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11:20:49

山东省德州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鱼儿离不开水”,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p><p>A.生物的生存影响环境         B.生物的生存适应环境</p><p>C.生物的生存改变环境         D.生物的生存依赖环境</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的生存是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的,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即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说明生物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条件。</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命起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p><p>A.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B.生命起源与原始海洋无关</p><p>C.原始生命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     D.原始大气中含有丰富的氧气</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A正确;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B错误;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 始的大气层,可见,原始大气中不含氧气,在紫外线、天空放电、火山爆发所放出的能量、宇宙间的宇宙射线的作用下,空气中的无机物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转化形 成了一些有机小分子物质物,于是随倾盆大雨从天而降,汇集入原始海洋。在原始海洋中,经过上万年后这些有机小分子长期累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 机大分子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这些物质并逐渐形成了与海水分离的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一旦这些物质拥有了个体增殖和新陈代谢也就意 味产生了生命。可见生命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C错误;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氨气、甲烷等,无氧气,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p><p>A.春来江水绿如蓝                    B.雨露滋润禾苗壮</p><p>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草盛豆苗稀</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春来江水绿如蓝”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A错误;“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B错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C错误;“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因素草对生物豆苗的影响,草与豆苗,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某同学对达尔文进化的解释,其中错误的一项是</p><p>A.变异的存在为自然选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p><p>B.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p><p>C.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生物进化的方向也是不定向的</p><p>D.只有发生有利变异的个体才能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普遍具有的遗传性和变异性是自然选择的基础.遗传保证了物种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且变异是在遗传的基础上进行的.但变异作为生物的一种属性,即生物 体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能使生物改变旧的遗传性,产生新的遗传性,从而适应新的环境。它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多样且具有生存价值的可供选择的材料,故A不 符合题意;达尔文认为一切生物都具有产生变异的特性,引起变异的根本原因是环境条件的改变,在生物产生的各种变异中,有的可以遗传,有的不能够遗传。故B不符合题意;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变异也可能适应环境,也可能不适应环境,但生物进化的方向却是定向的,就是向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不适应环境便会被淘汰。故C符合题意;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故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的金鱼品种是世界上最多的,形成这么多金鱼品种的原因是</p><p>A.金鱼适应不同的环境          B.我国水域辽阔</p><p>C.自然选择的结果              D.人工选择的结果</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工选择是指通过人类的不断选择而形成新品种的过程,其结果是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金鱼起源于我国,经过长时间培育,品种不断优化,现在世界各国的金鱼都 是直接或间接由我国引种的。作为世界上最有文化内涵的观赏鱼,它在国人心中很早就奠定了其国鱼之尊贵身份。所以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的结 果。而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金鱼体态臃肿,行动缓慢,切颜色鲜艳,难以逃避天敌的捕杀以及捕到足够的食物,在自然界中难免被淘汰。因此众多金鱼品种的 形成是由于人工选择的结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关于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正确的是</p><p>A.鱼类 → 两栖类 → 爬行类 → 鸟类 → 哺乳类</p><p>B.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p><p>C.鱼类 →爬行类→ 两栖类→ 鸟类 → 哺乳类</p><p>D.鱼类 → 两栖类 → 爬行类 → 哺乳类→鸟类</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如图生命树</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30788bfa/SYS201712302342110157770274_DA/SYS201712302342110157770274_DA.001.png" width="329" height="3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可见,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我们购买非处方药(OTC)时,下列选项中不需要关注的是</p><p>A.作用与用途       B.用法与用量</p><p>C.包装是否精美     D.有效期</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规定:药品的标签应当包含药品通用名称、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生产企业等内 容。通过药品使用说明书,我们能了解药品的适应症、用法用量、是否过期等信息,这是我们安全用药的基本要求,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内容</p><p>A.物种多样性         B.生态系统多样性</p><p>C.遗传物质多样性     D.环境多样性</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层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遗传(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对某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绘出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30788bfa/SYS201712302342091361277557_ST/SYS201712302342091361277557_ST.001.png" width="197" height="1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此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p><p>(2)请写出蛇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在该食物链中,蛇属于            级消费者,处于第            营养级。</p><p>(3)夏季,农民经常在农田里除草、灭虫。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p><p>(4)收获季节,人们往往在农田焚烧农作物的秸秆,这样做很不科学。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向有关部门建议,要遵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进行无废料生产,该生产模式应该是         。</p><p>&#xa0;</p></div></div>
<div><p>【答案】(1)5;</p><p>(2)农作物→鼠→蛇      次      三</p><p>(3)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农作物</p><p>(4)将农作物秸秆作饲料喂牲畜,让牲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再将发酵产沼气作燃料,沼气池中的沼渣做肥料</p><p>【解析】</p><p>试题分析:(1)此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有五条食物链,分别是:①农作物→鼠→蛇,②农作物→昆虫→蜘蛛→鸟,③农作物→昆虫→蜘蛛→青蛙→蛇,④农作物→昆虫→青蛙→蛇,⑤农作物→昆虫→鸟。 </p><p>(2)能量流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一条食物链的营养级越少,所获得的能量越多,该食物网中蛇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农作物→鼠→蛇。在该食物链中,蛇属于次级消费者,处于第三营养级。</p><p>(3)夏季,农民经常在农田里除草、灭虫。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农作物。</p><p>(4) 收获季节,人们往往在农田焚烧农作物的秸秆,这样做很不科学。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向有关部门建议,要遵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进行 无废料生产,该生产模式应该是将农作物秸秆作饲料喂牲畜,让牲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再将发酵产生的沼气作燃料,沼气池中的沼渣做肥料。</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腐肉生蛆”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甲乙两同学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到底谁的观点是对的呢?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30788bfa/SYS201712302342112551993045_ST/SYS201712302342112551993045_ST.001.png" width="204" height="12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Ⅰ.请补充完整探究方案:</p><p>①把一块鲜肉切成         (填写“相同”或“不同”)大小的两块,分别放在完全相同的两个广口玻璃瓶里,编号为:A.B。</p><p>②在A玻璃瓶口覆盖纱布,B玻璃瓶口敞开,并把A.B两瓶同时侧放在         (填“有”或“无”)苍蝇出没的适宜条件下。</p><p>③每天观察并记录两个玻璃瓶中肉的生蛆情况。</p><p>Ⅱ.实验结果:数日后,A.B两瓶中的鲜肉均腐败,并在B玻璃瓶的腐肉上发现了蛆, A玻璃瓶内则没有蛆。</p><p>Ⅲ.实验结论:实验的结果支持了               同学的观点。</p><p>Ⅳ.请分析回答:</p><p>(1)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p><p>(2)导致A.B两个瓶中鲜肉腐败的原因是鲜肉水分充足,有机物丰富,             大量繁殖。</p><p>(3)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采用的防止鲜肉腐败的方法有            (请举出一例)。</p><p>&#xa0;</p></div></div>
<div><p>【答案】Ⅰ.① 相同        ②有</p><p>Ⅲ.乙</p><p>Ⅳ.(1)苍蝇卵</p><p>(2)细菌和真菌</p><p>(3)冷藏法(或风干法、腌制法、烟熏法、脱水法等)</p><p>【解析】</p><p>试题分析:Ⅰ.本题设计为对照实验为了说明蛆是由亲代苍蝇产生的,蛆不可能从腐肉中自生.</p><p>变量为苍蝇卵,因此其他条件均相同,鲜肉块的大小也相同.甲瓶用纱布封口,乙瓶不封口,苍蝇不能落到甲瓶内,能落到乙内,该实验中的变量是苍蝇。</p><p>Ⅲ.因为蛆是苍蝇的幼虫,只有苍蝇产卵后才有可能出现。肉类腐烂是腐败细菌作用的结果。实验结果:数日后,A.B两瓶中的鲜肉均腐败,并在B玻璃瓶的腐肉上发现了蛆,A玻璃瓶内则没有蛆。因此实验的结果支持了乙同学的观点。</p><p>Ⅳ.细菌和真菌生活条件是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一定的生存空间,有的还有特殊条件。食品腐败的原因是细菌和真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导 致。甲、乙两瓶中肉质腐烂的原因是鲜肉水分充足,有机物丰富,空气中细菌、真菌大量繁殖,引起肉腐败变质。由于各种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依 附其上利用食物中的养分,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 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 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目前在某些城市时兴一种水晶球样的生态球(如图)作为家庭摆设。该球密封,内装有水、2~3条小鱼,底部有泥沙,并生长着一些水藻。妙在小鱼、水藻都是活的。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xa0;</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30788bfa/SYS201712302342114222864484_ST/SYS201712302342114222864484_ST.001.png" width="133" height="13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这个生态球应放在_____________的地方。</p><p>(2)小鱼和水藻能生存的原因是:水藻能够_____________供小鱼利用;小鱼通过呼吸作用为水藻提供二氧化碳,其排泄物被_______分解之后,再被水藻利用。这个生态系统___________能力非常有限。</p><p>(3)该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部分是_____________。(任写三种)</p><p>(4)若在生态球的水中加入DDT,根据___________原理,小鱼、水藻哪种生物中DDT含量高?____________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1)有光</p><p>(2)通过光合作用为小鱼提供氧和养料     分解者(或细菌等)   自动调节</p><p>(3)阳光、空气、水和温度等任写三种</p><p>(4)生物富集     小鱼</p><p>【解析】</p><p>试题分析:(1)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因此这个生态球应放在有光的地方; </p><p>(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绿色植 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小鱼和水藻能生存的原因是:水藻能够 通过光合作用为小鱼提供氧和养料;小鱼通过呼吸作用为水藻提供二氧化碳,其排泄物被分解者(细菌、真菌)分解之后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再被水藻利 用。</p><p>(3)该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部分是阳光、空气、水和温度等。</p><p>(4)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营养级越高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 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据此在图中DDT含量最多的是小鱼。</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30788bfa/SYS201712302342101103914490_ST/SYS201712302342101103914490_ST.001.png" width="347" height="124" alt="" style="margin-top:108.75pt; margin-left:537.15pt; -aw-left-pos:627.15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180.75pt; -aw-wrap-type:none; position:absolute" />【题目】多莉绵羊的培育过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30788bfa/SYS201712302342101103914490_ST/SYS201712302342101103914490_ST.002.png" width="524" height="19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培育多莉绵羊的技术称为____________。</p><p>(2)图中重组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通过____________、生长和____________过程发育成早期胚胎。</p><p>(3)多莉绵羊的遗传性状与图中________绵羊最相似。</p><p>(4)丙绵羊所起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p><p>(5)产生多莉绵羊的生殖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1)克隆技术</p><p>(2)分裂    分化</p><p>(3)甲</p><p>(4)为胚胎发育提供场所</p><p>(5)无性生殖</p><p>【解析】</p><p>试题分析:(1)培育多莉绵羊的技术称为克隆技术。</p><p>(2)图中重组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通过分裂、生长和分化过程发育成早期胚胎。</p><p>(3)由分析知道:多莉绵羊的遗传性状与图中甲绵羊最相似。</p><p>(4)丙绵羊所起的主要作用是为胚胎发育提供场所,</p><p>(5)产生多莉绵羊的生殖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德州市八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