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建设初中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 )</p><p>A.病原体 B.病毒 C.抗原 D.病菌</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抗原是指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抗原的基本能力是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免疫原性又称为抗原性,是指能够刺激机体形成特异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反应原性是指能与由它刺激所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所以,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p>A.染色体就是DNA</p><p>B.DNA位于基因上</p><p>C.细胞中的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p><p>D.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A、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A错误;</p><p>B、DNN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由两条长长的、互相盘绕的链组成,构成双螺旋结构.上面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B错误;</p><p>C、每种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因此,生殖细胞(包括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是成单存在的.C错误;</p><p>D、DNA上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D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p><p>A.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p><p>B.有的免疫功能是人生下来就具有</p><p>C.免疫不能在人出生以后获得</p><p>D.免疫是人体对“自己”和“非己”成分的识别</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保护人体健康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组成,能够阻挡和杀死病原体,阻挡和清除异物;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能够溶解杀死病原体;第三道防线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来抵抗抗原.其中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能够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所以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免疫不能在出生后获得.</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现象中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p><p>A.婴儿出生后的半年内不会患天花病</p><p>B.吞噬细胞将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吞噬</p><p>C.泪液及唾液中都含有溶菌酶,它们都具有杀菌作用</p><p>D.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具有清除异物的作用</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和粘膜.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它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能清扫病菌.</p><p>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白细胞).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破坏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消化.</p><p>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组成.作用:产生抗体,消灭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p><p>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它不只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如人体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p><p>特异性免疫:后天产生的,只针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如人体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综上所述,选项A 婴儿从母体获得抗体,产生特异性免疫,选项B、C、D均属于非特异性免疫.</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强是一个正常的男孩子,他的体细胞及精子中染色体组成分别是( )</p><p>A.44条+XX和X B.22条+XY和X</p><p>C.44条+XY和22条+Y D.44条+XY和22条+X、22条+Y</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小强是一个正常的男孩子,体细胞的染色体是22对+XY;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成的是22条+X或22条+Y.</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原始生命产生的过程是( )</p><p>A.无机物→复杂的无机物→原始生命</p><p>B.简单有机物→复杂的有机物→复杂的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p><p>C.无机物→简单的有机物→复杂的有机物→原始生命</p><p>D.无机物→简单的有机物→原始生命</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简而言之即是:原始大气在雷电、紫外线等长期作用下,形成有机小分子,这些有机物随雨水汇集到原始海洋中,形成有机大分子,通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最后形成原始的生命.可见,原始生命产生的过程是:无机物→简单的有机物→复杂的有机物→原始生命.</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遗传病的是( )</p><p>A.白化病 B.血友病 C.色盲 D.夜盲症</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白化病、血友病、色盲都是由遗传物质改变或受致病基因控制引起的疾病. 所以A、B、D不符合题意;</p><p>D、缺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D符合题意.</p><p>故选:D.</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人体的三道防线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e925f8ea/SYS201712302258079994352489_ST/SYS201712302258079994352489_ST.001.png" width="359" height="2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由 和 组成,图中 属于第一道防线.其主要的功能是 .</p><p>(2)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由 和 组成.图中 属于第二道防线.主要功能是 .</p><p>(3)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属于 免疫,这是因为 .</p><p>(4)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 和 组成.其主要功能是 .属于 免疫.</p><p> </p></div></div>
<div><p>【答案】(1)皮肤;黏膜;A、B;阻挡并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p><p>(2)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吞噬细胞; C、D;溶解和吞噬病原体</p><p>(3)非特异性; 它是人生来就有的,不是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p><p>(4)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抗原;特异性</p><p>【解析】</p><p>试题分析:(1)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图中A、B属于第一道防线,具有阻挡并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的作用.</p><p>(2)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图中C、D属于第二道防线,它具有溶解和吞噬病原体的作用.</p><p>(3)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它不是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p><p>(4)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构成,能产生抗体、消灭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p><p>故答案为:(1)皮肤;黏膜;A、B;阻挡并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p><p>(2)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吞噬细胞; C、D;溶解和吞噬病原体</p><p>(3)非特异性; 它是人生来就有的,不是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p><p>(4)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抗原;特异性</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变色龙在草地上是绿色,在树干上呈灰色的现象属于生物的变异. .</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变异现象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遗传现象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色龙在草地上是绿色,在树干上呈灰色的现象,是皮肤颜色随着环境不同而变化,不是性状的改变不是变异.</p><p>故答案为:×</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长颈鹿的进化过程,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写出要点:</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e925f8ea/SYS201712302258069400948190_ST/SYS201712302258069400948190_ST.001.png" width="473" height="1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①说明古代长颈鹿祖先的个体之间在“颈长”这个性状上,存在着 .</p><p>(2)图②说明地球环境变得干旱,地面缺乏青草等食物时,颈长的个体容易获得高处的食物,颈短的个体不容易获得高处食物.由此看出,颈长对长颈鹿来说是 变异.(有利的或不利的)</p><p>(3)图③说明,颈长的个体能够生存下来,颈短的个体因缺乏食物饿死则被淘汰.这个过程叫做 ,这个过程是通过 实现的.</p><p>(4)从上图可以看出,导致长颈鹿的进化原因是 .</p><p> </p></div></div>
<div><p>【答案】(1)变异;</p><p>(2)有利;</p><p>(3)自然选择;生存斗争;</p><p>(4)自然选择</p><p>【解析】</p><p>试题分析:(1)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生物界普遍存在着变异,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前肢长和前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因此,图①说明古代长颈鹿祖先的个体之间颈长存在变异.</p><p>(2)图②说明地球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颈长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那么,长颈的变异就是有利变异,短颈的变异是不利变异.</p><p>(3)图③说明颈长的个体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颈短的个体被淘汰掉.说明了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p><p>(4)达尔文把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现在的长颈鹿的脖子之所以长,达尔文认为: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四肢长和四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四肢和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四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就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四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这样,长颈鹿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可见长项鹿的长颈是自然选择的结果.</p><p>故答案为:(1)变异;</p><p>(2)有利;</p><p>(3)自然选择;生存斗争;</p><p>(4)自然选择</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先天性免疫又叫非特异性免疫,能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判断对错)</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由分析知道:先天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又叫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一、二道防线.</p><p>故答案为:√</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性染色体只存在于性细胞中. .(判断对错)</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的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常染色体就是对性别决定不起直接作用,除了性染色体外的所有染色体.例如,人类有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人类正常染色体为46条(23对),其中22对称为常染色体,男女都一样;第23对称为性染色体,一个细胞里有23对染色体. 对人来说,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男性为XY.在人的体细胞中也有性染色体,如男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2对+XY、女性的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2对+XX.</p><p>故答案为:×.</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男孩和生女孩的概率都是50%. .(判断对错)</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e925f8ea/SYS201712302258057554841227_DA/SYS201712302258057554841227_DA.001.png" width="334" height="2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人类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因此生男孩和生女孩的概率都是50%.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p><p>故答案为:×</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所有生物在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都要减少一半. .</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因此产生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数都要减少一半.是减数分裂.而细菌的分裂生殖,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有加倍现象,没有减半现象.植物的压条、嫁接、扦插、组织培养、克隆等生殖过程中没有染色体的变化,染色体数不变.减数分裂是指有性生殖的个体在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不同于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仅发生在生命周期某一阶段,它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性母细胞成熟、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仅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两次分裂中将同源染色体与姊妹染色单体均分给子细胞,使最终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仅为性母细胞的一半.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恢复亲代染色体数,从而保持物种染色体数的恒定.</p><p>故答案为:×</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