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湘桥区磷溪中学八年级上期中质量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霉菌在下列哪一种环境中容易出现</p><p>A.干燥的皮鞋 B.煮沸的牛肉汁 </p><p>C.潮湿的沙土地 D.潮湿的粮食 </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粮食衣物和皮鞋常常长毛发霉为真菌,真菌生活所需的条件是: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水分等,由于真菌生活需要一定的温度,煮沸的牛肉汁里面尽管有有机物,但温度高所以不易长霉;潮湿的沙土地尽管有水但缺乏有机物,也不易发霉;由于霉菌生活需要一定的水分,所以干燥的皮鞋不易长霉,所以只有潮湿的粮食里面含有有机物和水,可能会出现霉菌。</p><p>故A、B、C错误, D正确,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生态系统中,能把有机物变二氧化碳和水等返回无机环境中的是</p><p>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以上都是</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但同时生产者和消费者等生物要进行呼吸作用,分解体内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返回无机环境,并释放能量,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p><p>故A、B、C错误, D正确,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真菌对一个生态系统很重要,原因是</p><p>A.真菌是动物主要的食物来源</p><p>B.真菌能固定二氧化碳</p><p>C.真菌能使有机物分解</p><p>D.真菌能释放氧气 </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p><p>地球上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动植物死亡,动物每天都要排出许多粪便,生物圈并未因此而造成垃圾堆积如山,这主要归功于生物圈中的一些进行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它们能将动植物尸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到大自然中,被绿色植物再利用来制造有机物。可见,真菌等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作为分解者促进了物质循环;自然界中的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为动物等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和氧气来源,促进了碳氧的平衡。</p><p> 故A、B、D错误, C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海带和酵母菌的营养方式分别是</p><p>A.异养、自养 B.异养、异养</p><p>C.自养、异养 D.自养、自养 </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海带属于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叶绿体,叶绿体中有叶绿素,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是大气中氧的重要来源,营养方式是自养,如海带等。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体内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进行腐生生活,为异养。</p><p>故A、B、D错误, C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大熊猫的栖息地在15年间减少了一半,这对其繁衍极为不利,主要是因为</p><p>A.食物减少 B.活动范围减少</p><p>C.人类的干扰太多 D.群体内的基因交流的机会减少</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野生动物的生产条件是栖息地、食物、水。这些都需要环境提供。大熊猫的栖息地在15年间减少了一半,大熊猫的藏身保护自己的地方就少了,更重要的是寻找到的食物就会大量减少,导致大熊猫的数量减少,大熊猫种内的基因多样性丧失,因此近亲婚配的机会增大,最终导致群体内的基因交流的机会减少,对大熊猫的繁衍极为不利。</p><p>故A、B、C错误, D正确,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水螅的体形和生活状态,以下最适于进行实验的一组是</p><p>A、新鲜的自来水中,生有芽体的饥饿的水螅</p><p>B、井水中,生有芽体的饱食后的水螅</p><p>C、放置几天后的自来水中,不生芽体的饥饿的水螅</p><p>D、蒸馏水中,不生芽体的饱食后的水螅</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放置几天后的自来水,氯气逸出、氧气增加,有利于水螅生长;不生芽体的水螅便于观察水螅的形态;饥饿的水螅便于观察水螅的捕食和运动,所以放置几天后的自来水中,不生芽体的饥饿的水螅利于观察水螅的体形和生活状态。</p><p>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都属于哺乳动物的特征的一组是</p><p>①体表被毛 ②胎生 ③卵生 ④大脑发达 ⑤肌肉发达 ⑥有翅 ⑦哺乳 ⑧善于奔跑</p><p>⑨体表具外骨骼</p><p>A. ①②⑦⑧⑨ B. ①③④⑤⑨ C. ①③④⑦ D. ①②④⑦ </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p><p>哺乳动物一般具有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由于哺乳动物的生活环境复杂多变,所以哺乳动物的大脑特别发达;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p><p>故A、B、C错误, D正确,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p><p>A. 水螅是多细胞生物要比草履虫高等</p><p>B. 涡虫的体形为两侧对称要比水螅高等</p><p>C. 涡虫的消化系统要比水螅复杂</p><p>D. 涡虫和绦虫一样属于寄生虫</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水螅是多细胞生物要比草履虫高等;涡虫的体形为两侧对称要比水螅高等;涡虫的消化系统要比水螅复杂,故ABC正确。涡虫不是寄生的,涡虫大多生活在洁净富氧的海水或淡水中,吃蠕虫、甲壳类、昆虫等。绦虫是寄生的。故D错误。</p><p>故A、B、C正确, D错误,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在自然界中有重要作用,表现在</p><p>A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能够帮助植物传粉</p><p>C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 D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p><p>E能改良土壤,有利于植物更好的生长 F以上都对</p><p> </p></div></div>
<div><p>【答案】F</p><p>【解析】</p><p>试题分析: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如蜜蜂采蜜,使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p><p>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p><p>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p><p>有些动物可以改良土壤,如蚯蚓具有在土壤中钻洞的习性,并且以土壤中的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使土壤疏松且有机肥料增多,利于植物更好的生长;蚂蚁等动物也有在土壤中钻洞、修坑道的习性,它们的行为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壤有改良作用。</p><p>故A、B、C、D、E错误, F正确,故选F。</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中,如果大量捕杀狐,会导致</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0eed51e2/SYS201712302318093495817472_ST/SYS201712302318093495817472_ST.001.png" width="143" height="10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haracter; -aw-rel-vpos:lin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鼠减少</p><p>B.草产量增加</p><p>C.羊因食物不足而减少</p><p>D.人口增加</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若人们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大量捕杀狐,就会造成鼠大量繁殖,而使草的数量大减少.在食物链草→鼠→狐中,若大量捕杀狐,则鼠的数量会先因狐的减少而增加,后来则因草的减少而减少。同时,羊和鼠争夺草吃,属竞争关系。最终羊因草的减少而减少。</p><p>故A、B、D错误, C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乳酸菌属于细菌,酵母菌属于真菌,主要区别在于</p><p>A.酵母菌可以是多细胞群体 B.酵母菌没有鞭毛</p><p>C.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D. 酵母菌没有细胞壁</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细菌的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未成形的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一些附属结构如鞭毛和荚膜等。真菌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如霉菌和蘑菇等,其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所以二者在形态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p><p>故A、B、D错误, C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腔肠动物中,生活在海洋中的是</p><p>A、海蜇、珊瑚虫、海葵 B、水母、海葵、水螅</p><p>C、珊瑚虫、水母、水螅 D、水螅、海蜇、海葵 </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腔肠动物都是生活在水中,腔肠动物种类很多,多数生活在海水中,如水母、海葵、水螅等。少数生活在淡水,珊瑚虫、水螅是生活在淡水环境中的腔肠动物。体壁有两胚层,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食物和食物残渣都由口进出。体内没有骨骼(无脊椎骨)属于无脊椎动物。珊瑚虫、海葵、海蜇、水螅、水母都是腔肠动物。</p><p>故A、C、D错误, B正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方面的说法,正确的是</p><p>A. 动物作为消费者,不起什么作用</p><p>B. 只有生产者——植物起作用</p><p>C.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是释放能量</p><p>D. 动物作为消费者,参加了物质循环</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故A、B、C错误, D正确,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将蚯蚓放在干燥的环境中,不久就会死去,这是因为</p><p>A.蚯蚓是穴居动物,怕光 B.神经系统受到刺激</p><p>C.体表水分散发,失水过多 D.蚯蚓刚毛不能协调运动</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蚯蚓靠湿润的体表来呼吸的,其体壁密布毛细血管,土壤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因此,将蚯蚓放在干燥环境里,体壁变干燥,而无法呼吸,不久就会死去。</p><p>故A、B、D错误, C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日本血吸虫中间寄主是</p><p>A、人 B、猪 C、钉螺 D、三者都可以</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日本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传染病。血吸虫的幼虫(毛蚴)必须先感染钉螺,在钉螺体内发育成尾蚴后游入水中,当尾蚴接触人畜时,便钻入皮肤,到人畜体内进一步发育为成虫并产卵,受感染的人畜又排出含有血吸虫卵的粪便污染有钉螺的水域,从而造成新的传染性。日本血吸虫中间寄主是猪 。</p><p>故A、C、D错误, B正确,故选B。</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p><p>相传西楚霸王项羽行军至乌江,天色已晚 ,只见岸边沙滩上有几只蚂蚁围成的大字“霸王死于此”。项羽心想:这是天意,遂大喊一声:“天绝我也!”即拔剑自刎,原来这是刘邦手下的军师用蜜糖写的几个字,招来了蚂蚁,项羽不知是计,中计身亡。</p><p>(1)蚂蚁能够按照人的设计围成几个大字,这与蚂蚁的食性有关,你知道蚂蚁的食性吗?请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蚂蚁之间靠_____________传递信息。当一只侦察蚁发现食物时向其他伙伴做出什么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一窝蚂蚁由不同的成员组成,蚂蚁是具有明显的__________行为特征的动物。</p><p> </p></div></div>
<div><p>【答案】(1)喜吃甜食 (2)气味;触角 (3)社会</p><p>【解析】试题分析:(1)蚂蚁属于昆虫,它喜食甜食,触角是它的嗅觉器官。</p><p>(2)蚂蚁之间是通过触角传递信息的,它们的触角有嗅觉和触觉的作用,因此气味成了蚂蚁信息交流的方式。</p><p>(3)蚂蚁喜欢群居,其群体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群体内有负责生殖的雌蚁---“蚁后”和雄蚁,还有专管保卫蚁巢的兵蚁以及负责筑巢、喂养雌蚁、雄蚁和兵蚁的工蚁,所以蚂蚁属于社会性行为的动物.</p><p>故答案为:(1)甜食;(2)气味;触角的相互碰撞;沿途;(3)社会;</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鱼在水中游动,有许多器官和生理功能与之适应。其中鱼鳍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但鱼的各种鳍究竟有什么作用呢?也许通过你的推测和经验知道一些,但你完全相信吗?不如我们自己设计一份研究报告,有机会不妨亲手试一试。</p><p>(1)提出问题:你准备研究的问题是 。</p><p>(2)作出假设: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根据你已有的经验作出假设 </p><p> 。</p><p>(3)设计实验:以下有3个方案,你会选择哪种方案?分别说明选择或不选择的理由。</p><p>方案1:直接观察,每次只观察一种鳍的动作。</p><p> </p><p>方案2:研究哪个鳍,就把哪个鳍剪掉,观察鱼所出现的哪些失常表现最能说明</p><p>问题。</p><p> </p><p>方案3:用细线或细木条局部捆扎鱼鳍,再进行观察。</p><p> </p><p>若上述三种方案你均不同意,你的方案是方案 </p><p> </p><p>(4)你的实验结论是: </p><p> </p></div></div>
<div><p>【答案】(1)鳍在鱼游泳时的作用</p><p>(2)尾鳍可掌握游动方向。(或胸鳍和腹鳍可保持鱼体平衡)</p><p>(3)不选方案1,因为很难排除其他鳍的干扰;不选方案2,因为对鱼的伤害大,不是自然生活状态;不选方案3,因为木板不固定,且固定后的鱼体处于不正常状态,不能说明问题。可以依照鱼体制作模型,逐一研究每种鳍的作用。</p><p>(4)尾鳍可掌握游动方向(或胸鳍和腹鳍可保持鱼体平衡)</p><p>【解析】</p><p>试题分析:(1)由题意“其中鱼鳍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但鱼的各种鳍究竟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可以提出问题:鳍在鱼游泳时有什么作用。</p><p>(2)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我们可以作出较确定的假设尾鳍可掌握游动方向或胸鳍和腹鳍可保持鱼体平衡等。</p><p>(3)方案1:直接观察,每次只观察一种鳍的动作.这个方案不好,因为直接观察不行!好几个鱼鳍同时摆动,你怎么能看出每个鳍的作用?这样很难排除其他鳍的干扰。</p><p>方案2:研究哪个鳍,就把哪个鳍剪掉,观察鱼所出现的哪些失常表现.这个方案也不好,因为对鱼的伤害大,不是自然生活状态,且太残忍了。</p><p>方案3:用细线或细木条局部捆扎鱼鳍,再进行观察. 看似合理,仔细看来也不好.因为木板不好固定,且固定后的鱼体处于不正常状态,不能说明问题。</p><p>我们可以这样做:可以依照鱼体制作模型,逐一研究每种鳍的作用.或用纱布依次捆扎鱼的鳍,逐一研究每种鳍的作用。</p><p>(4)最后的结果是:尾鳍可掌握游动方向或胸鳍和腹鳍可保持鱼体平衡等。</p><p>故答案为:(1)鳍在鱼游泳时有什么作用</p><p>(2)尾鳍可掌握游动方向.(或胸鳍和腹鳍可保持鱼体平衡)</p><p>(3)不选方案1,因为很难排除其他鳍的干扰;不选方案2,因为对鱼的伤害大,不是自然生活状态;不选方案3,因为木板不好固定,且固定后的鱼体处于不正常状态,不能说明问题。可以依照鱼体制作模型,逐一研究每种鳍的作用。</p><p>(4)尾鳍可掌握游动方向(或胸鳍和腹鳍可保持鱼体平衡)</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请根据你的想象,续写:</p><p>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南非探险队登上了南极的马里恩岛后,船上的几只老鼠也被带上了小岛。因为老鼠没有天敌,两年后, 。由此可见,食物链对环境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维护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p><p> </p></div></div>
<div><p>【答案】老鼠迅速繁衍起来,人为的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p><p>【解析】</p><p>试题分析:</p><p>食物链上的各种生物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环扣一环.如果某一环节发生故障,食物链就失去整体性,生态系统就会发生紊乱。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南非探险队登上南极的马里思岛后,船上的几只老鼠被带上了小岛后。因为老鼠没有天敌,环境适宜,老鼠迅速繁衍起来,人为的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两年后,这个小岛成了鼠岛。由此可见,食物链对环境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维护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 </p><p>故答案为:老鼠迅速繁衍起来,人为的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具有一层黏性的荚膜,有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椭圆形的芽孢,有些细菌的芽孢煮沸3小时以后才死亡。根据上述资料分析:</p><p>1、不同的细菌共有的结构是什么?</p><p>2、细菌的细胞壁形成荚膜或细菌形成芽孢对细菌有何作用?</p><p>3、人们在给抹布消毒时为什么要长时间蒸煮?</p><p>4、细菌的最大本领是什么?</p><p> </p></div></div>
<div><p>【答案】(1)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p><p>(2)保护细菌,使细菌渡过不良环境</p><p>(3)因为细菌的芽孢对热等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御能力,所以长时间蒸煮才能杀死细菌的芽孢。</p><p>(4)细菌的最大本领就是把死亡了的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实现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过程。</p><p>【解析】</p><p>试题分析:</p><p>(1)细菌具有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基本结构是所有细菌都具有,特殊结构并不是所有细菌都具有的结构;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p><p>(2)细菌的细胞壁可以形成荚膜,荚膜有保护作用;当环境变得不利于细菌生长时,有些细菌能够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做芽孢,芽孢对干旱、低温、高温等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故荚膜和芽孢能保护细菌,使细菌渡过不良环境;</p><p>(3)芽孢对高温等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有些细菌的芽孢煮沸3小时以后才死亡,故给抹布消毒时要长时间蒸煮。</p><p>(4)大多数细菌营腐生生活,就是把死亡了的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实现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过程;</p><p>故答案为:(1)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p><p>(2)保护细菌,使细菌渡过不良环境;</p><p>(3)因为细菌的芽孢对热等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御能力,所以长时间蒸煮才能杀死细菌的芽孢。</p><p>(4)细菌的最大本领就是把死亡了的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实现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过程。</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你分析</p><p>近年来,现代农业的大棚农作物种植发展很快,但大棚中农作物的结实率下降。请结合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方面的知识,分析结实率下降的原因。</p><p> </p></div></div>
<div><p>【答案】昆虫在自然界中可以帮助植物传粉,提高植物的受精结实率,而大棚里因为缺少了昆虫的帮助,故结实率下降。</p><p>【解析】</p><p>试题分析:</p><p>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昆虫在自然界中可以帮助植物传粉,提高植物的受精结实率,而大棚里因为缺少了昆虫的帮助,故结实率下降。因此人们常常给农作物进行人工辅助授粉。</p><p>故答案为:昆虫在自然界中可以帮助植物传粉,提高植物的受精结实率,而大棚里因为缺少了昆虫的帮助,故结实率下降。</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家兔和猫的牙齿结构对比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0eed51e2/SYS201712302318096566814501_ST/SYS201712302318096566814501_ST.001.png" width="312" height="13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填写图中下列标号的名称:① ;② ;③ ;</p><p>(2)图 是家兔的牙齿。因为家兔的牙齿 ,这是与它吃 的习性相适应的;图 是猫的牙齿,因为猫的 ,这是与它吃 的习性相适应的,而且可以推断该动物腹腔中的盲肠 。</p><p> </p></div></div>
<div><p>【答案】(1)①门齿 ②犬齿 ③臼齿</p><p>(2)甲; 只有门齿和臼齿,没有犬齿;植物性食物; 乙 ;</p><p>犬齿尖锐锋利,适于撕裂食物; 动物性食物; 退化;</p><p>【解析】</p><p>试题分析:(1)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其中门齿切断食物,犬齿撕裂食物,臼齿磨碎食物。</p><p>(2)哺乳动物中食草性动物的牙齿只有门齿和臼齿,没有犬齿;而哺乳动物中肉食性动物有发达的犬齿,适于撕裂食物,由于盲肠适于消化植物性纤维,而肉食性动物一般不食草,所以其腹腔内的盲肠不发达或退化。</p><p>故答案为:(1)门齿;犬齿;臼齿</p><p>(2)甲;只有门齿和臼齿,没有犬齿;植物性食物;乙犬齿尖锐锋利,适于撕裂食物;动物性食物;退化</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