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城八中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九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从生物进化论的观点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p><p>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证据</p><p>B.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p><p>C.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p><p>D.“孔子鸟”化石是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直接证据</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直接的、比较全面的证据,A正确;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B正确;生物进化论最早是由达尔文提出的,达尔文在1859年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C正确;孔子鸟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鸟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们对微小的物体和细胞进行观察,要借助显微镜.在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p>A. 下降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目镜</p><p>B. 对光时应该先将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p><p>C. 对光时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p><p>D. 要使视野变明亮,可以调节准焦螺旋</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镜筒下降,使物镜慢慢接近载玻片,此时两眼要注视物镜,防止物镜压坏玻片,而不是注视目镜,故A错误;低倍镜观察到的范围较大,可以粗略的找到待观测物的位置,因此对光时,用低倍镜正对光孔,而不是高倍镜,故B错误;对光时有四转:一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二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三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四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C正确;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和反光镜可以调节光线进入的多少.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在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所以,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视野较暗,要想看到明亮的视野,此时应选用的是大光圈和凹面镜。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和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谈虎色变”是简单反射</p><p>B.“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人类特有的反射</p><p>C.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p><p>D.反射都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谈虎色变”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的参与现场的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是复杂的反射,A错误;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由具体刺激引起的条件反射,人与动物共有,不是人类特有的反射,B错误;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C错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都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体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 人体皮肤属于上皮组织</p><p>B. 杜鹃花和杜鹃鸟的结构层次相同</p><p>C.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p><p>D. 所有的植物体都是由六大器官组成的</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皮肤最外面的表皮是由上皮细胞构成的,属于上皮组织,其内布满了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血管里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神经属于神经组织。可见皮肤是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等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A错误;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杜鹃花是绿色开花植物,而杜鹃鸟属于动物,通过比较二者的区别是杜鹃花没有系统这一结构,B错误;细胞是生物体(病毒除外)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C正确;</p><p>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错误。</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图是人体神经系统及其所调节的部分器官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a02a8ff1/SYS201712302356160793573048_ST/SYS201712302356160793573048_ST.001.png" width="221" height="11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人体形成视觉的感受器是[ ],长时间近距离玩手机或上网,就会导致[ ]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形,形成近视。</p><p>(2)图中人脑与躯干、内脏之间联系的通路是[ ]。</p><p>(3)肾脏产生的尿液流入膀胱,尿液储存到一定量就会产生排尿反射,请用图中数字、字母和箭头表示婴儿排尿反射的基本途径: 。</p><p>(4)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特有的,与[ ]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p><p> </p></div></div>
<div><p>【答案】(1)③视网膜;①晶状体</p><p>(2)脊髓</p><p>(3)⑤→⑦→B→⑧→⑥;</p><p>(4)语言中枢;A</p><p>【解析】</p><p>试题分析:(1))③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属于视觉感受器。①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长时间近距离玩手机或上网,就会导致眼的①晶状体过度变曲,形成近视.需要配戴凹透镜加以纠正.</p><p>(2)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脊髓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脊髓内的白质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联系的通道.</p><p>(3)肾脏产生的尿液通过④输尿管流入膀胱,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图中婴儿排尿反射的基本途径:⑤→⑦→B→⑧→⑥。人体在完成膝跳反射的同时,产生痛觉的部位是 大脑皮层。</p><p>(4)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特有的,与 语言中枢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图中,图一是绿色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活动过程示意图,图二是绿色植物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图三是细胞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a02a8ff1/SYS201712302356137492387530_ST/SYS201712302356137492387530_ST.001.png" width="482" height="16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水分在植物体内向上运输的动力来自于图一所示的过程[ ]作用。</p><p>(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储存在细胞的[ ]中。</p><p>(3)图二中2所示细胞与图三中 (填“甲”或“乙”)细胞结构相似。</p><p>(4)图三中两种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图一所示的过程[ ]作用,主要是在该能量转换器中进行的。</p><p> </p></div></div>
<div><p>【答案】(1)蒸腾</p><p>(2)[⑤]液泡(或细胞质、叶绿体)</p><p>(3)甲</p><p>(4)[⑦]线粒体;呼吸</p><p>【解析】</p><p>试题分析:(1)蒸腾作用形成的蒸腾拉力是水分向上运输的主要动力,因此水分在植物体内向上运输的动力来自于图一所示的过程B的蒸腾作用。</p><p>(2)细胞中的叶绿体是能量转换器,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产物储存在图3植物细胞的结构中的⑤液泡中的细胞液中。</p><p>(3)由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可知: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⑦线粒体,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没有细胞壁和大的液泡以及叶绿体.所以图3中的甲图是植物细胞,乙图是动物细胞。因此图二中2叶肉细胞所示细胞与图三中甲相似。</p><p>(4)细胞中的能量转化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因此图三中两种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⑦线粒体,图一中A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气体,因此表示呼吸作用,主要是在能量转换器线粒体中进行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流水清澈、鱼儿畅游、绿岛如茵…”不久的将来,太白湖就将向人们呈现出这样一幅美丽的画卷.近年来,我市对太白湖展开了生态修复(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a02a8ff1/SYS201712302356138832660377_ST/SYS201712302356138832660377_ST.001.png" width="288" height="1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的生态修复过程采取了 的措施,这主要是为了增加分解者的数量,以促进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分解,形成能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的水、二氧化碳和 ,从而实验水质的净化。</p><p>(2)曝气机能增加水体的含氧量,以满足水中生物 作用的需要。</p><p>(3)生物浮床(由各种水草组成)就像水中的绿岛,它与内河共同组成一个生态系统.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p><p>(4)生物浮床还为鱼儿提供了庇荫处,许多鱼喜欢在这样阴暗的环境中活动,这体现了非生物因素中的 对鱼生活的影响。</p><p> </p></div></div>
<div><p>【答案】(1)投入微生物菌剂;无机盐</p><p>(2)呼吸</p><p>(3)水草→鱼→鸟</p><p>(4)光。</p><p>【解析】</p><p>试题分析:(1)河水变质是因为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可以通过投入微生物菌剂,增加分解者的数量,把有机物转化成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p><p>(2)水生生物所需的氧气来自于水中,室温下,1L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氧气,所以曝气机不断向鱼池中通入气体是增加水中的氧含量,满足水中生物氧气的需要。</p><p>(3)从图中给出的生物可以找出食物链:水草→鱼→鸟,植物→昆虫→鸟等。</p><p>(4)鱼喜欢在阴暗的环境中生存,体现了光对鱼生活的影响。</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某研究小组为探究负氧离子对空气质量有何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a02a8ff1/SYS201712302356148950466085_ST/SYS201712302356148950466085_ST.001.png" width="351" height="16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在甲、乙两个相同的房间内,通过释放烟雾制造空气污染物浓度较高的环境.</p><p>②在甲房间内释放一定量的负氧离子,乙房间不做处理.</p><p>③每隔1小时对甲、乙房间内空气污染物中的PM2.5浓度进行检测,获得的数据经处理后如图所示.</p><p>请分析回答:</p><p>(1)实验中设置乙房间的目的是作为 ,以探究PM2.5浓度的变化是否与负氧离子有关。</p><p>(2)“0小时”时,甲、乙两个房间PM2.5浓度的检测值有较明显差异,检测人员解释这是此时烟雾颗粒物尚未分布均匀所致.那么,此时该如何检测才能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 。</p><p>(3)实验结果表明,甲房间的PM2.5浓度在逐渐 ,且速度比乙房间 ,由此可得出结论: 。</p><p> </p></div></div>
<div><p>【答案】(1)对照;</p><p>(2)随机多点检测,求平均值</p><p>(3)降低;快;负氧离子能改善空气质量</p><p>【解析】</p><p>试题分析:(1)实验中设置乙房间的目的是作为对照实验,以探究PM2.5浓度的变化是否与负氧离子有关。</p><p>(2)“0小时”时,甲、乙两个房间PM2.5浓度的检测值有较明显差异,检测人员解释这是此时烟雾颗粒物尚未分布均匀所致。那么,此时应该随机多点检测,求平均值.才能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p><p>(3)实验结果表明,甲房间的PM2.5浓度在逐渐降低,且速度比乙房间快,由此可得出结论:负氧离子能改善空气质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与人体新陈代谢密切相关的部分系统、器官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a02a8ff1/SYS201712302356147598193237_ST/SYS201712302356147598193237_ST.001.png" width="159" height="1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与D相连的血管是 ,血液在心脏和血管内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是因为有 。</p><p>(2)图中②表示的血管是 ,结构③所吸收的葡萄糖,在进入组织细胞之前,随着血液流经心脏各腔的顺序为(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p><p>(3)图中⑤内的血液比④内的血液中大分子物质浓度明显升高,这与 作用有关。</p><p> </p></div></div>
<div><p>【答案】(1)主动脉;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p><p>(2)上、下腔静脉;A右心房→B右心室→C左心房→D左心室;</p><p>(3)肾小球的滤过</p><p>【解析】</p><p>试题分析:(1)D是左心室,它与主动脉相连.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p><p>(2)小肠所吸收的葡萄糖,在进入组织细胞之前,随着血液流经③小肠毛细血管→各级静脉→②下腔静脉→A右心房→B右心室→肺动脉→①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C左心房→D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里的毛细血管。所以流经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为: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p><p>(3)观察图示可知:血管④是入球小动脉,⑤是出球小动脉,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因此从⑤出球小动脉流出的血液蛋白质等大分子的物质的浓度会明显升高,是因为血液中的一部分水滤过到了肾小囊腔。</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