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11:28:13

河北临西县一中八年级下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B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参的生活环境是(         )</p><p>A.水中              B.干燥的陆生环境</p><p>C.阴暗的密林下层      D.岩石中</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没有阳光,绿色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就不能生存.光不仅影响植物的生活,还影响植物的分布。在陆生植物中,有些只有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得好,如松、杉、柳、槐、玉米等;有些只有在密林下层的弱光下才能生长得好,如药用植物人参、三七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p><p>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沙漠生态系统</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农田生态系统中起非常关键作用的是(    )。</p><p>A.生产者      B.消费者      C.人       D.分解者</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差,因此,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可见选项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种类较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的生态系统是(    )</p><p>A.河流生态系统    B.城市生态系统    C.鱼塘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加工、改造而建设起来的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重要支配作用,植物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指出下列四条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p><p>A.阳光→草→兔→狼                     B.草→蝗虫→细菌和真菌</p><p>C.鹰→蛇→青蛙→昆虫→草               D.草→昆虫→青蛙→蛇→鹰</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p><p>阳光是非生物部分,既不属于生产者也不属于消费者,食物链的概念未包括非生物部分,A不符合题意;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植物与消费者昆虫、青蛙、蛇、鹰它们五者的关系,B符合题意;食物链写反了,箭头应该指向消费者,C不符合题意;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食物链的概念未包括分解者,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几只鼠妇,适宜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p><p>A.阳光充足      B.阴暗潮湿      C.空气新鲜      D.高温干燥</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通过记录可以分析:在水槽边的石头下和湿润的花盆下鼠妇的数量最多,而水泥路上、干草地中鼠妇的数量很少.比较这两种环境的差别,可以发现主要区别条件 是:光照和水分,而鼠妇大多集中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而光亮、干燥的环境中鼠妇的数量很少。可推知:鼠妇的适宜生存的环境条件是:阴暗潮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人把原产丹麦和德国的三叶草移到瑞典的南部栽培,这里气候比较寒冷.最初三叶草茎叶的单位面积产量很低,但经过若干年后,产量显著增高,人们对这一事实作出以下几点解释,其中错误的(  )</p><p>A.不耐寒的个体被自然淘汰          B.耐寒的个体得以生存繁衍</p><p>C.这是自然选择的过程              D.三叶草在生活的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新环境</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把原产丹麦和德国的三叶草移到气候比较寒冷的瑞典南部进行栽培,最初三叶草茎叶的产量很低, 表明三叶草不适应瑞典南部的环境;经过若干年后,产量显著提高,是因为不耐寒的个体被淘汰,耐寒的个体得以生存下来,在繁衍的过程中,将这种耐寒的特性遗 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耐寒个体。这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是寒冷的天气若干年来定向选择的结果。它不能表明三叶草在生活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新 的环境。只能说具有耐寒特性这种变异的三叶草适应新的环境。故D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大自然,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下列哪项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p><p>A.森林可保持水土          B.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p><p>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蚯蚓疏松土壤</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森林可保持水土,而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便于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每种生物都离不开他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能          、和          环境。</p><p>&#xa0;</p></div></div>
<div><p>【答案】适应;影响</p><p>【解析】</p><p>试题分析:每种生物都离不开它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能适应和影响环境,生物与环境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 生产者主要是指          ,它们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          。消费者包括各种</p><p>          ,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分解者主要是指          、          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p><p>&#xa0;</p></div></div>
<div><p>【答案】植物;动物;细菌、真菌</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其中环境就是生物生存的非生物条件,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 等,植物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是消费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动物植物死后的遗体遗物被细 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机盐等,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又被植物体利用.它们是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千差万别,所以生态系统也多种多样,一般可分为          、          、</p><p>          、          、          、          等类型。</p><p>&#xa0;</p></div></div>
<div><p>【答案】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 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 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 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实践应用(把动物行为的名称的序号写在括号内)</p><p>①保护色  ②种内互助  ③捕食关系  ④竞争关系  ⑤寄生关系  ⑥共生关系⑦拟态  ⑧种内斗争</p><p>(1)杂草与水稻(   )</p><p>(2)兔与草(   )</p><p>(3)小丑鱼与海葵(   )</p><p>(4)小狗与虱子(   )</p><p>(5)一群蚂蚁通力搬运食物(   )</p><p>(6)根瘤菌与大豆(   )</p><p>(7)两只公鸡打斗(   )</p><p>(8)七星瓢虫与蚜虫(   )</p><p>(9)动物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   )</p><p>(10)生物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   )</p><p>&#xa0;</p></div></div>
<div><p>【答案】(1)---④;(2)④;(3)⑥;(4)⑤;(5)②;(6)⑥;(7)⑧;(9)①;(10)⑦</p><p>【解析】</p><p>试题分析:(1)稻田中的水稻和杂草相互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生存空间,因此属于竞争关系。</p><p>(2)兔子吃草是为了获取食物,属于 捕食关系;</p><p>(3)小丑鱼和海葵属于共生关系;</p><p>(4)小狗与虱子属于寄生关系;</p><p>(5)一群蚂蚁通力搬运食物,是同种动物之间的互助行为,因此属于种内互助关系;</p><p>(6)根瘤菌生活在豆科植物的根部,它为大豆固定空气中的氮气;而大豆为根瘤菌生活提供有机物。因此根瘤菌和大豆属于共生关系;</p><p>(7)两只公鸡打斗属于种内斗争。</p><p>(8)七星瓢虫吃蚜虫,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因此七星瓢虫和蚜虫之间是捕食关系。</p><p>(9)动物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是保护色。</p><p>(10)生物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叫做拟态。</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          。在生态系统内,各种食物链彼此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复杂的          。</p><p>&#xa0;</p></div></div>
<div><p>【答案】食物链;食物网;</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和          。</p><p>&#xa0;</p></div></div>
<div><p>【答案】单向流动;逐级递减</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的功能是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它们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因为每一个营养级都会通过呼吸作用散失很多能量,所以,能量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时,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并且是不循环的特点。</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非生物因素包括       、       、        和       等,它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p><p>&#xa0;</p></div></div>
<div><p>【答案】光、温度、水、空气</p><p>【解析】</p><p>试题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由              和              两部分组成。</p><p>&#xa0;</p></div></div>
<div><p>【答案】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p><p>【解析】 </p><p>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将无机物转化 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各成分之间相互联 系、相互依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据图回答,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4702adab/SYS201712302324179034924256_ST/SYS201712302324179034924256_ST.001.png" width="256" height="17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生产者是           ,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有                   。</p><p>(2)图中一共有       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                    。</p><p>(3)有毒物质一旦进入生态系统,就会沿着        越积越多。积累有毒物质最多的是            。这种现象叫            。</p><p>(4)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1)草;蛇、狐、鹰;</p><p>(2)5;草→鼠→蛇→鹰;</p><p>(3)食物链;鹰;生物富集;</p><p>(4)分解者;非生物成分</p><p>【解析】</p><p>试题分析:(1)图中草是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储藏能量的有机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兔、狐、鼠、蛇、鹰直接或间接以草为食,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其中 鼠、兔都吃草,鼠、兔是初级消费者;蛇、狐吃鼠,鹰吃兔,蛇、狐、鹰是次级消费者;鹰位于食物链的末端,也是最高级消费者。</p><p>(2)该生态系统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草→鼠→蛇→鹰,草→鼠→鹰,草→兔→鹰,草→鼠→狐,草→兔→狐,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p><p>(3)鹰位于食物链的末端,是最高级消费者。如果有毒物质流入生态系统,由于存在生物富集现象,鹰体内有毒物质的含量最高。</p><p>(4)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食物网中具有了生产者和消费者,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没有影响。(   )</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环境影响生物如南橘北枳,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生物必须适应环境,如沙漠干旱缺水,生物(沙棘)必须耐旱才能生存,否则(水莲)不能生活;生物对环境有影响,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等。</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因素的 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如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圈由地球表面的全部生物组成。(   )</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 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物圈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和其生活领域(生活环境)两部分。</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产者就是指乔木和灌木。(   )</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植物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消费者是指直接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   )</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动物是消费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北临西县一中八级下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B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