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11:26:18

湖南长沙岳麓区学士中学八年级3月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假如一个性状是从父亲传给儿子,又从儿子传给孙子,那么,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p><p>A.常染色体     B.X染色体上      C.Y染色体上      D.无法确定</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b42ef983/SYS201712302328270392210014_DA/SYS201712302328270392210014_DA.001.png" width="359" height="24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从图中看出男性传给儿子的性染色体一定是Y,男性的X染色体一定传给女儿。因此如果一个性状总是从父亲传给儿子,又从儿子传给孙子,可以推测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可能存在Y染色体上。</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遗传学的奠基人是(  )</p><p>A.孟德尔   B.达尔文     C.米勒     D.巴斯德</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孟德尔,1822年7月20日出生于奥地利西里西亚,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A符合题意;</p><p>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认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B不符合题意;</p><p>在研究生命的起源中,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闭的装置内,通过火花放电,合成了氨基酸,证明了从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有可能的这一结论,C不符合题意;</p><p>巴斯德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他做的一个最令人信服、然而却是十分简单的实验就是“鹅颈瓶实验”,还发现了酵母菌以及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基因型为AA和aa的亲代杂交,其子代的基因组成是(    )</p><p>A.AA       B.aa        C.Aa        D.AA、Aa、aa</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体细胞基因组成分别为AA的亲本只能产生一种生殖细胞A,体细胞基因组成分别为aa亲本,也只能产生一种生殖细胞a,因此体细胞基因组成分别为AA和aa的亲本进行杂交,其受精卵的基因组成为Aa。遗传图解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b42ef983/SYS201712302328273315354300_DA/SYS201712302328273315354300_DA.001.png" width="352" height="2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起源于(  )</p><p>A.岩石层    B.火山周围       C.原始大气     D.原始海洋</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故A、B、C错误,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指纹是辨别人的身份时的一种有用工具,不同人的指纹不同,原因是(     )</p><p>A.随年龄、性别有差异                     B.指纹是后天长成的</p><p>C.指纹是一种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D.与不同民族和生活条件有关</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指纹是人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因此指纹是一种性状。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因此指纹也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同的人基因不同,导致不同的人指纹不同。故不同人指纹不同的原因是指纹是一种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故A、B、D错误,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青蛙的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        )进行呼吸</p><p>A.鳃            B.肺           C.皮肤          D.侧线</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故A正确;</p><p>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四肢游泳或跳跃,心脏二心房一心室。两栖类动物青蛙、蟾蜍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最大,属于变态发育。而侧线是鱼的结构;故B、C、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蚕的生长发育要经过四个时期,这四个时期的顺序是(     )</p><p>A.卵→蛹→幼虫→成虫    B.卵→幼虫→蛹→成虫</p><p>C.卵→成虫→蛹→幼虫    D.成虫→卵→蛹→幼虫</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昆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差别不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不完全变态,如蝗虫,蟋蟀等。昆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而且幼虫与成虫的差别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如:家蚕、蚊、蝇等,图中①成虫、②受精卵、③蛹、④幼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确保接穗成活,接穗和砧木应紧密结合的是(    )</p><p>A.树皮        B.木质部         C.韧皮部        D.形成层</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是在果树栽培中的一个重要措施,它不但繁殖速度快,而且能保持其优良性状,使果树高产优质。为提高嫁接成活率,使嫁接成功,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是关键。由于两者形成层密合,形成层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砧木和接穗接口很快愈合在一起,生长发育成一个新个体。故ABC错误,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的性别决定是在(    )</p><p>A.胎儿出生时           B.胎儿发育时</p><p>C.形成受精卵时       D.受精卵发育时</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的性别决定于受精卵形成时,因为:在形成生殖细胞时,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含有X染色体的和含有Y染色体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在形成受精卵时,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这说明人的性别决定是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而不是胎儿出生时或胎儿发育时或受精卵发育时,故A、B、D错误,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种行为容易感染艾滋病(    )</p><p>A.和艾滋病患者共用茶杯和碗盘        B.和艾滋病患者握手</p><p>C.和艾滋病患者共用注射针头或针筒    D.接近咳嗽或打喷嚏的艾滋病患者</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人类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的疾病,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p><p>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等;故C符合题意;</p><p>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接近咳嗽或打喷嚏的艾滋病患者、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故A、B、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给狗咬伤的患者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注射的物质及预防的措施分别为(    )</p><p>A.抗原、消灭传染源        B.抗体、控制传染病</p><p>C.抗原、保护易感          D.抗体、保护易感者</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相当于抗原。抗毒血清是对于某种毒素抵抗或可以使毒性减弱、消失的血清,属于抗体。</p><p>被疯狗咬伤的患者,注射的狂犬抗毒血清属于抗体,故A错误;</p><p>给狗咬伤的患者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上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B错误;</p><p>被疯狗咬伤的患者,注射的狂犬抗毒血清属于抗体,故C错误;</p><p>被疯狗咬伤的患者,注射的狂犬抗毒血清属于抗体,能抵抗狂犬病毒,保护人体不被狂犬病毒侵袭,维持人的身体健康,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上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四组全为遗传病的是(     )</p><p>A.白化病、色盲、先天性愚型   B.佝偻病、夜盲症、坏血病</p><p>C.侏儒症、乙型肝炎、白化病   D.色盲、血友病、甲肝和乙肝</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叫作遗传病。其特点是致病基因可通过生殖细胞在家族中传递。遗传病一般具有家族性。白化病、色盲、先天性愚型属于遗传病,故A正确;</p><p>佝偻病(人体缺乏维生素D和含钙的无机盐引起的)是维生素缺乏症、夜盲症是缺乏维生素A,坏血病是人体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故B错误;</p><p>侏儒症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是激素分泌异常症,故C错误;</p><p>甲肝和乙肝是由甲肝病毒和乙肝病毒引起的以损害肝脏为主的急性传染病,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鸟卵的结构中,属于卵细胞的是(     )</p><p>A.整个鸟卵    B.卵白以内       C.卵黄          D.卵黄膜、卵黄、胚盘</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如图鸟卵的结构:</p><p>蛋黄即鸟卵内部发黄的部分,鸟卵中的大多数营养物质都集中在蛋黄部分,其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对卵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的有:卵壳、卵壳膜和卵白。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其中卵黄、卵黄膜和胚盘合称卵细胞。</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b42ef983/SYS201712302328287290831292_DA/SYS201712302328287290831292_DA.001.png" width="224" height="2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生物进化的是(     )</p><p>A.孔雀蛋变成孔雀     B.幼虫变成蝴蝶</p><p>C.古猿变成人         D.蝌蚪变成青蛙</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进化是指一切生命形态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进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evolutio,原义为“展开”,一般用以指事物的逐渐变化、发展,由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p><p>孔雀蛋变成孔雀,是孔雀蛋的孵化过程,属于生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p><p>幼虫变成蝴蝶,是蝴蝶的变态发育的过程,属于生殖现象,不是生物的进化,故B不符合题意;</p><p>古猿变成人,是古猿经过漫长的进化形成的结果,故C符合题意;</p><p>蝌蚪变成青蛙,是青蛙的变态发育,不是生物的进化,故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活在绿草地上的昆虫,体色多为绿色而不是褐色。达尔文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p><p>A.人工选择      B.基因突变        C.适者生存        D.遗传和变异</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绝大多数生物都有过渡繁殖的倾向,也就是说,生物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而这些后代中能够生存下来的却是少数个体。这种大量繁殖,少量生存的原因是:在自然界中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都要为争夺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进行生存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同种个体和不同种个体之间的斗争,以及生物与自然条件(如干旱、寒冷、温度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同时将有利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p><p>生活在绿草地上的昆虫,体色多为绿色而不是褐色,是为了躲避敌害的捕杀形成的一种保护色,是对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并不是人工选择,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A、B、D错误,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王家引进了一株优良的桃树,小李也想栽种这种桃树。请你设计一种最佳方案,使小李家也能种上这种优良桃树(    )</p><p>A.将优良桃树与本地桃树进行杂交</p><p>B.将优良桃树的枝条进行扦插</p><p>C.将优良桃树的芽作为接穗嫁接到本地桃树上</p><p>D.用优良桃树的核进行直接播种</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p><p>将优良桃树与本地桃树进行杂交,产生的种子具有优良桃树与本地桃树各一半的性状,故A错误;</p><p>将优良桃树的枝条进行扦插,可以保留优良桃树的性状,但是生长时间过长,故B错误;</p><p>要想让小李家也能种上这种优良桃树,只要将优良桃树的芽作为接穗嫁接到本地桃树上即可,故C正确;</p><p>用优良桃树的核进行直接播种,可以保留优良桃树的性状,但是生长时间过长,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自古就有“旱极而蝗”的说法,它说明了(    )</p><p>A.蝗虫的生活与干旱环境相适应    B.蝗灾通常与旱灾同时发生</p><p>C.蝗灾与旱灾都是自然大灾害    D.以上说法都不对</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蝗虫的生活与干旱环境相适应,干旱环境生长的植物含水量低,蝗虫取食后生长快,生殖能力强,故A正确;</p><p>旱极而蝗,说明干旱的环境容易发生蝗虫灾害,而不是同时发生,故B错误;</p><p>蝗灾与旱灾都是自然大灾害,与旱极而蝗无关,故C错误。</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王明的父亲是肺结核患者,王明出生时因某种原因末接种卡介苗,弟弟接种了卡介苗。后来体检发现,王明感染了肺结核,而他的弟弟则正常。据此回答:</p><p>(1)肺结核属于____________传染病,病原体是通过______________传播的。</p><p>(2)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来看,王明末染病之前属于_____________,患病以后则属于___________,王明的弟弟接种卡介苗这一措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p><p>(3)从免疫的角度来看,王明的弟弟因接种了卡介苗,而获得了对肺结核杆菌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________免疫。</p><p>&#xa0;</p></div></div>
<div><p>【答案】(1)呼吸道;空气;</p><p>(2)易感人群;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p><p>(3)特异性免疫;</p><p>【解析】</p><p>试题分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p><p>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p><p>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p><p>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p><p>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p><p>传染病包括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即可终止。我们预防传染病的各种措施,都是分别针对三个基本环节中的某个环节的。因此,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p><p>①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是散播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呼吸道传播。</p><p>②父亲已经患病,能够散播病原体,属于传染源。儿子患病前体内没有抵抗此结核杆菌的抗体,属于易感人群,患病后属于传染源。王明的弟弟接种卡介苗这一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p><p>③当病原体(如病毒、病菌)进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进入人体的病毒在免疫学上称为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抗原。所以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某一种生物细胞的示意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b42ef983/SYS201712302328260706902897_ST/SYS201712302328260706902897_ST.001.png" width="317" height="15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写出各部分的名称</p><p>A           </p><p>B           </p><p>C           </p><p>D           </p><p>E            </p><p>(2)图中D是          存在的,所以,图中所示的细胞是           细胞,而不是              细胞。</p><p>(3)图中E表示的是D上的             ,实际上一对D上有           对E,每对E都控制着某一个生物的           ,所有D上的全部的E控制着整个生物的            。E的变化会造成             的变异。这种变异是                       的变异。</p><p>&#xa0;</p></div></div>
<div><p>【答案】(1)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染色体;基因;</p><p>(2)成对;体;生殖;</p><p>(3)基因;数对;性状;性状;性状;可遗传;</p><p>【解析】</p><p>试题分析:(1)由生物细胞的示意图可知:A表示细胞膜;B表示细胞质;C表示细胞核;D表示染色体;E表示基因。该图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因此是动物细胞基本结构示意图。</p><p>(2)由图可知:在生物的体细胞中,D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p><p>(3)由图可知:一对染色体(D)上包含一对DNA分子,一对染色体上有无数对基因(E)。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生物遗传下去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而不是性状本身。如人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23对染色体上包括23对DNA分子,含有数万对基因,决定人体可遗传性变异。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叫可遗传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是不遗传的,叫不遗传变异。</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蝗虫的发育过程图,请据图回答下面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b42ef983/SYS201712302328255604711506_ST/SYS201712302328255604711506_ST.001.jpeg" width="336" height="30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蝗虫的发育过程分为哪3个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把蝗虫与家蚕相比较,它们的发育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p><p>(3)蝗虫的幼虫在发育为成虫的过程中要经过5次蜕皮,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1)卵;若虫;成虫;</p><p>(2)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p><p>(3)外骨骼限制了蝗虫的身体发育,所以必须蜕去;</p><p>【解析】</p><p>试题分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蝗虫的发育过程,蝗虫的发育从受精卵,经历若虫、成虫共三个阶段,根据其发育过程,它的发育是不完全变态发育。</p><p>(2)蝗虫的发育过程是: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家蚕的发育过程是: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所以蝗虫与家蚕发育过程的不同是蝗虫的发育没有蛹期。</p><p>(3)蝗虫生活在陆地上,为适应陆地干燥的环境,蝗虫的身体表面有坚硬的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但外骨骼不能随着蝗虫身体的长大而长大,所以在蝗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每蜕一次皮,蝗虫就增加一龄,一生中共蜕5次皮,变成成虫。</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人类白化病的遗传图解。已知人类正常肤色受显性基因A控制,白化肤色受隐性基因a控制,请将图中空格补充完整,并据此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b42ef983/SYS201712302328266488438728_ST/SYS201712302328266488438728_ST.001.png" width="363" height="21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此图可以看出白化病患者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p><p>(2)正常肤色的儿女中有_________种基因组成的可能,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p><p>(3)这对夫妇所生的子女中,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__________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1)aa;</p><p>(2)2;Aa,AA;</p><p>(3)25%;</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类白化病的遗传图解如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b42ef983/SYS201712302328266488438728_DA/SYS201712302328266488438728_DA.001.png" width="358" height="2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人类白化病的遗传图解可以看出白化病患者的基因组成是aa。白化病为隐性遗传病。</p><p>(2)从人类白化病的遗传图解可以看出正常肤色的儿女中有两种可能的基因组成,它们是AA、Aa其中AA基因组成是稳定遗传的,Aa是不稳定遗传的。</p><p>(3)从人类白化病的遗传图解可以看出这对夫妇所生的子女中,正常肤色的儿女的可能性是75%或四分之三;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25%或四分之一。</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了生物界普遍存在__  ___的现象。“一树结果,酸甜各异”,说明了生物界普遍存在        的现象</p><p>&#xa0;</p></div></div>
<div><p>【答案】遗传;变异;</p><p>【解析】</p><p>试题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句话说明豆的后代是豆,瓜的后代是瓜,指的是亲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一树结果,酸甜各异”这句话是说不同的子代个体之间存在差异。遗传和变异是生物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是           ,它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          、           或            。</p><p>&#xa0;</p></div></div>
<div><p>【答案】化石;遗体;遗物 ;生活痕迹;  </p><p>【解析】</p><p>试题分析: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和最有力的证据。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千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科学家发现,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则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湖南长沙岳麓区学士中学八级3月月考生物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