个亲本的性状表现均不相同,在遗传学中这种现象称为 。</p><p>(2)写出材料中有关狐的一对相对性状 。</p><p>(3)在育种过程中,用两只白毛狐作亲本繁殖后代,子代中出现了一只灰毛狐。若用A和a分别表示控制狐毛颜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可推断两个亲本白毛狐的基因组成为 ,子代白毛狐的基因组成为 ,子代白毛狐中基因组成为Aa的概率为 。</p><p>(4)若上述两只白毛狐连续生下三只白毛狐,则第四只是白毛狐的概率为 。(5)在上述两种毛色中, 是隐性性状。</p><p>(6)子代灰毛狐控制灰毛的基因,是通过亲代的 细胞传下来的。</p><p> </p></div></div>
<div><p>【答案】(1)变异;</p><p>(2)小耳和大耳(或白毛和灰毛);</p><p>(3)Aa;aa;灰毛;3/4;</p><p>(4)75%</p><p>(5)灰毛;</p><p>(6)精子 卵细胞 (或生殖细胞)</p><p>【解析】</p><p>试题分析:(1)新品种大耳白毛狐与两个亲本的性状表现均不相同,体现了亲子代之间性状上的差异,因此在遗传学中这种现象称之为变异;</p><p>(2)狐的大耳和小耳或狐的白毛与灰毛,都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属于相对性状的是大耳和小耳或白毛与灰毛;</p><p>(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基因组成是杂合的;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所以用两只白毛狐做亲本繁殖后代,子代中出现了1只灰毛狐,表明灰毛是隐性性状,白毛是显性性状,若用A和a分别表示控制狐毛颜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子代灰毛狐的基因组成是aa,其中一个a一定来自亲代的白毛狐,因此可推断两个亲本白毛狐的基因组成均为Aa,遗传图解如图;从遗传图解看出,子代白毛狐的比例为3/4;</p><p>(4)由(3)解答过程可知子代白毛狐的比例为75%;</p><p>(5)一对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两只白毛狐交配产下了灰毛狐,说明白色狐是显性性状,灰狐是隐性性状;</p><p>(6)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因此子代灰毛狐控制灰毛的基因,是通过亲代的生殖细胞传下来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通过空气传播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传染病,流感病人鼻腔里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鼻腔黏膜受到它们的刺激,机体就会接二连三地打喷嚏。一个喷嚏最远可喷至4米开外,飞沫中携带着大量病原体。据此回答下列问题:</p><p>(1)从免疫角度分析,流感病毒属于 。</p><p>(2)打喷嚏是鼻黏膜受刺激后人体的反应,人体黏膜能阻挡流感病毒侵入,这是保卫人体的第 道防线在起作用,属于 免疫。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消化侵入人体的流感病毒是免疫的第 道防线。</p><p>(3)注射流感疫苗可使人体内 细胞产生相应的 ,这属于 免疫。当 的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机体会快速产生大量的相应抗体,再以同样的方式将抗原清除。</p><p>(4)流感患者购买药物时,从安全用药分析,下列必须关注的是 。</p><p>A.广告效应 B.是否为国外进口药</p><p>C.生产日期和有效期 D.价格</p><p>(5)为防治流感,一些同学自己购买了板兰根冲剂,其包装袋上印有“OTC”字样,这种药属于 药(填“处方”或“非处方”),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这属于 。</p><p>(6)近年来,结核病又有死灰复燃之势,可接种 进行预防。</p><p> </p></div></div>
<div><p>【答案】(1)抗原;</p><p>(2)一 非特异性 二;</p><p>(3)淋巴 抗体 特异性 相同;</p><p>(4)C;</p><p>(5)非处方 保护易感人群;</p><p>(6)卡介苗</p><p>【解析】</p><p>试题分析:(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从传染病学分析,流感病毒属于病原体,从免疫的角度分析,流感病毒进入人体会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因此流感病毒属于抗原,关于流感,资料中提到的传染源是流感病人;</p><p>(2)皮肤和黏膜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能清扫和阻挡异物、杀菌等作用,此功能是针对所有的病原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消化侵入人体的流感病毒是免疫的第二防线;</p><p>(3)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抗原是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注射流感疫苗可使人体内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这属于特异性免疫,当相同的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会发生二次免疫反应,即图中的④⑤过程;二次免疫过程中产生抗体速度快,而且产生的抗体数量多;</p><p>(4)《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规定药品的标签应当包含药品通用名称、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生产企业等内容,通过药品使用说明书,我们能了解药品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等信息,这是我们安全用药的基本要求,因此流感患者购买药物时,从安全用药的角度分析,C.生产日期和有效期是必须关注的;</p><p>(5)板蓝根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流感是一种病毒性感冒,从板蓝根冲剂的说明书来看,该药对流感有作用;其包装上印有“OTC”字样,因此该药品属于非处方药,为防治流感,一些同学自己购买了板兰根冲剂,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这属于保护易感人群;</p><p>(6)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菌的抗原性,人体注射疫苗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使人体获得相应的免疫力,不过这种免疫力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近年来,结核病又有死灰复燃之势,可接种卡介苗,接种到人体后,会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体具有特异性,该抗体只对结核杆菌起到免疫作用,而对其它的病原体不起作用,所以接种卡介苗,只能预防结核病。</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