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11:39:42

重庆市云阳县复兴中学等三校七年级上月考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步骤顺序正确的是(  )</p><p>①取镜安放  ②放置玻片标本  ③对光  ④转动细准焦螺旋</p><p>⑤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   ⑥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p><p>A ①③②④⑥⑤     B.①③②⑥⑤④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⑤⑥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取镜和安放 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2、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3、观察。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象,物象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最后整理实验台。</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是;         、作出假设、         、完成实验、         和         。</p><p>&#xa0;</p></div></div>
<div><p>【答案】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p>【解析】</p><p>试题分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完成实验、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研究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是(     )</p><p>A、观察和测量      C、观察和实验       B、测量和实验        D、测量和计算</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研究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是观察法和实验法。</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用直尺和线测量叶的周长时,某同学连续测量3次,数值分别为12cm、11.6cm、12.2cm,这位同学的记录应为 (    )</p><p>A. 12.1cm    B.11.93cm  C.12.2cm    D.12.07cm</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计算平均值是为了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某同学连续测量叶的周长3次,数值分别为12cm、11.6 cm、12.2 cm,则叶的周长平均值为11.93cm。</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根据显微镜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b3509840/SYS201712310004036875373916_ST/SYS201712310004036875373916_ST.001.jpeg" width="268" height="21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显微镜的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取镜与安放、____________、安放装片、___________、观察和收放等。</p><p>(2)转动【  】_____________,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简内。</p><p>(3)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当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意看【  】_____________,使其下降到接近玻片。然后扭动【  】_____________,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p><p>(4)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很小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_。</p><p> (5)把玻片标本放在【  】_________,要用【  】_______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央。</p><p>(6)用A、B两台显微镜观察花粉粒。A的目镜是10×,物镜为40×;B的目镜是5×,物镜是10×。  分析回答:</p><p>(1)A、B两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分别为            、            。</p><p>(2)此时,观察到花粉粒细胞数目多的显微镜是</p><p>(3)观察到花粉粒细胞大而清晰的显微镜是            。</p><p>&#xa0;</p></div></div>
<div><p>【答案】(1)对光;调焦;(2)9;反光镜;</p><p>(3)1;物镜;14;粗准焦螺旋;</p><p>(4)13;细准焦螺旋;(5)5;载物台;8;压片夹;</p><p>(6)400;50;B;A</p><p>【解析】</p><p>试题分析:上图中,1物镜、2镜筒、3转换器、4物镜、5载物台、6通光孔、7遮光器、8压片夹、9反光镜、10镜座、11镜柱;12镜臂、14粗准焦螺旋、13细准焦螺旋。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为: 1、取镜和安放 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2、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3、观察 ①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③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2)对光时有四转:一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二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三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四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简内,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3)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为了避免损坏玻片,眼睛要看着物镜;将镜筒降到最低,反方向转到粗准焦螺旋,提升镜筒时,眼睛看着目镜内寻找物象。(4)镜臂上有两种可转动的螺旋,一大一小,能使镜筒上下移动,调节焦距.大的叫粗准焦螺旋,位于镜臂的上方,可以转动,以使镜筒能上下移动,从而调节焦距,升降镜筒较快,用于低倍镜对焦;小的叫细准焦螺旋,位于镜臂的下方,它的移动范围较粗准焦螺旋小,升降镜筒较慢,可以细调焦距。(5)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要用压片夹压住,并且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央。(6)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A的目镜是10×,物镜为40×;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0×40=400,B的目镜是5×,物镜是10×.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5×10=50。所以,A、B两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分别为400倍和50倍。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物像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物像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此时,观察到花粉粒细胞数目多的显微镜是B,原因,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③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的物像越大,越清楚,观察到花粉粒细胞大而清晰的显微镜是A,原因是A镜的放大倍数大.看到的细胞的物像大,清楚。</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庆市云阳县复兴中学等三校七级上月考一生物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