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10:52:09

安徽省无为县陡沟中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生物测试卷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人的胸围差越大,说明   (    )</p><p>A. 肺越大    B. 肺吸气越多    C. 肺容量越大    D. 胸廓变动幅度越大</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某人的胸围差越大,表明肺的功能越强,说明他的肺活量越大,也就是肺与外界气体交换量越大、胸廓变动幅度越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鼻黏膜的功能是   (    )</p><p>①粘住灰尘   ②湿润空气   ③杀死病毒   ④阻挡病菌   ⑤温暖空气   ⑥气体交换</p><p>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③④⑥    D. ①②⑤</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内有骨或软骨作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粘住灰尘并湿润空气,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起到温暖空气的作用。这些特点不仅能保障气体顺畅通过,而且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清洁、温暖和湿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胸廓容积扩大时,肺内的变化是(   )</p><p>A.肺内气压降低,空气从外界进入肺泡内</p><p>B.肺内气压没有变化,空气从外界进入肺泡内</p><p>C.肺内气压升高,空气从外界进入肺泡</p><p>D.肺内气压下降,肺泡内的气体排出</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平静吸气时,膈肌与肋间外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肺内气压下降小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形成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引起胸腔前后径、左右径及上下径均减小,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升高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形成呼气运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人体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ef18786f/SYS201712310152132044765628_ST/SYS201712310152132044765628_ST.001.png" width="204" height="1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瓶是____________时所用,乙瓶是____________所用,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双手要交替捏紧橡皮管,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p><p>(2)经过试验,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甲瓶是起____________作用。</p><p>&#xa0;</p></div></div>
<div><p>【答案】  吸气  呼气  口内吸入石灰水及空气中的气体进入干扰试验  乙瓶中的澄清石灰水浑浊  对照</p><p>【解析】此题是一道实验分析题.通过实验来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进行比较,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本实验中利用到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这个特性来验证二氧化碳。解答此题的难点是,正确地理解甲、乙两装置的进气与出气设计。</p><p>(1)通过认真观察实验装置来判断甲瓶与乙瓶,哪一个是吸气入口,哪一个是出气出口,乙装置中长玻璃管直接插入石灰水中,可以理解为出气口,如果是进气口的话,石灰水就被吸入到口中了,那么甲装置就为吸气口。在实验过程中,如果交替捏紧的橡皮管捏错地话,石灰水就会被吸到水中,所以在实验中一定要牢记甲瓶是吸气用的,乙瓶是吹气用的。<br />(2)吸入气体含有的二氧化碳较少,没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但进入人体后,在肺部毛细血管发生气体交换,空气中的氧气根据气体的扩散作用原理,扩散到毛细血管的血液中,毛细血管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呼出体外,所以人呼出的气体含有的二氧化碳较多,故乙瓶的石灰水会变混浊。<br />(3)本实验中甲瓶起对照作用.对照的变量是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多少。</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平常所说的痰是在下列哪些部位产生的   (    )</p><p>A. 鼻    B. 咽    C. 喉    D. 气管、支气管</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锻炼身体一定要讲究科学,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p><p>A. 在空气新鲜的场所    B. 早起在小树林中跑步</p><p>C. 饭后半小时或一小时后再锻炼    D. 黄昏时在小树林中散步</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在夜间无光,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消耗氧气,所以清晨时氧气的浓度较低。而在白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断释放出氧气,也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但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所以在下午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较高,而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所以树进行光合作用的强度要大于草的强度。因此早起在小树林中跑步的做法不科学。</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体肺泡处适于进行气体交换,下列哪种结构与此无关    (   )</p><p>A. 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B. 肺泡数量很多</p><p>C. 肺泡壁与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上皮细胞    D. 肺泡在支气管末端</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数目很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肺泡在支气管末端与适于进行气体交换无关。</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北欧人的鼻子较大,其作用是     (    )</p><p>A. 使人漂亮    B. 使鼻孔较大    C. 使鼻腔较长,温暖空气    D. 使鼻毛较长</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鼻是呼吸系统的通道之一,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鼻粘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北欧人的鼻子比较大,使鼻腔较长,让气体在鼻腔内能停留时间,这有利于对吸入寒冷空气温暖、湿润、清洁作用,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当吸气刚刚结束时,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   (    )</p><p>A. 相等    B. 大于    C. 小于    D. 不确定</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相等时,吸气结束;当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当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等时,呼气结束。因此吸气或呼气结束的一瞬间肺内气压与大气压是相等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我们的鼻腔吸进的空气和口腔吃进的食物,进入人体后的共有通道是        (   )</p><p>A.口腔          B.咽             C.喉             D.食道</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其中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p><p>呼吸系统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咽是空气和食物进入人体的共同通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患重感冒时用嘴进行呼吸会觉得嗓子非常干,这反映了呼吸道的哪种功能? (    )</p><p>A. 过滤空气    B. 温暖空气    C. 湿润空气    D. 净化空气</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呼吸道与呼吸相适应的特点是:一、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二、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三、鼻黏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四、呼吸道内表面的纤毛和黏液起清洁空气的作用。人患重感冒时,可以用嘴进行呼吸,但早上醒来时会觉得嗓子非常干,这反应了呼吸道湿润空气的作用。</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体育课进行100米赛跑后,会出现下列哪种现象(    )</p><p>A. 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增加    B. 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增加</p><p>C. 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不变    D. 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不变</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我们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消耗的能量增多;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因此体育锻炼需要大量的氧气,而人体中血红蛋白中运输的氧气不能够提供足够多的氧气,所以人要加深、加快呼吸而为有机物的分解提供氧气。因此体育课进行100米赛跑后,同学们出现的现象是呼吸活动会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会增加。</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是有利于                             (   )</p><p>A.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B. 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p><p>C.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 气体的过滤、温暖和湿润</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数目极多,增大了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在肺泡和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肺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有利于物质出入。</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个值的测定能正确表示出胸腔容积的变化     (    )</p><p>A. 胸围差    B. 肺泡数量</p><p>C. 膈肌收缩和舒张次数    D. 肋骨前后移动位置</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胸围差可以粗略表示出胸腔容积的变化。在测量胸围差时,先让受测者尽力深吸气,记录下吸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再让受测者尽力深呼气,记录下呼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胸围差就是两个所测长度的差值。</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边哭泣边吞咽,食物容易掉入气管而引起咳嗽,原因是(    )</p><p>A. 气流冲击使声门裂开大    B. 食物太小,随空气进入气管</p><p>C. 会厌软骨没能盖住喉的入口    D. 环状软骨扩大</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鼻子吸入的空气和经咀嚼的食物都会经过咽,之后各走各路,空气会进入气管,食物则会进入食道(气管位于食道的前面),这是由咽喉下方的会厌软骨所决定的。当我们吸气时,会厌软骨静止不动,让空气进入气管;当我们吞咽时,一方面软颚会向后延伸,阻止食物进入气管;另一方面喉的上升,令会厌软骨像门一样,将气管喉覆盖,令食物进入食道。由此可知,在吞咽那一刻,我们呼吸是暂停的.吞咽完毕,软颚、喉会厌软骨迅速恢复原位,于是呼吸可照常进行。所以当吃饭时说笑,若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会使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p><p>故A、B、D错误, C正确,故选C。</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用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更好的除去装修产生的大量有害气体      (    )</p><p>A. 关闭门窗,放大量的茶叶    B. 关闭门窗,保持室内的湿度</p><p>C. 喷空气清新剂    D. 打开门窗,通风透气</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关闭门窗,放大量的茶叶,装修产生的大量有害气体仍然存在,A错误;关闭门窗,保持室内的温度,装修产生的大量有害气体仍然存在,B错误;喷空气清新剂,不能除去装修产生的大量有害气体,C错误;要除去装修产生的这些有害气体,最主要的就是开窗通风透气,D正确。</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黏膜的纤毛摆动的意义是     (    )</p><p>A. 使黏液均匀分布在黏膜表面    B. 过滤空气</p><p>C. 将细菌和灰尘推向咽部    D. 保证气体顺畅通过</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有腺细胞,腺细胞可以分泌黏液,可以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当黏膜上的纤毛向喉部摆动时,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痰中含有细菌。</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夫妇被怀疑害死了一女婴。法医鉴定时,将死婴的肺部剪下一块,投入水中,结果肺块下沉,法医判断婴儿为产前死亡,这对夫妇无罪。法医判断的理由是(    )</p><p>A. 肺泡内充满了羊水,重量增加    B. 肺会吸水,呈海绵状</p><p>C. 肺泡内充满了血液    D. 肺未吸入空气,呈实体状</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肺是由大量的肺泡组成的,所以当婴儿出生后完成第一次呼吸后,这使肺内有空气,而存留在肺内的空气总有部分不能被呼出体外,所以在水中会漂浮。产前死则肺内没气体,就会沉下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p><p>A. 气管和支气管以“C”形软骨环为支架</p><p>B. 鼻腔中的鼻毛可以过滤空气有利于身体健康</p><p>C. 吸气和吞咽动作可以同时完成</p><p>D. 人感冒时,不停咳嗽且有大量痰液分泌,这对呼吸道有保护作用</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呼吸道有骨或“C”形软骨作支架,把气管支撑起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体能顺畅通过,A正确;鼻腔中的鼻毛可以过滤空气有利于身体健康,B正确;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当我们吸气时,会厌软骨静止不动,让空气进入气管;当我们吞咽时,一方面软颚会向后延伸,阻止食物进入鼻腔;另一方面喉的上升,令会厌软骨像门一样,将气管喉覆盖,令食物进入食道。由此可知,在吞咽那一刻,我们呼吸是暂停的。吞咽完毕,软颚、喉会厌软骨迅速恢复原位,于是呼吸可照常进行。因此呼吸和吞咽是不能同时进行的,C错误;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上呼吸道发生感染时,通常导致鼻塞,从而引起呼吸不畅的原因是(    )</p><p>A. 鼻黏膜充血肿胀    B. 气管、支气管分泌的痰液增多</p><p>C. 大口呼吸造成的    D. 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过多</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鼻腔位于呼吸道的起始端,其中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黏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当人体患感冒时,鼻黏膜会充血肿胀,堵塞了鼻腔,使人呼吸不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气管之所以能不变形,保证气流顺畅通过的原因是    (    )</p><p>A. 有“C”形的软骨支架    B. 肌肉较松弛</p><p>C. 气管壁较硬    D. 周围有肌肉牵拉</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呼吸道都有骨或“C”形软骨作支架,把气管支撑起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体能顺畅通过。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湿润和温暖的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测定胸围差时,被测者要自然站立,双手自然下垂,均匀呼吸,还要做到(  )</p><p>A.不挺胸、不屏气    B.挺胸、不屏气</p><p>C.挺胸、屏气        D.不挺胸、屏气</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胸围差是指深吸气时的胸围长度与深呼气时胸围长度之差,胸围差可以反应肺的呼吸功能.</p><p>解:测定胸围差时,被测者要自然站立,双手自然下垂,均匀呼吸,还要做到不挺胸、不屏气.</p><p>故选A,</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的生活离不开空气,人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呼吸系统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请回答下列问题。</p><p>(1)由于呼吸道都有_______________,保证了气体的顺畅通过;呼吸道依靠_________,使得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p><p>(2)人的呼吸靠胸廓容积的变化,当_________收缩使得胸廓容积扩大,肺便扩张,肺内气压缩变小,空气被吸人。呼气时反之。</p><p>(3)肺适合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p><p>(4)2010年首先在墨西哥出现的甲型HlNl流感,曾在世界上到处蔓延,该病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预防措施应为__________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  骨或软骨作支架  内表面的黏膜或纤毛  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  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  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切断传播途径;研制疫苗;遇到疑似病例要注意隔离等</p><p>【解析】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系统来完成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br />(1)呼吸道各器官均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不至于塌陷,保证了气体的畅通,鼻腔和气管及支气管内有粘膜能够黏住细菌和灰尘使空气变得清洁,粘膜分泌的粘液能使空气变得湿润,粘膜中的毛细血管是空气变得温暖。<br />(2)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扩大,胸廓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外界气体(空气)入肺.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舒张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胸廓容积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肺内气体出肺。<br />(3)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支气管入肺后其末端膨大形成肺泡,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是与气体交换的主要特点是:肺泡数目多,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弹性纤维使肺具有良好的弹性,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有利于气体的透过。<br />(4)甲型H1N1流感属于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空气和飞沫来传染,预防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此病可通过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切断传播途径;研制疫苗;遇到疑似病例要注意隔离等措施预防。</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学习小组探究擦黑板时教室内空气的尘埃粒子含量。他们将制作的载玻片采集装置,放到教室的中央,擦黑板后5分钟,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五个抽样点的尘埃粒子数分别是10、16、14、17、8(每个抽样点的面积为4平方毫米)。请你帮助这个小组的同学分析: </p><p>(1) 在400平方毫米的范围内有_________________个尘埃粒子。</p><p>(2) 教室前排位置的尘埃粒子数应比测定出的尘埃粒子数______________。</p><p>(3) 在采集尘埃粒子时,一定要考虑哪些因素? </p><p>_____________</p><p>(4) 在计数时,正好在边线上的怎么办? </p><p>________</p><p>(5) 在现有的条件下,应如何降低粉笔灰对同学的污染?请谈谈你的想法。</p><p>____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  1300  多  关好门窗,防止空气对流 ,载玻片采集装置用五点取样法放置在教室周围及中央  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保证同一尘埃粒子只能计数一次,不能重复计数  尽量不用多尘粉笔,采用无尘或微尘粉笔;教室门窗要经常打开,加强空气对流;第一排学生座位稍远离黑板等</p><p>【解析】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对于一个种群分布较均匀具良好的代表性的调查对象,可以采用五点取样法:先确定对角线的中点作为中心抽样点,再在对角线上选择四个与中心样点距离相等的点作为样点.如果正好在边线上的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p><p>(1)根据五点取样法,每个抽样点的尘埃粒子数═(10+16+14+17+8)÷5═13(个/格);教室中央载玻片上400平方毫米的范围内尘埃粒子数═13×100═1300(个)。<br />(2)擦黑板时,离黑板越近,尘埃粒子数越多;因此教室前排位置的尘埃粒子数应比后排的尘挨粒子数多。<br />(3)设置对照组是为了和实验组做对比更好的说明实验组的科学性和排除其它因素的干扰。因此为说明擦黑板时对教室内空气的尘埃粒子含量的影响,他们还需测定相同条件下不擦黑板时教室内空气的尘埃粒子含量,因此要关好门窗,防止空气对流 ,载玻片采集装置用五点取样法放置在教室周围及中央。<br />(4)如果正好在边线上的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保证同一尘埃粒子只能计数一次,不能重复计数。</p><p>(5)在现有的条件下要降低粉笔对同学的污染,可以下课时同学应到教室外去适当的活动;值日生下课要马上擦黑板,不能到课前才擦黑板;教师尽量合理安排板书,减少上课时擦黑板的次数;可以用湿布擦黑板;擦黑板时要慢,最好从上往下擦;注意开窗通风等。</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空气质量与我们的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哪些情况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的比例小一些    (    )</p><p>①长期生活在烟尘严重的环境中    </p><p>②生活在绿树环抱的山林中    </p><p>③与吸烟者同居一室</p><p>④主动吸烟   </p><p>⑤居住在风景宜人的海滨    </p><p>⑥常年在没有防护设施的化工厂工作</p><p>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②⑤    D. ①③④⑥</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①烟尘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矽,长期生活在烟尘严重的环境中,可引起尘肺等呼吸系统疾病;香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香烟烟雾中大量的一氧化碳同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大240-300倍,严重地削弱了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因此,④吸烟使血液凝结加快,容易引起心肌梗塞、中风、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更为严重的是,吸烟者还严重妨碍他人健康,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③与吸烟者同居一室,会被动吸烟,危害更大。 ⑥化工厂排出放入废气中含有许多有毒气体如硫化氢,常年在没有防护设施的化工厂工作,会对呼吸系统造成严重危害,甚至会引起慢性中毒。②生活在绿树环抱的山林中,植物光合作用释放了大量的氧气、有些植物还能吸尘、杀菌或吸收有害气体,使空气清新洁净;⑤居住在风景宜人的海滨,空气流通快,海洋中的植物还能净化空气,因此有利于人体健康。</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小明测试三次胸围差,结果分别为:11cm、9cm、10cm。请问:小明的胸围差应为 (   )</p><p>A. 11cm    B. 9cm    C. 10cm    D. 95cm</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胸围差指的是尽力吸气结束时的胸围的长度与尽力呼气结束时的胸围长度的差,胸围差我们一般取测得的三次胸围差的平均值,三次的平均值为:(11+9+10)/3=10。</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右图(模拟膈肌的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f1060801/SYS201712302240339529500858_ST/SYS201712302240339529500858_ST.001.jpeg" width="159" height="21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模型此时模拟的状态是    (吸气还是呼气)。</p><p>(2)图中A表示    ,图中B表示的是   ,图中C表示的是     。图中D表示的是     ,图中E表示的是      。</p><p>(3)用手下拉E,小气球      ,表示    过程,</p><p>(4)用手上推E,小气球      ,表示      过程。</p><p>(5)此模型不能演示胸廓的       径的变化,因此不能完全演示呼吸运动。</p><p>&#xa0;</p></div></div>
<div><p>【答案】(1)吸气</p><p>(2)气管  支气管  肺  胸廓  膈肌</p><p>(3)膨胀  吸气</p><p>(4)回缩  呼气</p><p>(5)肋间肌的收缩和舒张而引起的胸廓的前后、左右</p><p>【解析】试题分析:(1)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所以此图表示吸气状态</p><p>(2)图中A表示的是气管,B表示的是支气管,C表示的是肺,D表示的是胸廓,E表示的是膈肌;</p><p>(3)用手下拉E,表示膈肌收缩,膈的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装置内气压下降,小气球随之扩大,造成气球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气体进入气球,表示吸气过程;</p><p>(4)用手上推E,表示膈肌舒张,膈的顶部上升,胸廓缩小,装置内气压上升,小气球随之回缩,造成气球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气体从气球排出,表示呼气过程;</p><p>(5)此装置模拟的是膈肌的运动情况,只演示了胸廓上下径的变化,不能演示由于肋间肌的收缩和舒张而引起的胸廓的前后、左右径的变化。</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看图回答: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ef18786f/SYS201712310152152158954118_ST/SYS201712310152152158954118_ST.001.png" width="368" height="1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图表示_________________</p><p>(2)毛细血管经过肺泡后血液含_________ 多,含______ 少。</p><p>(3)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都由____________ 构成,有利于_____________ 交换。</p><p>&#xa0;</p></div></div>
<div><p>【答案】  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氧气  二氧化碳  一层扁平上皮细胞  气体进出</p><p>【解析】试题分析:(1)该图为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网示意图.(2)气体的扩散作用的原理是,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由于肺泡内的气体中氧气的浓度高于其周围毛细血管血液中氧气的浓度,而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其周围毛细血管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肺泡中的氧气会扩散到血液中,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会扩散到肺泡中被排出体外.因此,毛细血管经过肺泡后血液含氧气多,二氧化碳少.</p><p>(3)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组成,这非常利于气体进行交换.</p><p>故答案为:(1)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网。(2)氧气;二氧化碳。(3)一层的上皮细胞;气体。</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徽省无为县陡沟中学七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生物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