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平南县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p><p>A.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B.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p><p>C. 水域和生物 D. 人和生物</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可见A正确。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表示一个食物链中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比例,每个图的最下一层表示生产者,下面哪一个图表示这个食物链:草→黏虫→山雀→鹰</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2382399d/SYS201712310027439577294071_ST/SYS201712310027439577294071_ST.001.png" width="125" height="5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2382399d/SYS201712310027439577294071_ST/SYS201712310027439577294071_ST.002.png" width="121" height="5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2382399d/SYS201712310027439577294071_ST/SYS201712310027439577294071_ST.003.png" width="105" height="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2382399d/SYS201712310027439577294071_ST/SYS201712310027439577294071_ST.004.png" width="122" height="6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状结种链构,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绿色植物)箭头指向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流动的,在传递过程中由于由于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的呼吸消耗,以及每个营养级的枯枝落叶尸体等难以被下一营养级所利用,物质和能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因此营养级越高,数量越少,所以图示中表示“草→虫→山雀→食雀鹰”这一食物链的最下层生产者的矩形框最大,向上随营养级的升高,矩形框逐渐变小,A表示的相反,错误;B营养级数量(矩形框)不够,错误;C符合食物链的特点,正确;D层次乱,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中没有</p><p>A.氨气 B.氧气 C.甲烷 D.水蒸气</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甲烷、氨、氢气、氮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主要取决于</p><p>A.生产者 B.分解者</p><p>C.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这种能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每一个营养级大约减少20%,能量的传递效率约为80%。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可见,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取决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家庭种植得盆栽蕨类植物,应该摆放在</p><p>A.阳台上,保持干燥 B.阳台上,经常洒水</p><p>C.室内,保持干燥 D.室内,经常洒水</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蕨蕨类植物的受精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家庭种植得盆栽蕨类植物,应该摆放在室内,并经常洒水。</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中,不属于分解者的是</p><p>A.蜣螂 B.蚯蚓 C.蘑菇 D.苔藓</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蜣螂、蚯蚓、属于腐食性动物,属于分解者;蘑菇是真菌为分解者;苔藓属于生产者,不属于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p><p>A. 海洋生态系统 B. 森林生态系统</p><p>C. 草原生态系统 D. 生物圈</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古诗句“草盛豆苗稀”说明生物之间存在</p><p>A.捕食关系 B.竞争关系 C.合作关系 D.共生关系</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草和豆苗之间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因此属于竞争关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中,最大和最小的分类单位分别是</p><p>A. 目、界 B. 纲、种 C. 界、种 D. 界、属</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最基本(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持化学进化观点的学者认为,从有机小分子到有机大分子再到最简单的原始生命最可能发生在</p><p>A. 原始大气中 B. 原始土壤里</p><p>C. 原始陆地 D. 原始海洋中</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根据人类进化阶段与其主要特征的对应关系填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2382399d/SYS201712310027437820422632_ST/SYS201712310027437820422632_ST.001.png" width="565" height="15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___________</p><p>A.智人         B.能人         C.直立人      D.南方古猿</p><p> </p></div></div>
<div><p>【答案】①—D ②—B ③—C ④—A</p><p>【解析】南方古猿,约600万年前,现代公认的最早的人类祖先,即人类的起源,最早出现在非洲大陆南部,是最早的人科动物,开始直立.此后,原始人类逐渐从猿类分离出来;能人,约150万到250万年,南方古猿的其中一支进化成能人,最早在非洲东岸出现,能人意即使用工具、能制造工具的人,也就是所谓的早期猿人,是最早的人属动物,旧石器时代开始;后经过数十万年的演进,能人最终为被新品种的人类:直立人所取代而消亡,能人与后代直立人曾共存过一段时间;直立人,约20万到200万年,最早在非洲出现,也就是所谓的晚期猿人,开始懂得用火,开始使用符号与基本的语言,约100万年前,冰河时期来临,非洲开始草原化,直立人不得不开始迁徙,向世界各地扩张,在欧亚非都有分布(海德堡人,瓜哇猿人,北京猿人都属于直立人),注意:此时人类第1次走出非洲.约80万年前,直立人来到现在的西班牙地区,成为最早的欧洲人,即现代入,约20万年前,欧亚非的直立人逐渐消失,被第一次非洲的新品种人类:智人取代;智人,相当于现在的人类,出现在距今20万年-1万年前,他们不仅完全直立,而且脑容量已经达到了现代入的大小(平均为1360mL),这标志着他们的智力发展到了更高的水平,而是一直存活下来并独自发展进化,最后演化成为现代入。</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