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地区七年级上期末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四个实验装置中,哪一个用来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更科学(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141e3889/SYS201712310018597545368794_ST/SYS201712310018597545368794_ST.001.png" width="495" height="16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另一侧是干土,上面盖上玻璃板,实验变量是水分,A不符合题意;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另一侧是干土,上面盖上木板,实验变量是水分,B不符合题意;实验装置内是湿土,在一侧上盖上木板,另一侧上面盖上玻璃板,实验变量是光照,C符合题意;实验装置内是干土,在一侧上盖上木板,另一侧上面盖上玻璃板,实验变量是光照.但是我们常在花盆、石块下等阴暗、潮湿的地方看到了鼠妇,而在明亮、干燥的地方一般看不到鼠妇,说明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该装置内放上干土会干扰和影响实验结果。与选项C相比,选项C更科学。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若用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四次,每次仅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141e3889/SYS201712310018596636271612_ST/SYS201712310018596636271612_ST.001.png" width="539" height="1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就越小,进入的光线越少,视野也越暗。图D中的细胞体积最大,说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因而视野最暗;而图C中的细胞体积最小,放大倍数最小,视野最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群羊属于草原生态系统。( )</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它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其范围有大有小:一个池塘、一片森林 一块稻田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就是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一群羊只是消费者,要构成生态系统,还需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可见,命题是错误的。</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一个草履虫就是一个细胞,因此还不是一个完整的生物。( )</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草履虫的结构及功能如下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141e3889/SYS201712310018592488177403_DA/SYS201712310018592488177403_DA.001.png" width="382" height="29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可见,草履虫是单细胞的动物,通过一个细胞可以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在水中旋转前进主要依靠纤毛的摆动。通过口沟来取食,口沟是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进入体内的通道。表膜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收集管和为伸缩泡能排出二氧化碳、水分等新陈代谢的废物。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胞肛排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长在水中的满江红有根、茎、叶,但没有花、果实和种子,它属于( )</p><p>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p><p>C.蕨类植物 D.藻类植物</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蕨类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没有花,不结种子,不能形成果实,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如满江红、贯众、卷柏.可见,选项C符合题意。</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根尖的伸长区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p><p>根冠--在根的顶端.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p><p>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p><p>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p><p>成熟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植物的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植物吸收水、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5年春季,微山湖水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持续干旱,造成荷花池变成草原,鱼、虾、蟹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这种现象说明( )</p><p>A.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B.生物能适应环境</p><p>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生物能影响环境</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今年春季以来,微山湖水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持续干旱,造成芦苇荡变成草原,鱼虾蟹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表明环境中的水对生物芦苇的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仔细观察如图气孑L所处状态,推测植物可能进行的生命活动有(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141e3889/SYS201712310018581640597438_ST/SYS201712310018581640597438_ST.001.png" width="198" height="24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p><p>C.蒸腾作用 D.以上都有可能</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图中气孔处于张开状态,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p><p>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当气孔张开时,外界的二氧化碳通过气孔进入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p><p>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和氧气,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当气孔张开时,外界的氧气通过气孔进入叶片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p><p>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以气态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扩散到体外的过程.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的植树节定为每年的3月12日。( )</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定把3月12日定为我国的植树节。把这一天定为植树节,一是为了纪念一贯重视和倡导植树造林的孙中山先生(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另外,3月12日刚好是惊蛰之后,春分之前,对全国来说,这时候植树是最适宜的。</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种说法符合科学种田。( )</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植株才能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态,叶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提高产量。</p><p> 植物的生长也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施肥的目的就在提供植物生长必需的无机盐。可见题中的谚语符合科学种田的说法。</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根毛细胞图,则该细胞在载玻片上的放置状况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141e3889/SYS201712310018574491358942_ST/SYS201712310018574491358942_ST.001.png" width="506" height="25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显微镜下观察印有根毛细胞的玻片,看到的物像是应是它的放大的倒像。所谓倒像是将图片上下和左右都翻过来,所以在显微镜视野中应看到的是C。</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海洋生态系统。( )</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可见题干中的叙述是错误的。</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在睡觉的时候没有进行新陈代谢。( )</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有新陈代谢包括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因此在睡觉的时候,人体仍然进行新陈代谢,如消化吸收、呼吸、血液循环、排泄等新陈代谢活动。</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们吃的苹果属于营养器官。( )</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器官是指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苹果是果实,属于生殖器官。可见命题是错误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探究: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的关系。</p><p>韭菜与韭黄是我们常吃的蔬菜,它们都是通过韭菜的幼芽发育来的。韭菜长在阳光下,是绿色的。如果用泥土或黑色的塑料薄膜覆盖在将要发芽的韭菜植株上,生长出来的就是浅黄色的韭黄了。如果给予生长中的韭黄以光照,过一段时间后,它又变成绿色的韭菜了。</p><p>(1)根据以上资料,你提出的问题是:___ ___?</p><p>(2)针对你提出的问题,请做出假设:____ ____。</p><p>(3)设计并进行实验:取一定量的韭菜种子分成两份,分别放人甲、乙两个容器中,并保证种子的萌发条件。然后将甲放到___ _下培养,将乙放到黑暗处培养。几天后,甲容器中的幼苗是绿色的,乙容器中的幼苗是___ _色的。</p><p>(4)由此得出结论:___ 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1)光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p><p>(2)光对叶绿素的产生有影响;</p><p>(3)黑暗;黄白;</p><p>(4)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p><p>【解析】</p><p>试题分析:(1)从题干内容可以看出,生长在有光条件下的韭菜是绿色的,而韭黄是在遮光条件下生长的,它的叶片黄色。植物体的绿色是因为含有叶绿素。因此,提出的问题是:光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p><p>(2)作出假设要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是对提出问题作出的回答,因此,作出的假设是:光对叶绿素的产生有影响(或光对叶绿素的产生没有影响)。</p><p>(3)实验设计:由于探究的变量是光,因此应将同样的两份韭菜种子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容器中,在保证其种子萌发的条件下,甲组放在光照的环境中培养,乙组放在黑暗(无光)的环境中培养。由于甲组韭菜能见光,叶绿素能够合成,叶片呈绿色;乙组韭菜不能见光,叶绿素不能够合成,叶片呈黄白色.</p><p>(4)该实验证明: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