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惠民一中八年级下阶段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p><p>A.将濒危物种迁出原地 B.将动物领养回家</p><p>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建立种质库</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黄土高原曾有茂密的森林,后来变成了秃山,造成这种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p><p>A.北方寒流长期侵袭 B.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系统</p><p>C.常年干旱,赤地千里 D.地壳运动频繁</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A、北方寒流的侵袭不是导致黄土高原变成荒山秃岭的主要原因,故错误.</p><p>B、黄土高原因人们对植被的过度开垦,使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导致自我调节能力下降,才变成荒山秃岭的,故正确.</p><p>C、黄土高原没有出现长年旱灾,赤地千里的现象,故错误.</p><p>D、黄土高原变成荒山秃岭的原因是植被过度的开垦,不是地壳运动,故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杭州西湖是一个湖泊生态系统,下列有关杭州西湖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杭州西湖中的主要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p><p>B.生活在杭州西湖中的所有藻类构成一个生物群落</p><p>C.杭州西湖中的分解者不止是细菌和真菌</p><p>D.杭州西湖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生产者是那里的工作人员</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A、杭州西湖中的主要生产者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是消费者,错误.</p><p>B、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简称群落.生活在杭州西湖中的所有藻类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错误.</p><p>C、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杭州西湖中的分解者不止是细菌和真菌,正确.</p><p>D、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生产者是指植物,而不是指工作人员,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蛇捕食一整只老鼠时,蛇获得了这只老鼠( )</p><p>A.全部的物质和能量 B.全部的物质和部分的能量</p><p>C.部分的物质和全部的能量 D.部分的物质和能量</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是因为大部分能量通过该营养级生物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掉,还有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因此,蛇捕食一整只老鼠时,蛇获得了这只老鼠的部分的物质和能量.即使蛇吞食了整只老鼠,它也不能把老鼠全部的物质和能量同化成自己的物质和能量,因为有部分的食物残渣(内含有能量)排出体外.</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圈稳态是因为生物圈具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其调节能力的基础是( )</p><p>A.生物之间食物链 B.生物之间食物网</p><p>C.生物多样性 D.生物的适应性</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平衡,不是生物数量的恒定不变,如动物有迁入、有迁出,有死亡、有出生,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变化的,又是相对稳定的,总会因系统中某一部分先发生改变,引起不平衡,然后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其又进入新的平衡状态.正是这种从平衡到不平衡到又建立新的平衡的反复过程,推动了生态系统整体和各组成部分的发展与进化.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因此生物圈稳态是因为生物圈具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其调节能力的基础是生物多样性.</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某同学依据此生态系统,书写了四条食物链,正确的是(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2ce964bd/SYS201712302338584752386001_ST/SYS201712302338584752386001_ST.001.png" width="306" height="1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鹰→蛇→鼠→草 B.草→鼠→蛇→鹰</p><p>C.草→鼠→蛇 D.土壤→草→鼠→鹰</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计算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先从生产者开始数有几个分支,再分别数出每个分支有几条,最后求出这些分支的条数和;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由生产者开始,由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如数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从草开始数有两个分支,初级消费者分别是兔和鼠,再分别数出兔和鼠的分支的各自条数,兔的分支有两条即:草→兔→鹰;草→兔→狐.鼠的分支有三条即: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该食物链共有五条食物链.综上所述,只有选项B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森林生态系统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较,森林生态系统( )</p><p>A.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p><p>B.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简单</p><p>C.动植物种类和营养结构单一</p><p>D.动植物种类较少,营养结构复杂</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因为草原的生态分布在比较干旱的地区,其生物成分以草本植物为主,缺少高大的乔木,动物种类比较少,大多是草食肉食性动物,鸟类种类比较少,植物大多为草和很少种类的植被;而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不仅有种类繁多的植被而且还有多式多样的动物,森林生态系统由于成分繁多,所以结构复杂.所以A符合题意.</p><p>故选:A.</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2ce964bd/SYS201712302338590257928724_ST/SYS201712302338590257928724_ST.001.png" width="212" height="17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生产者是________,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部分.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数量最少的生物是________.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________和能量流动.</p><p>(3)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量维持在________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有一定________________.如果由于人类大量围捕猎狐狸,野兔和老鼠的数量会________,最后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的破坏.</p><p>(4)图中所有动物可统称为________.其中,兔与草、鹰与鼠的关系是________.</p><p>(5)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1)草,生产者,5,草→鼠→蛇→鹰;(2)草,鹰,物质循环;(3)相对稳定,自动调节能力,增加,生态平衡;(4)消费者,捕食关系;(5)分解者,非生物部分</p><p>【解析】(1)数食物链时,应从生产者﹣﹣草开始,沿着箭头向上到最高级消费者.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应该是生产者.图中的食物链有;①草→兔→鹰②草→兔→狐③草→鼠→狐④草→鼠→鹰⑤草→鼠→蛇→鹰.</p><p>(2)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由于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所以数量最多的生物应是生产者,数量最少的是最高级消费者.因此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是草,最少的是鹰.</p><p>(3)一般情况下,各成分的数量和所占比例会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这就是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在一定范围内自身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在食物链中,任何一种生物数量的变化,都会引起生态系统其他生物数量的变化.若大量捕猎狐狸,野兔和鼠就会因失去天敌的控制而数量增加,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p><p>(4)消费者是指各种动物,兔与草、鹰与鼠的关系是捕食关系;</p><p>(5)本题图中有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兔、狐和鹰等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所以要想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的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欣赏楼兰文化,思考并回答问题.</p><p>楼兰,中国西部的一个古代小国,国都楼兰城(遗址在今中国新疆罗布泊西北岸).虽然地处荒漠,却是“丝绸之路”南北分道之处.人类历史上,楼兰是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名字.它曾经有过的辉煌,形成了它在世界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可是公元4世纪之后,楼兰国突然销声匿迹.历经众多考古学家的研究,他们认为楼兰古国的消失可能有以下原因:</p><p>(1)楼兰是军事要冲、兵家必争之地.频繁的战争、掠夺性的洗劫使楼兰的植被和交通商贸地位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植被被破坏,势必引起土地的________________,打破________________,造成环境恶化,沙尘暴频繁,最后吞没了古城.</p><p>(2)楼兰古城建立在当时水系发达的孔雀河下游三角洲,这里曾有长势繁茂的胡杨树供其取材建设.当年楼兰人在罗布泊边筑造了10多万平方米的楼兰古城,他们砍伐掉许多树木和芦苇,这无疑会对环境产生副作用.要知道,如果我们把楼兰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话,那么树木和芦苇就是这个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另外,树木还具有保持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以防止土地的沙化,对于地处沙漠边缘的楼兰,这尤其重要.</p><p>(3)楼兰被生物入侵打败.一种从两河流域传入的蝼蛄昆虫,在楼兰没有________,从而大量繁殖.这种昆虫生活在土中,能以楼兰地区的白膏泥土为生,成群结队地进入居民屋中,人们无法消灭它们,只得弃城而去.</p><p>(4)楼兰古城的消亡是在中国北方,甚至是世界气候出现旱化的大背景下发生的,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是生物共同的家园,是个统一的____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1)沙漠化;生态平衡;</p><p>(2)生产者;物质;能量;水土;</p><p>(3)天敌;</p><p>(4)生物圈;整体.</p><p>【解析】(1)楼兰是军事要冲、兵家必争之地.频繁的战争、掠夺性的洗劫使楼兰的植被和交通商贸地位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植被被破坏,势必引起土地的沙漠化,打破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恶化,沙尘暴频繁,最后吞没了古城.</p><p>(2)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树木和芦苇就是这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太阳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释放氧气,为自己以及各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另外,森林还能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根系可以固沙.</p><p>(3)每种害虫都有一种或几种天敌.楼兰被生物入侵打败.一种从两河流域传入的蝼蛄昆虫,在楼兰没有天敌,从而大量繁殖.</p><p>(4)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统称.每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这种关联表现在方方面面.我们的生活或多或少地会影响到海洋生态系统.地球上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生物和物质是相互流动的,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