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11:01:07

辽宁省法库县东湖二中八年级上寒假练习4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所起的作用是</p><p>A.合成有机物        B.分解有机物</p><p>C.吸收太阳能          D.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细菌、真菌,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可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食物链可以正确反映生物之间关系的是</p><p>A.狐→兔→草            B.草→兔→狐</p><p>C.阳光→草→兔→狐    D.阳光→草→兔→鹰</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符合食物链的定义,但其箭头方向指反了,应指向吃的一方,A错误;起点是草,属于生产者,终点是狐,属于消费者,而且它们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逻辑关系,B正确;不应该有非生物成分--阳光.正确写法为:草→兔→狐,C错误;不应该有非生物成分--阳光.正确写法为:草→兔→鹰,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类起源于(  )</p><p>A.长臂猿  B.森林古猿    C.类人猿  D.黑猩猩</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黑猩猩、长臂猿都属于类人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原始生命起源于:</p><p>A.原始大气  B.原始海洋    C.原始陆地  D.原始森林</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地球上原本没有生命,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能够被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p><p>A.一个池塘中的植物、动物、微生物       B.一块农田里的空气、土壤、阳光等环境因素</p><p>C.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生物和环境因素       D.一片树林中的树木和小草及空气</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一个池塘中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只有生物因素,没有非生物因素,不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A错误;一块农田里的空气、土壤、阳光等环境因素,只包括了环境部分,没有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错误;一片草地上所有生物和环境因素,既包括了生物因素,有包括了非生物因素,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正确;一片森林中的树木和小草及空气,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植物,和非生物因素的一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p><p>A.望梅止渴  B.蜜蜂采蜜  C.鹦鹉学舌  D.老马识途</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p><p>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望梅止渴、鹦鹉学舌、老马识途,都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性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态系统中,属人工生态系统的是</p><p>A.农田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p><p>C.森林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态系统根据人的因素可以分为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可以分为农田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根据地理因素可分为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可以分为淡水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可以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等生态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p><p>A.就地保护  B.易地保护  C.保护基因  D.保护濒危物种</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就地保护,主要指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的对象主要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惜濒危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易地保护的意思就是把濒危动物抓到动物园和繁育基地,在那里研究繁育保护起来,然后等数量繁育多了,再放归野外,它改变了动物的栖息地,动物容易退化,保护的数量较少。</p><p>保护基因库是一定时间内一个物种全部个体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建立难度很大,保护濒危物种还要保护它们的栖息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中生殖方式为胎生的是:</p><p>A.青蛙    B.家蚕  C.家燕    D.家兔</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胎生、哺乳。选项D家兔具有哺乳动物生殖方式为胎生、哺乳。而选项A青蛙两栖动物,B家蚕节肢动物,C家燕属于鸟类.三者生殖方式均为卵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夏季青蛙高声鸣叫的行为是:</p><p>A.贮食行为      B.生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体现了动物的繁殖行为。蛙声是雄蛙为了吸引雌蛙前来属于繁殖行为中的求偶行为。</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五种生物,请结合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6fd6830a/SYS201712310019242122571305_ST/SYS201712310019242122571305_ST.001.png" width="379" height="11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l)从分类角度看,属于脊椎动物的有_____________。</p><p>(2)从形态结构上看,A与B相比,A植株矮小,需生活在阴湿的地方,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p><p>(3)从进化角度看,通过A与B.D与E的比较,可说明生物进化是从低等到_____________的过程。</p><p>(4)E是脊椎动物中最高级的一个类群,它们不仅体温恒定,且还具有__________、哺乳等生殖发育特点。</p><p>(5)C的身体覆盖有_____________,具有保护和支持内部软器官、防止水分蒸发等作用。</p><p>&#xa0;</p></div></div>
<div><p>【答案】(1)D.E</p><p>(2)茎内没有输导组织</p><p>(3)高等</p><p>(4)胎生</p><p>(5)外骨骼</p><p>【解析】</p><p>试题分析:(1)从分类角度看,C蝗虫的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DE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p><p>(2)从形态结构上看,A苔藓植物与B被子植物相比较,A苔藓植物的植株矮小,需生活在阴湿的地方,其主要原因是茎内没有输导组织,叶内没有叶脉,根为假根。</p><p>(3)从进化的角度看,通过A与B.D与E的比较,可说明生物进化是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p><p>(4)E是脊椎动物中最高级的一个类群,哺乳动物,它们不仅体温恒定,且还具有胎生、哺乳等生殖发育特点。</p><p>(5)C的身体覆盖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持内部软器官、防止水分蒸发等作用。</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图是米勒关于原始地球的模拟实验装置,根据下图所示,填写出该装置的一些名称,并回答下面的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6fd6830a/SYS201712310019232798539855_ST/SYS201712310019232798539855_ST.001.png" width="273" height="2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米勒在图中所示的A装置中泵入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该装置模拟了原始地球的条件和            的成分。</p><p>(2)这个实验通过进行火花放电模拟        为其提供能量。</p><p>(3)图中B模拟的是             。</p><p>(4)C中为含有              的溶液。</p><p>(5)米勒的实验说明:                        。</p><p>&#xa0;</p></div></div>
<div><p>【答案】(1)原始地球原始大气</p><p>(2)闪电</p><p>(3)沸水</p><p>(4)有机物</p><p>(5)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p><p>【解析】</p><p>试题分析:(1)米勒在图中所示的A装置中泵入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用来模拟原始大气的成分和原始地球的条件。</p><p>(2)米勒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p><p>(3)图中B装置里是用来产生水蒸气的沸水。</p><p>(4)图中C装置里是反应后的产物(含有有机物)和水蒸汽冷却形成液体。</p><p>(5)米勒通过这个实验证实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图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6fd6830a/SYS201712310019225592878434_ST/SYS201712310019225592878434_ST.001.png" width="347" height="18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食物网中有_____条食物链,</p><p>(2)其中最长的一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p><p>(3)该生态系统中的兔与草、蛇与鼠的关系是_________关系,狐与猫头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关系。</p><p>(4)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增加________________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1)9</p><p>(2)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p><p>(3)捕食; 竞争</p><p>(4)鼠和青蛙</p><p>【解析】</p><p>试题分析:(1)计算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时从生产者开始,求每个分支上的食物链条数的和。书写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最高级消费者为终点,箭头方向指向捕食者。该食物网中有9条食物链即:草→兔→狐、草→兔→猫头鹰;草→鼠→狐、草→鼠→猫头鹰、草→鼠→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吃虫的鸟→猫头鹰、草→食草昆虫→蜘蛛→吃虫的鸟→猫头鹰、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其中生物种数最多的食物链是最长的食物链。</p><p>(2)生物种数最多的食物链是最长的食物链。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p><p>(3)由上图生态系统可知,生态系统中的兔以草为食,蛇以鼠为食,因此,兔与草、蛇与鼠的关系是捕食关系;狐与猫头鹰为了获取食物维持自己生存的需要,相互争夺共同的食物鼠和兔,因此属于竞争关系。</p><p>(4)蛇以鼠和青蛙为食,如果蛇的数量大量减少,鼠和青蛙会因失去天敌的控制而数量增加。</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科学探究小组做了四个生态瓶,编号分 别为A.B.C.D。在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澄清池塘水、一定量的小鱼、螺蛳、小虾,并放人等量的水草,瓶口密封(如图所示)。然后摆放在阳光充足的窗台上。对四个生态瓶进行了一个星期观察,发现瓶内的生物生存状态良好。</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6fd6830a/SYS201712310019236551458399_ST/SYS201712310019236551458399_ST.001.png" width="343" height="20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p><p>(1)图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____________。</p><p>(2)在生态瓶中,水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p><p>(3)该生态瓶中能量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_。</p><p>(4)若要研究小虾对水草生长的影响,最好选择________两个生态瓶进行观察比较。(填字母标号)</p><p>(5)在生态瓶中,没有画出的生物还有________,它们在生态中也具有重要作用。</p><p>&#xa0;</p></div></div>
<div><p>【答案】(1)小鱼;</p><p>(2)生产者;</p><p>(3)太阳能;</p><p>(4)A和B;</p><p>(5)分解者。</p><p>【解析】</p><p>试题分析:(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体内有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包括原生动物、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小鱼属于鱼类,体内有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而螺蛳属于软体动物、小虾属于节肢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p><p>(2)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因此在生态瓶中,水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p><p>(3)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称为能流,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p><p>(4)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若要研究小虾对水草生长的影响,就要设置以小虾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因此最好选择A和B两个生态瓶进行观察比较。</p><p>(5)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将动植物的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图中水草为生产者,鱼、虾等为动物,为消费者,没有的生物部分为分解者。</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辽宁省法库县东湖二中八级上寒假练习4生物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