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普洱市思茅三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选出运动方式相同的一组动物</p><p>A.河蟹、野鸭 B.袋鼠、鸵鸟</p><p>C.企鹅、麻雀 D.鳄鱼、蜥蜴</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河蟹的运动方式是爬行,野鸭的运动方式是游泳,A错误;袋鼠有四肢,能跳跃,鸵鸟的运动方式是奔跑,B错误;企鹅在水中能潜水,在陆地能行走,而麻雀有双翼,适于飞行,C错误;鳄鱼和蜥蜴的运动方式都是爬行,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世界上最大的鸟――鸵鸟的运动方式主要是</p><p>A.飞行 B.爬行 C.游泳 D.行走</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大相径庭,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飞行、奔跑、跳跃、行走、爬行、蠕动、游泳等方式,鸵鸟生活在草原上,前肢变成翼,但它已经失去飞行的能力,具有发达的后肢,主要运动方式是行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被称为“活化石”的爬行动物是( )</p><p>A.蜥蜴 B.扬子鳄 C.大熊猫 D.蛇</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中生代的“活化石”,我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细菌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关系密切,人们利用什么来制作酸奶</p><p>A.黄色短杆菌 B.乳酸菌 C.酵母菌 D.甲烷菌</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份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p><p>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将动物放到动物园</p><p>C.建立基因库 D.将濒危物种迁出原地</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自然保护区是人们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的运动不仅靠运动系统,还需要什么的控制和调节 </p><p>A.呼吸系统 B.消化系统 C.神经系统 D.循环系统</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动物的运动是由运动系统完成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有骨骼肌收缩舒张,牵引骨绕关节转动形成的,因此动物的运动并不仅靠运动系统,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通过运动提高了适应环境的能力,蜥蜴的主要运动方式为</p><p>A.飞行 B.跳跃 C.爬行 D.奔跑</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动物通过运动,能比较迅速的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利于寻找食物、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大相径庭,如蜥蜴是变温动物,一定要注意温差不要太大,温度在10至30摄氏度为佳,否则蜥蜴极易死亡或生病,蜥蜴尾易断,这是逃避敌害的一种方式,运动方式为爬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多样性不包括</p><p>A.遗传多样性 B.环境多样性</p><p>C.物种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可见生物多样性不包括环境多样性,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动物防御行为的是</p><p>A. 狗遇到人弯腰拾石块时,就逃跑</p><p>B. 壁虎断尾</p><p>C. 枯叶蝶体色形状像枯叶</p><p>D. 响尾蛇的红外感受器感知鸟的位置,从而捕食</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狗遇到人弯腰拾石块时,就逃跑.是为了防止被人打的防御行为;壁虎断尾是为了用跳动的尾巴吸引敌害的注意,掩护自己逃跑;枯叶蝶体色形状像枯叶,不容易被敌害发现,是保护色;响尾蛇的红外感受器感知鸟的位置,从而捕食,属于捕食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p><p>A.化石证据 B.解剖证据</p><p>C.胚胎发育上的证据 D.结构方面的证据</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始祖鸟化石说明了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等;而比较解剖学上的同源器官只是证明了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胚胎学上的证据(如鳃裂)只是说明了古代脊椎动物的原始祖先都生活在水中,这些证据(包括细胞研究)只是从某一方面证明了食物的进化.因此生物进化最直接、最主要的证据是化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下列分类的等级中,生物所具有的相同特征更多的是</p><p>A.纲 B.目 C.科 D.属</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选项中“纲、目、科、属”四个分类单位中,分类单位最小的是属。</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面植物中,属于被子植物的是</p><p>A.油松 B.大豆 C.铁线蕨 D.地钱</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主要特征是:胚珠外有子房壁包被,种子有果皮包被;受精过程不需要水,具有双受精现象;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大豆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属于被子植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具有社群行为的动物是</p><p>A.蚂蚁 B.蜜蜂 C.狒狒 D.蚊</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蚂蚁、蜜蜂、狒狒具有社会行为;蚊子群内没有明显的组织、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等级次序,因此不属于社群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动物的生殖行为的是</p><p>A.雌雄蛙抱对 B.孔雀开屏 C.筑巢 D.雄鸡报晓</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的空间、求偶、交配、孵卵、及对子代的哺育等,对种族的延续有重要意义,选项中雌雄蛙抱对、孔雀开屏是两性动物的识别,筑巢是鸟类占有繁殖的空间,都是动物的繁殖行为,雄鸡报晓是动物的节律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我们在做引体向上曲肘运动时,主要收缩的肌肉是</p><p>A.肱二头肌 B.肱三头肌</p><p>C.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 D.关节囊</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草履虫的运动依靠</p><p>A.纤毛 B.鞭毛 C.伪足 D.伸缩泡</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草履虫是单细胞的动物,通过一个细胞可以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其结构及功能如下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23dfaae3/SYS201712310000452677235977_DA/SYS201712310000452677235977_DA.001.png" width="382" height="29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可见,草履虫在水中旋转前进主要依靠纤毛的摆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第一次提出人猿同族的科学家是</p><p>A.赫胥黎 B.林奈 C.达尔文 D.米勒</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达尔文在《人类的来由与选择》(又名《人类起源》)一书中首次公开提出人猿共同祖先以及人类起源于非洲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对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认识就是</p><p>A.遗传多样性 B.环境多样性</p><p>C.物种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简单地说,就是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多样性;确切地说,生物多样性包括包括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认识就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属于脊椎动物的是</p><p>A.沙滩上横行的螃蟹 B.叮人吮血的蚊虫</p><p>C.埋头吃草的牛羊 D.野外蜇人的蝎子</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螃蟹、蚊虫、蝎子的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而牛羊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我国一级保护植物的是 ( )</p><p>A. 桫椤 B. 水杉 C. 龙棕 D. 珙桐</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龙棕,属于被子植物门、棕榈科,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其它都属于我国一级保护植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猿的共同祖先是</p><p>A.森林古猿 B.黑猩猩 C.南方古猿 D.大猩猩</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其中最大和最小的分类单位分别是</p><p>A.纲、种 B.界、种 C.界、科 D.门、界</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特征和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不同,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种、属、科、目、纲、门、界.其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病毒一般个体微小,要想观察其结构必须借助于</p><p>A.放大镜 B.光学显微镜</p><p>C.电子显微镜 D.肉眼</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病毒是一类形体十分微小的生物,形体比细胞小得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大约10亿个细菌等于一颗小米粒大,大约3万个病毒等于一个细菌大,一个病毒的大小约为10~300纳米,(1纳米=一百万分之一毫米),普通光学显微镜是观察不到病毒的,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比光学显微镜高许多,可以达到几十万倍,所以只有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它的形态。</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