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七年级上学期10月质检(一)生物试卷
题型:填空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绝大多数生物是由______________构成的。</p><p> </p></div></div>
<div><p>【答案】细胞</p><p>【解析】病毒是生物,没有细胞结构。因此除病毒外的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度的秋季收获季节到了,人们往往在农田里焚烧农作物的秸秆,这样做很不科学,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可向有关部门建议,要遵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进行无废料生产,请说出合适的生产模式.</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将农作物秸秆作饲料喂牲畜,让牲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再将发酵产生的沼气作燃料,沼气池中的沼渣做肥料</p><p>【解析】收获季节,人们往往在农田焚烧农作物的秸秆,这样做很不科学。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向有关部门建议,要遵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进行无废料生产,该生产模式应该是将农作物秸秆作饲料喂牲畜,让牲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再将发酵产生的沼<br />气作燃料,沼气池中的沼渣做肥料。</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地球上的动植物遗体为什么最终会消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因为地球上的动植物遗体被腐生细菌和真菌分解了</p><p>【解析】自然界中动植物遗体、遗物被腐生细菌、真菌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简单的无机物,归还自然环境中,被植物重新利用。因此地球上的动植物遗体最终会消失是因为地球上的动植物遗体被腐生细菌和真菌分解了。</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中,不能进入大气圈的是( )</p><p>A. 鸽子 B. 秃鹫 C. 深海狮子鱼 D. 细菌</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有昆虫、鸟类、翼手类、漂浮在空中的细菌等微生物。<br />因此,鸽子、秃鹰、细菌能进入大气圈的,而深海狮子鱼只能生活在海洋中,不能进入大气圈。</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组生物中既属于动物又属于家禽的是( )</p><p>A. 马、海带、猫 B. 鲸、鹅、牛 C. 鸡、鸭、鹅 D. 猪、猫、狗</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马、猫属于动物而不属于家禽,而海带属于植物,A不符合题意;<br />鲸、牛属于动物但不属于家禽,鹅属于动物也属于家禽,B不符合题意;<br />鸡、鸭、鹅属于动物也属于家禽,C符合题意<br />猪、猫、狗属于动物而不属于家禽,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兴趣小组调查一个农田生态系统时,发现有三种生物(以甲、乙、丙表示)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同一时间内分别测定甲、乙、丙所含的有机物总量,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ef18786f/SYS201712310152497482835790_ST/SYS201712310152497482835790_ST.001.png" width="167" height="15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甲、乙、丙之间通过_____的关系形成食物链,据能量流动逐级_____的特点分析,生产者为生物_____,这条食物链_____.</p><p>(2)在一定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_____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如果人们的活动使丙的数量大量减少,会导致乙的数量_____,从而破坏这种稳定状态,这表明生态系统的_____是有限的.</p><p>(3)如果该生态系统被农药等有毒物质长期污染,则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p><p>(4)通过_____和_____把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联系成了一个统一整体.</p><p> </p></div></div>
<div><p>【答案】 吃与被吃 递减 乙 乙→甲→丙 比例 减少 自动调节能力 丙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p><p>【解析】(1)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形成的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所以生产者数量最多,故生物乙是生产者;甲、乙、丙三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为:乙→甲→丙。<br />(2)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如果人们的活动使丙的数量大量减少,则甲的数量短时间内会增多,从而导致乙的数量减少,而破坏这种稳定状态,这表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br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在“乙→甲→丙”食物链中,丙的级别最高,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br />(4)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最重要联系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成一个整体,所以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因此,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把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联系成了一个统一整体。</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p><p>A. 迎泽公园 B. 曲阜孔林</p><p>C. 水泊梁山 D. 黄河里的所有生物</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迎泽公园、曲阜孔林、水泊梁山,既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又有非生物部分,能构成生态系统,ABC不符合题意;</p><p>黄河里的所有生物仅是生物部分,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D符合题意。</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鸽子在_____飞翔,野兔在_____上奔跑,可见不同的生物生活的环境是不一样的.</p><p> </p></div></div>
<div><p>【答案】 空中 草原</p><p>【解析】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种动物的同一行为可能要通过不同的运动方式去完成,运动方式有飞行、爬行、蠕动、游泳等。鸽子的前肢变成翼,可再空中飞行,野兔的后肢发达,可在草原上跳跃,也可以奔跑。</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你认为铜锈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生物,判断的依据是(答出一条即可)_____;橘子上的霉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生物.</p><p> </p></div></div>
<div><p>【答案】 不属于 锈不能呼吸 属于</p><p>【解析】铜锈不能获取营养、不能呼吸、不能排出废物、不能对刺激作出反应、不能生长、生殖,所以不属于生物。橘子上的霉能够生长和繁殖等,属于生物。</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对照实验的是( )</p><p>A. 光照、黑暗 B. 有光、无水 C. 干燥、潮湿 D. 0℃和25℃</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光照、黑暗,唯一变量是光,A不符合题意;<br />有光、无水,有两个变量空气和水分,变量不唯一,B符合题意;<br />干燥 潮湿,唯一变量是水分,C不符合题意;<br />0℃和25℃唯一变量是水,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6月,长江流域迎来了最强雨季,河床边生长的植物大多被淹死,这说明( )</p><p>A.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生物能影响环境</p><p>C. 环境能影响生物 D.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必须适应环境、生物又能影响环境。2017年6月,长江流域迎来了最强雨季,河床边生长的植物大多被淹死,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水分,这说明环境能影响生物。</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圈包括( )</p><p>A. 大气圈的底部 B. 水圈的大部 C. 岩石圈的表面 D. 以上三项都是</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岩石圈的表面。</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圈内的各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是( )</p><p>A. 都彼此相互联系的 B. 有此是相互联系的</p><p>C. 各自独立的 D. 生物成分间没有联系</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态系统。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互关联,如从非生物因素来说,阳光普照于所有的生态系统,大气不停地有规律的环流,水和水蒸气也在全球各个生态系统内运动。因此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从地域关系来说,各类生态系统也是相互关联的。如黄河作为河流生态系统,源自西部源头的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河水奔流东区,滋润着沿途的农田生态系统,养育着亿万人口和其他生物。它们沿途还形成湖泊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最终携带着陆地上的土壤和其他物质,融入海洋生态系统。因此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p>A.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p><p>C.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D. 所有生物的呼吸都需要氧气</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都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ABC正确;<br />生物的呼吸有好氧性呼吸和厌氧性呼吸,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D错误。</p></div>
页:
[1]