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嘉峪关市第六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人接种卡介苗以预防肺结核,其中卡介苗和传染病预防措施分别属于( )</p><p>A.抗体 保护易感人群 B.抗体 控制传染源 </p><p>C.抗原 保护易感人群 D.抗原 控制传染源</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疫苗,进入小儿体内后可以刺激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肺结核的抗体,因此其注射的疫苗属于抗原;婴儿从出生到成人会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预防接种疫苗,目的是增强婴儿的抵抗力避免感染,因此属于保护易感人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反射中,属于人类所特有的是( )</p><p>A.缩手反射 B.膝跳反射</p><p>C.谈虎色变 D.排尿反射</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缩手反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都是由具体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射,人和动物共有因此都不是人类所特有的反射,ABD不正确;“谈虎色变”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形成的人类特有的反射,C正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中,图一是绿色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活动过程示意图,图二是绿色植物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图三是细胞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中填数字或字母)</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fad65da2/SYS201712302304081689325724_ST/SYS201712302304081689325724_ST.001.png" width="540" height="17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一中的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主要场所是[ ] (从图三中选填),是图一中所示的过程 (选填“A”、“B”或“C”)。</p><p>(2)图一中水分在植物体内向上运输的动力是来自过程[ ] ,该过程中,水分散失的“门户”是图二中的[ ] 。</p><p>(3)图三中甲乙两种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p><p>(4)农民常利用温室大棚种植农作物,他们可在夜间,通过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来提高产量,其原理是 ,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p><p> </p></div></div>
<div><p>【答案】(1)叶绿体 C</p><p>(2)蒸腾作用 气孔</p><p>(3)线粒体</p><p>(4)降低呼吸作用</p><p>【解析】</p><p>试题分析:(1)细胞中的叶绿体是能量转换器,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C光合作用。</p><p>(2)蒸腾作用形成的蒸腾拉力是水分向上运输的主要动力,因此水分在植物体内向上运输的动力来自于图一所示的过程B的蒸腾作用。水分散失的“门户”是5气孔.</p><p>(3)细胞中的能量转化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因此图三中两种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⑦线粒体。</p><p>(4)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在大棚内种 植蔬菜,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提高产量;夜间,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适当降低温度,可以减弱植物的呼吸作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胎儿与母体是通过 进行物质交换的。</p><p> </p></div></div>
<div><p>【答案】脐带、胎盘</p><p>【解析】<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fad65da2/SYS201712302304091293209917_DA/SYS201712302304091293209917_DA.001.png" width="447" height="23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试题分析:胎儿生活在子营内半透明液体羊水中,通过脐带、胎盘从母体获取所需营养物质和氧,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所以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脐带和胎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为了探究免疫的产生,做了以下实验.</p><p>实验步骤:</p><p>第一步:将10只大小和生长状况相近的小白鼠平均分成甲、乙两组;</p><p>第二步:给甲组小白鼠注射适量加热杀死的肺炎球菌,给乙组小白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在相同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p><p>第三步:给甲、乙两组小白鼠注射相同剂量的活的肺炎球菌.</p><p>结果:甲组小白鼠正常,乙组小白鼠患病死亡.</p><p>回答下列问题:</p><p>(1)该实验的变量是 。</p><p>(2)乙组实验的作用是 。</p><p>(3)甲组小白鼠注射活的肺炎球菌后不死亡,是因为体内产生了抵抗肺炎球菌的 ,这种免疫类型为 免疫。</p><p>(4)给甲组小白鼠注射流感病毒,会患流感吗? 。(填“会”或“不会”)</p><p> </p></div></div>
<div><p>【答案】(1)是否加入杀死的肺炎球菌</p><p>(2)对照</p><p>(3)抗体 特异性(或后天性)</p><p>(4)会</p><p>【解析】</p><p>试题分析:(1)、(2)要探究一种因素对实验对象的影响,就要以该因素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这两种环境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实验中八只小白鼠的健康状况一致就是为了控制变量的唯一。</p><p>实验组是指作为探究实验的一组,对照组是没有做相关的探究实验过程,只是起对照作用。本题是探究免疫的产生,所以实验中能产生抗体,有免疫功能的甲组为实验组,没有免疫功能的乙组为对照组。</p><p>(3)免疫是指人体对病原体及其有害产物的抵抗力,从获得途径来看,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前者是指先天具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的免疫,后者是指出生后产生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乙组实验中小白鼠产生的抵抗肺炎球菌的免疫力是后天获得的,并且只对肺炎球菌有作用,因此是特异性免疫。</p><p>(4)乙组小白鼠体内只具有抵抗肺炎球菌的抗体,抵抗肺炎球菌的抗体对流感病毒无作用,这是因为特异性免疫具有专一性,因此将流感病毒注入乙组小白鼠体内,小白鼠仍然会得流感。</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细菌是靠 进行生殖的,这种生殖方式的繁殖速度很快。</p><p> </p></div></div>
<div><p>【答案】分裂</p><p>【解析】</p><p>试题分析:细菌进行简单的分裂生殖,一个细菌横向分裂成两个细菌,这种生殖方式叫分裂生殖。</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