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许商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农业科学家将细菌的抗虫基因成功地转移到棉花体内,培育了一系列抗虫棉品种.这个事实说明,控制生物性状表达的基本单位是( )</p><p>A.基因 B.DNA C.染色体 D.细胞</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基因是指染色体与生物形状相关的小单位;性状是指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把细菌的抗虫基因成功地转移到棉花体内,培育了一系列抗虫棉品种.说明,基因是DNA上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A正确.</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克隆技术?( )</p><p>A.培育的试管婴儿 B.多利羊的培育</p><p>C.兰花的组织培养 D.果树的扦插、嫁接</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A、试管婴儿又该称体外受精,试管婴儿要经过取卵﹣﹣受精﹣﹣植入三部曲,最后还是要在母亲子宫内发育成熟直至分娩.因此试管婴儿是受精过程在体外试管内进行,属于有性生殖.故符合题意;</p><p>B、多利羊的培育是经过供体细胞和受体细胞(去核)的结合形成融合细胞,进行细胞分裂、分化,从而形成胚胎细胞,再进行胚胎移植,因此科学家培育出多莉羊所采用的生物技术是克隆技术,故不符合题意;</p><p>C、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情况下,将植物体内的某一部分器官或组织,如茎尖、芽尖、形成层、根尖、胚芽和茎的髓组织等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放在适宜培养基上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分化最后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属于克隆技术,故不符合题意;</p><p>D、果树的扦插、嫁接,是植物的人工营养繁殖方法之一.二者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均属于克隆技术,故不符合题意;</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08年1月南方雪灾,对南方生态系统中的哪种生物数量影响最大( )</p><p>A.草本植物 B.野鼠 C.牛、羊 D.狼</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是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南方温度高,适合生物的生产,2008年1月南方雪灾,使得南方温度过低,影响生物的生存,尤其是草本植物,草本植物的植物体木质部不发达,茎多汁,较柔软,不耐低温.而鼠、牛羊、狼等哺乳动物比较高等,适应性强.</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p><p>A. 荒漠生态系统 B. 草原生态系统 C. 生物圈 D. 海洋生态系统</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能正确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数量多少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06fd136b/SYS201712302339048425801240_ST/SYS201712302339048425801240_ST.001.png" width="492" height="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A B. B C. C D. D</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有毒物质如铅、汞等会沿着食物链传递并逐渐富集积累,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生物可以组成食物链:草→兔→鹰,鹰的营养级最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积累最多,草的营养级最低,有毒物质积累最少.所以能正确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数量多少是D.</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为保证牛奶的品质,并利于保存,袋装牛奶在生产过程中常采用( )</p><p>A.低温冷冻 B.气调包装 C.灭菌密封 D.真空密封</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保存牛奶的巴氏消毒法是通过高温灭菌来杀死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从而达到保存牛奶的目的.所以为保证牛奶的品质,并利于保存,袋装牛奶在生产过程中常采用灭菌密封的方法.</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是指( )</p><p>A.所有生物的总和</p><p>B.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p><p>C.所有动物的总和</p><p>D.生物的生存环境</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项不是基因工程的应用实例( )</p><p>A.袁隆平院士培育的杂交水稻</p><p>B.科学家把美洲拟蝴蝶鱼的抗冻基因转入番茄细胞中,培育出了抗冻番茄</p><p>C.我国农业科学家培育的抗虫棉</p><p>D.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连接到大肠杆菌的DNA上,培育出了能生产生长激素的大肠杆菌</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运用基因工程技术,不但可以培养优质、高产、抗性好的农作物及畜、禽新品种,还可以培养出具有特殊用途的动、植物;例如抗冻番茄、抗虫棉;基因工程药品的生产:基因工程生长激素、基因工程干扰素等通过基因工程实现工业化生产,均为解除人类的病苦,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基因治疗是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p><p>袁隆平院士培育的杂交水稻是利用了不同水稻的基因不同,通过有性生殖过程进行自然的随机的基因重组,然后通过人工选择培育形成的新品种,属于杂交育种,不属于基因工程.</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能正确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关系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06fd136b/SYS201712302339020798775663_ST/SYS201712302339020798775663_ST.001.png" width="308" height="1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A B. B C. C D. D</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而消费者大都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获取能量,而动植物的遗体又被分解者加以分解,分解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无机盐又被绿色植物利用进行光合作用.</p><p>故选:C</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亦意图,图中A、B、C、D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⑦代表碳元素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06fd136b/SYS201712302339025482791388_ST/SYS201712302339025482791388_ST.001.png" width="170" height="18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l)图中B是指______________,D是指______________.</p><p>(2)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以__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循环;碳元素通过______________用作用由生物体进入无机环境.</p><p>(3)伴随着物质循环,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1)生产者;分解者</p><p>(2)二氧化碳;呼吸</p><p>(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p><p>【解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图中B能利用无机环境中的A二氧化碳,因此B是生产者,C是消费者,D能将动植物遗体遗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因此D是分解者(细菌真菌).</p><p>(2)植物利用二氧化碳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二氧化碳进入有机(生物)环境,植物通过②呼吸作用和动物的⑦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使碳元素由生物体进入无机环境.</p><p>(3)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因此伴随着物质循环,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06fd136b/SYS201712302339026450888570_ST/SYS201712302339026450888570_ST.001.png" width="289" height="1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食物网中4条食物链,请你写出最长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该食物网中最高等的动物是_______________.</p><p>(3)该食物网中农药不断积累,则体内积累农药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p><p>(4)如果因某种原因导致生态系统中鼠数量大增,短期内上述生物中_______________数量会大量增加.</p><p>(5)除了上述生物和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成分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_____,才能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并使该生态系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p><p> </p></div></div>
<div><p>【答案】(1)4;绿色植物→昆虫→杂食性鸟→鹰</p><p>(2)狐、鼠</p><p>(3)鹰</p><p>(4)狐、鹰</p><p>(5)分解者</p><p>【解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该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即:绿色植物→昆虫→杂食性鸟→鹰;绿色植物→食草籽鸟→鹰;绿色植物→鼠→鹰;绿色植物→鼠→狐,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绿色植物→昆虫→杂食性鸟→鹰.</p><p>(2)动物的进化历程无脊椎动物进化为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昆虫是无脊椎动物;杂食性鸟、食草籽鸟、鹰是鸟类;狐、鼠是哺乳动物.最高等的动物是哺乳动物,故该食物网中最高等的动物是狐、鼠.</p><p>(3)由于农药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不易分解和排出随食物链,农药逐级积累,所以营养级别越高其体内的有毒物质越多,鹰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最高,所以其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最多,这种现象称为生物富集.</p><p>(4)如果某种原因导致该生态系统中鼠类大量增加,由于鹰、狐与鼠是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短时期内狐、鹰的数量也会随鼠的增加而增加.</p><p>(5)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图中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因此除了上述生物和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成分外,还必须有分解者.</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06fd136b/SYS201712302339032654452810_ST/SYS201712302339032654452810_ST.001.png" width="253" height="1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p><p>(2)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它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p><p>(3)写出图中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此食物链中含某些重金属浓度最高的生物是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1)呼吸</p><p>(2)腐生细菌和真菌 把动植物等遗体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p><p>(3)乙→丙→丁 丁</p><p>【解析】试题分析:该图图示了生物圈中的碳循环,生态系统的组成中生物成分在碳循环中的作用,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了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腐生细菌和真菌)、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植食动物和肉食动物)。绿色植物呼吸和动物的呼吸③呼出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①和水转变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②。</p><p>(1)③所示动物的呼吸作用。</p><p>(2)腐生细菌和真菌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呼吸,腐生细菌和真把动植物等残体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到环境中。</p><p>(3)食物链的写法是生产者乙开头箭头指向初级消费者(植食动物丙)次级消费者(肉食动物丁),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毒物质(某些重金属等)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渐增加。</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06fd136b/SYS201712302339034773352656_ST/SYS201712302339034773352656_ST.001.png" width="344" height="1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A是指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所含的能量通过______________的呼吸作用散失.</p><p>(2)图中画的方框依次缩小,意思是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p><p>(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伴随着________________进行.</p><p>(4)写出一种生物当中能量的去向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1)生产者;生物的遗体遗物;分解者.</p><p>(2)能量的流动是沿食物链逐级递减的,单向的,不循环;10﹣20%.</p><p>(3)物质循环.</p><p>(4)①自身呼吸消耗、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和热能;②流向下一营养级;③残体、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p><p>【解析】(1)图中A是指生产者;C生物的遗体遗物所含的能量通过分解者的呼吸作用散失.</p><p>(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在沿食物链的传递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自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传递(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和散失(各生物的呼吸作用散失)的过程.一般地说:输入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流入下一营养级,由此可以得出:能量的流动是沿食物链逐级递减的,单向的,不循环.</p><p>(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进行,它们共同将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联系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p><p>(4)根据能量去路,一种生物当中能量的去向有:①自身呼吸消耗、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和热能;②流向下一营养级;③残体、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一个池塘生态系统,池塘内有水草、浮萍、水绵、鱼、虾、河蚌等动物.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06fd136b/SYS201712302339035767449838_ST/SYS201712302339035767449838_ST.001.png" width="253" height="1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生态系统最终能量来源是______________.</p><p>(2)水草、浮萍、水绵在此生态系统中和鱼、虾、河蚌等动物分别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在该生态系统中还有一些我们看不到的生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p><p>(3)一段时间后该池塘中各种生物数量处于稳定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______________能力.</p><p>(4)如果有人向池塘中投放了一些大黑鱼(肉食性的鱼类),则短时间内池塘中的小鱼的数量会有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1)太阳能;(2)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3)自动调节;(4)减少.</p><p>【解析】(1)该池塘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供给了植物自身,也是动物的食物来源,因此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p><p>(2)由图可知:该池塘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和水,等等,生物部分的生产者是水草、浮萍、水绵,消费者是鱼、虾、河蚌等动物,分解者是细菌和真菌.</p><p>(3)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p><p>(4)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这种平衡是动态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如果有人向池塘中投放了一些大黑鱼(肉食性的鱼类),如食物链“水中植物→虾→小鱼→大黑鱼”,短时间内池塘中的小鱼的数量会因大黑鱼增加而减少,一段时间后,虾因鱼的减少而大量增加,从而造成植被减少,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为南极海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06fd136b/SYS201712302339036818399761_ST/SYS201712302339036818399761_ST.001.png" width="168" height="16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有_____个营养级.</p><p>(2)占有不同营养级的动物是_______________.</p><p>(3)小鱼与磷虾的关系是__________关系.</p><p>(4)企鹅增长1kg体重,至少需__________kg大鱼.</p><p>(5)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1)5</p><p>(2)海豹和虎鲸</p><p>(3)竞争</p><p>(4)5</p><p>(5)浮游植物固定的全部太阳能</p><p>【解析】(1)由食物链的定义可知: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其中①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②浮游植物藻→浮游动物→大鱼→企鹅→虎鲸,③浮游植物藻→浮游动物→须鲸→虎鲸,④浮游植物藻→浮游动物→大鱼→海豹→虎鲸,⑤浮游植物→磷虾→须鲸→虎鲸;每条食物链必需从生产者开始,直到没有其他消费者可以吃它为止,食物链的长短主要看营养级的多少,图中最长的食物链是:②浮游植物藻→浮游动物→大鱼→企鹅→虎鲸,④浮游植物藻→浮游动物→大鱼→海豹→虎鲸,都有五个营养级.</p><p>(2)占有不同营养级的动物应该位于不同的食物链中,在①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中海豹是第三营养级,虎鲸是第四营养级,在④浮游植物藻→浮游动物→大鱼→海豹→虎鲸中,海豹是第四营养级,虎鲸是第五营养级.</p><p>(3)该生态系统中,小鱼与磷虾之间相互争夺食物浮游植物,因此属于竞争关系.</p><p>(4)物质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减少的.物质能量在沿食物链传递的平均效率为10%~20%,即一个营养级中的物质能量只有10%~20%的物质能量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利用.因此企鹅增长1kg体重,至少需5kg大鱼.</p><p>(5)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称为能流,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因此,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浮游植物固定的全部太阳能</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