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11:00:08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五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竹节虫具有与树枝相似的体形,下列具有与它相同的适应方式的是</p><p>A.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而变化</p><p>B.北极熊的体色与冰雪相似</p><p>C.枯叶蝶的外形与枯叶相似</p><p>D.箭毒蛙具有鲜艳的体色</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竹节虫算得上著名的伪装大师,当它栖息在树枝或竹枝时,活像一支枯枝或枯竹,很难分辨,竹节虫这种以假乱真的本领,在生物学上称为拟态,有些竹节虫受惊后 落在地上,还能装死不动,白天,它们只是静静地呆着,由于它们看上非常像小树枝,所以不会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适者生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生物细胞,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482d0f53/SYS201712310140274725489613_ST/SYS201712310140274725489613_ST.001.png" width="294" height="2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同学们通过制作临时装片来观察甲图和乙图细胞,制作时首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和__.</p><p>(2)有同学比较了甲图和乙图细胞,发现乙图细胞中没有[]__、[]__、[]__.</p><p>(3)西瓜的甜味主要是[]__中含有大量细胞液;而叶子为绿色主要由[]__来决定.</p><p>(4)甲图细胞进行分裂时,[]__先分裂,最后细胞中央形成新的[]__和[]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  清水  生理盐水  A细胞壁  C 叶绿体  E液泡  E液泡  C 叶绿体  D 细胞核  A细胞壁  B细胞膜</p><p>【解析】由图可知:A细胞壁、B细胞膜、C叶绿体、D细胞核、E液泡、F细胞质,(1)与观察动物细胞相比,观察植物细胞在玻片上滴的是清水,动物细胞滴的是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形态;(2)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3)液泡内含细胞液,能够溶解多种物质,因此西瓜的甜味主要位于液泡中,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能够呈现绿色;(4)甲图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一分为二,细胞质分成两份,最后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一个细胞就形成了两个细胞。</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获得的实验数据与原有的知识发生矛盾时,应修改实验数据。    (_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有时所得出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的不一样,或者与课本知识不一致,这时要对实验的设置和实验过程进行检查,在确保无误的情况下,多做几次实验,若实验结果仍然与预期的或者与课本知识不一致,此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相关知识提出质疑,实验数据是实际测量出来的,不能修改。</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所蕴涵的生物学道理是生物能适应环境。 (_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同时又将新陈代谢的产物(氧、二氧化碳、水等)排放到环境中去,因此,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无机环境也有影响,“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蚂蚁在大堤内挖穴活动,影响了大堤牢固性,洪水时容易溃堤,所蕴涵的生物学道理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果在阴雨天的傍晚,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你会选用的光圈和反光镜是(  )</p><p>A. 大光圈、平面镜    B. 大光圈、凹面镜    C. 小光圈、凹面镜    D. 大光圈、凸透镜</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题干中在在阴雨天的傍晚,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光线不足,要把视野变亮,因此选用凹面镜、大光圈。</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裂的结果.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细胞的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细胞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连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是组织,因此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组织,因此题干的说法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低倍镜观察变形虫时,应将显微镜的光圈缩小些.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用低倍物镜观察变形虫时,由于变形虫体积较小,呈半透明、半流动的胶状,显微镜的光圈要调小一些,题干说法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制作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_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在“制作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而不是生理盐水,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因此题干的说法不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圈的范围为(  )</p><p>A. 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层    B. 整个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p><p>C. 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全层    D. 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 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所有植物细胞内都有叶绿体。                             (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如表皮细胞就没有叶绿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   )</p><p>①取镜安放 ②对光 ③放置玻片标本 ④收放 ⑤观察</p><p>A. ①②③⑤④    B. ①③②④⑤    C. ①⑤④③②    D. ①③②⑤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是首先是从镜箱中取出显微镜,安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的地方。并安装好目镜和物镜;对光,用低倍镜和大光圈,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明亮视野对光就完成,最后观察、收镜,因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取镜安放→②对光→③放置玻片标本→⑤观察→④收放。</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对光时,用高倍镜正对光孔</p><p>B. 要使视野变亮,可把低倍镜换成高倍镜</p><p>C. 镜筒下降,当物镜靠近载玻片时两眼注视目镜</p><p>D. 要使刚观察到的物像更清晰,可调节细准焦螺旋</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低倍镜观察到的范围较大,可以粗略的找到待观测物的位置,因此对光时,用低倍镜正对光孔,A错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物象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变得越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物像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变得越亮,所以要使视野变亮,可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B错误;镜筒下降,使物镜慢慢接近载玻片,此时两眼要注视物镜,防止物镜压坏玻片,C错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对被观察物体长或宽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D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细胞越小,表面积和体积比越大,越利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p><p>&#xa0;</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试题分析:细胞越小,表面积与体积的比相对越大,越有利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说法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影响霉菌生活的环境因素只有温度和湿度.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通过实验探究,我们知道影响霉菌生活的环境因素有温度、潮湿、养分和氧气等。</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达尔文创立物种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理论.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他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自然界中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物种是不会消失的。     (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生物灭绝是一种自然现象,但人类的活动加速了生物灭绝的速度。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人口快速增长破坏或改变了野生动物栖息地,过度利用生物资源会加速生物灭绝的速度,如人类的滥砍滥伐,导致森林被破坏,对皮毛、豹骨的需求,其数量直线下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粒种子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奥秘是(  )</p><p>A. 细胞的生长使体积增大</p><p>B. 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量增多</p><p>C. 细胞的体积增大与细胞的数量增多共同作用</p><p>D. 种子中细胞吸水膨胀所致</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细胞的分裂是指由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其结果是细胞的数目增多。细胞的生长是指细胞由小长大的过程,其结果是细胞的体积增大。所以,生物体由小长大是细胞分裂和生长的结果。<br />故选C。</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五中-七级上册生物期中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