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武胜县长安初级中学七年级上月考二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体缺乏维生素B1,容易患</p><p>A. 脚癣病 B. 脚气病 C. 佝偻病 D. 皮肤粗糙</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因此,人体缺乏维生素B1容易得脚气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四支试管中注入等量的植物油,然后分别滴加下列几组消化液,振荡并静置于37℃温水中,观察发现植物油最先消失的是</p><p>A.胆汁、唾液、胃液 B.胆汁、唾液、肠液</p><p>C.胃液、肠液、胰液 D.胆汁、胰液、肠液</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唾液中只含有唾液淀粉酶,胃液中只含胃蛋白酶,不含有消化脂肪的酶,故植物油不会消失;唾液中只含有唾液淀粉酶,肠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消化液较少,故植物油不会最先消失;少了胆汁的乳化作用,植物油得不到彻底的消化,故植物油不会最先消失;既有胆汁的乳化作用,胰液和肠液中还含有消化脂肪的酶,故植物油最先消失。</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吃馒头时,越嚼越感觉到甜,这是因为</p><p>A.唾液可变成葡萄糖 B.淀粉被分解成葡萄糖</p><p>C.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 D.麦芽糖被分解成葡萄糖</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馒头进入口腔后,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下,与口腔内的唾液充分混合,而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有甜味。因此我们细嚼馒头会感觉到有甜味,就是因为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的缘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从2010年4月1日起实施的新《道路交通安全法》提高了对酒后驾车的处罚力度禁止酒后驾车的原因是过量的酒精会抑制人的</p><p>A.神经系统 B.消化系统 C.呼吸系统 D.循环系统</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喝酒会严重损害人的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指脑和脊髓,脑有大脑、小脑、脑干组成。大脑皮层有许多重要的神经功能区如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知识、躯体感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等。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心跳加快,出现面红耳赤现象;小脑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过量酒精会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中毒,导致说话不清现象出现;过量饮酒会使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中毒,出现幻觉现象;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由此表明过量的酒精会麻痹人的神经系统,使行为失控,酒驾容易出现交通事故,因此《道路交通安全法》提高了对酒后驾车的处罚力度。</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脑由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p><p> </p></div></div>
<div><p>【答案】大脑;小脑;脑干。</p><p>【解析】</p><p>试题分析: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尿有1.5升,而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150升,造成尿和原尿如此大的差距,原因是</p><p>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p><p>C.膀胱有暂时贮存尿的作用 D.汗腺排出尿液的作用</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会被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送回血液,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形成尿液。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吸收了原尿中99%左右对人体有用的物质,最终原尿仅有1%左右会成为尿液即1.5升。</p><p> 因此,健康人每天大约形成1.5升尿,而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150升,造成尿量和原尿量差距如此大的原因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十指连心”、皮肤的颜色这些功能与皮肤的哪些结构相关</p><p>A.表皮、真皮 B.真皮、生发层</p><p>C.生发层、真皮 D.真皮、真皮</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皮肤包括表皮和真皮两层.表皮包括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细菌不宜侵入,并且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过度散失,具有保护作用。生发层具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该层内含有一些黑色素细胞,能够产生黑色素。皮肤的颜色就是由黑色素的多少决定的;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可以感受外界各种刺激。由于身体各部分的触觉感受器的分布不同,因而触觉的敏感性不同,指尖处的感觉神经末梢最多,因而对外界的敏感性最强。所以,也就有了“十指连心”之说。</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肾单位是形成尿的结构功能单位,下图是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e3c7e3df/SYS201712310016078215904414_ST/SYS201712310016078215904414_ST.001.png" width="110" height="19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血液在流经1时,通过和的_____________作用,除________和_________外,血液中其它成分,都可以进入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p><p>(2)当健康人的原尿流经[ ]___________时,__________全部被重吸收回血液,完全不被重吸收的成分是____________,它和多余的水、无机盐一起形成尿液。</p><p>(3)经检验,若某人的尿液中经常含有葡萄糖,则此人患有________病,治疗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1)滤过; 血细胞; 大分子蛋白质</p><p>(2)3肾小管;葡萄糖;尿素</p><p>(3)糖尿; 注射胰岛素制剂</p><p>【解析】</p><p>试题分析:(1)肾单位是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的,肾小体由1肾小球和2肾小囊组成,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和肾小囊内壁的虑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的水分、葡萄糖、无机盐、尿素、尿酸都可过滤到肾小囊形成原尿。</p><p>(2)原尿通过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回血液,完全不被重吸收的成分是尿素,它和多余的水、无机盐一起形成尿液。形成尿液。</p><p>(3)当肾小管发生病变(或胰岛素分泌不足)原尿中的葡萄糖不能被重新吸收,随尿排出形成糖尿,发生了糖尿病可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p><p>A.呼出二氧化碳 B.出汗 C.排出粪便 D.排尿</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是排泄的途径之一;体内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不是排泄;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是排泄的主要途径;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是排泄的途径之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芦山地震中,人民子弟兵不顾个人安危,从废墟中英勇救出了不少群众,和人民群众一起众志成城,共同抗战。用所学知识,判断人们在与困难对抗时所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p><p>A.医生抽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静脉</p><p>B.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毫升不影响健康</p><p>C.医生对子弟兵做血液常规化验时,发现红细胞数偏低,判定此人某处有炎症</p><p>D.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根本原则</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医生抽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静脉是对的,因为静脉管壁薄,血流速度慢;一般成人在鲜血200~300毫升内是对身体无伤害的,那样可以调节人的血液循环,增强人的造血能力,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白细胞属于人体重要免疫细胞,其主要作用是抵抗自身或外界可能对人体造成的侵害,判定此人某处有炎症应看白细胞的数目,红细胞偏低应是贫血,所以本题错误;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输异型血血液容易发生凝集反应,而造成生命危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中,甲图为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乙图为毛细血管流经人体内某处的结构示意图,丙图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图中 “→”表示血流方向)。请同学们对照图完成下列内容:</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e3c7e3df/SYS201712310016083125772881_ST/SYS201712310016083125772881_ST.001.png" width="597" height="18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甲图中与心房相连的血管中,[ ] _ _内流的血液含氧气丰富。</p><p>(2)如果乙图中⑦代表的是肺泡,则乙图中的M与甲图中的[ ] _ _(血管)直接相连,由⑦扩散到⑥的气体是 _。</p><p>(3)如果乙图中⑦代表的是组织细胞.则N处的血液为 __血。</p><p>(4)血液随甲图的③流经丙图的⑧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不能进入⑨的成分是 ___。</p><p>(5)体循环的起点是 ___,终点是 ___。</p><p> </p></div></div>
<div><p>【答案】(1)⑤;肺静脉</p><p>(2)④;肺动脉;氧气</p><p>(3)静脉</p><p>(4)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p><p>(5)左心室;右心房</p><p>【解析】</p><p>试题分析:(1)与心房相连的血管有上下腔静脉和肺静脉,肺静脉汇集的血液是刚刚与肺泡进行过气体交换的血液,含氧丰富;上下腔静脉收集的血液是流经组织细胞处的血液,血液里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了,含氧量较少;因此与心房相连的血管中内流的血液含氧气丰富是肺静脉。</p><p>(2)若乙图中⑦代表的是肺泡,则⑥代表的是肺部毛细血管,M是肺动脉的分支血管,N是与肺静脉相连的静脉血管;在这里肺泡处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肺泡里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因此由⑦扩散到⑥的气体是二氧化碳。</p><p>(3)乙图中⑦代表的是组织细胞,在这里组织细胞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利用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因此N处的血液为静脉血。</p><p>(4)肾小球的通透性是有一定限度的,血液中的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滤过到肾小囊中。</p><p>(5)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处的毛细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注射青霉素之前要先做皮试,作皮试的时候,会感觉特别疼,这是因为( )中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p><p>A.表皮 B.生发层 C.角质层 D.真皮</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做皮试的时需要将适量的青霉素药物注射到真皮内,而真皮内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感觉神经末梢在药物的刺激下会产生疼的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导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会使人产生痛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体内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时,需要空气中( )的参与。</p><p>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水蒸气</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体内的线粒体把有机物当做燃料与氧结合,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初一学生学习了有关人体血液循环的知识。下面是他对相关知识的叙述,你认为哪一项是正确的?</p><p>A.动脉血是指在动脉血管中流动的血液</p><p>B.心脏四腔,且上下、左右都是相通的</p><p>C.一般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p><p>D.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正确方向是: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主要是含氧量的高低以及颜色是鲜红还是暗红。动脉里流的不一定是动脉血,如肺动脉里流的就是静脉血;人的心脏分为四腔,上下相通,但左右完全分开;血压,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正确方向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