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祥福中学八年级上阶段测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不具有社群行为的是:</p><p>A. 蚂蚁的群体 B. 蜜蜂的群体 C. 狮子的群体 D. 草原上的羊群</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蚂蚁、蜜蜂、狮子的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因此都具有社群行为,ABC正确;草原上的羊群[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等级,因此不具有社群行为,D不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学习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不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p><p>B. 必须借助个体的生活经验和经历</p><p>C. 是后天形成的</p><p>D. 比本能行为更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即必须借助个体的生活经验和经历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的本领越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适应各种复杂生活环境的能力也越强,因此比本能更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动物建立后天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因此必须有神经系统的调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骨的基本结构可以分为:</p><p>A、骨膜、骨质、骨髓 B、骨膜、骨密质、骨骼</p><p>C、骨质、骨膜 、骨松质 D、骨质、骨髓、骨髓腔</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本题可能过骨的结构及功能知识结构图来解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dcbfcc91/SYS201712302351283810275897_DA/SYS201712302351283810275897_DA.001.png" width="526" height="1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肺炎双球菌在人肠道内,靠吸收人体内的营养物质生活,这种营养方式是:</p><p>A、寄生 B、共生 C、自养 D、腐生</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肺炎双球菌总是导致人或动物患肺炎,这种生物的生活方式是寄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蘑菇的营养方式与下列哪种生物的相同;</p><p>A、蓝藻 B、枯草杆菌 C、大肠杆菌 D、肺炎双球菌</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蘑菇属于真菌,体内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靠分解腐烂的物质为食,其营养方式为腐生。蓝藻是植物,属于自养生物,A错误;枯草杆菌属于细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靠现成的有机物为食,其营养方式为腐生,B正确;大肠杆菌 D、肺炎双球菌的生活方式都是寄生,C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保护动物多样性和珍稀野生动物资源,建立自然保护区,这种保护措施属于:</p><p>A. 就地保护 B. 易地保护 C. 法制教育 D. 法制管理</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p><p>A、烟草花叶病毒 B、蓝藻 C、乳酸菌 D、真菌</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烟草花叶病毒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A正确;蓝藻、乳酸菌、真菌都有细胞结构,BCD不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体的的每一块骨都属于一个完整的?</p><p>A. 细胞 B. 组织 C. 系统 D. 器官</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一块骨:骨膜属于结缔组织,内有神经和血管,也就有了神经组织与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等,可见一块骨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动物的本能行为的是</p><p>A. 蜘蛛结网 B. 鹦鹉说"你好" C. 蜜蜂筑巢 D. 鸟类孵卵</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鸟类孵卵,蜜蜂筑巢,蜘蛛织网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p><p>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鹦鹉学舌,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食物链中,表述正确的是</p><p>A、草→兔子→狐狸→狼 B、植物遗体→真菌→动物</p><p>C、猫头鹰→老虎→种子 D、青蛙→蛇→鼠→猫头鹰</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p><p>真菌是分解者,而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p><p>猫头鹰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p><p>青蛙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p><p>所以,食物链正确的是“草→兔子→狐狸→狼”。</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微生物中,具有固氮作用的是</p><p>A. 硫细菌 B. 根瘤菌 C. 蓝藻 D. 硝化细菌</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大豆、花生等属于豆科植物,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与植物共生,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从而使得植物生长良好,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它们互惠互利,共同生活,我们把这种关系叫共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下列动物中,其运动方式是依靠尾鳍摆动,腹鳍划水的动物是:</p><p>A、青蛙 B、鱼 C、草履虫 D、水母</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鱼的各种鳍的作用:背鳍有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腹鳍起平衡作用; 尾鳍可以决定运动方向,产生前进动力; 臀鳍有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胸鳍主要起平衡的作用;鲫鱼在游泳时,产生前进动力主要靠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下列运动方式中,除哪项外,都是陆地上生活的大多数动物所具有的;</p><p>A、行走 B、奔跑 C、游泳 D、爬行</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陆地环境与水域环境相比,要复杂得多.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地动物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陆地上的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于觅食和避敌。而游泳只能是在水中生活的动物才具有的运动方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骨膜内层中,具有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关的是</p><p>A. 成骨细胞 B. 骨密质 C. 骨松质 D. 软骨层细胞</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其中骨膜是紧密贴附在骨表面的一层致密结蹄组织膜,骨膜内含有神经和血管分布,起营养骨质的作用,神经还有感觉的作用;骨膜内还有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可以产生新的骨质,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愈合有关。因此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关的成骨细胞,位于骨膜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动物的什么相适应的?</p><p>A. 形态 B. 生活环境 C. 结构 D. 意愿</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观察长骨的结构,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dcbfcc91/SYS201712302351277674134582_ST/SYS201712302351277674134582_ST.001.png" width="119" height="15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①所示结构是 ; 图中②所示结构是 ;</p><p>(2)骨膜中含有 细胞, 对骨的生长和 具有重要作用.</p><p>(3)标号④在婴儿期呈 色,具有 功能。</p><p>(4)图中的③所示结构是 。其内有 和神经。其中的 为骨组织提供营养物质。</p><p>(5)图中的 和 合称为骨质。</p><p> </p></div></div>
<div><p>【答案】(1)关节软骨;血管;(2)成骨;再生;(3)红;造血;(4)骨膜;血管;血管;(5)骨密质;骨松质</p><p>【解析】</p><p>试题分析:(1)图中所示的结构分别是:1关节软骨、2血管、3骨膜、4骨髓、5骨髓腔。</p><p>(2)骨膜内有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可以产生新的骨质,与骨的生长和再生有关。</p><p>(3)人体内的骨髓有两种,一种是红骨髓,另一种是黄骨髓。幼年时人的骨髓腔里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里的红骨髓转变成了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但当人体大量失血时,骨髓腔里的黄骨髓还可以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的功能。在人的骨松质空隙中里有红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p><p>(4)骨膜是一层结缔组织膜,内含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血管中流动着血液,对骨的营养有重要作用,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和再生有重要作用。骨折后骨的愈合就是骨膜内成骨细胞的作用。</p><p>(5)骨质有骨密质和骨松质构成。</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运动是以骨为 ;关节为 ;以骨骼肌收缩为 形成的,并且要受 系统的协调和控制。运动要消耗的能量来自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p><p> </p></div></div>
<div><p>【答案】杠杆;支点;动力;神经;</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人体的运动中,骨、关节和骨骼肌三者的作用是:骨:杠杆作用;关节:支点作用;骨骼肌:动力作用。运动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能量来源于肌细胞的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因此,运动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肌肉收缩为动力而形成的。骨骼肌的收缩要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运动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 、 和 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 相适应的现象。</p><p> </p></div></div>
<div><p>【答案】水中;陆地;生活环境</p><p>【解析】</p><p>试题分析: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多种多样。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分为水中、陆地、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适应,所以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学家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 、 两种, 科学家们在野外研究动物主要用 。而在实验室探究动物的某一种行为主要使用 。例如,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属于 ;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采取的是 。</p><p> </p></div></div>
<div><p>【答案】实验法;观察法;观察法;实验法;实验法;观察法</p><p>【解析】</p><p>试题分析:科学家对动物行为的研究,主要有实验法和观察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时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实验当然也离不开观察,但与单纯的观察不同的是,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观察法和实验法是人们研究动物行为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法布尔研究昆虫,主要采用了科学探究的观察法.法布尔研究昆虫的行为时,没有改变昆虫的生活环境,也没对昆虫施加任何影响;因此,法布尔研究昆虫行为的方法是观察法.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说明小野雁的行为发生或变化,属于实验法。</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一些微生物(如蘑菇)以 的营养方式生活属于分解者;一些微生物(如肺炎双球菌)以 的营养方式生活,属于消费者;一些微生物(如硝化细菌)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属于 。</p><p> </p></div></div>
<div><p>【答案】腐生;生产者</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消费者--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或间接来自生产者。分解者--细菌、真菌(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各成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动物多样性的保护要在 、物种、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这些措施包括: 、易地保护以及法制教育和管理。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属于保护大熊猫措施中的 ;成都青龙场的大熊猫繁育基地属于保护动 物措施中的 。</p><p> </p></div></div>
<div><p>【答案】遗传物质;迁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迁地保护</p><p>【解析】</p><p>试题分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其中包括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以及法制教育和管理等,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迁地保护是指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就地保护。</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