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p><p>A. 根、茎、叶 B. 叶、果实、种子</p><p>C. 根、叶、叶、花、果实 D. 花、果实、种子</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学家在对被子植物分类时,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因为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比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的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的是( )</p><p>A. 大肠杆菌 B. 葡萄球菌 C. 酵母菌 D. 肺炎双球菌</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细菌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大肠杆菌、葡萄球菌、葡萄球菌都属于细菌,酵母菌属于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孔雀开屏属于( )</p><p>A. 节律行为 B. 迁徙行为</p><p>C. 求偶行为 D. 觅食行为</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A、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如昼夜节律、月运节律、季节节律等.随着昼夜交替、季节变化、潮汐涨落产生有规律的昼夜节律行为、季节节律行为、潮汐节律行为.</p><p>B、迁徙行为 指某种鸟类每年春季和秋季,有规律的、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时地在繁殖地区和越冬地区之间进行的长距离的往返移居的行为现象.鸟类的迁徙有利于寻找适宜的生活环境,寻找充足的食物,有利于进行繁殖和延续后代.</p><p>C、求偶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孔雀开屏是雄孔雀为了吸引雌孔雀的一种求偶行为,属于繁殖行为.</p><p>D、觅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共生现象的是( )</p><p>A. 人与体内的蛔虫</p><p>B. 地衣</p><p>C.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p><p>D. 羊的肠道内分解纤维素的细菌</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蛔虫寄生在人体的肠道内,吸取我们的营养,还分泌使我们过敏的物质,有时还绞成团阻塞我们的肠道,钻进我们的胆道,对我们有百害而无一利,不属于共生,而是寄生,A符合题意;地衣中的真菌与藻类是一种共生关系,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可以供给藻类水和无机盐,二者互惠互利,共同生活,B不符合题意;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是共生关系,根瘤菌有固氮作用,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二者互惠互利,共同生活,C不符合题意;某些细菌与羊、牛等共生,细菌可以帮助动物分解食物,而动物的肠道又可以为这些细菌提供生存的场所和食物,二者彼此依赖,共同生活,是共生关系,D不符合题意。</p><p>考点: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生物的基本常识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细菌在恶劣的环境下形成的休眠体是( )</p><p>A. 荚膜 B. 芽体 C. 芽孢 D. 孢子</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当外界环境变得不利于细菌生存时,细菌会形成能抵抗高温、低温、干旱等恶劣环境的休眠体以渡过恶劣环境,这个休眠体叫做芽孢,据此答题.</p><p>解:当环境变得不利于细菌生长时,有些细菌(多为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壁增厚,且不易透水,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叫芽孢.芽孢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抗性强,对高温、紫外线、干燥、电离辐射和很多有毒的化学物质,都有很强的抵抗性,遇到适宜的环境,芽孢又恢复生命现象,又会萌发成一个新个体.</p><p>故选C.</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的多样性包括________的多样性、________的多样性和______的多样性。</p><p> </p></div></div>
<div><p>【答案】生物种类基因生态系统</p><p>【解析】生物多样性通常包含三层含义,即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p><p>故答案为:生物种类 ; 基因; 生态系统;</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p><p> </p></div></div>
<div><p>【答案】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p>【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p><p>故答案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细菌没有真正的细胞核,但是有DNA。( )</p><p> </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试题分析: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真正的细胞核,但是有DNA集中的区域(缺少核膜),因此题干的说法正确。</p><p>考点: 细菌的结构。</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两栖动物是指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 )</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试题分析:两栖动物的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和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异。两栖动物就是既能在水中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的说法是错误的,如乌龟既能在水中又能在陆地上生活,但不是两栖动物。</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水中生活的动物都用鳃呼吸。</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比如鲸就是用肺呼吸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细菌结构的示意图,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01a38eb4/SYS201712310024367325343663_ST/SYS201712310024367325343663_ST.001.png" width="281" height="17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A是__集中的区域.</p><p>(2)F是__,它使细菌能够__.</p><p>(3)字母B所代表的__结构,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菌细胞.</p><p>(4)与植物细胞相比,该细菌的结构中没有__,也不具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__.</p><p> </p></div></div>
<div><p>【答案】 DNA 鞭毛 运动 细胞膜 成形的细胞核 叶绿体</p><p>【解析】试题分析:(1)图中各字母分别表示A:未成形的细胞核;它是遗传物质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核膜。</p><p>(2)细菌通过鞭毛的摆动来运动,因此F、鞭毛,它使细菌能够运动。</p><p>(3)B细胞膜的作用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出不去,有害的物质也进不来,故字母B所代表的结构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菌细胞。</p><p>(4)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菌的基本结构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因此,与植物细胞相比,该细菌的结构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也不具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营养方式是营养。</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