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法库县东湖二中七年级上寒假作业1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下面“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操作环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8df9f783/SYS201712310020110293367733_ST/SYS201712310020110293367733_ST.001.png" width="472" height="20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结合你在此实验中的操作过程,将图中操作环节正确排序____。</p><p>(2)请说明出现图①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在我们的实验室里,利用这盆植物不适合完成下列哪项实验(______)</p><p>A.观察叶片结构 B.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p><p>C.探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D.探究叶片正面和背面的气孔数目</p><p> </p></div></div>
<div><p>【答案】(1)②⑦③⑥⑤④①;</p><p>(2)叶片见光部分产生淀粉,淀粉遇到碘变蓝;</p><p>(3)C;</p><p>【解析】试题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操作步骤:②暗处理一昼夜、⑦用黑纸片把天竺葵叶片遮盖一部分、放在光下照射、③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⑥酒精脱色、⑤清水漂洗叶片、④向叶片滴加碘液、①显色观察. 故图中操作环节正确排序是:②⑦③⑥⑤④①。</p><p>(2)由于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有光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光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根据淀粉有遇碘变蓝的特性,见光的部分由于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所以变蓝,而遮光的部分由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制造淀粉,所以不变蓝。</p><p>(3)探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需要收集植物产生的气体,而陆生植物产生的氧气不容易收集,不如水生植物的便于收集产生的气体。</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李阳在学习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后,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假设:绿色植物新鲜的叶片能够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为验证该假设,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按照如图装置,将装有新鲜叶片的瓶子放在黑暗的地方,一段时间后往瓶子里注入清水,观察试管中澄清石灰水的变化.</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8df9f783/SYS201712310020111332464914_ST/SYS201712310020111332464914_ST.001.png" width="165" height="1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请根据上面文字回答问题:</p><p>(1)李阳设计的实验,其预期结果应该是:实验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为新鲜的叶片进行 作用,使瓶子内的 气体增多.</p><p>(2)如果在实验开始时把该装置放到适宜的阳光下,则澄清的石灰水不会变浑浊,因为新鲜的叶片进行 用,释放了氧气,并吸收了 作用放出的气体.</p><p>(3)刘伟同学看了李阳的实验设计后,给李阳提了一个建议:应该再准备一套装置,瓶子里装上开水烫过的叶片,放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p><p> </p></div></div>
<div><p>【答案】(1)呼吸;二氧化碳;</p><p>(2)光合;呼吸;</p><p>(3)设置对照实验;</p><p>【解析】</p><p>试题分析:(1)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实验中试管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瓶中的产生了较多二氧化碳.因为绿色植物新鲜的叶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二氧化碳,故石灰水浑浊是由于植物呼吸作用释放出较多的二氧化碳的缘故。</p><p>(2)如果在实验开始时把该装置放到适宜的阳光下,绿色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了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则澄清的石灰水就不会变浑浊;</p><p>(3)开水烫过的叶片,由于叶绿素被破坏,植物不能再进行光合作用;这与叶绿素未被破坏的正常叶片形成对照实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一株番茄和一头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p><p>A.细胞是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p><p>B.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p><p>C.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发育而来</p><p>D.番茄的果实、牛的心脏都属于器官</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除病毒以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番茄和牛分别是植物和动物,它们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不符合题意;</p><p>番茄是植物,其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绿色开花植物体,牛属于动物,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B符合题意;</p><p>一株番茄和一头牛都属于有性生殖的生物,生殖过程中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它们的生命都起始于一个受精卵。C不符合题意;</p><p>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番茄的果实、牛的心脏都分别由不同的组织构成,都属于器官。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学知识是( )</p><p>A.本来就有的 B.人们猜想的</p><p>C.来源于课本 D.在生产生活中一点点地积累起来的</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物学知识不是本来就有的,不是来源于课本,更不是人们猜想的,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门类.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它是在生活、生产和实验中一点一点总结出来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的“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 )</p><p>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放大倍数是指对于观察标本的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因此若物体被放大50倍,这里“放大50倍”是指细小物体的长度或宽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是( )</p><p>A.生物科学 B.自然科学 C.仿生学 D.微生物学</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是生物科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到2012年春,云南省连续三年冬春季节发生特大干旱,河流干涸致使鱼虾死亡,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人们饮水困难。这种现象说明( )</p><p>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活</p><p>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河流干涸导致鱼虾无法呼吸而死亡;土壤中缺乏水分,造成农作物的根无法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导致农作物因缺水而干枯死亡。这种干旱的环境严重影响了生物的生活。</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下列各类植物组织与功能连在一起:</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8df9f783/SYS201712310020118342703410_ST/SYS201712310020118342703410_ST.001.png" width="268" height="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p><p> </p></div></div>
<div><p>【答案】</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8df9f783/SYS201712310020118342703410_DA/SYS201712310020118342703410_DA.001.png" width="294" height="1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p><p>试题分析:A、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p><p>B、分生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 如根尖的分生区、茎的形成层等属于分生组织。</p><p>C、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因此营养组织有制造和储存营养的功能。植物的果肉、叶肉、茎中央的髓等大多属于营养组织。</p><p>D、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如贯穿于根、茎、叶等处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p>A.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遗传物质全部集中在细胞核</p><p>B.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进出,维持细胞形态</p><p>C.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和它们生活环境的总称</p><p>D.在一次实验中,可以有一个变量,不可以有多个变量</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和RNA,这些遗传物质主要集中在细胞核里,但在细胞质里也有少量的遗传物质如RNA,故A错误;</p><p>细胞膜除了保护作用外,可以控制物质进出,维持细胞形态是植物细胞壁的功能,故B错误;</p><p>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和它们生活环境,故C正确;</p><p>单一变量原则是设计实验常用的,但在一次实验中,根据实验的需要,可以有多个变量,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p><p>A.大雁南飞 B.锦鳞游泳 C.花开花落 D.浪花翻滚</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花开花落、大雁南飞、锦鳞游泳,具有生命现象;浪花翻滚是自然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图中,表示肌肉组织示意图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8df9f783/SYS201712310020123653170468_ST/SYS201712310020123653170468_ST.001.png" width="517" height="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A是结缔组织,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p><p>B是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如心肌、平滑肌等。B符合题意;</p><p>C是神经组织,主要有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 C不符合题意;</p><p>D是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的上皮,小肠腺上皮,消化道壁的内表面等。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p><p>A.生物都能自由运动 B.生物都需要从外界摄取有机物</p><p>C.生物都能生长繁殖 D.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运动不属于生物的特征,例如:植物一般不能运动。故A错误;</p><p>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还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动物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需要从外界摄取有机物,维持生存.从外界摄取有机物不属于生物的特征。故B错误;</p><p>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如蜻蜓点水、母鸡生蛋等。生长和繁殖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性。故C正确;</p><p>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是绿色植物所特有的。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细菌通常进行的生殖方式是( )</p><p>A.营养生殖 B.分裂生殖 C.孢子生殖 D.出芽生殖</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分裂时,细胞首先将它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然后细胞从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两个子细胞。</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小组在“探究环境条件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的活动中,作出的假设是:光照能影响叶绿素的形成.据此假设该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8df9f783/SYS201712310020129545459041_ST/SYS201712310020129545459041_ST.001.png" width="507" height="1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全班同学们讨论后认为: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不能对“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进行探究,因为该实验方案中变量有 个.</p><p>(2)请根据“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写出你的实验方案:</p><p>①环境条件的设计:甲组 ,乙组 .</p><p>②实验材料选择: .</p><p>(3)请写出支持假设的实验结果预期:甲组植株 ,乙组植株 .</p><p> </p></div></div>
<div><p>【答案】(1)3;</p><p>(2)光照;阴暗;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同样材料;</p><p>(3)变黄;变绿;</p><p>【解析】</p><p>试题分析:(1)根据表中的实验方案可以判断其中的变量有3个,光照、温度和不同的环境。</p><p>(2)想要探究“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变量应该是光,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故甲组阴暗、适宜的温度,乙组光照充足、适宜的温度;实验材料应是同样的材料。</p><p>(3)因为叶绿素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形成,因此:在阴暗环境中的甲组植株变黄,而在有光条件下的乙组植株变绿。</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叶片横切面图,请据图回答:(括号内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8df9f783/SYS201712310020130692408964_ST/SYS201712310020130692408964_ST.001.png" width="204" height="18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1)属于保护组织的结构是[①] 和[④] .</p><p>(2)属于营养组织的是叶肉,叶肉由[②] 组织和[ ] 组织组成.这部分细胞都含有 可以进行光合作用.</p><p>(3)[⑦] 属于输导组织.其中运输水分、无机盐的管道是 管.</p><p> </p></div></div>
<div><p>【答案】(1)上表皮;下表皮;</p><p>(2)栅栏;③;海绵;叶绿体;</p><p>(3)叶绿体;导;</p><p>【解析】</p><p>试题分析:(1)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细胞构成,表皮细胞的外壁上有一层透明的、不易透水的角质层,表皮主要起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p><p>(2)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有些像栅栏,叫做[②]栅栏组织,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有些像海绵,叫做[③]海绵组织,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叶肉细胞含有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肉细胞具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属于营养组织。</p><p>(3)[⑦]叶脉,属于输导组织.其中运输水分、无机盐的管道是导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两千年前,我国森林覆盖率为50%,而现在仅有16.5%,这种变化导致的结果是( )</p><p>A.对动物的影响不大</p><p>B.大量的野生动物因栖息地丧失与食物的减少而灭绝或频临灭绝</p><p>C.野生动物有了更大的活动的空间</p><p>D.少量的以植物为食的野生动物的食物减少</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两千年前,我国森林覆盖率为50%,而现在仅有16.5%.主要是乱砍滥伐(或破坏植被)造成森林植被减少;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当植物十分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变成单一的农田后,生物种类会迅速减少,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一些生物不在适应环境,迁走或死亡,如鸟类和哺乳类大量减少。鸟类减少,各种农林害虫失去天敌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来,给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也会加速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最终导致大量的野生动物因栖息地丧失与食物的减少而灭绝或频临灭绝。故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地,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