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11:01:49

山东省枣庄市第二十九中学八年级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一个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内,要使其中的动物能长时间存活,必须提供(   )</p><p>A.太阳能  B.足够的有机物  C.氧气    D.水分</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态系统中的动物要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氧气,有分析可知,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正好供动物和自身呼吸利用,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的过程,可见光合作用必须要有光,因此在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中,要使其中的动物能长时间存活,必须提供光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正确的食物链是(    )</p><p>A.草→羊→狼         B.阳光→草→昆虫→蛙</p><p>C.兔→狐→细菌       D.虾米→小鱼→大鱼</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由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即: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最高级消费者。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草→蝗虫→青蛙组成的食物链中,若青蛙的体重增加10克,则最少需消耗蝗虫(   )</p><p>A.25克  B.50克 C.100克    D.125克</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态系统能量的流动是沿食物链逐级递减的,单向的,不循环。大多数食物链一般只有3-4个营养级。一般地说:输入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流入下一营养级,在草→蝗虫→青蛙组成的食物链中,若青蛙的体重增加10克,则最少需消耗蝗虫50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些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     )</p><p>A.海洋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p><p>C.森林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关于该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141e3889/SYS201712310018007514284611_ST/SYS201712310018007514284611_ST.001.png" width="139" height="1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此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有鼠和蛙</p><p>B.此食物网中包含3条食物链</p><p>C.若该农田受到农药污染,则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为猫头鹰 </p><p>D.此食物网中,由植物到鼠,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p><p>&#xa0;</p></div></div>
<div><p>【答案】CD</p><p>【解析】</p><p>试题分析: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猫头鹰在食物链的末端营养级别最高,则体内的有毒物质的含量最高,用逐一排除法,故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为猫头鹰,C正确。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并逐级递减,每一个营养级大约有10%~20%的能量输送给下一个营养级,D 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和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等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p><p>A.分解者很少    B.缺乏生产者    C.没有消费者    D.缺乏生产者</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南极的温度很低,而且南极的有机物较少,因此不适于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若把粪便等生活垃放在南极,由于细菌真菌较少,分解缓慢,会造成环境污染,故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缺少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鹰的数量变化曲线图,最好有可能的如图中的(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141e3889/SYS201712310018013845171774_ST/SYS201712310018013845171774_ST.001.png" width="535" height="10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xa0;</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而不是静态的平衡,生态系统中任何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其它生物和环境因素的制约,其数量应是呈波浪形的消减状态,不可能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更不可能是一直呈增多状态,因此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中,鹰的数量受应是相对稳定在一个水平上。</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果用一个图形来表示生态系统中兔、鹰、草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你认为正确的图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141e3889/SYS201712310018014849698773_ST/SYS201712310018014849698773_ST.001.jpeg" width="464" height="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xa0;</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草、兔、鹰构成的食物链是:草→兔→鹰。由于能量沿着食物传递的过程中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因而在此食物链中草中的能量最多,其次是兔,能量最少的是鹰,因而这些生物的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草、兔、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是指(   )</p><p>A.所有生物的总和       B.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p><p>C.所有动物总和       D.生物的生存环境</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观点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为了适应污染的环境,桦尺蛾的体色变成了灰色</p><p>B.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p><p>C.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白色变异</p><p>D.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是污染的环境对桦尺蛾的体色进行了选择,而不是为了适应污染的环境,桦尺蛾的体色变成了灰色,错误;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正确;冰天雪地的环境对北极熊的体色进行了选择,白色与环境相适应是适者生存,而不是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白色变异,错误;是环境对长颈鹿的颈的长短进行了选择,颈和前肢很长是适者生存,而不是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错误。</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过程。请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b300a108/SYS201712310017594813833207_ST/SYS201712310017594813833207_ST.001.png" width="323"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①②表示的生理过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该生态系统中构成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主要以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循环。</p><p>(4)物质循环和____________都是通过食物链和实务网实现的,这两个过程同时进行,密切相关、不可分割。</p><p>&#xa0;</p></div></div>
<div><p>【答案】(1)呼吸作用;光合作用;</p><p>(2)A→B→C;</p><p>(3)二氧化碳;</p><p>(4)能量流动。</p><p>【解析】</p><p>试题分析:(1)如图②,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合成的有机物除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外,另外其它生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所以也为其它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同时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太阳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然后人体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进入人体,成为人体内有机物中的能量,在人体细胞的线粒体里再通呼吸作用有机物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因此图解中的②是光合作用,①是呼吸作用。</p><p>(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通过食物链依次传递的,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是A→B→C。</p><p>(3)植物利用二氧化碳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二氧化碳进入有机(生物)环境,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和动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使碳元素由生物体进入无机环境,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以 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p><p>(4)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物圈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这样的昆虫不容易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多,请分析回答:</p><p>(1)在这个海岛上,昆虫的无翅或残翅属于____________(填“有利”或“不利”)变异.</p><p>(2)大风对海岛上的昆虫起了____________作用.</p><p>(3)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__________源:</p></div></div>
<div><p>【答案】(1)有利;</p><p>(2)定向选择;</p><p>(3)自然选择</p><p>【解析】</p><p>试题分析:(1)生物界普遍存在变异,变异是随机产生的,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由于海岛上经常刮大风,那些有翅能飞的昆虫,就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而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p><p>(2)刮大风时,有翅的昆虫被风刮到海里淹死而被淘汰。在这里,能够遗传的变异为昆虫的进化提供了选择的材料,大风对这个岛上的昆虫起了定向选择作用。</p><p>(3)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141e3889/SYS201712310018012299153078_ST/SYS201712310018012299153078_ST.001.png" width="230" height="1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这一实验装置是美国青年学者____________设计的。</p><p>(2)B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____________,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不含____________。在B处的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____________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____________。</p><p>(3)C装置里的液体模拟了____________,实验后可检验到其中含有多种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p><p>(4)此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从____________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1)米勒;</p><p>(2)原始大气;氧气;能量;</p><p>(3)原始海洋;</p><p>(4)无机小分子物质</p><p>【解析】</p><p>试题分析:(1)如图是米勒实验的装置,米勒是美国青年学者;</p><p>(2)图中B里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有水蒸气、氨气、甲烷等,与现在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无氧气。正负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的闪电.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了能量;</p><p>(3)C处为取样活塞,若取样鉴定,可检验到其中含有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此装置是模拟原始地球条件下的原始海洋;</p><p>(4)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枣庄市第二十九中学八级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