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11:14:17

四川省成都市祥福中学八年级生物结业考试一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决定双眼皮的基因为显性(A),决定单眼皮的基因为隐性(a)。某人是双眼皮,基因型为Aa,那么他的父母的基因型不可能是:</p><p>A. AA和aa    B. Aa和Aa    C. AA和Aa    D. AA和AA</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若他的父母的基因型是AA和aa,则某人的基因型一定是Aa,A正确;若他的父母的基因型是Aa和Aa,则子代的基因型有AA、Aa、aa三种,B正确;若他的父母的基因型是AA和Aa,则子代的基因型有AA、Aa两种,C正确;若他的父母的基因型是AA和AA,则子代的基因型一定是AA,不可能有Aa,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制作酸奶的条件和需要的微生物分别是:</p><p>A、没有氧气、酵母菌  B、没有氧气、乳酸菌</p><p>C、氧气充足、酵母菌 D、氧气充足、乳酸菌</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因此制作酸奶时必须密封,主要是为了让乳酸菌在缺氧的环境下发酵。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微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p><p>A、细菌B、病毒C、蓝藻D、酵母菌</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细菌、蓝藻、酵母菌,都有细胞结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是这个生态系统中的:</p><p>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叫做消费者;细菌和真菌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因此人类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种生物的全部不同基因所组成的一套基因,就是这种生物的:</p><p>A、基因组     B、基因型    C、等位基因   D、表现型</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基因组是指一种生物的全部不同基因所组成的一套基因,A正确;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B错误;位于一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就是等位基因,C错误;表现型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是由于:</p><p>A、生存竞争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p><p>C、遗传和变异的结果   D、环境不断变化的结果</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因此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男性和女性主要的性器官分别是:</p><p>A、输精管和输卵管  B、精囊腺和子宫 C、阴囊和阴道 D、睾丸和卵巢</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男性的生殖形系统包括精囊,输精管,睾丸,阴茎等;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如。其中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的器官是睾丸,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女性产生生殖细胞--卵细胞的器官是卵巢,同时卵巢也可以分泌雌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微生物中,具有固氮作用的是:</p><p>A、根瘤菌    B、硫细菌    C、蓝藻      D、硝化细菌</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根瘤菌有固氮作用,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二者互惠互利,共同生活,可见根瘤菌对豆科植物的生长是有利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硫细菌能利用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这类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p><p>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消费者和分解者</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产者为自身和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所以其营养方式必须是自养。只要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其营养方式就是自养,它就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所以硫细菌能利用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其营养方式为自养,是生产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胚胎发育场所的是:</p><p>A、子宫 B、卵巢 C、输卵管 D、阴道</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可见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卧龙自然保护区保护的主要动物是:</p><p>A、朱鹦      B、大熊猫和金丝猴    C、麋鹿     D、斑头雁</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西部汶川县境内,1980年初被联合国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该保护区面积为20万公顷,主要保护西南高山林区自然生态系统和大熊猫等珍稀动物。主要珍稀动植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羊、小熊猫、白唇鹿、四川红杉、岷江柏、独叶草、追龄草、香樟等。因此,卧龙自然保护区保护的主要动物是大熊猫和金丝猴。</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与长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密切相关的是:</p><p>A、骨密质  B、骨松质</p><p>C、红骨髓  D、骨膜(内有成骨细胞)</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长骨的结构中,骨膜内有神经和血管,其内还有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骨的修复有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铲鱼→人这条食物链中,储存能量最多的是</p><p>A、人        B、鲈鱼      C、浮游动物      D、浮游植物</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能量由多到少依次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铲鱼、人,因此,储存能量最多的是浮游植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目前,保护动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p><p>A、就地保护    B、易地保护   C、法制教育  D、法制管理</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动物的本能行为的是:</p><p>A、蜘蛛结网    B、鸟类孵卵 C、蜜蜂筑巢  D、鹦鹉说“你好”</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鸟类孵卵,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老马识途、惊弓之鸟、鹦鹉学舌,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青少年要注意坐、立、行的正确姿势,这是因为青少年的骨:</p><p>A、有机物多于1/3,易变形        B、无机物多于1/3,易变形</p><p>C、有机物多于1/3,易骨折        D、无机物多于1/3,易骨折</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越多,骨的柔韧性越强,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在不同时期,骨的成分不同。在儿童青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1/3,骨的弹性大,容易变形,所以青少年要注意坐、立、行的姿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p><p>A、小明是一个男孩,若他的父母再生一个小孩,则一定是个妹妹</p><p>B、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p><p>C、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基因叫等位基因</p><p>D、遗传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男生女决定于生殖过程中卵细胞与哪一种类型的精子相融合,男性产生的两种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均等的,因此生男生女的几率是一样的,如果小明的父母再生第二胎,是男孩是女孩的几率都是50%,因此不一定是妹妹,A错误;表现型是指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状特征的总和。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可以显示出不同的表现型。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也可以呈现出同样的表现型。因此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B正确;位于同一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就是等位基因,C正确;变异是指亲代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根据变异是否可以遗传,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与生物进化的总趋势不相符合的是:</p><p>A、从简单到复杂 B、从低等到高等  C、从水生到陆生  D、从个体小到个体大</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可以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可见从体型小到体型大不是进化的总体趋势。</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以及不同生物之间存在的食物关系。据图回答以下</p><p>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986128ed/SYS201712302355361995834585_ST/SYS201712302355361995834585_ST.001.png" width="150" height="6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 消费者和       因此,在草原生态系统中,除上图中表示出的各种生物外,还必须有           等生物类群。</p><p>2)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做           。上图中包含           条这样的链条式联系。</p><p>3)在上图中的各类生物中,         能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         ,为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它是生态系统中的         。</p><p>&#xa0;</p></div></div>
<div><p>【答案】(1)阳光、空气、水、土壤等;分解者;微生物;(2)食物链;5;(3)绿色植物(草、树);有机物;生产者。</p><p>【解析】</p><p>试题分析:(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的草、树是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图中的鼠、蛇、兔、狐、鹰是消费者,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p><p>(2))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书写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最高级消费者为终点,箭头方向指向捕食者。该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即: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p><p>(3)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草、树)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绿色植物(草、树)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遗传学上,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叫做这个个体的             ;生物个体的某一具体的性状表现,叫做这个个体的              。</p><p>&#xa0;</p></div></div>
<div><p>【答案】基因型;表现型</p><p>【解析】</p><p>试题分析:基因型某一生物个体全部基因组成的总称。它反映生物体的遗传构成;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的某一具体的性状表现。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可以显示出不同的表现型,如同卵双胞胎哥哥肤色较白、弟弟肤色较黑。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也可以呈现出同样的表现型,如杂合子的高茎豌豆基因型为Dd,纯合子的高茎豌豆基因型为DD,但二者均显示出高茎的表现型。因此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基因是通过指导               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性状是指生物的形态特征和            。</p><p>&#xa0;</p></div></div>
<div><p>【答案】蛋白质;生理特征</p><p>【解析】</p><p>试题分析: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之所以能够决定性状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         的低等生物。有的微生物能够分解枯枝落叶、动物尸体和粪便中的有机物,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这样的营养方式称为          。</p><p>&#xa0;</p></div></div>
<div><p>【答案】简单;腐生</p><p>【解析】</p><p>试题分析:微生物是指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有的细菌和真菌能够分解枯枝落叶,动物尸体和粪便中的有机物,获得生活必须的物质和能量,这种营养方式称为腐生。</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为了探究叶片是否是植物完成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某研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p><p>首先,从一株阔叶植物上,剪下大体相同的两个枝条。将一个枝条插人A试管中,将另一枝条上叶片全部剪去,并在切口处涂上凡士林后插入B试管中。在两个相同试管中加人等量的清水,并在水面上滴少许植物油,然后,用透明塑料袋分别套在两个试管上,扎紧塑料袋口。(见下图)将上述A、B两套装置放在有阳光、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后,观察发生的实验现象。试问:</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986128ed/SYS201712302355389954135829_ST/SYS201712302355389954135829_ST.001.png" width="147" height="14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实验小组设置B装置的目的是:                     。</p><p>(2)在两个试管内的水面上滴少许植物油的目的是:                    。</p><p>(3)若要探究光照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可在以上实验方案的基础之上,做怎样的改进?</p><p>&#xa0;</p></div></div>
<div><p>【答案】(1)对照;(2)防止试管内的水分蒸发,影响实验结果;(3)将A装置放在有阳光、温暖的地方,作为对照组。B装置的枝条上叶片全部保留(与A装置的枝条相同),放在黑暗(无阳光)、温暖的地方,作为实验组。数小时后,观察A、B两试管中的失水量,比较植物的蒸腾量。</p><p>【解析】</p><p>试题分析:(1)该实验是探究叶片是植物完成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实验变量是叶片,A装置与B装置对照,B装置为对照组,A装置为试验组。</p><p>(2)试管内的水面上滴少许植物油水,使水分与空气隔离,防止试管内的水分蒸发,排除试管内的水分蒸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或干扰。</p><p>(3)若要探究光照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则实验变量是光照,A装置与B装置对照,将A装置放在有阳光、温暖的地方,作为对照组。B装置的枝条上叶片全部保留(与A装置的枝条相同),放在黑暗(无阳光)、温暖的地方,作为实验组。数小时后,观察A、B两试管中的失水量,比较植物的蒸腾量。</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形成了生物与非生物物质能量之间,以及            之间的相对平衡的状态。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两类,一类是自然因素,另一类是            因素。</p><p>&#xa0;</p></div></div>
<div><p>【答案】生物与生物;人为。</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经长期的发展过程逐步形成了生物与非生物物质、能量之间,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两类:一类是自然因素,如地震等;另一类是人为因素,如围湖造田;引种不合理也会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原有的稳定性。</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圈中的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消耗绿色植物合成的          来维持生活,因此,动物是生物圈中的             。</p><p>&#xa0;</p></div></div>
<div><p>【答案】有机物;消费者</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供给了植物自身,也是动物的食物来源,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消费者。</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动物学家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                    两种。例如, 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就属于           。</p><p>&#xa0;</p></div></div>
<div><p>【答案】观察法、实验法;实验法。</p><p>【解析】</p><p>试题分析: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不对动物施加任何影响,或将影响降到最低,这种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就是观察法;对动物施加影响,再观察动物行为的方法就是实验法。劳伦斯用孵化箱代替母雁孵蛋,小雁出壳后首先见到的是劳伦斯,便把劳伦斯当做学习的对象;当劳伦斯走开时,野雁竞排队跟在他的后面;因此,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就属于实验法。</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对有耳垂的夫妇,为什么会生下一个无耳垂的子女呢?下面的图解可以说明其中的道</p><p>理。</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986128ed/SYS201712302355381378348818_ST/SYS201712302355381378348818_ST.001.png" width="122" height="1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上图说明,人类决定         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决定        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p><p>(2)在进行生殖时,该子女的父母分别产生              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当含有         基因的精子和          基因的卵细胞结合时,所生子女的性状就表现为无耳垂。</p><p>(3)在生物的传种接代中,                    是联系上下的桥梁,是传递遗传物质的惟一媒介。</p><p>&#xa0;</p></div></div>
<div><p>【答案】(1)有耳垂;无耳垂;(2)两;隐性;隐性;(3)生殖细胞。</p><p>【解析】</p><p>试题分析:(1)图示说明:人类决定有耳垂的基因是显性基因,用A表示;决定无耳垂的基因是隐性基因,用a表示。</p><p>(2)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因此当含有隐性基因的精子与含有隐性基因的卵细胞结合为受精卵时,所生子女的性状就表现为无耳垂。</p><p>(3)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的性别是由染色体决定的。在人体细胞的23对染色体中,与性别决定无关22对染色体叫做        ,与性别决定有关的一对染色体叫做        。</p><p>&#xa0;</p></div></div>
<div><p>【答案】常染色体;性染色体</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类正常染色体为46条(23对),其中22对称为常染色体,男女都一样;第23对称为性染色体,人的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Y,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X。</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沼气发酵是指在               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制成沼气的过程。</p><p>&#xa0;</p></div></div>
<div><p>【答案】甲烷;无氧</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产沼气的原理是:沼气池里的人粪尿、禽畜粪尿和农作物秸秆中含有很多有机物,可以被甲烷细菌利用,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呼吸作用(或发酵;或无氧呼吸),把其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可燃性的甲烷气体(沼气),可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还可以利用呼吸作用释放能量形成的高温杀死人粪尿中的各种病菌和虫卵,从而达到无害的目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小王同学有酒窝,母亲也有酒窝,但父亲没有酒窝,仅此,是否能推断控制有酒窝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为什么?</p><p>&#xa0;</p></div></div>
<div><p>【答案】能;父亲的基因在子代中没有得到表现。</p><p>【解析】</p><p>试题分析:母亲有酒窝,其子女小王同学也有酒窝,而小王同学控制有酒窝的这对基因由其父母双方各提供一个,即其无酒窝父亲提供的基因没有得到表现,这说明其母亲提供的有酒窝的基因是显性基因。因此小王同学有酒窝,母亲也有酒窝,但父亲没有酒窝,仅此就能推论控制有酒窝的基因是显性基因,因为父亲的基因在子代中没有得到表现。</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川省成都市祥福中学八级生物结业考试一生物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