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南华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是( )</p><p>A. 丹顶鹤 朱鹮 褐马鸡 B. 白鳍豚 金丝猴 蒙古野驴</p><p>C. 藏羚羊 水獭 金丝猴 D. 松鼠 大熊猫 猕猴</p><p> </p></div></div>
<div><p>【答案】AB</p><p>【解析】试题分析:丹顶鹤 朱鹮 褐马鸡都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A正确;白鳍豚 金丝猴都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蒙古野驴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B错误;藏羚羊、金丝猴均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而水獭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于普通常见动物,C错误;大熊猫和蒙古野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世界濒危动物,而松鼠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于普通常见动物,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关键的一步是( )</p><p>A.后肢粗壮 B.脑容量增加 C.奔跑飞快 D.群居生活</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劳动是人类的身体得到协调发展,最终演变成自然界的强者。故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属于原始大气的成分的是( )</p><p>A.氨气、氢气、氧气 B.氮气、甲烷、二氧化碳</p><p>C.氨气、氢气、甲烷、水蒸气 D.甲烷、二氧化碳、氢气、氧气</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可见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p><p>A.流感病毒 B.酵母菌 C.结核杆菌 D.霉菌</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流感病毒是动物病毒,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结核杆菌是细菌,霉菌是多细胞真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只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原因是:( )</p><p>A.这两类植物没有真正的根 B.这两类植物体内没有输导组织</p><p>C.这两类植物生殖都离不开水 D.这两类植物长得较矮小</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生殖离不开水,因此适于生活在阴湿处,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容易受到有害气体的侵害,可以检测环境的污染程度。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也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也属于孢子植物,蕨类植物的生殖离不开水,因此也适于生活在阴湿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动物运动消耗的能量直接来自于( )</p><p>A.食物 B.太阳 C.细胞的呼吸作用 D.消化吸收</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的呼吸作用是把生物体内储存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进行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食物被消化后,营养成分进入细胞转化为各类有机物。动物细胞再通过呼吸作用将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除了一部分转化为热能外,其余的贮存在ATP中,供动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时的需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认识是( )</p><p>A.物种多样性 B.基因多样性</p><p>C.生态系统多样性 D.遗传多样性</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认识就是生物物种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指物种种内基因组成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诗句“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中,说的可能是( )</p><p>A.葫芦藓 B.水绵 C.满江红 D.菠菜</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池塘中富含各种无机盐,使得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使得江水呈现出绿色,因此“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句诗描写的主要是藻类植物。水绵属于藻类植物,可见B符合题意。</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多样性是 结果。</p><p> </p></div></div>
<div><p>【答案】生物进化</p><p>【解析】</p><p>试题分析:地球上已经知道的生物大约有200万种,而且陆续有新的物种被发现。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而是共同进化的,共同进化包含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经过漫长的共同进化,生物种类变得丰富多彩,多种多样,也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的多样性主要包括三层次的内容,即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1)化石研究证明,早期的爬行动物逐步进化为现代的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动物。①从分析可知,早期的爬行动物在进化中形成种类繁多的陆生脊椎动物。②早期的爬行动物进化形成的杯龙类在进化中形成了包括哺乳类、鸟类在内的多种脊椎动物。(2)研究表明,大约2亿年前,一类早期的爬行动物逐渐演化为现代的哺乳动物。可见,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家认为人类的进化发展大约分为四个阶段:即 阶段、能人阶段、 阶段和智人阶段。</p><p> </p></div></div>
<div><p>【答案】南方古猿;直立人。</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的进化遵循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从 到 、从 到 的发展规律,不断进化和发展。</p><p> </p></div></div>
<div><p>【答案】水生;陆生;简单;复杂。</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可以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将以下动物、植物分别分类,并将分类的正确答案字母分别填入前面相应的括号内。<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4f213741/SYS201712310006491187373132_ST/SYS201712310006491187373132_ST.001.png" width="464" height="1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p><p> </p></div></div>
<div><p>【答案】</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4f213741/SYS201712310006491187373132_DA/SYS201712310006491187373132_DA.001.png" width="480" height="1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根据生活环境、形态结构及生殖方式的不同,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如向日癸属于被子植物,松树属于裸子植物,海带属于藻类植物,地钱属于苔藓植物,石松属于蕨类植物。</p><p>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属于两栖动物;蚯蚓的身体由很多环状体节构成,具有疣足和刚毛,有体腔出现,属于环节动物;蜥蜴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用肺呼吸,属于爬行动物;蜻蜓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有外骨骼,属于节肢动物;蜗牛的身体柔软,有腕足,用鳃呼吸,贝壳退化,属于软体动物。</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唯一证据。( )</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比较解剖学是对各类脊椎动物的器官和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究的科学,比较解剖学为生物进化论提供的最重要的证据是同源器官;胚胎学是研究动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科学,也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很重要的证据,如脊椎动物和人的胚胎早期都有鳃裂和尾,说明了脊椎动物和人是从某些古代的低等动物进化来的。因此化石不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但化石是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种植药材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中的间接价值。( )</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等。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潜在价值是今天还未被利用的那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可见种植药材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中的直接价值,故题干说法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蝴蝶、蜈蚣、蚂蚁和会织网的蜘蛛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昆虫。( )</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蝴蝶和蚂蚁具有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触角,一对复眼和一个口器,有3对足,一般有2对翅等特征,所以它们都属于昆虫,而蜈蚣和蜘蛛它们的身体有许多体节组成的,蜘蛛的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没有复眼,属于蛛形纲,蜈蚣身体分为头部和躯干部,有很多足,属于多足纲,故它们不属于昆虫。</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始祖鸟的身体结构特征说明鸟类是古代的爬行类进化而来的。( )</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1860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病毒、细菌、真菌都是微生物,他们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因此,题干的说法不正确。</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