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密四中文慧学校八年级上月考二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青蛙杀光,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哪项的曲线图来表示?(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6fd6830a/SYS201712310019077542731056_ST/SYS201712310019077542731056_ST.001.jpeg" width="457" height="1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若把青蛙杀光,蝗虫会因为失去天敌的控制而数量大增,蝗虫数量大增后会导致水稻等生产者大量减产甚至绝产,这样蝗虫会因食物不足数量急剧下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对该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蝉→螳螂→黄雀 B.蝉←螳螂←黄雀</p><p>C.柳树→蝉→螳螂→黄雀 D.柳树←蝉←螳螂←黄雀</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书写食物链时,起点是生产者,要放在最前面,终点是最高级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的方向要从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A、B两项的起点都是消费者,不正确;D项的捕食关系,即箭头方向表示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某同学依据此生态系统书写了四条食物链,其中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6fd6830a/SYS201712310019079475778161_ST/SYS201712310019079475778161_ST.001.png" width="224" height="8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鹰→蛇→鼠→草 B.草→鼠→蛇→鹰</p><p>C.草→鼠→蛇 D.土壤→草→鼠→鹰</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书写食物链时一要注意完整性,起点是生产者——植物;二要注意方向性,箭头指向右面,第二种生物多数是植食性动物;三要注意范围性,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时,往往得到网状的复杂结构——食物网,这是由于( )</p><p>A.生产者的数量最多 B.消费者不仅以一种食物为食</p><p>C.生态系统的物质要大量流失 D.消费者的数量太多</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一种生物可以被多种生物吃掉,一种生物也可以以几种生物为食,食物链之间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吃的牛肉来自于以玉米为饲料的牛。在此过程中,牛和人分别所扮演的角色分别为( )</p><p>A.生产者、消费者 B.消费者、生产者</p><p>C.分解者、消费者 D.消费者、消费者</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根据捕食食物链的组成判断,牛以玉米等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人吃牛肉,属于消费者;植物能制造有机物,是生产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圈养育着万物生灵,人和各种生物共同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下面承担分解者角色的是( )</p><p>①淡水中的衣藻 ②高山上的油松 ③土壤中的细菌 ④朽木上的蘑菇 ⑤树上的麻雀 ⑥河边的青蛙 ⑦土壤中的蚯蚓 ⑧树叶上的毛毛虫 ⑨蜣螂 ⑩鲜艳的大丽花</p><p>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p><p>C.③⑥⑨ D.③④⑦⑨</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角色的一般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还有一些腐生的动物也可以承担分解者的角色。本题中,土壤中的细菌、朽木上的蘑菇是分解者,蚯蚓以腐烂的植物碎屑为食,蜣螂以动物粪便为食,也是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类是生物圈中的重要一员,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越来越大。那么,人类在生物圈中扮演的角色是( )</p><p>A.生产者 B.消费者</p><p>C.分解者 D.生产者和消费者</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产者;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是消费者;部分细菌和真菌能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物质,是分解者。人也不能制造有机物,直接和间接以植物为食,应该属于消费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森林中一棵大树死了,倒在地上,许多苔藓、藻类、蘑菇、白蚁、蠕虫、蜘蛛和老鼠均以这棵朽木为生。它们共同构成了( )</p><p>A.生物成分 B.非生物成分</p><p>C.生态系统 D.生物圈</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无机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该题中既包括苔藓、藻类等自养生物,又包括白蚁、蠕虫、蜘蛛和老鼠等动物,朽木及其环境又包括了细菌、真菌和阳光、温度、水分、土壤、空气等。即这是由生物成分与非生物成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个生态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农田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p><p>A. 以农作物为主体 B. 是人工的生态系统</p><p>C. 人是生产者 D. 动植物种类较少,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差</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农田生态系统是人类起主导作用的人工生态系统。为了促进农田生态系统中农作物的丰产,人们常常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尽量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 的方向。其中的生产者主要是农作物,但是由于动植物种类较少,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简单生态系统中有四种生物甲、乙、丙、丁,右下图表示这四种生物所含的能量比例关系。假设这四种生物能构成食物链,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6fd6830a/SYS201712310019093827678078_ST/SYS201712310019093827678078_ST.001.jpeg" width="181" height="1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6fd6830a/SYS201712310019093827678078_ST/SYS201712310019093827678078_ST.002.png" width="230" height="1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从题图中的比例关系可以看出,甲的比例为最大,应该是生产者;乙和丙的比例基本相同,属于同一营养级的消费者;丁的比例最小,为第三营养级的消费者。因此,这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应该如A项所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6fd6830a/SYS201712310019094842628001_ST/SYS201712310019094842628001_ST.001.png" width="151" height="10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p><p>B.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p><p>C.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p><p>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的。生物成分又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这三者中,只有生产者能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由此可得出甲是生产者;只有分解者能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遗体分解,并释放二氧化碳到大气中,产生的水和无机盐被植物利用,因此乙是分解者;丙捕食生产者,为消费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以下不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的是( )</p><p>A.湿地是在多水和过湿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p><p>B.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p><p>C.湿地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p><p>D.沼泽是最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湿地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包括沼泽、湖泊等。湿地在控制洪水、调节水流方面功能显著。湿地生态系统不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p><p>A.湿地生态系统 B.生物圈</p><p>C.海洋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它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温带针阔混交林极少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害,而某地的人工马尾松林近年来因松毛虫的危害而大面积死亡。其原因是( )</p><p>A.人工林中的松毛虫繁殖力强</p><p>B.人工马尾松林适应性下降</p><p>C.人工林生物成分单一,营养结构简单</p><p>D.人工林密度大,影响通风</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与温带针阔混交林相比,人工马尾松林生物成分单一、营养结构简单,形成的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小,容易遭到破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与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 </p><p>A.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是单向的</p><p>B.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的生物获得的能量越少</p><p>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p><p>D.生物的种类越多,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越多</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流动的,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因此,食物链越长,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获得的能量越少;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越复杂,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越多。当初级消费者越多时,流向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也越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图中能形成食物链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6fd6830a/SYS201712310019100439740908_ST/SYS201712310019100439740908_ST.001.png" width="121" height="5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A→B→C→D B.D→C→B→A</p><p>C.D→C→B D.C→B→A</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食物链表示的是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图中D植物是生产者,C昆虫和B食虫鸟是消费者,食虫鸟吃昆虫,昆虫吃植物,它们构成食物链。而A腐生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不参与构成食物链。</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落花转化为春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p><p>A.植物根部的吸收作用 B.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p><p>C.花瓣本身的呼吸作用 D.细菌、真菌的合成作用</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堆积如山,是因为大量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这些物质又被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因此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因此,在落花转化为春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6fd6830a/SYS201712310019068654298197_ST/SYS201712310019068654298197_ST.001.jpeg" width="222" height="1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此生态系统中生物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 。</p><p>(2)在此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 。昆虫和禾谷类作物之间是 关系。</p><p>(3)图中所示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中属于 。</p><p>(4)如果工厂排放的有害物质如铅、汞等进入此生态系统,通过生物的富集作用,该生态系统中 的体内有害物质含量最高。</p><p> </p></div></div>
<div><p>【答案】(1)太阳能</p><p>(2)禾谷类作物(生产者) 捕食</p><p>(3)分解者</p><p>(4)鹰</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态系统中生物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此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禾谷类作物。昆虫和禾谷类作物之间是捕食关系。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营养级级别越高,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此生态系统中,鹰是最高级消费者,所以鹰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6fd6830a/SYS201712310019096606499440_ST/SYS201712310019096606499440_ST.001.png" width="383" height="15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此农田生态系统中,昆虫、吃草子鸟、兔都以禾谷类为食,食虫鸟能够捕食昆虫,又可被鹰捕食,鹰还可捕食吃草子鸟和兔。请写出该农田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指出该食物链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__,次级消费者是__________。</p><p>(2)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图中没有标出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它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p><p>(3)该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________,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______。若鹰的食物1/3来自食虫鸟,1/3来自吃草子鸟,1/3来自兔,则鹰的能量每增加3千焦,最少消耗禾谷类_______千焦。</p><p> </p></div></div>
<div><p>【答案】(1)禾谷类→昆虫→食虫鸟→鹰 禾谷类 食虫鸟</p><p>(2)分解者 分解动植物遗体、遗物</p><p>(3)太阳能 逐级递减 175千焦</p><p>【解析】</p><p>试题分析:(1)此生态系统中共有三条食物链:①禾谷类→昆虫→食虫鸟→鹰,②禾谷类→兔→鹰,③禾谷类→吃草子鸟→鹰。最长的食物链是:禾谷类→昆虫→食虫鸟→鹰。</p><p>该食物链中的生产者是禾谷类(植物),初级消费者是昆虫,次级消费者是食虫鸟。</p><p>(2)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没有标出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它的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分解动植物遗体遗物,使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变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p><p>(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自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在沿食物链的传递过程中是单向流动并逐级递减的,即能量往下一级传递只是传递上一级能量的10%~20%,因此,若鹰的食物1/3来自食虫鸟,1/3来自吃草子鸟,1/3来自兔,则鹰的能量每增加3千焦,最少消耗禾谷类:1÷20%÷20%÷20%+1÷20%÷20%+1÷20%÷20%=175千焦。</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分析下面两个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并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6fd6830a/SYS201712310019098146947954_ST/SYS201712310019098146947954_ST.001.png" width="400" height="1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食物网A描述了具有多种生物的生态系统,其中获取食物的路径具有较多选择的生物是( 和 。</p><p>(2)介壳虫在食物网A和食物网B中处于不同的位置,假若它同时在这两个位置上消失(死亡),那么对于 ( )(填“食物网A”或“食物网B”)的后果更严重,说明保持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具有更好的 能力。</p><p>(3)鹰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p><p> 流动的。</p><p> </p></div></div>
<div><p>【答案】(1)寄生蜂 蛇</p><p>(2)食物网B 自动调节</p><p>(3)太阳光(光能) 食物链和食物网</p><p>【解析】</p><p>试题分析:(1)通过仔细观察食物网A不难发现,寄生蜂和蛇的食物种类最多。</p><p>(2)食物网B中生物种类 少,营养结构简单,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小。</p><p>(3)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太阳光能,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 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仔细阅读下面提供的材料,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回答问题。</p><p>生态农业是人类按照自身的需要,用一定的手段来调节农业生物种群和非生物环境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合理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进行农产品生产的生态系统。例如某地的一个人工农业生态系统,种植收获的玉米籽粒既可作为鸡的饲料,也可作为人的粮食,玉米的秸秆则加工成饲料喂牛,牛和鸡加工成人们食用的美味食品。人、牛、鸡的粪便以及玉米秸秆通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照明和做饭,沼渣可以作为玉米的肥料。</p><p>(1)根据上述人工生态系统中提供的内容,分析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p><p>A.玉米→鸡→人→沼气 B.玉米→牛→人</p><p>C.玉米→人→沼气 D.玉米→鸡→牛→人</p><p>(2)如果附近工厂排放的铅、汞等有害物质进入此生态系统,下列生物体内有害物质富集最多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6fd6830a/SYS201712310019076198458208_ST/SYS201712310019076198458208_ST.001.png" width="408" height="9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3)在上述人工生态系统中,能将鸡、牛、人的粪便以及玉米秸秆通过发酵产生沼气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属于 。</p><p> </p></div></div>
<div><p>【答案】(1)B</p><p>(2)A</p><p>(3)分解者</p><p>【解析】</p><p>试题分析:食物链是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指吃与被吃的关系。选项A、C中的沼气是分解者分解产生的非生物物质,既不是生产者,也不是消费者,是错误的;鸡和牛之间不是捕食关系,所以选项D也是不正确的;只有选项B能够正确表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在食物链中,有毒物质不易被分解,也 不易被排出,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积累,所以在最高级消费者体内积累最多。选项中的人是最高级消费者,所以人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细菌和真菌能够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属于分解者。</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