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第四十三中学八年级上月考三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碳循环中,使碳从大气中进入生物体内的生理作用是</p><p>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摄食作用 D.微生物的分解作用</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f1561103/SYS201712310014071097309061_DA/SYS201712310014071097309061_DA.001.png" width="47" height="6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因此光合作用能使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体,B正确;呼吸作用能使生物体内的碳进入大气,分解作用能使生物体内的碳进入大气,摄食作用不属于生理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p><p>A.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吃奶,会抓握物体</p><p>B.英格兰的大山雀学会偷喝牛奶</p><p>C.蚯蚓学会在迷宫中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p><p>D.成年黑猩猩利用经验解决问题</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英格兰的大山雀学会偷喝牛奶、蚯蚓学会在迷宫中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成年黑猩猩利用经验来解决问题是通过学习、模仿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性学习行为;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吃奶,会抓握物体,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的双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p><p>A.收缩,舒张 B.舒张,收缩</p><p>C.收缩,收缩 D.舒张,舒张</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当手臂自然下垂时,感觉比较轻松,此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植物最高等的是</p><p>A.衣藻 B.葫芦藓 C.小麦 D.蕨</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小麦属于种子植物,能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衣藻属于藻类植物,蕨属于蕨类植物,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三者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生存斗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适者 ,不适者 的过程,称为自然选择。</p><p> </p></div></div>
<div><p>【答案】生存;淘汰</p><p>【解析】</p><p>试题分析: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从而能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生物为了获取食物和空间,要进行生存斗争。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哪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池塘生态系统中,生活着许多种动植物,其中草鱼属于</p><p>A.分解者 B.生产者 C.第二营养级 D.第三营养级</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草鱼以生产者为食物,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一块农田里,直接影响玉米生长的生物因素是</p><p>A.阳光、水、空气 B.蚜虫、杂草、鼠、蝗虫、兔子</p><p>C.鸟、鼠、蚜虫、蛇、兔子、狼 D.羊、兔子、狼、蚯蚓、空气、水、土壤等</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直接影响玉米生长的主要因素是直接吃玉米的动物和与玉米生活在一起有竞争关系的植物,因此直接影响玉米生长的主要因素有阳光、空气、水属于环境中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蚜虫、杂草、老鼠、蝗虫等属于环境中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狼是肉食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鸟类飞行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p><p>A.食物的消化作用 B.吸入的空气中的能量</p><p>C.周围环境中的能量 D.细胞的呼吸作用</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动物的运动需要能量,肌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获得能量,因此,鸟类飞行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细胞的呼吸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是</p><p>A.神经和骨骼 B.骨、骨骼肌和骨连结</p><p>C.神经和肌肉 D.骨连结和骨骼</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和骨连接三部分组成。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关节在运动中起到支点作用,骨起杠杆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的“学习”能力主要与动物的什么结构有关:</p><p>A.小脑 B.内分泌系统 C.大脑皮层 D.激素</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后天性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后天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因此动物具有“学习行为”,主要与动物的大脑皮层有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产生运动的原因是</p><p>A.骨自身运动的结果 B.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p><p>C.关节位置变化的结果 D.骨骼肌位置变化的结果</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A错误;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B正确;关节在运动中起着支点的作用,只有骨骼肌的收缩或舒张才能引起骨绕关节运动,C错误;骨骼肌只有收缩或舒张,引起骨的位置变化的,骨骼肌位置没有变化,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不包括</p><p>A.物种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p><p>C.生态系统多样性 D.环境多样性</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不包括环境的多样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植物中都具有输导组织的是</p><p>A.藻类植物、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B.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p><p>C.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裸子植物 D.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没有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裸子植物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体内有输导组织,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体内有输导组织。</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蜂群中的工蜂在百花盛开时采集花粉、花蜜是</p><p>A.后天性的社会行为和觅食行为 B.后天性的防御行为和觅食行为</p><p>C.先天性的社会行为和觅食行为 D.先天性的社会行为和迁徙行为</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蜂群中的工蜂在百花盛开时采集花蜜,体现了蜂群有明确的分工,因此蜂群具有社群行为;工蜂在百花盛开时采集花蜜是为了获取食物的行为,因此还属于觅食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一动你的关节,仔细体验,正常的关节在运动过程中是</p><p>A.牢固,但不灵活 B.灵活,但不牢固</p><p>C.既牢固又灵活 D.既不牢固又不灵活</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关节在运动中起到支点的作用,既牢固又灵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生物进化的是</p><p>A.恐龙蛋变成恐龙 B.海洋变成陆地</p><p>C.古猿变成人 D.蝌蚪变成青蛙</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恐龙蛋变成恐龙,是恐龙蛋的孵化过程,属于生殖现象,A错误;海洋变成陆地,是自然条件的变迁,不是生物的变化,B错误;类人猿变成人,是类人猿经过漫长的进化形成的结果,C正确;蝌蚪变成青蛙,是青蛙的变态发育,不是生物的进化,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能证明原始地球条件下可以产生有机小分子物质的实验是</p><p>A.雷迪实验 B.米勒实验 C.达尔文实验 D.巴斯德实验</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1953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闭的装置内,通过进行火花放电(模拟闪电),合成了多种氨基酸(氨基酸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一类有机物),证明了原始地球条件下可以产生有机小分子物质。</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吃梅止渴”属于 行为 ,“望梅止渴”属于 行为。</p><p> </p></div></div>
<div><p>【答案】先天性;后天性</p><p>【解析】</p><p>试题分析:吃梅止渴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下完成的,属于非条件反射;望梅止渴是人出生后产生的,由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都属于条件反射,属于后天性行为。</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种,又叫 ,是指形态结构和 基本相似, 基本相同的一类生物。</p><p> </p></div></div>
<div><p>【答案】物种;生理功能;生态分布</p><p>【解析】</p><p>试题分析:种又叫物种,是最小的单位,一种生物就是一个物种,种是指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表现相似、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群生物。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同种生物的有性生殖可以生育有生殖能力的后代。</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病毒是一类结构非常简单的生物,它们没有 ,一般是由 外壳和内部 构成。</p><p> </p></div></div>
<div><p>【答案】细胞结构;蛋白质;遗传物质</p><p>【解析】</p><p>试题分析:病毒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微生物,它们没有细胞结构,一般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内部的遗传物质为核酸(大多数的病毒都是DNA,只有少数病毒是RNA).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富集是伴随着 发生的。</p><p> </p></div></div>
<div><p>【答案】食物链</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是伴随着食物链发生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动物的行为主要受 和 的调控作用。</p><p> </p></div></div>
<div><p>【答案】神经系统 激素</p><p>【解析】</p><p>试题分析:动物行为是指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动物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作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f1561103/SYS201712310014068765986289_ST/SYS201712310014068765986289_ST.001.png" width="326" height="1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水稻属于 ,图中未标出的生物成分是 。</p><p>(2)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p><p>(3)请写出图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p><p>(4)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p><p>(5)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体内积存重金属最多的生物是 。</p><p> </p></div></div>
<div><p>【答案】(1)生产者;非生物部分;</p><p>(2)5;</p><p>(3)水稻→鼠→猫头鹰;</p><p>(4)太阳能;</p><p>(5)猫头鹰。</p><p>【解析】</p><p>试题分析:(1)一个完整地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是指影响生物生存的空气、水等,而生物部分又由生产者(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有机物)、消费者(动物,直接或间接的植物为食)、分解者(细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为生);水稻属于生产者,图中未标出的生物成分是非生物部分。</p><p>(2)(3)由食物链的定义可以知道: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中间用箭头来表示,箭头指向吃的一方,而且它们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逻辑关系,故图中可构成5条食物链:水稻→鼠→猫头鹰;水稻→鼠→蛇→猫头鹰;水稻→鸟→蛇→猫头鹰;水稻→蝗虫→鸟→蛇→猫头鹰;水稻→蝗虫→青蛙→蛇→猫头鹰;其中最短的是水稻→鼠→猫头鹰;</p><p>(4)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p><p>(5)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在上面的食物链中,猫头鹰的级别最高,根据生物富集现象,其体内重金属的含量最高。 </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