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长泰一中、华安一中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蚊子的幼虫孑孓生活在水中,它们的生活是否需要空气呢?我们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试回答下列问题。</p><p>(1)提出问题:孑孓的生活需要空气吗?</p><p>(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实验设计:</p><p>①取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放入等量的清水;</p><p>②取20只孑孓放入甲烧杯中、瓶口密封,另取_________只孑孓放入乙烧杯中、瓶口不做处理;</p><p>③将甲、乙两烧杯放在适合孑孓生活的同一环境中;</p><p>④观察甲、乙两烧杯中孑孓的生活情况;</p><p>⑤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p><p>(4)若实验的结论是孑孓的生活需要空气,则实验结果是:甲烧杯中的孑孓_______________,乙烧杯中的孑孓___________________。</p><p>(5)以上实验中甲乙两烧杯放等量清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甲乙两烧杯各放1只孑孓可以吗?__________,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孑孓的生活需要空气 20 是否有空气 死亡 正常生活 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 不可以 只放1只不能避免偶然性,容易出现误差,造成实验结果不准确</p><p>【解析】(2)作出假设: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提出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此题作出假设是:孑孓的生活需要空气。<br />(3)实验设计:②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甲烧杯与乙烧杯对照,实验变量是有无铁丝网,如图,取20只孑孓放入甲烧杯中,并用一细铁丝网罩住,另取20只孑孓放入乙烧杯中。⑤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空气。<br />(4)结果预测与结论:甲烧杯中的孑孓死亡,说明表层水溶氧丰富,甲中孑孓被铁丝网阻挡无法到达表层,缺氧窒息;乙烧杯中的孑孓正常活着,说明孑孓在水中能呼吸。<br />(5)以上实验中甲乙两烧杯放等量清水的目的是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甲乙两烧杯不可以各放1只孑孓,因为只放1只不能避免偶然性,容易出现误差,造成实验结果不准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二是某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3160520f/SYS201712310121476395944348_ST/SYS201712310121476395944348_ST.001.png" width="189" height="14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3160520f/SYS201712310121476395944348_ST/SYS201712310121476395944348_ST.002.png" width="204" height="1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一中蛇和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p><p>(2)图一的食物网由_________条食物链组成;</p><p>(3)该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还有一种成分没有画出来它是______________;</p><p>(4)图一的土壤中含有某些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p><p>(5)若图一中鹰的数量大量减少,则草的数量会________,从而影响生态平衡;</p><p>(6)若图二中甲、乙、丙分别表示草→兔→鹰这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有机物总量,则乙对应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p><p>(7)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捕食 竞争 3 分解者 猫头鹰 大量减少 鹰 草→鼠→蛇→鹰</p><p>【解析】(1)图一中鹰吃蛇属于捕食关系,鹰和蛇都吃鼠因此属于竞争关系,所以蛇和鹰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br />(2)图一中食物链有:草→兔→鹰、草→鼠→鹰、草→鼠→蛇→鹰,因此图一的食物网由3条食物链组成;<br />(3)图一中草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因此该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还有一种成分没有画出来,它是分解者;<br />(4)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一中鹰的营养级最高,因此“图一的土壤中含有某些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鹰;<br />(5)“若图一中鹰的数量大量减少”,兔、鼠因捕食者的减少而大量增加,兔、鼠吃草,则草的数量会大量减少,“从而影响生态平衡”;<br />(6)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若图二中甲、乙、丙分别表示草→兔→鹰这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有机物总量”,则乙对应的生物是鹰;</p><p>(7)营养级越多食物链越长,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草→鼠→蛇→鹰。</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被称为“地球之肾”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绿色水库”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____;森林生态系统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稳定性更强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湿地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p><p>【解析】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蓄洪抗旱、净化水源的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 森林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最复杂,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强;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在栽培和管理中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p><p> </p></div></div>
<div><p>【答案】 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 物质 能量</p><p>【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等,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在生态系统中,如食物链:草→兔→鹰,兔吃草,草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进入了兔的体内,鹰吃兔,兔体内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到了鹰的体内。因此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判断题</p><p>(1)植物可以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________) </p><p>(2)生物的生存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  (_________)</p><p>(3)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_________)</p><p>(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________)</p><p>(5)一片森林里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对 错 对 对 错</p><p>【解析】(1)植物可以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是在进行呼吸作用;</p><p>(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因素.非生物因素如:温度、食物、光、空气、水等。而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等,这些都属于环境,因此单一说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具有片面性。</p><p>(3)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它的营养方式为自养、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称为能流,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因此,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自然林区内的马尾松一般不容易发生虫害,但在一些人工马尾松林中却常会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p><p>A. 松毛虫繁殖力强 B. 马尾松抗虫能力差</p><p>C. 人工林营养结构简单、生物种类少 D. 当地气候适宜松毛虫的生长</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马尾松林常常是山林经砍伐后种植的人工林,其基因多样性流失,种类单一,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减少,松林的自动调节能力下降,松林的抗病虫害能力下降,所以较易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是指( )</p><p>A. 一种生物的总和 B. 生物及其生存环境</p><p>C. 所有生物的总和 D. 生物生存的环境</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如一片农田、一条河流.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和水等。生物部分有植物、动物、细菌、真菌。如一片农田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包括农田中的所有生物(农作物、杂草、动物、细菌、真菌)和农田中的水分、土壤、温度、空气以及生存的空间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是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的一组对照实验条件 ( )</p><p>A. 阴暗、明亮 B. 潮湿、干燥 C. 明亮、潮湿 D. 阴暗、干燥</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设置对照实验时,要根据所要探究的条件,要设置以探究的条件为惟一变量的对照组。本探究实验所要探究的是“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所以要探究的条件为光,就要设置以光为惟一变量的对照组。所以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判断是否为生物的是(    )</p><p>A. 能生长和繁殖后代 B. 能运动和由小变大</p><p>C. 能呼吸和获取营养 D. 能代谢和排出废物</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据上所述,由小长大,属于生物的生长现象,生长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性,但是能运动不是生物的特性,如植物一般不能运动。因此选项B不能作为判断生物的依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的底部,_____________ 大部,_____________的表面。</p><p> </p></div></div>
<div><p>【答案】 生物圈 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p><p>【解析】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的是生物的生活能___________环境;海豹的皮下脂肪厚,骆驼刺的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这体现了生物能____________环境,对一只蚂蚁来说,同窝的蚂蚁是影响它生活的____________ 因素,它们之间主要表现出___________ 关系,其它窝蚂蚁是影响它生活的 ___________ 因素,它们之间主要表现出____________ 关系,雨水是影响它们生活的 ______________ 因素。(以上“因素”前请填“生物”或“非生物”)</p><p> </p></div></div>
<div><p>【答案】 影响 适应 生物 合作(或种内互助) 生物 种内斗争 非生物</p><p>【解析】“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是大树的存在使环境温度降低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很长很长的堤坝,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的,体现的也是生物带给环境得改变。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是生物对寒冷环境的适应。对一只蚂蚁来说,同窝的蚂蚁是影响它生活的生物因素,它们之间主要表现出合作关系如共同搬运食物;其他窝的蚂蚁是影响它生活的生物因素,它们之间主要表现出竞争关系竞争食物、生活空间等。雨水是影响它们生活的非生物因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直接说明了(    )</p><p>A. 人为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p><p>C.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悲”,雀吃粮食属于捕食关系,兔吃草,没有草,兔子会饿死,狐也会因食物缺乏而死亡,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捕食关系,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的是(    )</p><p>A. 野兔和狼 B. 蚜虫和水稻 C. 小麦和稗草 D. 工蜂和蜂王</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狼吃野兔,是野兔和狼属于捕食关系,A错误;蚜虫吃水稻,是蚜虫和水稻是捕食关系,B错误;小麦和稗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和无机盐等,是水稻和杂草属于竞争关系,C正确;<br />工蜂和蜂王属于合作关系,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现象中,属于动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p><p>A. 河边垂柳的枝条,垂向河面 B. 仙人掌适应干旱,叶变成刺</p><p>C. 秋天大雁由北方飞向南方越冬 D. 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肥沃</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河边垂柳的枝条,垂向河面,是植物适应环境的表现;仙人掌适应干旱,叶变成刺,是植物适应环境的表现;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肥沃,属于动物改变环境的表现。秋天大雁由北方飞向南方越冬,属于动物对环境适应。</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同学练习使用显微镜的部分步骤,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3160520f/SYS201712310121493335342703_ST/SYS201712310121493335342703_ST.001.png" width="400" height="1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A中,该同学_____ 时针旋转__________________ 。</p><p>(2)镜筒下降的操作是图______ 所示。 </p><p>(3)图C表示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p><p>(4)用箭号和图中的字母表示操作的先后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逆 粗准焦螺旋 B 对光 C→D→B→A</p><p>【解析】观察图示可知:</p><p>(1)图A中,该同学逆时针旋转粗准焦螺旋。</p><p>(2)镜筒下降的操作是图B所示。 </p><p>(3)图C表示操作步骤是对光。</p><p>(4)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是:<br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3、观察 4、整理。所以图中操作的先后顺序是:C→D→B→A。</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能排除体内的废物,人排出废物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____________以外,生物都是由_______________构成的。</p><p> </p></div></div>
<div><p>【答案】 排尿 出汗 呼出气体 病毒 细胞</p><p>【解析】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动物和人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两部分。</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黄羊、跳鼠等善于奔跑的动物一般都生活在哪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中( )</p><p>A. 森林生态系统 B. 农田生态系统</p><p>C. 草原生态系统 D. 池塘生态系统</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缺乏高大的植物,生长一些低矮的植被,善于奔跑的黄羊、跳鼠等动物,一般都生活在草原生态系统中。</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小明的父母是双眼皮,而小明却是单眼皮,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具有( )</p><p>A. 适应性 B. 遗传性 C. 应激性 D. 变异性</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小明的父母是双眼皮,而小明却是单眼皮”,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因此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具有变异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小母鸡长大能生蛋,蛋又能孵出小鸡”所表示的生物生命现象是( )</p><p>A. 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 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p><p>C. 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D.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小母鸡长大能生蛋,蛋又能孵出小鸡“表示生物的能生长和繁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那项是由于食物链受到破坏而造成水稻减产( )</p><p>A.连续干旱</p><p>B.农药使用不当</p><p>C.酸雨的危害</p><p>D.大量捕杀青蛙使害虫大量繁殖</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表示食物链,据此答题.</p><p>解:在题干的D选项中的生态系统中,水稻为植物属于生产者,而害虫和青蛙为动物属于消费者,它们之间存有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一条食物链,即:水稻→害虫→青蛙,如果大量捕捉青蛙,以至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破坏了食物链,导致生态平衡失调,使害虫增加,水稻减产.而连续干旱是因为缺水导致产量低的,农药使用不当和酸雨的危害等造成农作物减产,与食物链无关.</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均是影响沙漠植物的环境因素,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p><p>A. 阳光</p><p>B. 水分</p><p>C. 温度</p><p>D. 空气</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沙漠主要的特点是干旱缺水,而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成分,水分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植物的分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和非洲沙漠的大耳狐,它们耳朵的大小不同,如图所示。这与它们所地区的哪种非生物因素有关?(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3160520f/SYS201712310121502787226895_ST/SYS201712310121502787226895_ST.001.png" width="187" height="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水 B. 空气 C. 温度 D. 气候</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北极狐耳朵要小,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保持体温,适应寒冷的北极环境。而非洲沙漠的狐,耳朵较大可以增加热量的散失,降低体温,适应高温的环境。因此北极的极地狐和非洲沙漠的大耳狐,耳朵大小的不同主要非生物因素温度有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同学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分别采用了10×的目镜和40×物镜组合,则放大倍数是( )</p><p>A. 50倍 B. 30倍 C. 400倍 D. 40倍</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放大的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10×40═400(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向日葵总是向着太阳,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p><p>A. 生长和繁殖 B. 对刺激作出反应</p><p>C. 能进行呼吸 D. 生活需要营养</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应激性能够使生物“趋利避害”, 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向日葵的花盘总是向着太阳,这说明生物具应激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按照生物的形态特点,可以将生物划分为( )</p><p>A.家禽、宠物</p><p>B.植物、动物、家禽</p><p>C.动物、植物</p><p>D.动物、植物、其它生物</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为了研究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要对生物进行分类,生物的分类依据很多,要对生物灵活分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即根据形态结构的特点,把生物划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细菌、真菌等).故选:D.</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