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10:55:23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某实验小组进行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探究实验(如图),请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82df58cb/SYS201712302301340507504330_ST/SYS201712302301340507504330_ST.001.png" width="125" height="12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实验前,将盆栽植物置于黑暗处一昼夜,这样做的目的是       。</p><p>(2)将叶片A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是准备与没被遮盖的部分进行      。将叶片B沿着图中直线</p><p>所示的位置切断主叶脉。</p><p>(3)将处理后的盆栽植物放到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摘取叶片A和叶片B,去掉黑纸片后,将叶片A和叶片B分别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     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为黄白色。</p><p>(4)漂洗后分别对叶片A和叶片B滴加碘液。稍停片刻后,叶片A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蓝,说明    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p><p>(5)叶片B的上半部呈棕黄色,下半部呈蓝色,这说明植物光合作用需要       。</p><p>&#xa0;</p></div></div>
<div><p>【答案】(1)使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答案合理即可)</p><p>(2)对照</p><p>(3)叶绿素</p><p>(4)光</p><p>(5)水</p><p>【解析】</p><p>试题分析:(1)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的。</p><p>(2)部分遮光、光照: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是为了设置对照。</p><p>(3)叶片放在装有酒精的烧杯里,隔水加热的原因是防止酒精燃烧;目的是脱去叶绿素。</p><p>(4)叶片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遮光部分没有产生淀粉,说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p><p>(5)叶片主脉切断后水分无法从根部运输到伤口之上的部分,造成伤口上方的部分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这个实验结果表明光合作用需要水。</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技能熟练,科学研究。</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19f37d9b/SYS201712310148076391941125_ST/SYS201712310148076391941125_ST.001.png" width="372" height="21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 使用显微镜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p><p>A.取镜和安放      B.对光     C.观察     D.放置玻片标本     E.整理试验台</p><p>(2) 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若是在光线比较昏暗的实验室里,应选用图中的8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平面”或“凹面”) 反光镜。</p><p>(3) 对光时,要转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p><p>(4) 下图甲和乙为显微镜中的两个视野,当视野甲转到视野乙时,操作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p><p>A.转动反光镜,选择平面镜</p><p>B.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p><p>C.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p><p>D.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p><p>&#xa0;</p></div></div>
<div><p>【答案】  ABDCE  凹面  3转换器  C</p><p>【解析】图中3是目镜,4是转换器,5是物镜,6是遮光器,7是反光镜,1粗准焦螺旋,2细准焦螺旋;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取镜→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p><p>(1)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br />1、取镜和安放<br />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br />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br />2、对光 <br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br />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br />3、观察 <br />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br />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象,物象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br />4.整理实验台收镜<br />所以使用显微镜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BDCE。<br />(2)在显微镜的构造中,控制外界光线进入多少的是光圈和反光镜。光圈有大小光圈,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br />(3)转换器上有倍数不等的物镜,对光时,要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的物镜对准通光孔。<br />(4)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在图2中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左上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下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行为中描述的生命现象,与“飞蛾扑火”描述的基本特征相同的是(   )</p><p>A. 龙生龙,凤生凤</p><p>B. 大树底下好乘凉</p><p>C. 大汗淋漓</p><p>D. 兔子发现老鹰在空中盘旋,迅速地躲进巢穴中</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飞蛾扑火”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p><p>龙生龙,凤生凤,属于遗传现象,A错误;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了生物能影响环境,B错误;大汗淋漓,体现了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错误;兔子发现老鹰在空中盘旋,迅速地躲进巢穴中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正确。</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p><p>A.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B. 植物可以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p><p>C. 能够运动的物体就一定是动物</p><p>D. 藤菇、珊瑚、松鼠都是生物</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错误;植物可以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因为生物能进行呼吸,B正确;能够运动的物体不一定是生物,如汽车,C错误;珊瑚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是生物,D错误。</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风吹草低见牛羊”,下列有关草和羊的描述.正确的是(     )</p><p>A. 草的细胞内都有叶绿体,羊的细胞都没有细胞璧</p><p>B. 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一系统</p><p>C. 草的营养器官中都含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结缔组织和输导组织</p><p>D. 羊的身体由呼吸、运动、消化、循环、泌尿、神经、内分泌、生殖等系统构成</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有的植物细胞内叶没有叶绿体,如根毛细胞;羊的细胞都没有细胞壁,A错误;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一植物体,羊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一系统→动物体,B错误;<br />植物的主要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等,没有结缔组织,C错误;<br />羊的身体由呼吸、运动、消化、循环、泌尿、神经、内分泌、生殖等系统构成,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生物圈是指陆地以上和海洋以下各约100米厚的范围</p><p>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下层、水圈和岩石圈上层</p><p>C.生物圈是指地球表面有生物生存的圈层</p><p>D.生物圈能为生物提供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但是整个的水圈几乎都有生物存在,有时生物圈的范围也说出是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下图示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19f37d9b/SYS201712310148083014681031_ST/SYS201712310148083014681031_ST.001.png" width="262" height="15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 图中______________(填A或B) 为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因为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填结构名称); 图A 中的作用除了有保护作用外,还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 我们用榨汁机从水果中获取果汁来享用,果汁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龙生龙,凤生风,老服的儿子会打洞“决定这种现象的物质位于图中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_中。</p><p>&#xa0;</p></div></div>
<div><p>【答案】  A  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控制物质进出  3液泡  4细胞核</p><p>【解析】由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可知:1细胞壁,2细胞膜,3液泡,4细胞核,5叶绿体,6细胞质。</p><p>(1)A图与B图相比,相同点是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是A图还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B图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因此,A图是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图A 中细胞膜的作用除了有保护作用外,还能控制物质进出,使有益的物质不能出去,有害的不能进入。<br />(2)液泡里含有细胞液,含有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等,因此用榨汁机从水果中获取果汁就是来自于液泡。</p><p>(3)“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说明了生物的遗传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同学使用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如图),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400倍,应选择的镜头为(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19f37d9b/SYS201712310148085204151061_ST/SYS201712310148085204151061_ST.001.png" width="405" height="1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②和⑥    B. ③和⑥</p><p>C. ①和③    D. ④和⑤</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显微镜的镜头有目镜和物镜两种,物镜是安装在转换器上的,因此物镜有螺丝纹。目镜是直接放在镜筒里的,因此目镜无螺纹。所以图中的③④⑥是目镜,①②⑤是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据此,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400倍,应选择的是镜头②和⑥。</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比下图中的几种植物,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19f37d9b/SYS201712310148087238198166_ST/SYS201712310148087238198166_ST.001.png" width="470" height="17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 图中植物属于孢子植物的是(______)</p><p>A.肾蕨、葫芦藓、玉米</p><p>B.玉米、葫芦藓、水绵</p><p>C.油松、玉米、向日葵</p><p>D.肾蕨、葫芦藓、水绵</p><p>(2) 油松、向日葵和玉米都能产生种子,和其它两种植物相比,油松的种子____________</p><p>(3) 图中可以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 图中具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5) 向日葵的花属于生殖器官,种子属于_________________器官。</p><p>&#xa0;</p></div></div>
<div><p>【答案】  D  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  葫芦藓  肾蕨、玉米、油松、向日葵  生殖</p><p>【解析】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br />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裸子植物,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p><p>(1)肾蕨属于蕨类植物,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水绵属于藻类植物,它们都用孢子繁殖,都属于孢子植物;玉米和向日葵属于被子植物,油松属于与裸子植物,它们都用种子繁殖,属于种子植物。所以D正确。<br />(2)油松的种子裸露,无果皮,属于裸子植物;向日葵的种子外有果皮,属于被子植物。所以油松、向日葵和玉米都能产生种子,和其它两种植物相比,油松的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br />(3)葫芦藓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很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人们通常把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br />(4)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裸子植物,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所以图中具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有肾蕨、玉米、油松、向日葵。</p><p>(5)花、果实和种子与植物的生殖有关,属于生殖器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明将妈姆买回来的一袋黄豆势,放在了阳光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他觉得很奇怪,就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大家决定把这个问题摘清楚,于是他和同学们一起展开了探究</p><p>(1) 他提出的问题: 光照能影响黄豆芽中叶綠素的产生吗?</p><p>(2) 针对问题,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 设计实验方案:</p><p>取一定数量的新鮮黄豆芽,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容器中,把甲放在_______下,乙放在无光处培养。</p><p>(4) 该实验的预期效果是; 甲中的黄豆芽____________________绿(填“变"”或“不变”)</p><p>(5) 该实验的结论是; 叶绿素的形成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  光照能影响黄豆芽中叶绿素的产生  光照  变  光照</p><p>【解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br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p><p>(1)“他提出的问题:光照能影响黄豆芽中叶绿素的产生吗?”<br />(2)作出假设:假设是对问题肯定或否定的解答,根据问题作出的假设是光照能影响黄豆芽中叶绿素的产生。<br />(3)设计实验方案:<br />“光照能影响黄豆芽中叶绿素的产生吗?”实验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照,除光照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取一定数量的新鲜黄豆芽,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容器中”,把甲放在光照下,乙放在无光处培养。<br />(4)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因此该实验的预期效果是:甲中的黄豆芽变绿,“乙中的黄豆芽不变绿”。</p><p>(5)该实验的结论是: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照。</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孟府内有一棵高大的银杏树,同学们想一下促进水分“爬”上树梢的动力来自(   )</p><p>A. 光合作用人    B. 吸收作用</p><p>C. 蒸腾作用共    D. 太阳的光能</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片的气孔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因此,高大的银杏树,促进水分“爬”上树梢的动力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命的品水</p><p>B. 把简单的有机物转化为复杂的无机物</p><p>C. 原料是二氧化碳、水和光</p><p>D. 把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的能量</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光合作用的公式如图:二氧化碳+水<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19f37d9b/SYS201712310148093668515146_DA/SYS201712310148093668515146_DA.001.png" width="49" height="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有机物+氧气,由公式可知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p><p>光合作用必须有光才能进行,A错误;光合作用把简单的无机物转化为复杂的有机物,B错误;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水,没有光,C错误;把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的能量,D正确。</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七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