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11:06:46

福建省福清市沙埔初级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食物链不正确的是</p><p>A. 青虫     山雀     雀鹰    B. 牧草      野兔      狐狸</p><p>C. 水草     小虾     黑鱼    D. 草     蝗虫     山雀    雀鹰</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所以A中青虫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所以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合作小组讨论时,出现下面四种说法,其中正确描述生命基本特征的是</p><p>A. 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B. 生物都由细胞组成</p><p>C.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能快速运动不属于生物的特性,如植物一般不能运动,A错误;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的。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错误;只有生物中的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如蜻蜓点水、母鸡生蛋等。生长和繁殖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基本特性,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荔枝果肉细胞中,储存糖分的主要结构是</p><p>A. 细胞质    B. 细胞核    C. 液泡    D. 细胞膜</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植物细胞的细胞质中有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有多种有味道的物质。所以在荔枝果肉细胞中,储存糖分的主要结构是液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p><p>A.含羞草、真菌、水        B.珊瑚的外骨骼、病毒、小草</p><p>C.猫、蘑菇、细菌      D.蝴蝶、小鸟、钟乳石</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 生物的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选项A.中的水、B.中的珊瑚的外骨骼、D.中的钟乳石,不具有的上述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选项C.中的猫、蘑菇、细菌具有的上述生物的特征,都属于生物。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探究的一般过程是开始于(   )</p><p>A. 作出假设</p><p>B.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p><p>C. 制定和实施计划</p><p>D. 表达和交流</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对光时,用高倍镜正对光孔</p><p>B. 要使视野变亮,可把低倍镜换成高倍镜</p><p>C. 镜筒下降,当物镜靠近载玻片时两眼注视目镜</p><p>D. 要使刚观察到的物像更清晰,可调节细准焦螺旋</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低倍镜观察到的范围较大,可以粗略的找到待观测物的位置,因此对光时,用低倍镜正对光孔,A错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物象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变得越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物像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变得越亮,所以要使视野变亮,可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B错误;镜筒下降,使物镜慢慢接近载玻片,此时两眼要注视物镜,防止物镜压坏玻片,C错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对被观察物体长或宽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p><p>A. 一片农田    B. 一块草地    C. 生物圈    D. 小河中所有的鱼</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一片农田、一块草地、生物圈既包括了生物所在的环境,也包括了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森林中所有的树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植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下列镜头的组合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p><p>A. 目镜5×、物镜5×    B. 目镜10×、物镜10×</p><p>C. 目镜5×、物镜10×    D. 目镜10×、物镜15×</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看到的数目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在四个选项中A选项放大25倍,B选项放大100倍,C选项放大了50倍,D选项放大150倍,只有A选项的放大倍数最小,所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p><p>①用凉开水漱口 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③盖盖玻片 ④染色  ⑤取口腔上皮细胞</p><p>A. ①②③④⑤    B. ④⑤①③②</p><p>C. ②①⑤③④    D. ①④⑤③②</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制作和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概括为:擦→滴→取→盖→染→吸等几步,但在取材前必须用凉开水漱口,以清除口腔内的杂质。</p><p>擦--用干净的纱布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p><p>滴--滴一滴生理盐水或清水于载玻片上;</p><p>取--取样品;</p><p>展--将样品展于滴了生理盐水或清水的载玻片上;</p><p>盖--盖上盖玻片,应注意,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或清水,然后轻轻盖在载玻片上,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p><p>染--将染液滴于盖玻片一侧</p><p>吸--用滤纸从另一侧吸去多余染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p><p>A. 在显微镜视野内观察到的物像是“bpdq”,则载玻片上的实物为“bpdq”</p><p>B. 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p><p>C. 在安放显微镜时,应把显微镜放在离实验桌左边缘7厘米左右的地方</p><p>D.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对被观察物体长或宽的乘积</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在显微镜视野内观察到的物像是“bpdq”,则载玻片上的实物为“bpdq,显微镜成倒像“bpdq”,旋转180度后得到“bpdq”,A正确;下降显微镜镜筒时,为了避免物镜压到玻片,损坏物镜,所以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B正确;在安放显微镜时,应把显微镜放在桌面偏左,离桌面里面约7厘米左右的地方,C正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对被观察物体长或宽的放大倍数,用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来表示,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这滴水中的动物可能是草履虫”,这句话属于(    )</p><p>A.假设       B.问题       C.结论     D.幻想</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根据科学探究过程的八个要素:①提出问题 ②猜想与假设 ③制定计划 ④进行实验 ⑤收集证据 ⑥解释和结论 ⑦反思与评价⑧表达与交流,可见“这滴水中的动物可能是草履虫”,属猜想假设。</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建省福清市沙埔初级中学七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