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七年级3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 “水藻→水蚤→虾→小鱼→食鱼鸟”这条食物链中,若食鱼鸟全部迁移别处,那么在一个时期内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br />①第四营养级生物的数目会减少  </p><p>②三级消费者的数量会增加</p><p>③次级消费者的数量会增加   </p><p>④第三营养级生物的数量会减少 </p><p>⑤初级消费者的数量会减少   </p><p>⑥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数量会增加</p><p>A. ①③⑤</p><p>B. ②④⑥</p><p>C. ①③⑥</p><p>D. ②③⑥</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在“水藻→水蚤→虾→小鱼→食鱼鸟”这条食物链中,水藻为生产者,第一营养级;水蚤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虾是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小鱼是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食虫鸟是四级消费者,第五营养级.</p><p>解:在“水藻→水蚤→虾→小鱼→食鱼鸟”这条食物链中,若食鱼鸟全部迁移别处,那么在一个时期内将会发生的现象是小鱼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会增加,虾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减少,水蚤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增加,水藻为生产者,第一营养级会减少.所以,①第四营养级生物的数目会减少、②三级消费者的数量会增加、③次级消费者的数量会增加、④第三营养级生物的数量会减少、⑤初级消费者的数量会减少、⑥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数量会增加.符合题意的是②④⑥.</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科学探究的正确顺序是 <br />①提出问题 </p><p>②制定计划</p><p>③作出假设 </p><p>④实施计划 </p><p>⑤得出结论 </p><p>⑥表达和交流</p><p>A. ①②③④⑤⑥</p><p>B. ①③②④⑤⑥</p><p>C. ③②①④⑤⑥</p><p>D. ②⑥①④③⑤</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香蕉在南方能正常生长,而在北方不能生长。与此相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p><p>A. 水分 B. 土壤 C. 光照 D. 温度</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南北方温度不同,香蕉是热带水果,在温度高的南方生长良好;在温度较低的北方生长不好,温度低影响了香蕉的品质,因此与此相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属于    (    )</p><p>A. 生物因素 B. 非生物因素</p><p>C. 环境因素 D. 物质因素</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分析:</p><p>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土壤、空气等.生物因素指的是影响生物生长、形态、发育和分布的任何其它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的活动.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因素.</p><p>解答:</p><p>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其反应式可表示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01a38eb4/SYS201712310024448937724622_DA/SYS201712310024448937724622_DA.001.png" width="470" height="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所以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属于非生物因素.</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p><p>A. 老鼠产仔 B. 钟乳石在“长大”</p><p>C. 地球运行 D. 风扇转动</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特征,解答时可以从生物的特征方面来切入.</p><p>解: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都具有新陈代谢的特征,如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通过呼吸获得氧气、体内物质的运输以及人体内废物的排出.2、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3、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4、生物能够生长发育的现象.5、成熟的个体都能繁殖后代;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够适应并影响环境.</p><p>A、老鼠产仔,体现了5.成熟的个体都能繁殖后代;.故符合题意;</p><p>B、钟乳石没有生命的基本特征,不属于生物,不属于生命现象.故不符合题意;</p><p>C、地球没有生命的特征,故不属于生物,所以地球运行不属于生命现象.故符合题意;</p><p>D、风扇没有生命的特征,不属于生物,因而风扇转动不属于生命现象.故不符合题意.</p><p>故选:A.</p><p>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能表示出一个生态系统的</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1896f0c7/SYS201712302344182538106458_ST/SYS201712302344182538106458_ST.001.png" width="227" height="1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食物链与食物网 B. 物质流动</p><p>C. 组成成分及关系 D. 能量流动</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p><p>(1)作出的假 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该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环境,以便对照。</p><p>(3)每个实验装置中放入10只鼠妇,每分种统计一次明亮和阴暗土壤中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10次统计数的___________值。</p><p>(4)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5)如果“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需要给鼠妇提供________和_______两种环境。</p><p>(6)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__________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p><p> </p></div></div>
<div><p>【答案】 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 光 光和暗(明亮和阴暗) 平均值 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 水分 干燥 潮湿 相同</p><p>【解析】分析:</p><p>此题考查的是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并通过解答此题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控制变量,设置对照实验.</p><p>解答:</p><p>(1)作出假设:提出问题后,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是: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作出假设的依据是:在花盆、石块下等比较阴暗的地方看到了鼠妇,而在明亮的地方没有看到.当把花盆、石块搬开后,看到鼠妇很快地爬走了.</p><p>(2)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光”,实验变量是有无光照,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各放入等量的鼠妇若干只,过一段时间后,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如果阴暗环境中鼠妇多,则说明假设是正确的;如果明亮环境中鼠妇多,则说明假设是错误的.这样就形成了以光照为惟一变量的对照实验.</p><p>(3)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或设置重复组是为了避免偶然性;计算平均值是为了减少误差.每个实验装置中放入10只鼠妇,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和阴暗土壤中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10次统计数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由偶然性引起的误差.</p><p>(4)分析现象,得出结论:阴暗环境下的鼠妇数目多,明亮环境中鼠妇数目少,说明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鼠妇喜欢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p><p>(5)影响鼠妇生活的非生物因素除光外,还有水分、温度、空气等因素对鼠妇生活都有影响.如果“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中的变量是土壤湿度,需要给鼠妇提供的两种环境是潮湿和干燥.</p><p>(6)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样就说明了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实验变量引起的,使实验具有说服力.</p><p>故答案为: (1).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2). 光 (3). 平均 (4). 鼠妇喜生活在阴暗环境中,所以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5). 干燥 和潮湿 (6). 相同(一致) </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p><p>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p><p>(1)在草原上,兔和鹿的关系是 ,根据材料中提供的信息,写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p><p>(2)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三组模拟实验,以检验“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p><p>①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两个相同项圈;</p><p>②乙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两个相同棍棒;</p><p>③丙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一个项圈和一个棍棒。</p><p>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若丙组平均时间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模拟的是该草原上的 。</p><p>930上述实验中,测试时要求甲、乙、丙3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 (填“相同”或“不同”) 。</p><p> </p></div></div>
<div><p>【答案】(1)竞争 草→鹿→狼(或草→兔→狼) (2) 小于</p><p>雄鹿或雌鹿 (3) 相同</p><p>【解析】试题分析:(1)兔和鹿都以草原上的草为食物,所以两者的关系为竞争关系,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由生产者开始,由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所以材料中的食物链为:草→鹿→狼(或草→兔→狼)。</p><p>(2)对照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除了实验变量外,其余条件都相同,该题的对照实验,变量是项圈还是棍棒,项圈或棍棒模拟的是该草原上的雄鹿或雌鹿,测试时要求甲、乙、丙3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要相同,狗是捕食者,若丙组平均时间小于甲、乙两者,说明结果支持假说。</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