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三校七年级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美好的环境,各种各样的动物类群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下面是我们熟悉的动物,请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b300a108/SYS201712310017553550829228_ST/SYS201712310017553550829228_ST.001.png" width="528" height="7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上述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p><p>(2)野鸭特有的呼吸方式是 。野鸭在每年季节更替时有迁徙行为,这种行为是由 决定的。</p><p>(3)鲫鱼适于水中呼吸的器官是__ ,它感知水流测定方向的结构是 __。</p><p>(4)蝗虫的体表有 ,可有效防止体内水分蒸发,适应陆地生活。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是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1)蝗虫;</p><p>(2)双重呼吸;遗传物质;</p><p>(3)鳃;测线;</p><p>(4)外骨骼;气门。</p><p>【解析】</p><p>试题分析:(1)由图可知,鲫鱼、兔、青蛙、野鸭的体内都有脊柱,是脊椎动物。而蝗虫是节肢动物,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p><p>(2)野鸭体表被羽毛,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也是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野鸭在每年季节更替时有迁徙行为,野鸭的迁徙行为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p><p>(3)鱼能生活在水中,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原因,一是用鳃呼吸,二是用鳍游泳。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水从口进入从鳃盖后流出,实际上是完成了一次气体交换,水中的溶解氧进入血液中,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被排出。鱼身体的两侧各有一条侧线,其主要作用是感知水流测定方向,为鱼的感觉器官。</p><p>(4)蝗虫体表的外骨骼,不仅可以起到保护、支撑身体内部柔软器官的作用,还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适应陆生环境。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是气门,它们位于蝗虫身体的腹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显微镜的使用中,下列操作与结果不相符的是( )</p><p>A.转动转换器﹣﹣更换物镜</p><p>B.转动粗准焦螺旋﹣﹣较大幅度升降镜筒</p><p>C.转动凹面镜﹣﹣调节视野亮度</p><p>D.向左上方移动装片﹣﹣物像向左上方移动</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转换器上有物镜,转动转换器可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A不符合题意;</p><p>转动粗准焦螺旋能较大幅度地升降镜筒,转动细准焦螺旋能调节物象的清晰度,B不符合题意;</p><p>反光镜的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因此转动反光镜能调节视野亮度,C不符合题意;</p><p>显微镜成的像是倒立的,因此像的移动方向和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反,即向左上移动装片,物像就向右下移动,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做法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p><p>A.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p><p>B.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p><p>C.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p><p>D.夏天早上和傍晚给植物浇水</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幼根和根毛,因此在移栽植物时要带土移栽,以保护幼根和根毛,利于根吸水,提高成活率。对移栽植物进行遮荫、去掉部分枝叶,选择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带土移栽,这些措施都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利用移栽植物的成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p><p>A.宠物犬对着主人摇头晃尾 B.猩猩搬箱取物</p><p>C.老虎钻火圈 D.蜻蜓点水</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p><p>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宠物犬对着主人摇头晃尾、猩猩搬箱取物、老虎钻火圈,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蜻蜓点水,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示意图中,图甲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为该植物叶肉细胞结构图,请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b300a108/SYS201712310017559062619210_ST/SYS201712310017559062619210_ST.001.png" width="396" height="18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图乙特有的结构是____(用数字表示)。</p><p>(2)图甲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是通过叶片上的____进出植物体的。</p><p>(3)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过程____所释放的能量。</p><p>(4)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参与组成植物体和用于维持生理过程,其余绝大部分的水分都通过过程[ ]____散失掉了。</p><p>(5)植物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过程[ ]_______的效率;这一过程发生在图乙的[ ]______中。</p><p> </p></div></div>
<div><p>【答案】(1)1、2、4;清水;</p><p>(2)气孔;</p><p>(3)呼吸作用;</p><p>(4)B蒸腾作用;</p><p>(5)C光合作用;叶绿体。</p><p>【解析】试题分析:(1)由图乙可知:1细胞壁、2液泡、3细胞核、4叶绿体、5线粒体;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即乙特有的结构是:1、2、4。在制作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向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清水。</p><p>(2)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p><p>(3)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由图甲可知A过程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过程,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细胞的线粒体。</p><p>(4)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所以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很少一部分参与了生理活动,其余绝大部分水分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即图甲中的B过程。</p><p>(5)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图甲中的C过程,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表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的叶绿体。</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细胞分裂、生长、分化的大致过程,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b300a108/SYS201712310017565549506374_ST/SYS201712310017565549506374_ST.001.png" width="523" height="1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①过程表示_________,②过程表示_______,③、④过程表示_________。</p><p>(2)经过图中③、④过程可以形成__________。</p><p>(3)④过程形成植物的______组织,请写出植物的结构层次 。</p><p>(4)细胞分裂过程是先_________再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1)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p><p>(2)组织;</p><p>(3)营养;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p><p>(4)核分裂;质分裂。</p><p>【解析】</p><p>试题分析:(1)图中①过程中只有细胞数目的增加,细胞的形态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因此①过程表示细胞分裂,②过程中细胞数目不变,细胞体积由小变大,因此表示细胞生长,③、④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因此表示细胞分化。</p><p>(2)通过图中③、④过程可以看出,细胞分化是组织形成的必需过程。</p><p>(3)④过程形成植物的营养组织。细胞经过细胞的分裂、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组织。而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所以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p><p>(4)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图为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b300a108/SYS201712310017567542553479_ST/SYS201712310017567542553479_ST.001.png" width="168" height="11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叶的结构来看,物质a、b是通过叶的___________进出叶片的。</p><p>(2)若此图表示光合作用过程,则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d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c物质在植物体内上升的动力主要来自__________作用。</p><p>(3)若此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则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b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p><p>(4)若植物表现为生长现象,则其光合作用过程__________呼吸作用过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p><p> </p></div></div>
<div><p>【答案】(1)气孔;</p><p>(2)二氧化碳;有机物;蒸腾;</p><p>(3)氧气;二氧化碳;</p><p>(4)大于。</p><p>【解析】</p><p>试题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一枚在阳光照射的叶片,叶片上标注了进入的气体a和从叶片出来的气体b;从叶柄进入的物质c和从叶片运出的物质d。思考叶片进行的生理活动主要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不同的作用,它们代表的物质分别不同。</p><p>(1)从图例中a、b进出叶片的位置可以看出,a、b应该属于气体,气体进出叶片的窗口是气孔,故该填气孔。</p><p>(2)若此图表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有二氧化碳和水,在图例中叶片从外界得到a、c,a属于气体又从大气中获得,所以a应该是二氧化碳;c从叶柄运输而来,应该是根吸收的水分,c水分在叶片大部分以气体的形式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蒸腾作用形成的蒸腾拉力是c水分在植物体内上升的动力。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有机物和氧,故b代表氧,d是从叶片运出的物质,应该是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叶柄运输到植物的其他器官需要。</p><p>(3)若此图表示呼吸作用,因为呼吸作用原料是有机物和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可以推知:a代表氧气,b代表二氧化碳。</p><p>(4)植物出现生长的原因是细胞数量增大体积变大,这些都需要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进行积累,如果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大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有机物就能得到积累;如果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有机物逐渐减少,植物会呈现衰老、病、亡等现象。</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观察下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b300a108/SYS201712310017568859249252_ST/SYS201712310017568859249252_ST.001.png" width="354" height="2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甲图中的主要是由 组织构成的,把两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运动时能减少两骨之间摩擦的结构是[ ] 。</p><p>(2)乙图中由屈肘到伸肘运动时,必须在 系统的支配下才能完成。</p><p>(3)当你用手将食物放入嘴里时,上臂肱二头肌所处的状态是 。</p><p> </p></div></div>
<div><p>【答案】(1)结缔;2关节软骨;</p><p>(2)神经;</p><p>(3)收缩。</p><p>【解析】</p><p>试题分析:(1)如图1是关节头,2是关节软骨,3是关节窝,4是关节头和关节窝合成的关节面,5是关节囊,6是关节腔。其中5是关节囊属于结缔组织,具有连接作用,把两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2是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p><p>(2)人体任何一个动作的产生必须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才能完成。</p><p>(3)肌肉具有收缩的特性,但是只能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完成一个动作需要两块或以上的骨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牵引着骨围绕肘关节做运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p><p>①用凉开水漱口 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③盖盖玻片 ④染色 ⑤取口腔上皮细胞</p><p>A.①②③④⑤ B.④⑤①③②</p><p>C.②①⑤③④ D.①④⑤③②</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制作和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概括为:擦→滴→取→盖→染→吸等几步,但在取材前必须用凉开水漱口,以清除口腔内的杂质。</p><p>擦--用干净的纱布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p><p>滴--滴一滴生理盐水或清水于载玻片上;</p><p>取--取样品;</p><p>展--将样品展于滴了生理盐水或清水的载玻片上;</p><p>盖--盖上盖玻片,应注意,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或清水,然后轻轻盖在载玻片上,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p><p>染--将染液滴于盖玻片一侧</p><p>吸--用滤纸从另一侧吸去多余染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将下面的平衡装置放到阳光下几小时,出现的现象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b300a108/SYS201712310017571609647689_ST/SYS201712310017571609647689_ST.001.png" width="225" height="15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左端下降 B.右端下降 C.仍然平衡 D.不好判断</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植物吸收的水分只有1%被植物体利用,99%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了,因此植物体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会使植物体的重量发生很大的变化。而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以及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而使植物体重量增加和减少则比较缓慢。</p><p>如图可知,右侧的植物,在光下,通过蒸腾作用会散失的较多的水分,使得重量减轻,而左侧的物体的重量不变,因此,经过一段时间后,天平的左边会下降。</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b300a108/SYS201712310017575235713491_ST/SYS201712310017575235713491_ST.001.png" width="209" height="2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对光结束时,从目镜中应该看到的是_________视野。</p><p>(2)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 】_____,以免压破玻片。</p><p>(3)如果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P”,透明纸上写的应该是“_________”。</p><p>(4)使用显微镜时,要把视野中的物像“P”从图甲所示状态转化为图乙所示状态,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b300a108/SYS201712310017575235713491_ST/SYS201712310017575235713491_ST.002.png" width="160" height="14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先将玻片标本往右上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p><p>B.先将玻片标本往左下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p><p>C.先将玻片标本往右上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p><p>D.先将玻片标本往左下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p><p>(5)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镜下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 ]_______________。</p><p>(6)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物,移动装片污物不动,转换物镜污物仍不动,说明污物在_________上。</p><p> </p></div></div>
<div><p>【答案】(1)白亮;</p><p>(2)①目镜;</p><p>(3)d;</p><p>(4)B;</p><p>(5)⑦细准焦螺旋;</p><p>(6)目镜。</p><p>【解析】试题分析:图中①为目镜,②为转换器,③为物镜,④为压片夹,⑤为反光镜,⑥为粗准焦螺旋,⑦为细准焦螺旋。</p><p>(1)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p><p>(2)当镜筒下降的时候,如果只注视①目镜,我们看到不③物镜的位置,就容易让物镜压碎了玻片标本,所以在镜筒下降时我们要注视③物镜,防止其压碎玻片标本。而观察寻找物像时,是在镜筒上升的过程中进行的,眼要看着目镜。</p><p>(3)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图象是“P”,应是“d”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p><p>(4)显微镜成放大倒立的像。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大,物像越大(不是体积变大是物象长和宽的增大),细胞数目越少。图甲中“P”不在视野中央,若先放大,它就不能在视野中出现,因此应该先将它移到视野中央;由于显微镜成倒像,物像的位置和实际位置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P”的实际位置在右上方,故可以先将玻片标本往左下方移动到视野中央;再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p><p>(5)在显微镜的结构中,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可以调出更清晰地物像,所以在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镜下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p><p>(6)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装片,不动就不在装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装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题干中,转换物镜和移动玻片时,污点均不动,说明异物一定在目镜。</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观察下图,回答有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b300a108/SYS201712310017576724262005_ST/SYS201712310017576724262005_ST.001.png" width="213" height="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家兔身体的结构层次可以表示为 →家兔个体。</p><p>(2)根据生物的身体结构特征分类,家兔属于 类动物,该类动物与人都用肺呼吸,体腔内都有____,共同的生殖发育特点是 。</p><p>(3)家兔大脑发达,反应灵敏,听到饲养员熟悉的脚步声,就会跑过来取食,这种行为属于 行为。</p><p> </p></div></div>
<div><p>【答案】(1)细胞→组织→器官→系统;</p><p>(2)哺乳;膈;胎生哺乳;</p><p>(3)条件。</p><p>【解析】</p><p>试题分析:(1)细胞是家兔等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动物体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动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再由这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最后由系统构成完整的动物体。因此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家兔个体。</p><p>(2)家兔属于哺乳动物,体表被毛,用肺呼吸,体内有膈,体温恒定,其特有的生殖特点是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p><p>(3)家兔听到饲养员熟悉的脚步声,就会跑过来取食,这是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学会的一种行为,其中枢在大脑皮层,属于条件反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是与 分不开的( )</p><p>A.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B.细胞的分裂</p><p>C.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D.细胞的生长</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有两个,即细胞数目增多和细胞体积增大,这与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有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及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生理盐水和碘液</p><p>B. 不动其它部分,只将物镜由10×转换成45×时,视野将会变亮</p><p>C. 当视野中的物像位于右下方时,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能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p><p>D. 用镊子尖轻压盖玻片时,会变形的黑边圆形图像是细胞</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A、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向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清水;对细胞进行染色;染色的正确方法是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使稀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A错误;</p><p>B、我们在使用显微镜时,转动转换器将10×的物镜换成45×的物镜,即将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这时,看到的细胞数量减少,B错误;</p><p>C、显微镜下成的是倒像,所以当视野中的物像位于右下方时,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能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C正确;</p><p>D、视野中出现的黑边圆形、用镊子轻压盖玻片时会变形的图象肯定是气泡,D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藻类植物、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共同特点是( )</p><p>A.都是绿色开花植物 B.都是依靠孢子进行繁殖</p><p>C.都是生活在水中 D.都是没有根、茎、叶的分化</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藻类植物、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都无花,不属于开花植物,A不符合题意;</p><p>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B符合题意;</p><p>藻类植物的种类很多,多数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阴湿处.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殖离不开水,都生活在阴湿处,C不符合题意;</p><p>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D不符合题意。</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