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第二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中,与家鸽适于飞行生活特点不相符的是 ( )</p><p>A. 有气囊提高与气体交换效率</p><p>B. 食量较大,消化能力强</p><p>C. 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p><p>D. 体温随环境不同而发生变化</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A正确;食量大,消化能力强,适于飞行,B正确;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 C正确;体温恒定与飞行无关,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正确的是 ( )</p><p>A. 对光完成的标志是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p><p>B. 转换高倍镜后,在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增多</p><p>C. 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p><p>D. 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凸面镜</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选择较大的光圈,然后左眼对准目镜注视,右眼睁开,用手翻转反光镜,对向光源,这时从目镜中可以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A正确;换高倍镜后,看到的物体变大,在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就越少, B错误;顺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可使镜筒下降;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C错误;对光过程中,光强时用平面镜,光较弱时用凹面镜。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与其气体交换的场所,对应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p><p>A.鲫鱼--鳃 B.青蛙--皮肤与肺 </p><p>C.家鸽--气囊 D.家兔--肺</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鲫鱼属于鱼类用鳃呼吸,正确;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正确;家鸽属于鸟类,用气囊辅助肺呼吸,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错误;家兔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p><p>A.撕取洋葱鳞片叶表皮放在载玻片中央的生理盐水中</p><p>B.观察时要先用低倍镜,有必要时再换用高倍镜</p><p>C.盖盖玻片时一侧先接触水,然后慢慢盖上</p><p>D.用碘液染色时,一侧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而不是生理盐水,A错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透明度高,观察时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有必要时再换用高倍镜,B正确;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C正确;用碘液染色时,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分类等级示意图,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a06185fe/SYS201712310026092873249660_ST/SYS201712310026092873249660_ST.001.png" width="190" height="12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猫和虎的亲缘关系比虎和狮的亲缘关系近</p><p>B. 狼和狗的相似程度最小</p><p>C. 猫和虎同属于猫科</p><p>D. 虎和狗没有任何亲缘关系</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猫和虎是同科不同属,虎和狮属于同属,所以猫和虎的亲缘关系比虎和狮亲缘关系远,A错误;狼和狗是同属不同种,分类单位小,相似程度最大,B错误;猫和虎同属于猫科,食肉目,C正确;虎和狗同属于食肉目,分类单位大,共同点少.亲缘关系较远,而不是没有亲缘关系,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市场上某一防晒霜宣称可以防晒。暑假期间,几个学生邀约徒步旅行。准备利用此机会做一个关于防晒霜的实验,看它是否有效。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表:你认为4人中谁的实验方案最好(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a06185fe/SYS201712310026093871669766_ST/SYS201712310026093871669766_ST.001.png" width="419" height="2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 B. 乙 C. 丙 D. 丁</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甲同学脸上涂上防晒霜,两手背上不涂,因手和脸本来白皙的程度不同,所以这样比较起不到很好的比较的效果;乙同学虽然说是涂得都是手背,可能在第一天就被晒黑了,所以也无法比较;丙同学同时一只手涂上防晒霜,一只手不涂,形成一个对比,通过两只手并晒黑的程度,能够看出此防晒霜是否有效;在不同的同学手上涂上防晒霜,可能这两个同学本来皮肤就不同,所以也无法确定防晒霜是否有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请认真分析下列甲、乙、丙、丁四组实验装置(实验的生物材料都具有生物活性,实验过程中的其他条件均适宜),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a06185fe/SYS201712310026094793296765_ST/SYS201712310026094793296765_ST.001.png" width="362" height="2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实验装置出现了空气和水分两个变量</p><p>B. 乙实验装置可用来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了二氧化碳</p><p>C. 丙实验装置可用来探究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p><p>D. 丁实验装置可用来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甲实验装置空气中的种子和水面的种子相比,空气中的种子没有水,而水面的种子有少量的水能萌发,变量是水,可用来探究水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水下的种子和水面的种子相比,水下的种子浸没在水中与空气隔绝,因缺少空气而不能萌发,而水面的种子有少量的水和充足的空气能萌发,变量是空气。A正确;</p><p>乙装置中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使瓶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当向瓶内慢慢注入清水后,瓶中的二氧化碳就会沿着弯曲的玻璃管进入盛有澄清的石灰水的试管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碳酸钙,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乙实验装置可用来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了二氧化碳,B正确;绿色部分与非绿色部分的区别是非绿色部分没有叶绿体,实验的结果是非绿色部分没有变蓝,说明非绿色部分没有淀粉制造,故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要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必须要有叶绿体参与才行。故丙实验装置可用来探究叶绿体(不是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C错误;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因此Ⅰ装置和Ⅱ装置唯一的变量是二氧化碳的有无,因此丁实验装置可用来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p><p>A. 蚯蚓以枯枝落叶为食,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B. 青蛙捕捉农业害虫,有利于维持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p><p>C. 蜜蜂在花丛中采集花粉、花蜜,能帮助植物完成传粉</p><p>D. 大量增加羊的数量,能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有机物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可见,蚯蚓以枯枝落叶为食,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正确。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青蛙捕捉害虫,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B正确;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C正确;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如果草原上大量增加羊的数量,就会严重破坏草原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遭受破坏,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 于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p><p>A. 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离不开酵母菌 </p><p>B.制作豆酱、腐乳等食品离不开霉菌</p><p>C.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因此细菌都是有害的</p><p>D. 细菌和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入出较多的能量,二氧化碳遇热膨胀,馒头、面包等出现大量的孔隙;在不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并且释放出较少的能量,酿酒就是利用这个原理,选项A正确。制酱和制作腐乳要用到霉菌,霉菌发酵把有机物分解成氨基酸等物质,利于人体的吸收和提高食品的鲜度,选项B正确;有多数细菌对人体是有益的,如制作味精要用到棒状杆菌,制作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等细菌;少数细菌对人体是有害的,如有的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等,选项C不正确。真菌的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未成形的细胞核,两者主要的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选项D正确。故选C。</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科学探究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为了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图甲所示的装置,图乙为C装置叶片在晴朗的夏季一天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提示: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05187299/SYS201712302331253642265300_ST/SYS201712302331253642265300_ST.001.png" width="285" height="1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05187299/SYS201712302331253642265300_ST/SYS201712302331253642265300_ST.002.png" width="192" height="1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图甲中的叶片先进行了暗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图甲所示的实验设计能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p><p>(3)一段时间后,抽取B装置中的气体注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D装置弯玻璃管中红墨水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动”)。图乙中的曲线______________与D装置内叶片的生理活动相对应。</p><p>(5)对图甲C装置中的叶片进行脱水称重,欲使其质量最大,结合图乙中的曲线应选择____________点左右摘取叶片。</p><p> </p></div></div>
<div><p>【答案】(1)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p><p>(2)水、光、二氧化碳</p><p>(3)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呼吸作用释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p><p>(4)向左;Ⅱ</p><p>(5)18</p><p>【解析】试题分析:(1)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图甲中的叶片先进行了暗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p><p>(2)图甲中,A叶片割断主叶脉,导管被切断,这样A叶片的前端部分就得不到从根运输来的水分,因此,A叶片割断处的前端和后端部分就形成以水为惟一变量的对照实验组;B叶片和C叶片,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是以光为变量的对照实验;C叶片和D叶片,唯一不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是以二氧化碳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因此,图甲所示的实验设计能探究水、光、二氧化碳等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p><p>(3)B装置中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一段时间后,抽取B装置中的气体注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出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呼吸作用释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p><p>(4)D装置中叶片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而释放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导致D装置中气体减少,气压降低.因此D装置弯玻璃管中红墨水的移动方向是向左(填写向左、向右或者不动);图乙中,曲线Ⅰ主要在6~18点有光时进行,因此曲线Ⅰ表示光合作用;曲线Ⅱ在0~24点都能进行,因此曲线Ⅱ表示呼吸作用.D装置内的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能进行呼吸作用.所以图乙中的曲线Ⅱ与D装置内叶片的生理活动相对应;</p><p>(5)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光合作用的时间越长,制造的有机物越多,叶片脱水后质量越大,因此,“对图甲C装置中的叶片进行脱水称重,欲使其质量最大”,结合图乙中的曲线应选择18点左右摘取叶片。</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蚯蚓、蜗牛、蝗虫、青蛙、猫5种动物的分类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a06185fe/SYS201712310026089447506783_ST/SYS201712310026089447506783_ST.001.png" width="373" height="17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请将图中内容补充完整: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p><p>(2)把上述5种生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蜗牛与下列哪种动物的共同特征最多____________。</p><p>A.蟹 B.鲫鱼 C.乌贼 D.扬子鳄</p><p>(4)青蛙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除用肺呼吸外,还兼用____________辅助呼吸。</p><p> </p></div></div>
<div><p>【答案】 外骨骼 胎生 体内是否有脊柱 C 皮肤</p><p>【解析】(1)蝗虫体内无脊柱,体外有外骨骼,因此①是外骨骼;猫的体内有脊柱,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因此②是胎生。</p><p>(2)动物的分类除了比较动物的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p><p>(3)蟹属于节肢动物,鲫鱼属于鱼类,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乌贼和蜗牛都属于节肢动物,因此共同特征最多,故选C。</p><p>(4)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除用肺呼吸外,还兼用皮肤辅助呼吸。</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显微镜是中学生开展实验探究常用的实验用具,其结构模式图如图,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a06185fe/SYS201712310026097154989718_ST/SYS201712310026097154989718_ST.001.png" width="161" height="20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对光过程中,要转动[③] ,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应使用结构[③]的 镜.若在[①] 能看到明亮的白色圆形视野,说明对光成功.</p><p>(2)在观察过程中,要使观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⑤] .</p><p>(3)若某同学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字母“p”,且位于视野中的左上方,则所观察的透明纸上写的字母是 ,要将其移至中央,则应将透明纸向 方移动.</p><p>(4)该显微镜的物镜有两种,分别标有“10×”和“40×”,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物镜是标有“ ”的,要使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最大,应选用的物镜是标有“ ”的.</p><p> </p></div></div>
<div><p>【答案】(1)反光镜;凹面;目镜;</p><p>(2)细准焦螺旋;</p><p>(3)d;左上;</p><p>(4)10×;40×</p><p>【解析】</p><p>试题分析:如图所示显微镜的结构中:①目镜、②物镜、③反光镜、④粗准焦螺旋、⑤细准焦螺旋.</p><p>解:(1)对光的方法是: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的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用较大光圈;左眼注视物镜,有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在目镜能看见白亮的视野.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p><p>(2)在观察过程中,要使观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⑤]细准焦螺旋.</p><p>(3)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题中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左上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下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p><p>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所以将字母“P”旋转180°后得到的字母是“d”.</p><p>(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看到的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物镜是标有10×,要使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最大,应选用的物镜是标有40×的.</p><p>故答案为:(1)反光镜;凹面;目镜;</p><p>(2)细准焦螺旋;</p><p>(3)d;左上;</p><p>(4)10×;40×.</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