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巨野镇大义县第一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植物由根系吸收来的水分,大部分用于哪项生理活动</p><p>A. 蒸腾作用 B. 光合作用</p><p>C. 吸收作用 D. 呼吸作用</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A、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D正确.</p><p>B、根吸收来的水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蒸发到大气当中去了,少部分被当做光合作用的原料被植物体利用,B错误;</p><p>C、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A错误.</p><p>D、呼吸作用不需要水,C错误.</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所示植物的结构中,属于组织的是</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2d2cee07/SYS201712310023177927625339_ST/SYS201712310023177927625339_ST.001.png" width="91" height="18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2d2cee07/SYS201712310023177927625339_ST/SYS201712310023177927625339_ST.002.png" width="204" height="18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2d2cee07/SYS201712310023177927625339_ST/SYS201712310023177927625339_ST.003.png" width="147" height="15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2d2cee07/SYS201712310023177927625339_ST/SYS201712310023177927625339_ST.004.png" width="144" height="16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细胞)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可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选项A表示植物体,选项B表示组织,选项C是植物的叶,属于器官,选项D表示植物细胞.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p><p>故选:B</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是一台显微镜和一组镜头,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2d2cee07/SYS201712310023179275898187_ST/SYS201712310023179275898187_ST.001.png" width="525" height="17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所列镜头中,有_____________是物镜镜头。</p><p>(2)如果想将物像放大50倍,应该选择________组镜头。_______组搭配可使视野最亮。</p><p>(3)将一片树叶放在镜头下,什么也观察不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发现一物象在视野的右上方,要想进行仔细观察,应该将装片向______________移动。</p><p>(4)在使用显微镜时,有时未出现明亮视野,请分析其中可能原因 _____________。</p><p>(5)若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一个污点,移动装片和转动③__________,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判断这个污点是在__________________ 。</p><p> </p></div></div>
<div><p>【答案】b、d、fd和e a与d因为树叶不透明右上方目镜与物镜不在同一直线上,没有调整好光源转换器目镜上</p><p>【解析】分析:</p><p>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①目镜,②镜筒,③转换器,④物镜,⑤通光孔,⑥反光镜,⑦镜柱;⑧镜臂,⑨细准焦螺旋,10是粗准焦螺旋</p><p>解答:</p><p>(1)物镜上端有螺纹,而目镜没有螺纹;因此所列镜头中, b、d、f是物镜镜头。</p><p>(2)物像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5×10═50,故是d和e;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亮度越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亮度越亮;所以如果想将物像放大50倍,应该选择d和e 组镜头,a与d 组搭配可使视野最亮。</p><p>(3)显微镜是利用光学原理成像的,光线必须通过观察材料反射到物镜、目镜、眼内才能形成物像.因此观察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如观察材料不透明就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通过分析题目中某物像在显微镜视野的右上方,要使该物像移至视野正中央,物像应向左下方移动,而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玻片标本应向右上方移动,才能使物象移至视野正中央</p><p>(4)对光后看不到白亮的视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光不正确;另一种是物镜镜头没有正对通光孔,若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即可;若是对光不正确,主要调节遮光器和反光镜,有时还需要更换低倍物镜.</p><p>(5)我们视野中能看到污点的有三种原因:即污点在目镜、物镜、与玻片标本上,在实验中转动装片和转换器,污点不动,说明污点可能在目镜上.</p><p>故答案为:</p><p>(1). b、d、f (2). d和e (3). a与d (4). 因为树叶不透明 (5). 右上方 (6). 目镜与物镜不在同一直线上,没有调整好光源 (7). 转换器 (8). 目镜上</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选取生长正常的牵牛花进行如图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 </p><p>(说明: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2d2cee07/SYS201712310023180591123777_ST/SYS201712310023180591123777_ST.001.png" width="266" height="1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将此装置经黑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三片叶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p><p>②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观察三片叶是否变蓝。</p><p>(1)将此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p><p>(2)在光下放置数小时后,发现两玻璃瓶的内壁上都有小水珠,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p><p>(3)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一些有关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结论。如,比较叶片甲不同部位的颜色变化,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叶片乙和丙,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p><p>(4)根据以上实验所得结论,对温室里的农作物采取__________等(请答出两条)措施可以提高产量。</p><p> </p></div></div>
<div><p>【答案】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叶片进行蒸腾作用和广口瓶中液体蒸发的水蒸气凝结而成光合作用需要光,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增加光照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p><p>【解析】该实验的方法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放氢氧化钠溶液)、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分析现象,得出结论.</p><p>(1)暗处理:将此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让牵牛花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p><p>(2)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将该装置放置在光下放置数小时后两玻璃瓶的内壁上有小水珠,说明植物蒸腾作用和水分蒸发散失水分.</p><p>(3)叶片的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叶片的遮盖部分遇碘没有变蓝,光合作用需要光,可以说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比较叶片乙和丙,在含有氢氧化钠溶液乙瓶中的牵牛花的叶子没有变色,而无氢氧化钠溶液丙瓶的牵牛花的叶子变成蓝色,说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p><p>(4)由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光为光合作用提供动力,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和延长光照时间都有利于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制造更多的有机物,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p><p>故答案为: (1). 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 叶片进行蒸腾作用和广口瓶中液体蒸发的水蒸气凝结而成 (3). 光合作用需要光,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4). 增加光照 (5). 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标植物是</p><p>A. 藻类植物 B. 种子植物</p><p>C. 蕨类植物 D. 苔藓植物</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苔藓植物一般具有茎和叶,但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所以没有输导组织,它没有根,哪些有点像根的须状物只有固定功能,没有吸收水分、无机盐的功能,所以只能叫假根.</p><p>因此苔藓植物植株矮小,多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p><p>A. 一个变形虫是一个细胞,也是一个生物</p><p>B. 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所构成的</p><p>C. 人类是由真核细胞所组成的</p><p>D. 细胞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A、变形虫整个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组成的生物,属于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反应等生命活动.</p><p>B、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故错误.</p><p>C、人类等高等动物是由真核细胞所组成的.</p><p>D、细胞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具有核膜包被细胞核的细胞称为真核细胞.无核膜包被细胞核的细胞称为原核细胞.</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各项活动中属于“观察法”的是</p><p>A. 用直尺测量肾厥的高度</p><p>B. 用金鱼藻来研究植物在光下产生氧气</p><p>C. 调查校园内的种子植物</p><p>D. 用放大镜观察葫芦藓孢蒴里的孢子</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A、用直尺测量肾蕨的高度属于测量法,A错误;</p><p>B、用金鱼藻来研究植物在光下产生氧气属于实验法,B错误;</p><p>C、调查校园内的种子植物属于调查法,C错误;</p><p>D、用放大镜观察葫芦藓孢蒴里的孢子属于观察法,D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下图是叶片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2d2cee07/SYS201712310023184934863835_ST/SYS201712310023184934863835_ST.001.png" width="228" height="2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要想观察到上图所示结构应先制作______________,然后用___________进行观察。</p><p>(2)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所需二氧化碳从[ ]_______处进入叶内,所需水分通过图中[ ]_______里面的___________运输而来。</p><p>(3)叶片正面比背面颜色深,主要是因为图中标号②所示部分含有较多的__________,里面含有绿色的___________。</p><p>(4)图中起输导和支持作用的结构为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临时切片 显微镜 ⑥气孔 ③叶脉 导管 叶绿体 叶绿素 ③或叶脉</p><p>【解析】分析:</p><p>观图可知:①是上表皮、②是栅栏组织、③是叶脉、④是海绵组织、⑤是下表皮、⑥是气孔.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包括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表皮(包括上、下表皮)和叶脉三部分.表皮属于保护组织,分为上、下表皮,表皮细胞扁平,排列紧密,外壁有一层角质层,保护叶片不受病菌侵害,防止水分散失;③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向上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够向下运送有机物,因此叶脉具有输导作用.</p><p>解答:</p><p>(1)要想观察到如图所示结构应先制作临时切片,然后用显微镜进行观察;</p><p>因此答案是临时切片 , 显微镜 。</p><p>(2)我们把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凸透镜状的小孔称为气孔.气孔在呼吸、蒸腾作用等气体代谢中,成为空气和水蒸汽的通路,其通过量是由保卫细胞的开闭作用来调节,水分运输所需要的动力正是来自于气孔控制下的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在生理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被称为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叶脉就是生长在叶片上的维管束,它们是茎中维管束的分支,其中同样包括导管和筛管两种管道,形成叶片内的运输通道,被称为叶片的“骨架”,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因此答案是⑥气孔 ; ③叶脉 ; 导管。</p><p>(3)叶片正面比背面颜色深,主要是因为图中标号②所示部分为栅栏组织,叶肉细胞排列整齐紧密;同时该部分叶肉细胞里面也含有较多的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答案是叶绿体 ; 叶绿素 </p><p>(4)叶脉就是生长在叶片上的维管束,它们是茎中维管束的分枝,其中同样包括导管和筛管两种管道,形成叶片内的运输通道,被称为叶片的“骨架”,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因此答案是 ③叶脉。</p><p>故答案为: </p><p> (1). 临时切片 (2). 显微镜 (3). ⑥气孔 (4). ③叶脉 (5). 导管 (6). 叶绿体 (7). 叶绿素 (8). ③或叶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潮湿的水稻种子堆放在一起,一段时间后谷堆内有热的感觉,其原因是</p><p>A. 水稻种子进行了蒸腾作用</p><p>B. 水稻种子进行了光合作用</p><p>C. 水稻种子进行了光合和呼吸作用</p><p>D. 水稻种子进行了呼吸作用</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而种子内的物质必须先溶解在水里才能被种子利用,因此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潮湿的水稻种子含水量多,呼吸作用旺盛,释放了大量的能量,堆在一起会出现发热现象,甚至腐烂.因此种子应尽快晒干;晒干的种子,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可以延长了种子的储存时间.</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济宁市的市花是荷花,市树是槐树,荷花和槐树都属于</p><p>A.裸子植物 B. 被子植物</p><p>C. 藻类植物 D. 蕨类植物</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分析:</p><p>(1)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p><p>(2)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裸子植物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p><p>解答:</p><p>槐树和荷花都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种子外面都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后,兴奋地向同学描述,一不小心挪动了显微镜,看不到物像了。要想重新看到物像,所要进行的操作是</p><p>A. 调节粗准焦螺旋</p><p>B. 转换物镜,换成高倍镜</p><p>C. 重新进行对光</p><p>D. 调节光圈</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用显微镜观察标本之前,首先要对光,对光时,先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关镜,使光线正好反射到镜筒内,到达我们的眼睛,直到看清明亮的视野为止.对好光之后,就不能再移动显微镜,如果移动显微镜,射入的光线就会发生改变,导致看不清物像.所以挪动了显微镜,看不到物像,就得重新对光.</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养花时,我们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放在光下,天冷了还要把花搬到屋内,而且一个花盆一般只栽种一株植物。其中体现出的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依次为</p><p>①营养物质 </p><p>②空气 </p><p>③阳光 </p><p>④适宜的温度 </p><p>⑤一定的生存空间 </p><p>⑥水分</p><p>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③④⑤②⑥</p><p>C. ⑥①③②⑤④ D. ⑥①②③④⑤</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内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表明花的生长需要②空气;施肥表明花的生长需要①营养物质(无机盐);给花浇水表明花的生长需要⑥水;把花放在阳光下,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表明花的生长需要③阳光;天冷了还要及时把它们转移到室内,表明花的生长需要④适宜的温度;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表明花的生长需要⑤一定生存空间.</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对如图所示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2d2cee07/SYS201712310023191746926665_ST/SYS201712310023191746926665_ST.001.png" width="451" height="8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该过程表示细胞生长</p><p>B. 该过程可以表示细胞分化</p><p>C. 该过程表示细胞的分裂</p><p>D. 丁图的新细胞内遗传物质减少一半</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植物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p><p>故选:C</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是小莉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绘出的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几幅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2d2cee07/SYS201712310023192715123848_ST/SYS201712310023192715123848_ST.001.png" width="459" height="10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她在观察过程中,最先观察到的图像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 </p><p>(2)由E到C,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由C到D,首先需要进行的操作是转动______,换用高倍物镜,使图像调节清晰。</p><p>(4)若将A的图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应向____________移动装片。</p><p> </p></div></div>
<div><p>【答案】B调节细准焦螺旋转换器右下</p><p>【解析】(1)显微镜的使用遵循”三先三后”的原则:先使用低倍镜再使用高倍镜;先旋转粗准焦螺旋后旋转细准焦螺旋;镜筒先下降后上升.我们安装好对光后进行观察,在镜筒上升的过程中寻找物像,开始我们只能看到模糊的物像,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在上述图示中,最模糊的是B,所以最先看到的是B.</p><p>(2)由E到C的变化是图象变得清晰,在显微镜各结构中,据有此作用的是细准焦螺旋.</p><p>(3)由C到D的变化是物像的放大倍数增大.完成此变化需要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然后调节光圈,增加光线,使视野明亮,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p><p>(4)显微镜下的像为倒像,物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A图示中物像在视野的右下角,要把它移到中央,应该向左上方移动,所以标本的移动方向为右下方.</p><p>故答案为:(1)B (2)转动细准焦螺旋 (3)转换器 (4)右下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植物体内水能往高处流,其原因是</p><p>A. 光合作用的结果</p><p>B. 呼吸作用的结果</p><p>C. 蒸腾作用的结果</p><p>D. 光合和呼吸共同作用的结果</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据此答题.</p><p>解: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片的气孔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可见C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到了动物园“孔雀开屏”应该是最吸引小朋友眼球的。你知道我国孔雀的主要栖息地位于那里?( )</p><p>A. 贵州热带雨林 B. 云南热带雨林</p><p>C. 四川热带雨林 D. 广西热带雨林</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孔雀喜欢成双或小群居住在热带或亚热带的丛林中,主要分布于亚洲南部,中国只有云南才有野生孔雀.孔雀平时走着觅食,爱吃黄泡、野梨等野果,也吃谷物草籽.热带或亚热带的丛林的气候特点是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温较高.</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圈包括的范围是</p><p>①大气圈下层次 </p><p>②水圈 </p><p>③岩石圈上层 </p><p>④大气层</p><p>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海带是藻类植物,依靠它的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p><p>B. 蕨类植物的茎、叶内没有输导组织,所以不适于陆地生活</p><p>C. 银杏是裸子植物,其果实是“银杏”,又叫白果</p><p>D. 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是种子植物更适于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海带是藻类植物,无根、茎和叶的分化,依靠它的根状物固着在浅海岩石上,A错误;</p><p>墙藓的茎、叶内没有输导组织,生殖作用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B错误;</p><p>银杏是裸子植物,没有果实,“白果”实际上是种子,C错误;</p><p>种子属于器官,而孢子仅仅是一个细胞,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是种子植物更适于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D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长为一个有灵性的生命,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奇妙变化。下图所示为人体组织形成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2d2cee07/SYS201712310023199797215086_ST/SYS201712310023199797215086_ST.001.png" width="387" height="19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_________的过程,④表示细胞________的过程。</p><p>(2)人的皮肤包含上皮、神经、肌肉等组织,具有保护、排泄等功能。在结构层次上皮肤属于________________。</p><p>(3)不同的器官按一定顺序组合起来,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结构叫做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分裂分化器官系统</p><p>【解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受精卵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后来一小部分仍然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失去了分裂能力.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从图中可以可知:①、②、③过程只是细胞数量的增加,表示分裂,④过程在形态、结构等方面出现了差异,表示细胞分化.</p><p>(2)皮肤最外面的表皮是由上皮细胞构成的,属于上皮组织,同时也布满了血管和神经,血管里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神经属于神经组织.可见皮肤是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等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p><p>(3)细胞是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小单位,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系统是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如人体的口腔、咽、食道、胃、等组成人的消化系统.</p><p>故答案为:(1). 分裂 (2). 分化 (3). 器官 (4). 系统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种瓜得瓜”,这两种现象生物具有的特性是</p><p>A. 遗传与变异 B. 生长与发育</p><p>C. 遗传 D. 变异</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分析:</p><p>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p><p>解答:</p><p>生物的生殖是指每种生物都有能产生自己的后代的能力;发育是指生命现象的发展,是一个有机体从其生命开始到成熟的变化,是生物有机体的自我构建和自我组织的过程;“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表明生物的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是生物的变异;“种瓜得瓜”说明了生物的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是生物的遗传现象.</p><p>故选A</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